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北京初三中考 字义 字音 笔顺 词语运用 专题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北京初三中考 字义 字音 笔顺 词语运用 专题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6 11:4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届北京初三中考 字义 字音 笔顺 词语运用 专题练习
1、
学校开展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准备:明确活动主题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
(1). 请你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清华校训。
活动一:探究自强不息内涵
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是指一个人无论处境如何,都能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成就一个强大的自己。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没有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许多崎岖坎坷。唐僧西天取经要遭遇九九八十一难,人生在世,遭遇到的磨难又何止八十一个?是在逆境中重生,还是在泥泞中倒下?就在于是否能做到“自强不息”这四个字。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人,一辈子都爬不起来。而一旦用畏惧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武装自己,那么生活上的困难,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烦恼,精神上的愁闷,都不会真正击倒他们。
(2)文段里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有些同学没弄清楚,请你帮助他们判断其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处境”一词意即所处的环境,所以“处”在此读“chù”。
B. “付出”一词意即背负责任,所以“付出”应为“负出”。
C. “坎坷”一词中,“坷”应读“kě”。
D. “烦恼”一词中,“烦”应写成“繁”。
(3)同学们想弄清文段最后一句中画波浪线的“击倒”一词的意思,但没有找到对该词的相关解释,请你根据文段内容,选择一个最为恰当的解释是( )
【甲】被打倒在地上
【乙】精神被打败、打垮
【丙】搏击运动中对胜利的判定
(4)画直线的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持之以恒 B. 一帆风顺 C. 自暴自弃 D. 畏惧艰险
活动二:讲述自强不息的故事
自强不息,是在失败中重振旗鼓,是在眼泪中绽放微笑,是在低谷时仰望天空。就好比① 代的② (填人名)一样,呕心沥血推行的新政被毁,但是他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依旧心忧天下苍生,为民请命。被贬期间,他依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他一生经历诸多磨难,但始终自强不息。在西北任职时,他爱护士兵,治军有方,诚恳接纳各方归附羌民,西夏军队不敢轻易来犯;在主持庆历新政时,他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新政实施短短几个月,就让宋朝当时的局面焕然一新,并且引发了之后的王安石变法。
文段中①②横线处应填:①__ ②___
活动三:学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6)请你结合下面诗句的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荀子《劝学》)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
又是一年丹桂飘香,我们升入初三年级,开启了新征程。年级公众号推出“奋斗的青春”系列专题。
第一期 奋斗成就梦想
下面是公众号编辑同学为第一期专题找到的材料。请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开学第一课》以“奋斗成就梦想”为主题。节目组邀请了“八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等在各个行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奋斗者,与全国中小学生共上一堂课。奋斗者们的丰功伟迹,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拼搏。
这堂课独辟蹊径,采用了“实景课堂”的形式,将课堂设在秀丽山川、田间地头、科考一线……让同学们仿佛置身祖国广茂大地,领略河山的壮丽,汲取生命的养料,感悟奋斗的真谛,真切感受祖国的命运与自己休戚相关。“九万里风鹏正举”,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东风,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吧!
(1)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书写和读音做出了判断,请你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
A. “丰功伟迹”应写为“丰功伟绩” B. “广茂”应写为“广袤”
C. “汲”应读为“jī” D. “戚”应读为“qī”
文中画线句“九万里风鹏正举”出自宋朝____ (人名)的作品。
(3)下面是部分老师的寄语,同学对寄语中修辞使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老师:
奋斗是王安石笔下不畏浮云的勇气,是郑板桥笔下咬定青山的坚韧,是陆游笔下少壮工夫老始成的耐心。
物理老师:
让我们以理想为支点,以辛勤为杠杆,以奋斗为作用力,撬动属于自己的美好明天!
