安徽大顾店中学集体备课课件粤沪版九年级物理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综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大顾店中学集体备课课件粤沪版九年级物理 第14章探究欧姆定律综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4-16 16:13:47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第十二章 探究欧姆定律14.1 怎样认识电阻检测预习一1.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研究电阻大小用到什么方法?复习提问:电流是怎样形成的?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思考:水流在水管中流动受到阻力作用,那么电流在导体中是否也受到导体对它的阻碍作用?演示:把不同的导体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你看到的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电阻电阻电阻电阻电阻电阻演示:把不同的导体分别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你看到的现象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灯泡亮度不同通过的电流不同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一、电阻:1、概念: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导体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导体电阻越小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电路中的电流越大。3、单位:(1)国际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为Ω
(2)常用单位:千欧(KΩ), 兆欧(MΩ)2、符号:电阻用 R 表示计算:5.3M Ω= KΩ ,1.8 KΩ = Ω ,4.2M Ω= Ω 5.3 x1031.8 x1034.2 x106 1 kΩ=103 Ω 1 MΩ=106 Ω 二、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导体电阻是有大小的。
那么你知道导体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可能与
导体的粗细、长短有关;也许与温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研究每一个因素对电阻大
小的影响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在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去研究?2、在实验中怎样探知电阻的大小?用电流表测量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或根据小灯泡的亮度进行比较,同时保持电路的电压不变。活动1: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你会选择哪两根导体做实验?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的长度、粗细和材料BACEGHFD探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控制不变的量有__、_ _、__。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演示实验:将细铁丝绕制成线圈连入电路。结论: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金属导体而言,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探究温度和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结论(1)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当导体的材料和粗细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2)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粗细有关,当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越粗,电阻越小。(3)导体的电阻跟材料有关,当导体的粗细和长度相同时,不同材料的导体,其电阻不同。(4)进一步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
多数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
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二、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2 、进一步研究表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一些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由右表可知,100W的白炽灯泡的电阻比25W的白炽灯泡的电阻小,表明灯泡的亮度与灯丝的电阻有关。请观察一下,这两个灯泡的灯丝的长短,粗细一样吗?检测预习二电阻的分类,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三.电阻器的分类(1)定值电阻---电阻
(2)可变电阻---滑动变阻器/电阻箱
滑片线圈金属杆瓷筒A、B、C、D(接线柱)四.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1.作用:
(1)通过改变电阻的大小而改变电流的大小
(2)保护电路
2.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去改变电阻滑动变阻器的表示这两个图哪个是结构示意图,哪个是元件符号?结构示意图元件符号3.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2).连接“一上一下”两个接线柱 (3).通过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的最大值 (4).使用前,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1).串联在电路中交流与展示完成活动4注:滑动变阻器几种接法比较变大变小变小变大变小变小变小变大变小变大变大变小变大变大变大变小1、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大小。
电阻的符号:R。
2、电阻的单位及其的换算。
3、学会了研究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
4、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粗细、材料和温度。
5. 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你有哪些收获?1、将一根金属导线对折后并成一条,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不变,_____ 变大,______变小所致. 2、将一根金属导线均匀拉长后,它的电阻将变__(选填“大”、“小”).原因是导线的_________不变,______变大,______ 变小所致.小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大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练习3.判断:
(1)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2)温度升高,导体的电阻会增大。
(3)长的铜导线的电阻比短的铜导线的电阻大。4.单位换算:
20千欧=______兆欧=______欧。
2MΩ=______kΩ=______Ω0.022000020002×106【补充阅读】超导体的知识: 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金属的温度降低时,它的电阻减小.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内斯在测定水银在低温下的电阻值时发现,当温度降到-269℃左右时,水银的电阻变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
超导体:能够发生超导现象的物质,叫做超导体.(注意:不是所有物体都会发生超导现象)教学目标1.什么叫电阻,电阻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研究电阻用到什么研究方法。
3.如何使用滑动变阻器作业与导学作业;课后1、2.3.4
预习:欧姆定律公式是什么?课件29张PPT。第十四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改变电压是否会改变电流,电流会怎么改变呢?
