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6 11: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曹冲称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秤”等生字,会写“秤”等生字,认识“秤杆、称一称”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学习第四自然段,借助课后题的排序,可以用关联词语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通过对比,体会“才”表达的意思。
3、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道理,鼓励学生做一个爱动脑筋,善于观察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知道动物园里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真聪明呀!看,这就是大象,一头成年象大约七至八吨重,即一万四千斤至一万六千斤,100多个盛老师才能勉强跟它玩跷跷板呢!这么重的大象怎么称呢?大约在1800年前,一个七岁的孩子就称了一次大象。他叫曹冲,三国时期魏国曹操的儿子,一个小孩是如何称大象的呢?今天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伸出你的右手食指,跟老师书写课题。(师生共写)齐读课题4.《曹冲称象》,声音真好听!
二、识字环节
看!课文中的词语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见面了,有你认识的老朋友吗?快来拼读一下试试吧!生自主拼读。咱们找2位声音洪亮的同学来做小老师。生跟读。拼读的真不错!老师姓盛,问学生的姓,那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谁?(预设:曹操,因为以前提过《三国演义》)孩子们,曹操可是一代枭雄,他有三个非常有名的儿子,一个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聪明的曹冲,还有后来成为魏国帝王的曹丕和可以七步成诗的曹植,以后我们会学到这首诗《七步诗》。再看这两个字,你有什么发现?(生交流)你的眼睛可真亮!小眼睛看老师!这就是秤!(展示实物秤)加一个量词,就是一杆秤,跟老师一起认识一下吧!请跟读!秤砣,秤钩,秤杆,秤是用来称东西的!怎么称呢?看老师演示一下(拿苹果称)移动秤砣至秤杆平衡,好,一斤三两,注意听,老师说至秤杆平衡,所以“禾加平”就读秤,现在可以区分这对双胞胎了吗?去掉拼音,一分钟识记。(交流)抽奖箱环节。咱们找六位认真的小朋友来抽奖。面向同学们展示你的卡片,同学们听听他们读得对不对。(生读)好,竖起小耳朵,快速叫一个朋友,手拉手组成一个词语,开始!(生迅速组合)孩子们,大声读出他们组合的名字。掌声送给他们,请回!
三、课文学习
1.整篇课文朗读。现在呀,盛老师把所有的字宝宝都送回了课文,你还认识他们吗?
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请教同桌或者老师,再多读几遍,开始!(生读)孩子们读得可真投入啊!咱检查一下,请五位同学来读课文,一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找出可以体现曹操心情的三个句子,开始!(生读、交流)孩子们可真厉害!
2.“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去读,通过讲解来让学生体会曹操“很高兴”的心情。大象的样子是什么样子的?看到这样的大象你想说什么呢?(引出官员们议论)用“一边......一边......”造句子。
3.“曹操听了直摇头。”体会曹操心情读。带动作读,摇头的时候会怎么说呢?在此基础上,再读这句话。分角色朗读,先分小组交流,再找一个小组展示。针对第二位官员的长问句教授断句读法,反复朗读。讨论官员们造大秤大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4.“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微笑这点头的时候会说什么呢?看来你很满意嘛,再读一遍。大声朗读第四自然段,找学生读,读出曹冲的自信满满,齐读。动手用船的模型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用关联词“先......再......然后......最后.......”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前面加一句“我是这样称象的:先......再......然后......最后.......”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5.“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体会“才”字的用意。(年龄很小)引导学生反复读:小小年纪就想出这样的好办法,真是令人惊讶呀!请你再读这句话。曹冲的方法好在哪里?小小年纪勤于动脑,真是令人敬佩啊,请你再读这个句子。
6.拓展我也可以称大象!(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在我们下丁家镇就有地秤,爸爸妈妈又叫它地磅,这可真是个绝妙的好法子,看,大象自己就走上去了。孩子们,老师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你都能像今天一样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开动脑筋,你的每一天都将是开心充实的!
四、写字
字不仅要会读,还要会写,还记得写字口令吗?头正、身直、肩平、足安,请纠正!讲解“秤”这个字整体结构,书空。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第一笔撇要短,禾木旁最后一笔是点,右边的平两点要相对,第二笔长横要写在哪里呢?(横中线上)真会观察!最后一笔是(悬针竖),并且要比左边禾木旁的竖稍短一些。学生在课文纸上描红一个,练写两个。(师巡视指导)学生作品展示交流。
五、课后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曹冲称象》的故事,他们一定会很喜欢!推荐阅读《聪明的徐文长》。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孩子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