体育老师:
初中三年像什么?就像一场马拉松。只有不断超越自身极限,永不放弃,才能在终点成功“撞线”。
音乐老师:
同学,你看——那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在为你起舞,它们邀你一起舞出青春的活力、奋斗的激情、理想的丰盈。
A. 语文老师运用排比、引用的手法,生动地写出奋斗的内涵就是勇于迎接挑战,锐意创新。
B. 物理老师用“支点”“杠杆”“作用力”等物理名词巧妙作比,告诉我们如何创造美好明天。
C. 体育老师以设问的方式引起我们的思考,用形象的语言鼓励我们超越自我,坚持到底。
D. 音乐老师运用拟人手法,是为了激励同学们在青春岁月展现活力,努力奋斗,实现理想。
(4)阅读“奋斗的青春”系列专题后,你心潮澎湃,准备为理想而拼搏。请用上关联词“不仅……而且……”写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声。
3、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每题2分,共4分)
追本溯源明“自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易传》开篇中的一句话,讲的是天道刚健,周而复始,永无止息,启示人们应效法天道,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首先强调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他为了自己的人生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甲】”,成为坚忍刚毅、奋斗不止精神的典范。
图强求变、创新超越也是自强不息精神应有之义。“刚健笃实,辉光日新”“【乙】”,这些(zhēn)言都体现出古人对创新的追求,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个发明创造、一次次革故鼎新,则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创新实践中结出的累累硕果。
自强不息的精神还表现为无私忘我的人生境界。古代文人恪守孔孟之道,将“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内涵诠释得生动而透彻。尽管仕途多舛,他们也依旧高洁自守不同流合污;虽然身遭贬谪,他们却依然高声吟唱“【丙】”;即使身居偏远的江湖,他们也要尽其所能造福一方百姓。
(取材于《人民日报》相关文章)
(1)文段中加点加粗字的读音、根据拼音写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本溯源(shuò) 诲人不倦(huì) 真言 恪守(kè)
B.追本溯源(sù) 诲人不倦(huǐ) 真言 恪守(gè)
C.追本溯源(sù) 诲人不倦(huì) 箴言 恪守(kè)
D.追本溯源(shuò) 诲人不倦(huì) 箴言 恪守(gè)
(2)将下面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③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A.③②① B.①③② C.③①② D.②①③
(3)朗诵组同学要朗诵一首诗歌《我从大运河上走过》,对下列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将“长城”与“运河”比喻成“人”字的“一撤一捺”,突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
B.“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母亲”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大运河为运河儿女所做的奉献。
C.作者运用两个设问句,满怀深情地赞颂了运河无可比拟的雄浑壮阔及世界地位。
D.反复出现的“在我的心中啊,大运河就是”抒发了作者对大运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
在喜迎党的二十大之际,恰逢中国国家博物馆创建110周年,学校特组织同学们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下面是小明为同学们撰写的参观手册前言。请你阅读,并完成(1)-(4)题。(共8分)
中国国家博物馆依托馆藏原创策划的“人格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主题展览,在国博北8展厅向公众展出。这次展览从家国情怀这一角度,精心鉴选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饱含对家人、对国家热爱之情的遗书、手稿、家信等珍贵文献以及各类实物170余件。从这些展览品中,我们能窥见先辈们(坚/艰)守初心、担当使命的心路历程与人格魅力。无论干部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充分展现出了不畏艰险、不惧牺牲、不懈奋斗、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取得的重大成就,展现了我们党的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会/汇)聚成我们党的红色血脉。”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向重视通过征藏、研究、展览等形式,充分发挥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衷/忠)心希望这个展览能够引导广大观众深入理解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更加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对文段括号内汉字的选择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坚 汇 忠 B.艰 会 衷 C.艰 会 忠 D.坚 汇 衷
(2)根据语境,把画线句子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2分)
【甲】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重要作用
(3)参观过程中,学校广播台小记者对同学们进行了现场采访。下面是一名被采访同学说的几句话。请你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其中最合理的选项是(2分)
①让自己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②我们要从老一辈中国中产党员身上汲取智慧、提振信心、增添力量;
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征程中书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光辉篇章;
④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20大胜利召开;
A. ②①④③ B. ②④①③ C. ②④③① D. ④②①③
