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百合花》 《哦,香雪》联读(第一课时)
高中语文
小仲马与大仲马
2 王安忆和茹志鹃
3 《百合花》
高中语文
1. 请同学们生认真阅读这篇小说。
2. 读完后,请为小说《百合花》写700字左右的小说梗概, 并思考由于字数有限,你要删去哪些内容,保留哪些内容,为 什么要这样删改。
任务一:提纲挈领 整体感知
高中语文
同学们可能在小说梗概中保留的内容:
(1)解放战争期间, 一名通讯员护送文工团女兵前往包扎所;
(2)到达包扎所后,文工团女兵和通讯员因为伤员的棉被短缺,
一起来到老百姓家,向一户人家的新媳妇借棉被;
高中语文
(3)后来因为战争需要,新媳妇也来到包扎所,和文工团女兵 一起照顾伤员;
(4)通讯员为救战友身受重伤,牺牲在包扎所;
(5)新媳妇为去世的通讯员盖上百合花被。
高中语文
同学们为写小说梗概可能删去的内容有:
(1) 小说中相对次要、出场不多的人物,如“乡干部” “担架员”;
(2)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3) 小说中的场景描写,如文工团女兵对通讯员拖毛竹的想象,以
及对故乡中秋节的回忆;
(4) 小说中文工团女兵的心理描写;
高中语文
(5)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如通讯员步枪筒里的树枝和野菊花;
(6) 小说中一部分对话描写、肖像描写等。
高中语文
写小说梗概,最重要的是突出小说中与主题紧密相连的 主要情节、典型事件,以及主要人物;而对于与小说主题关 系没那么紧密的次要情节、次要人物,以及相关的叙述、描 写、议论、抒情,都可以从略。这背后的原则就是: “ 留主 干、去枝叶”,只有去掉起辅助作用和修饰作用的内容,才 能让读者明确小说的重点。
高中语文
任务二:反掌观纹 分析细节
删改后的小说梗概和原文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就这篇小说而言,更多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原文远比梗概要感 人得多。
高中语文
这些被我们删去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到底感人在哪里 请各举一例加以分析。
高中语文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 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 带有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 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高中语文
啊,中秋节,在我的故乡,现在一定又是家家门前放一张竹茶几, 上面供一副香烛,几碟瓜果月饼。孩子们急切地盼那炷香快些焚尽,
好早些分摊给月亮娘娘享用过的东西,他们在茶几旁边跳着唱着: “月亮堂堂,敲锣买糖……”或是唱着: “月亮嬷嬷,照你照
我, ……”我想到这里,又想起我那个小同乡,那个拖毛竹的小伙, 也许,几年以前,他还唱过这些歌吧! ……
高中语文
……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阵, 摸出两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石头上,说: “给 你开饭啦!”说完就脚不点地地走了。我走过去拿起那两个干 硬的馒头, ……
高中语文
……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 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
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
高中语文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场景描写、细节描写体现出了风景美、 风俗美、人情美和人性美,展示了残酷的战争也没有泯灭人们 追求真善美的主题。这篇小说主题的营造,绝不仅仅依靠故事 情节,更依赖这些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
高中语文
有一个细节一直都参与在小说的主干情节中,就是那条撒满 百合花的被子,从开始通讯员借被子,到后来新媳妇献被子,最 后新媳妇为死去的通讯员盖被子,都是以这条被子作为推动情节 发展的道具,但是为什么小说的题目不叫《百合花被》,却叫
《百合花》呢
任务三:画龙点睛 思考意象
高中语文
“百合花”的清丽、纯洁、淡雅等特点,既可以象征
新媳妇的纯真、善良与友善,也能够象征小通讯员的淳朴、 真诚和高尚;还可以象征纯洁美好的军民鱼水情,仍能够 象征舍己为人的人性美。
高中语文
重意象、重象征、淡化情节、利用环境描写、场景 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段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氛围, 进而凸显小说主题。
小结
诗化小说
高中语文
作业
假如请你在“中秋月” “两个干硬的馒头” “衣肩上的破洞” “枪
筒里的野菊花”这些意象中任选一个作为标题,改写《百合花》这篇小
说,你会选择哪一个 在你改写的小说里,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