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 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专题训练--2024届二轮化学专题复习(全国通用)
1.2018年中国火箭发射次数世界第一,肼(N2H4)常用作火箭燃料。肼属于
A.单质 B.氢化物 C.有机物 D.氧化物
2.工业制硫酸涉及以下三步反应S+O2SO2、2SO2+O22SO3、SO3+H2O=H2SO4.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SO2 C.SO3 D.H2SO4
3.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4.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分类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垃圾 废易拉罐 残羹剩渣 废塑料瓶 废旧电池
分类标志
A.A B.B C.C D.D
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SO3、CO2 B.酸:HNO3、K2CO3
C.碱:KOH、Fe3O4 D.盐:K2SO4、HClO
6.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图为氮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空气中a点所示物质体积分数最高
B.b点所示物质遇空气变为红棕色
C.c点所示物质为硝酸
D.d点所示物质可能是一种复合肥料
7.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各组中,不正确的组合是
选项 甲 乙、丙、丁
A 纯净物 液氯、FeO·Fe2O3、明矾
B 非电解质 CO2、SO2、乙醇
C 弱电解质 CH3COOH 、氨水、H2O
D 强电解质 HCl、NaOH、BaSO4
A.A B.B C.C D.D
8.下列物质分类错误的是
A.Al2O3和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 B.纯碱、CaCO3属于盐类
C.淀粉溶液、云雾属于胶体 D.水玻璃、碱石灰属于混合物
9.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H)3Cl属于有害锈
B.Cu2(OH)2CO3属于复盐
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做保护层
D.用NaOH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
10.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氯、盐酸 B.生石灰、白磷、石膏
C.干冰、铁、硫酸 D.空气、氮气、胆矾
11.分类法在化学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依据不合理的是
A.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C.根据是否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多肽、油脂、淀粉均为酯类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漂粉精、氨水均为混合物
13.下列正确的叙述有
① CO2、SO2、P2O5均为酸性氧化物
②Ca(HCO3)2 、Fe(OH)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
③ 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淀粉溶于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分别为:溶液、胶体
④ 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
⑤ 需要通电才可进行的有:电离、电解、电泳、电镀、电化腐蚀
⑥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有氧化铁生成
⑦ 按照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是CuSO4·5H2O、盐酸、苛性钾、次氯酸、氯气
⑧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反应,而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能进行
B.水银和生铁都属于纯金属
C.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
D.某硫酸铵肥料中只含一种杂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可能混有硝酸铵
15.氢氧化镁作为水处理剂处理含Fe3+、Cr3+、Pb2+的酸性废水过程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有
A.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
C.中和反应
D.化合反应
16.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 (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⑤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混合物分为胶体、溶液和浊液
A.只有②④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①②④ D.只有②③⑤
17.《墨子·天志》中记载:“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竹简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 B.丝帛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金”的冶炼过程涉及化学变化 D.“石”中的古代陶瓷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1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可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等
C.纯碱、熟石灰、醋酸、食盐水均为电解质
D.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均为混合物
1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氯水 B.生铁 C.加碘食盐 D.蒸馏水
20.分类思想是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淀粉、纤维素、油脂均属于天然高分子
C.根据丁达尔现象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D.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参考答案:
1.B
【详解】肼又称联氨,与氨气一样是氮元素的氢化物,故选B。
2.D
【详解】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则H2SO4不属于氧化物,D符合;
答案选D。
3.B
【详解】CO2、SO2归属于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
A. CaCO3属于盐类,A项错误;
B. P2O5是非金属氧化物,且属于酸性氧化物,B项正确;
C. CuO属于碱性氧化物,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误;
D. KMnO4属于盐类,D项错误;
答案选B。
4.C
【详解】A.废易拉罐主要材料是铝质,属于可回收垃圾,A正确;
B.残羹冷炙属于厨余垃圾,B正确;
C.废塑料瓶主要是聚乙烯和聚丙烯制成,也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C错误;
D.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将污染土壤、地下水等,属于有害垃圾,D正确;
故答案为:C。
5.A
【详解】A.SO3、CO2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故A正确;
B.K2CO3属于盐类化合物,故B错误;
C.Fe3O4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
D.HClO属于酸,巩固D错误;
答案选A。
6.C
【分析】根据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分析得到a为氮气,b为NO,c为亚硝酸,d为硝酸盐。
【详解】A.空气中a点所示物质体积分数最高,达到约为78%,故A正确;
B.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因此b点所示物质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故B正确;
C.c点所示物质为亚硝酸,故C错误;
D.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d点所示物质可能为硝酸钾,是一种复合肥料,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C
【详解】试题分析:A.液氯、FeO·Fe2O3、明矾都是纯净物,A正确;B.CO2、SO2、乙醇都是非电解质,B正确;C.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弱电解质,C错误;D.HCl、NaOH、BaSO4分别属于强酸、强碱和盐,都属于强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8.A
【详解】A. 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
B. 纯碱是碳酸钠、CaCO3均属于盐类,故B正确;
C. 淀粉溶液、云雾属于胶体,故C正确;
D. 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碱石灰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两者均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A。
9.A
【详解】A. 从图中可知Cu2(OH)3Cl没有阻止潮湿的空气和Cu接触,可以加快Cu的腐蚀,因此属于有害锈,A正确;
B.Cu2(OH)2CO3中只有氢氧根、一种酸根离子和一种阳离子,因此只能属于碱式盐,不属于复盐,B错误;
C.食盐水能够导电,所以在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会在金属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形成吸氧腐蚀,因此不可以作保护层,C错误;