(4)主题活动结束,同学们在活动手册留言区写下参观感言。下面留言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参观时,玻璃窗内一件件历经沧桑的物品,带我走进了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
B.作为一名中学生,好好学习是首当其冲的大事,我们要努力掌握各种知识,争做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C.这次活动,使我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伟大精神,让平日里没有认真学习的我顿生自惭形秽之感。
D.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感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是中国共产党让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
5、学校开展“走进神圣殿堂——人民大会堂”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为了帮助同学们了解人民大会堂,小华撰写了活动手册的前言。阅读前言,完成各题。
人民大会堂盖立在天安门广场西侧,建成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人民大会堂建筑呈“山”字形,两翼略低,中部稍高,周围环列有134根高大的圆形麻柱。东门迎面有12根浅灰色大理石门柱,门额上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从东门拾级而上,穿过简洁典雅的中央大厅,就来到大会堂的建筑主体部分。它由三部分构成;中部是宽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礼堂,北部是可以容纳五千座席的大型宴会斤,南部是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楼。万人大礼堂是世界上最大的礼堂,整体为椭围形,一层池座,两层挑台,能够容纳万人同时开会。顶拥里穹隆形,中夹饰有红宝石般的巨型红色五角星灯,周围点缀有馏金的70道瑰丽的光芒线和40个向日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人民大会堂被称为“共和国殿堂”。70多年来,它既是全国人民共商国是、国家举行外事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一座历史丰碑。无数推动中国苍桑巨变的重大决策,在这里制定;无数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外交活动,在这里展开。作为新中国最重要的建筑,人民大会堂像一个特殊的参与者,见证了共和国的风雨历程,见证了“人民”的力量与中国奇迹。人民大会堂,以人民的名义,走过悠长岁月,芳华依旧。
(1)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缀”应写为“辍” B.“瑰“应读为“guì”
C.“苍”应写为“沧” D.“与”应读为“yǔ”
(2)同学们在词典中查到“是”的义项有:①直,正;②正确;③法则准则。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画横线的“共商国是”中的“国是”在这里的意思是(2分)
A.国家的正义 B.国家做得正确的事 C.国家的大政方针
(3)下面是四位同学朗诵毛泽东主席《沁园春·雪》的感受,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葬;大河上下,领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进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看着画作中浩茫绵延的雪山,读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我感受到作者开阔的眼界和旷达的胸襟。
B.读到“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时,我仿佛看到远处的山峦在纷飞大雪中绵延起伏、奔腾跃动,充满活力。
C.读到“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时,再看画作中耀眼的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我的心情逐渐变得低沉。
D.看着画作中雄伟的祖国山河,读到“江山如此多娇”时,我不禁心潮澎湃,自豪和骄傲之情油然而生。
6、
初三年级准备开展主题为“牢记红色印记,永远跟着党走”的诗词颂唱会,向党的二十大献礼。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开场白。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渊)__远流长,各时代英雄辈出,各领风骚。我们的民族精神,蕴藏在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田野。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
1949年,毛泽东写下了“钟山风雨起(沧、苍)__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七律,气冲(宵、霄)___汉,写出了新中国的气派,唱出了新中国的气象。这是中国诗歌史上的惊世名篇,也是新时代的叙事华章。
今天,在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之际,中华民族正向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阔步前进。“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即使前途险阻也风雨无惧,因为坚信“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因为笃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一路走来,大家相互鼓励,彼此扶持。我们以诗会友,肝胆相照,此乐何极。就让我们再一次,把酒临风,登高远眺,向着光荣的时刻迈进,期待着“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牢记红色印记永远跟着党走”作为标题。(2分)
(2)文段横线处应选字形和加点字的拼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渊 沧 宵 máo
B.渊 苍 霄 mào
C.源 苍 霄 mào
D.源 沧 宵 máo
(3)“关山”一词中“关”的义项有:①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②城门外附近的地方;③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根据文段内容及词典释义,你认为文段中画线处“关山”的意思是( )(2分)
【A】进入京城的重要关口和山岳
【B】泛指军事防御的重要屏障
【C】群山,泛指祖国河山
(4)负责出题的同学找到《中国诗词大会》相关内容进行学习,阅读文段,完成问题。
