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1-1.2综合 练习
1 (多选)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一辆汽车从北京到泰安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引入“质点”从科学方法来说是属于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D.“神舟十三号”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前,调整飞船姿势时,可以将飞船视为质点
2.(多选)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考系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旗杆”为参考系的
D.“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3.(多选)如图所示为A、B、C三列火车在一个车站的情景. A车上的乘客看到B车在向东运动,C车上的乘客看到A车在向西运动,B车上的乘客看到 C车和站台都在向东运动.站台上的人看到A、B、C三列火车的运动情况是 ( )
A. B车一定向西运动
B. C车不可能向东运动
C. C车可能向西运动,且比B车的速度大
D. A车一定向西运动,且比B车的速度大
4.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时刻表示时间较短,时间间隔表示时间较长
B.时刻对应时间点,时间间隔对应时间段
C.“第3s末”和“第4s初”的时间间隔是1s
D.1小时内有4个时刻
5.(多选)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 cm的实心立方体木块,一只昆虫从A点爬到 G 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其 中 最 短 路 程 为
B.该昆虫的路程有若干种可能性, 其 中 最 短 路 程 为
C.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1
D.该昆虫的位移大小为 10 cm
6.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向右为正方向,则在前6s内 ( )
A.物体先向左运动,2 s后开始向右运动
B.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C.前2s内物体位于 出发点的左方,后4s内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7(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时间(x﹣t)图像.由图可知 ( )
A.在t 时刻,a车追上b车
B.在t 时刻,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 到 t 这段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同
D.在t 到 t 这段时间内,两车的路程相同
8.一个物体由A 地出发,匀速运动到达 B 地,停了一段时间,又匀速运动返回A 地,下列可以描述以上全过程的图像是 ( )
9.用打点计时器可测量纸带运动的时间和位移.下面是没有按操作顺序写的不完整的实验步骤,按照你对实验的理解,在各步骤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内容,然后按实际操作的合理步骤,将各步骤的字母代号按顺序写在空白处.
A.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导线,导线的另一端分别接在50 Hz的低压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两个接线柱上;
B.把电磁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让纸带穿过 (填“插孔”或“限位孔”),并压在 (填“白纸”或“复写纸”)下面;
C.用刻度尺测量从计时开始点到最后一个点间的距离Δx;
D.切断电源,取下纸带,如果共有6个清晰的点,则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Δt= ;
E.打开电源开关,再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10.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滴漏,滴漏距离地面很近,每隔2.0 s滴一滴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 O点对齐,若从滴下水滴 O 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时,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OE段的位移大小为 m.
11.如图所示,某同学沿平直路面由A点出发前进了 100m到达斜坡底端的 B点,又沿倾角为60°的斜坡上行100m到达C点,求此同学的位移和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