D.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难溶性的CuCl,用NaOH溶液浸泡,会产生Cu2(OH)3Cl,不能阻止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因此不能做到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10.A
【详解】A.烧碱属于化合物,液氯属于单质,盐酸属于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
B.生石灰属于化合物,白磷属于单质,石膏是二水硫酸钙,属于化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
C.干冰属于化合物,铁属于单质,硫酸属于化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空气属于混合物,氮气属于单质,胆矾是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11.C
【详解】A.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成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等,其中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A正确;
B.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C错误;
D.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其中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D正确,
答案选C。
12.D
【详解】A. SO2、SiO2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CO不与酸或水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故A错误;
B.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多肽是由氨基酸形成的,淀粉属于多糖,故B错误;
C.四氯化碳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C错误;
D.福尔马林是甲醛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粉精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氨水是氨气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选D。
13.B
【详解】CO2、SO2、P2O5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酸性氧化物,故①正确;CaCO3+H2O+CO2=Ca(HCO3)2 、4Fe(OH)2+O2+2H2O=4Fe(OH)3、2FeCl3+Fe=3FeCl2,均可由化合反应制得,故②正确;碘晶体分散到酒精中形成溶液、淀粉溶于水中所形成胶体,故③正确;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④错误;电离不需要通电、钢铁构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不需要通电,故⑤错误;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直径小于100nm,都能透过滤纸,加热蒸干、灼烧后都生成氧化铁,故⑥正确;氯气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⑦错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故⑧错误;选B。
14.C
【详解】A.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在室温下就能进行,碳和氧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室温下不能进行、需要加热才可发生,则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反应,而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能进行,A错误;
B.生铁是铁碳合金,B错误;
C.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用铂丝蘸取某碱金属的盐溶液灼烧,火焰呈黄色,证明其中含有,C正确;
D.硫酸铵中氮元素的含量为21.2%>20%、硝酸氨中氮元素的含量为35%>20%,某硫酸铵肥料中只含一种杂质,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不可能混有硝酸铵,D错误;
答案选C。
15.C
【详解】氢氧化镁首先和酸性废水中的H+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再将Fe3+、Cr3+、Pb2+发生复分解反应,形成Fe(OH)3、Cr(OH)3、Pb(OH)2沉淀,在这些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因此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合理选项是C。
16.A
【分析】①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
③根据元素的稳定单质中原子间的主要作用力确定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
④化学反应有的是吸热反应,有的是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
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进行分类。
【详解】①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如H3BO3,1个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为3个,但电离出1个氢离子,属于一元酸,故①错误;
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的转移,则根据反应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②正确;
③根据元素的稳定单质中原子间的主要作用力确定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不能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如H最外层电子数为1,属于非金属元素,故③错误;
④化学反应一定伴随能量的转化,根据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故④正确;
⑤根据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胶体、浊液和溶液三大类,故⑤错误;
故选A。
17.B
【详解】A.竹简是由植物竹子的茎秆制成,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纤维素,A正确;
B.丝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C、H、O、N等元素,其充分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N2等,B错误;
C.“金”是指金属,金属的冶炼过程中涉及金属矿物的富集、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等过程,因此涉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C正确;
D.“石”中的古代陶瓷是硅酸盐,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
18.D
【详解】A.只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Al2O3是两性氧化物,故A错误;
B.根据酸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酸可以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三元酸,而不是根据酸含有的H原子个数,故B错误;
C.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而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故C错误;
D.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构成的是混合物,镁铝合金、漂白粉、水玻璃、王水等均为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易错点C,应注意的是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而单质和溶液均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19.D
【详解】A、氯水是氯气溶于水之后得到的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B、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有碘元素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 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类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可以抓住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关键点: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0.D
【详解】A.同一反应中,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臭氧和氧气之间的转化,故A错误;B、淀粉、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分散系分散质微粒直径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不是根据丁达尔现象分类的,故C错误;D、碱性氧化物是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可以是两性氧化物如 Al2O3,故D正确;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