《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最亮眼的是数位“国家建设者”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为观众出题,多角度呈现国家高光时刻。节目聚焦嫦娥五号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特邀资深航天人,讲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的诗意与浪漫;“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为选手带来与防疫有关的精彩题目;中国海拔最高的派出所警察也以出题人的身份,为观众带来一份致敬“家国情怀”的深深感动。
《中国诗词大会》①____显示出十足的时代性,②____重视诗歌的实用性。第九场中,虚拟人小艾带领大家来到了她的奇幻仙境——书房,“请各位诗友结合视频,用诗词的元素给虚拟人小艾的书房起一个好听的名字。”
【1】在文段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2分)
①____ ②____
【2】一位同学想把现代诗人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推荐给大家,下列对这首诗使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展,/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
A.开头连用四个“我歌唱”构成排比,以“早晨”“希望”来赞颂少男少女,表达作者对早晨的喜爱之情。
B.“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一句比喻新颖,含蓄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C.用“微风”“阳光”作喻,形象表达了诗人希望“我的歌”既能像微风触动年轻人的心弦,又能像阳光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光明。
D.“血流得很快”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血”的流速之快意指旧的生命逝去,新的生命降临。
7、
初三年级开展“走进唐诗宋词”活动,请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一班同学整理的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各题。(4分)
唐朝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作品之多、题材之广、内容之丰、技巧之精,令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jí。走进唐诗,犹如走进春天的森林,万木竞发,生机勃然,异彩纷呈,字里行间闪烁着热情和想象,跳动着自由和欢乐。初唐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开阔大气,只有充满自信的人才能吐出这样的豪情;开元初年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意境壮阔高朗,对盛唐诗坛产生了深远影响;边塞诗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勾勒出塞外大自然的瑰奇壮丽、变huàn莫测;李白靠天才的想象奏出了唐代诗歌的最强音,没有奔放、飘逸的才思,怎能写出“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样气势磅礴的诗篇 当胸怀国事、心系苍生的杜甫在长安发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时,盛唐气象已经进入了尾声。
(1)有同学对文段中拼音对应的汉字,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画线拼音的字形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择一下正确的一项(2分)
A.既 guī 变幻莫测 B.既 guì 变换莫测
C.即 guī 变幻莫测 D.即 guī 变换莫测
(2)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篇感受,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各题。(5分)
诗歌之美如一杯清茶,一首古曲,一卷古书,它洗刷我的心灵,净化我的灵魂。诗歌赋予我神奇的力量。我偏爱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甲】;我欣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乙】;我向往李白放荡不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丙】;我更喜欢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美景;还有_① 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豁达。诗歌之美,让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在萧瑟的秋风中散步,忽见老杜招手,举杯邀月。太白潇潇洒洒地走来,让我与他一同体验《② 》中“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豪情。通过体验诗歌之美,还使我在业余生活中陶冶情操,感受诗人经历的跌宕起伏,体会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1】请在文中①②两处分别填写作者和作品名称。(2分)
① ②
【2】文中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入的词语应该是(2分)
A.意境 闲适 洒脱 B.洒脱 闲适 意境
C.闲适 洒脱 意境 D.闲适 意境 洒脱
8、
初三年级要举办“赏山水名胜,感文人情志”主题展览,你所在的班级需要布置楼道展板,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展览第一部分是同学们查阅资料后拟写的展览主题介绍。请你阅读后完成后面各题。(共4分)
中华大地山河壮丽,美景奇观数不胜数。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将自己最热忱的情、最真挚的意,qīng注在那一山一湖、一亭一阁、一草一木之上。游山访水、慢游天下,是古代文人含养品性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他们生命形态与生命力的展现。文人们的内心深处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净土,在那里,他们不时地与自己相遇。当内心忧戚时,他们徜徉山水、纵情放歌,获得心灵的安慰;当内心彷徨时,他们登上楼阁、极目远眺,汲取自然的力量。
对于古代文人来说,走向山水,是寻幽探胜,是带着一点小心翼翼的欣赏,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修行。山水之于文人,不仅是见山见水,更是心性呈现,是中国人的美学。我们本次展览的板块主题"赏山水名胜,感文人情志",就是借助古代文人亲身游览或想象的名胜记游之作,探求古代文人的情志,进而寻找到他们强大精神力量的来源。