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改变导体的电阻,电流又会怎么改变呢?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的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前面我们学过:如何研究电流 、电压、电阻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列举几例: 1、研究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 2、研究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研究力作用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4、滑动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原因检测预习一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滑动变阻器在这里有哪些用处 U
R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呢?R 同:用同一个导体U 不同:改变电源,用一节干电池、二节干电池、三节干电池IR 同U 不同问题一怎么研究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呢?电路图上述方法有什么不足?用什么器材可以得到大量数据?有什么更好的实验方案? 请实验电流 I 与电压 U 的关系: 在导体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
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结论一分析与论证····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还可采用图像法。
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实验中的电压表 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各起什么作用?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护电路.检测预习二电流与电阻关系。
滑动变阻器在这里有哪些用处
欧姆定律的使用实验结论是:如何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保持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 上述方法有什么不足?用什么器材可以得到大量数据?有什么更好的实验方案?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数学表
达式是:变换式是:欧姆定律的内容是:欧姆定律表达式:
I = U / R
I —表示这段导体的电流。

U—表示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
R—表示这段导体的电阻你会了 吗? 由公式I=U/R导出R=U/I,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 C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跟电 压电流无关 D导体的电阻在电流减小到零时非常大思考?分析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1)、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2)、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 ( )4)、在导体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 ( ) 3)、 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 )(判断题)XX√X 车床照明灯的电压是36V,它正常工作时灯丝的电阻是32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R=32Ω I=?U=36V应用1.已知电压、电阻,求电流(2)列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量解题步骤:(1)画电路图(3)求解I 应用2:已知电阻、电流,求电压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A.已知该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R=20ΩAR′I=0.6A 某同学用一只电流表和灯泡串联,测得它正常发光时的电流是0.18A,再用电压表测得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20V,试计算灯丝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值。应用3:已知电流、电压,求电阻AV2.加在某一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5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5 A,则该电阻器的电阻应是多大?如果两端的电压增加到20V,此时这个电阻器的电阻值是多大?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大? 1、一个阻值为4欧的导体, 在其两端加上6V的电压后, 通过它的电流为 A。 课堂练习2、某导体两端加上4.5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这个导体的电阻为——欧。若导体两端加上3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导体的电阻为——欧。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A,导体的电阻为——欧。小结1、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有哪些变换公式?
3、本节课我们主要应用了哪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2.电流与电阻关系。
3.滑动变阻器在这里有哪些用处。
4.理解欧姆定律并利用其进行简单计算。作业与预习作业:2.3.4
预习: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课件20张PPT。14.3欧姆定律的应用
实验室有一只阻值不明的电阻器,怎样测出它的电阻呢?使电阻器中通过电流,并测出电流值和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值,应用欧姆定律求出Rx的值。(这是一种间接测量)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伏安法测电阻电路图一、用伏安法测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在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的电阻值设计实验电路图: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能超过灯泡标注的电压值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
开关、小灯泡、导线、 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1.设计并画出电路图.2.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接通电路.4.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
逐一填入记录表格中;实验结束后要立即断开开关.5.整理实验器材.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先使用电学模拟实验室作实物连接电学模拟实验室新课标实验-初中电学1.0.exe
实验数据(小灯泡电阻):0.160.280.383.13.63.9由本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思考: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从实验中可以看出:灯丝的电阻是__________变化的不亮灯丝暗红微弱发光正常发光0.465.4灯丝(金属导体)的电阻跟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电阻越大学生活动: 1.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为什么?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讨论:如果是测一个普通电阻器的阻值,能否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实验误差? (2) 用描点法作出小灯泡的U-I图线,会不会是一条直线呢?为什么? 不是。
因为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关系。2.(1) 如果用描点法作出定值电阻的U-I图线,应该是一条______线,为什么?直因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关系。二、研究短路有什么危害欧姆定律 604.exe选用短路部分分析及练习学生活动:家庭电路中短路有什么危害?
请同学们完成教材62页活动2第1小题.学生活动:电流表并联在电器两端并发生短路时,会造成什么危害?请同学们完成教材62页活动2第2小题.家庭电路中短路,导线将产生大量的热,引起火灾或烧坏供电设备.电流表并接在用电器两端造成的短路,会造成电流表损坏,甚至会损坏电源;电线发热温度升高,严重时会发生火灾.返回返回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RX=UX / IX . 注意U、 I、 R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中的量,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内阻,因此,一定产生误差。 1. 电流表内接法IA=IX UV=UX+UA> UXR测= UV / IA = RX+ RA > RX = UX / IX 小结内接法:电流为真实值,电压偏大,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当RX > >RA 时, R测≈RX 2. 电流表外接法:UV=UX IA=IX+IV >IXR测= UV / IA = RX · RV / (RX+ RV )< RX = UX / IX 小结外接法:电压为真实值,电流偏大,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当RX < < RV 时, R测≈RX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待测电阻的阻值比较大待测电阻的阻值比较小一、伏安法测某电阻器的电阻:1. 测量原理:2. 实验电路图:3. 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未知电阻R、滑动变阻器、导线等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4. 实验步骤:(1)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开关断开,P移到最大电阻值的位置;(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分别读出两表示数,填入表格一;实验结束后要立即断开开关.(3)根据记录的数据算出三次电阻R,并求出R的平均值。 表格一 模拟实验  6.3测电阻02.swf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___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_________位置。断开电阻最大2、滑动变阻器的作用(2)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1)保护电路;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数据记录上表是某同学的实验记录,则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_101010.710.2Ω分析比较上面的实验数据,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保持电阻不变时,电流和电压成正比。用伏安法测电阻教学目标.1.知道伏安法测电阻。
2.会分析短路的危害.
3.会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作业与预习1.作业 1.2 .3
预习:什么是电能,电能表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