(1)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几处词句的音、形、义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不正确的一项。(2分)
A.“qīng注”的“qīng”,意思是“用尽”,因此写作“倾”。 B.“慢游”的“慢”应写作“漫”。
C. “含养”的“含”应写作“涵”。 D.“忧戚”中的“戚”读作“qì”
(2)为了向同学们讲解“寻幽探胜”的意思,这位同学查阅字典,找到“幽”的三个解释:
①深远、僻静;②隐蔽的、不公开的;③沉思;④囚禁。请你帮他解释“寻幽探胜”在此处的意思。(2分)
答:
北京城的中轴线展现了北京的历史文化传承和首都新文化风貌。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中轴线,学校组织了“探访中轴名胜,触摸北京文化”语文实践活动。
第一组同学在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后撰写了关于中轴线的介绍性文字。阅读后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小题。(6分)
如果把北京比作一本书,中轴线无疑就是书脊。一线牵一城,中轴线上【甲】了北京建筑的精华,见证了北京城的沧桑变迁
明清中轴线南起永定门,沿线北行便是正阳门,它的正中间是一条宽阔的御路。沿着御路北行,天安门巍然屹立。走过天安门,迎面是端门,之后便是紫禁城的正门——午门。再往北便依次是紫禁城,神武门,景山,地安门,后门桥,鼓楼和钟楼。自永定门起:天坛、先农坛,太庙、社稷坛,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以中轴线为轴东西对称分布。
暮鼓晨钟,古老的报时中心已成历史。奥林匹克公园、鸟巢、水立方的建立使壮美的中轴线从历史延伸到现代,最终与大自然(róng)为一体。
时光流转,岁月荏苒,【乙】中华文化的中轴线在新时代依旧风(cǎi)无限 。
(1)撰稿的同学对下面的注音和汉字没有把握,你认为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书脊(jǐ) 对称(chèng) 融为一体 风彩
B.书脊(jí) 对称(chèn) 溶为一体 风采
C.书脊(jí) 对称(chèng) 溶为一体 风彩
D.书脊(jǐ) 对称(chèn) 融为一体 风采
(2)同学们就【甲】 【乙】两处词语的使用展开了讨论,你认为下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汇集 彰显 B.凝结 彰显
C.汇集 凸显 D.凝结 凸显
(3)有同学从下面的讲解词中找出四句有修辞的的语句并做了如下分析,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北海公园内的“太液秋风”是燕京八景之一。太液池亦名西华潭,水中有亭叫“水云榭”,它四面环水,八面来风,视野开阔。①这里云光映水,小亭如出水之莲,碧带环绕,颇有洞庭水国的风韵。天高云淡时,乘舟登台,大好秋光尽收眼底。②北望琼岛,一片浓绿之上,白塔正襟危坐,静观秋风微动池水。南面是瀛台,殿堂行人依稀可见,东岸万善殿和千圣殿是近景,与西岸的紫光阁遥遥相对。③微风徐来,芳荷片片摇曳;夕阳晚照,蒲苇丛丛生姿。金波荡漾,游鱼徜徉。入夜,“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天上的圆月与水中的圆月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此时万籁俱寂,灯火闪烁,游人仿佛伫立于天水之间。④身处此景,怎能不让人兴起“清风明月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之叹?
A.第①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水云榭比作莲花和碧带,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水云榭洞庭水国的风韵之美。
B.第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正襟危坐”“静观”写出了白塔高高耸立于琼岛之上的情态,生动可感。
C.第③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绘了太液池景物的动感与生机,画面优美,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D.第④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入夜时分太液池上月影灯火呼应的美妙意境,引发了游人的无尽赞叹。
10、
故宫举办“照见天地心——中国书房的意与象”展览,学校组织同学们线上观展并进行成果展示。下面是你们小组合作完成的文稿,请你进行修改完善。
第一部分 观展感受
看了展览,不知道其他同学有何感受【甲】我们已经被深深的吸引住了。展览将典籍、文房四宝、家具等书房内常见的器物串联起来,陈列于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命名为“委怀琴书”,出自陶渊明的诗句。这一单元展出了《五经萃室记》炕屏、《毛诗郑笺》、玉壶冰琴等物品。看着这些文物,我们不禁感慨:古代读书人与这些器物为伴,秉烛夜读,听琴挥墨,磨砺硬工夫,涵养真品格,真令人美慕呀!第二单元“正谊明道”分为修身养性、家国情怀和仰观宇宙三部分,文天祥行书《上宏斋帖》等难得一见的名家书画,讲述着读书人的志向与情怀。不管政治环境多么险恶,还是个人生活的穷困潦倒,都不能改变他们的品格和节操。第三单元“结契霜雪”中,霜雪指梅花,梅花象征诚信的朋友,因此这一单元重点介绍交友。以松竹梅为主题的屏风、曲水流觞式的展台,不禁使人产生了这样的联想:晴朗之日,闲暇之时,三五好友相聚,奇文共赏,品茗长谈,诗词唱和,杯酒同歌,何等的风雅惬意。此次观展,虽然不能亲临现场,但是数字化技术赋予文物以新的生命,使我们在屏幕前进行了一场穿越古今的对话。
(1)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因为表达的是“本领、造诣”的意思,所以“工夫”中有错字。
B.因为表达的是“没有事的时候”的意思,所以“闲暇”中有错字。
C.“和”在此处是“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作诗词”的意思,应读hè。
D.“予”在此处是“给”的意思,应读y 。
第二部分 书房印象
书房常被称作书斋,也有芸窗、荧窗等别称。古往今来,在很多读书人的心目中,书房是不可或缺的治学、休闲之所。书房的布置陈设,没有特定的规矩,一切以自我喜好为主,追求的是一份怡然自得。有的书房,少有装饰,从底到顶全是藏书,望之令人肃然起敬。有的书房,主人会别有用心的点缀些自己喜好的物品,如瓷器摆件、植物花草等,为环境增添点别样的情趣。书房是最见主人心性的处所,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田园。
(2)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不可或缺 B.怡然自得 C.肃然起敬 D.别有用心
第三部分 小书房大情怀
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就有用斋、堂、居等给自己的书房命名的雅好,这也是传统书房文化的点睛之笔。王冕一生爱好梅花,便为自己的书房取名“梅花屋”。沈钧儒嗜石成癖,就为书斋命名“与石居”。徐悲鸿曾买得一幅唐画《八十七神仙卷》,遂名其书斋为“八十七神仙馆"。以喜爱之物命名的斋号,则显示了主人的兴趣爱好;以所寓情志命名的斋名,表现了主人的品格与追求。清代学者钱大昕为表明自己锲而不舍、笔耕不辍的决心,取《劝学》篇中“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之意,为书斋命名“十驾斋”。梁启超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面对国家的内忧外患,临危受命,遂将自己的书斋取名“饮冰室”。鲁迅先生因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反动当局诬为“学匪”,先生针锋相对,索性把书房“俟堂”更名为"绿林书屋"。1941年、柳亚子居香港,为其书斋命名“羿楼”,取自“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寓意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希望取得抗战的胜利。
(3)一位同学想在展示中解释“饮冰室”和“绿林书屋”命名的用意.查到了相关注释。①饮冰:出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②绿林:泛指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请你从“饮冰室”和“绿林书屋”中任选一个,结合语境和注释,说说室主人如此命名的用意。(2分)
答:
第四部分 我的书房
(4)小组决定,以每位同学对自己书房的描述作为文稿的结尾。你的书房是什么样子的 或者你希望自己有一个怎样的书房 请做简要描述。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答:
11、
“走进圆明园遗址,感受历史阵痛”的活动后,同学们写文章表明要坚定“勿忘历史,强国爱国”的志向,下面是同学们列举的名人事例及名言。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同学:20世纪30年代是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年代,更是中国人热血沸腾、爱国之情迸发的年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民族危难时刻,每一个中国人齐声呐喊、共御敌寇,终于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幸福。回读艾青的《我看》,不觉青衫满湿……
B.乙同学:清末学者梁启超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改变中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实现国家独立富强,他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从他的《敬业与乐业》就可以看出梁启超高昂的爱国热情。
C.丙同学:著有《巴黎圣母院》的美国作家雨果曾这样评价圆明园:“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
D丁同学:“从前他们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不同的是干得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表达了雨果对英法联军强盗行径的愤慨。
12、
有位同学准备朗诵《沁园春·雪》,请你阅读这首词,完成(1)—(4)题。(共1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烧。
江山如此① ,引无数英雄② 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 ③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在上面文字①②③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姣 ②竞 ③骄
B.①娇 ②竞 ③骄
C.①娇 ②竞 ③骄
D.①娇 ②竞 ③姣
(2)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fèn) 汗(hán)
B.分(fēn) 汗(hàn)
C.分(fēn) 汗(hán)
D.分(fèn) 汗(hàn)
(3)为下列语句划分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
A.望/长城内外 B.欲/与天公试/比高
C.略输/文采 D.只识/弯弓/射大雕
(4)有同学找到一段活动献词。请你阅读献词,完成【1】—【2】题。(共5分)
这来光,激发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束光,照亮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
雄关漫道,万水千山
这束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
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这束光,

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当家做主人,建设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满怀豪情的激昂
你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_①
你听,大庆铁人“拼命拿下大油田”的②
你听,“两弹一星”震惊世界的_③
你听,红旗渠“警把河山重安排”的豪迈乐章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1】联系上下文,在文中①②③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誓言铿锵 ②东方巨响 ③军歌嘹亮
B.①东方巨响 ②誓言铿锵 ③军歌嘹亮
C.①军歌嘹亮 ②誓言铿锵 ③东方巨响
D.①军歌嘹亮 ②东方巨响 ③誓言铿锵
【2】依据上文对“这束光”的意义的理解,在文中画曲线处完成诗句仿写。(3分)
这束光,

13、
年级开展了“弘扬民族精神,做自豪中国人”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面临一次又一次挑战。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危急关头、挑战面前,中国人民从不屈服,勇于斗争,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①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民族精神, ②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凝结于交织交融、同心同德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征程。我们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人民以创造、以奋斗、以团结、以梦想,收获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书写彪炳史册的文明奇迹。 _ 。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晦huǐ 着zháo
B.晦huǐ 着zhuó
C.晦huì 着zháo
D.晦huì 着zhuó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蕴 ②蕴 B.①蕴 ②孕
C.①孕 ②蕴 D.①孕 ②孕
(3)结合语境,在文末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我们自信的底气,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都源于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
B.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自信的底气,源于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力量
C.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们奋起的动力源于什么?源于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抱着科技强国的梦想,攻坚克难,创造出一项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面对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中华儿女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废墟上建起崭新的家园。疫情面前,无论是最美的“逆行者”,还是坚持居家工作学习的人们,大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火复兴的目标。让我们勠力同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下面是四位同学阅读文段后写下的感受,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科研工作者用科研成果推动“中国号”巨轮扬帆远航,他们潜心钻研,精益求精,弘扬着民族精神。
B.三军将士听党指挥,保国戍边,是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用赤胆忠诚,勇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弘扬着民族精神。
C.医务工作者在疫情暴发的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决然逆行,以人间大爱与责任担当弘扬族精神。
D.普通劳动者以默默的付出弘扬民族精神,他们敬业奉献,大张旗鼓地书写着平凡但不平庸的人生。
三星堆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展示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灿烂成就。为此学校组织开展“走进古老文明,增强文化自信”主题展览活动。
下面是“三星堆溯源”海报宣传词,请你阅读后完成(1)—(3)小题。(共6分)
三星堆古遗址处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分布面积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历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文明自发现伊始就一直牵动着世人的神经,它来自何方﹖是掺杂了外星文明因素,还是与古玛雅、埃及文明有联系﹖无数的谜团令人匪夷所思。
三星堆遗址大部分时期原生地层已遭到破坏,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存却均有发现,从来没有间断。更令人惊讶的是,三星堆的文物藏品极为丰富。自20世纪20年代起至今,中外考古学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考古发掘和专题研究,发现有沧桑凝重的城墙、久经岁月的城壕和阴森肃穆的祭祀坑,发掘出青铜器、玉石器、金器、陶器、骨器等上千件精美文物,流光溢彩、熠熠生辉,闪烁着人类文化遗产的魅力光芒。真可谓“沉睡三千年,再度见天日”。走进三星堆这片胜地,我们可以去感受震【甲】(憾、撼)出土的文物,感知深邃【乙】(博搏)大的文明,聆听古蜀王国宏大古朴的心声。
(1)请你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读音,以及【甲】【乙】两处字形作出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处”在词语中是“处在,置身”的意思,应读“ch ”。
B.“间”在词语中是“隔开,不连接”的意思,应读“jiān”。
C.【甲】处词语应写为“震憾”,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
D.【乙】处词语应写为“搏大”,形容知识和学识等具有广度。
(2)下图是新华社权威快报为三星堆遗址配的图,上面有“穿越时空”四个字。一位同学查阅得知“穿越时空”是指人或物从所在时空穿越到另一时空。结合文段内容,你认为“穿越时空”在这里的意思是:
三星堆的文物中有精美的青锏酒器。唐朝诗人 (填人名)写的《行路难(其一〉》首句“金樽清酒斗十千”中的“樽”也是一种盛酒器。(1分)
请阅读下面这些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画家应野平创作的《黄洋界上万山苍》所描绘的“黄洋界”,是毛主席领导工农红军反击反动派的旧地。工农红军曾在这里进行过艰苦卓绝的斗争。革命时期,人民军队前扑后继,广大民众箪食壶浆,谱写了感天动地的壮歌!今天我们仍要铭记那段峥嵘岁月,传承这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画家卢沉创作的《机车大夫》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台国产蒸汽机车试车成功的画面。机车转动,冒出大量白烟,老中青三代机修工人目送机车驶向远方,露出了笑容。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困难重重,但为了建设自己的家园,人民群众迸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当家作主的中国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闪光的智慧,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品经济日益发达、国际交流更加频繁……画家王明明创作的这幅《秋晖》,郑重其事地记录下新时期的建设成就,展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面貌。
(1)下列对解说文字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卓”应读为“zhuó”
B. “箪”应读为“dān”
C. “前扑后继”应写为“前仆后继”
D. “郑重其事”应写为“郑重其是”
(2)“峥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有:①高峻;②比喻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③不平凡。结合语境,《黄洋界上万山苍》解说文字中“峥嵘岁月”的意思是: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活动一 话“自强不息”,晓班会主题
开场白(初稿)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钢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尊循天道,______。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suí),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正是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中华民族才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创造了万国衣冠(guān)会长安的盛唐气象,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奋进的征程中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面对困难自强不息,将是我们实现价值成就未来的动力。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启今天的主题班会——“少年当自强”。
(1) 阅读主持人交上来的开场白(初稿),大家对文稿中的字形和主持人标注的读音产生了争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坚强有力”的意思,所以“钢健”应当写作“刚健”。
B. 因为表达的是“依照、按照”的意思,所以“尊循”应当写作“遵循”。
C. “精髓”说明自强不息是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部分,但“髓”的读音应该是suǐ。
D. “万国衣冠会长安”意思是各个国家的使臣都来朝拜,所以“冠”应读作guàn。
(2)主持人希望大家帮助她在开场白第一段的横线处补充一句话,来点明“自强不息”的含义。查《现代汉语词典》,“强”的主要义项有:①力量大;势力大。②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坚强。③使用强力;强迫。④使强大或强壮。根据词典释义及开场白内容,下列补写在横线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甲】勇猛强壮,不畏挫折 【乙】奋发进取,持之以恒 【丙】力量强大,充满希望
活动二 讲先贤故事,品自强精神
中华民族从来就不缺少自强不息的故事。东晋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夜半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闻鸡起舞”。作为北宋著名文学家,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却鲜为人知。年少求学时,他每天把凝固的粥划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伴以腌菜下饭。虽然生活如此艰苦,但他一意孤行,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孜孜不倦,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年。
(3)故事组的同学为大家搜集了古代先贤故事。你检查后发现,下列成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家喻户晓 B. 鲜为人知 C. 一意孤行 D. 孜孜不倦
活动三 赠勉励卡片,燃自强之魂
(4)活动的第三个环节,同学们会互赠“少年当自强”主题卡片勉励对方。请按照创意设计组的要求,参照下面的卡片示例,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用正楷或行楷字书写“少年当自强”五个字作为卡片主题,表达你对友人的鼓励。
【2】请你写出能体现“自强”之意的两句连续的古诗文。(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
【3】请用上任意一组关联词语写一段话,向友人说明你选择这两句诗文的理由。
17、
为了解北京的河湖水系,年级组织了“寻找北京城的水脉印记”研学活动,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已完成学习笔记的集录。
前言
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江河就是承载生命流动的血脉。人类文明源于江河、兴于江河,也就成了亘古不变的铁律。江河奔腾,不舍昼夜。tāotāo江河水奔yǒnɡ不息,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孕育了璀璨文明,镌刻出jǐnxiù山河。
(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书写“江河与文明”这个短语,作为前言部分的标题。
(2)文段中,画波浪线词语的字音、字形不能确定,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A. “承载”一词是“承受生命力量”的意思,应读“chénɡzǎi”。
B. “tāo tāo”一词是“江河滚滚的样子”的意思,应写作“滔滔”。
C. “奔yǒnɡ”的“yǒnɡ”是“争先恐后”的意思,该词应写作“奔踊”。
D. “jǐn xiù”一词是“秀丽美好”的意思,应写作“锦秀”。
第一部分 北京发展过程中的水源问题
北京城早期城市功能有限,对地表水源的需求不多。10世纪初叶以后,北京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政治中心,城市功能渐趋复杂化,对于地表水的需求也就 【甲】 。
北京建都之后,曾历金、元、明、清四朝,城址虽有迁移,但对增加水源或寻找新水源却有着共同的要求。金时曾开凿运河,但始终未能解决水源问题。至元,通惠河建成,仍有水源不足的困难。明时屡次疏浚通惠河,但终因水源缺乏不能成功。到了乾隆年间,于西北郊山麓一带进行的一系列整理水源的工作,使得昆明湖起到了北京城水库的作用。近百年来直到解放前,北京城的水源遭到不断破坏。新中国成立以来,官厅水库和密云水库的兴建,继承了历史上为北京 【乙】 新水源的任务,取得了新成就。我们现在看到的官厅水库,是一片平远浩瀚的水面,呈现出重山环抱中前所未有的宁静气象。
由此可知,
(3)根据文段内容,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突飞猛进 开辟 B. 与日俱增 开辟
C. 突飞猛进 开创 D. 与日俱增 开创
(4)在第一部分文末的横线上,填写一句话,作为该部分的总结。要求:⑴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⑵语言简洁。
第二部分 探寻北京“母亲河”
在北京,有几条河流都被称为“母亲河”。她们多是各行政区内历史最为悠久、流域面积最大、历史与文化积淀极为丰富的河流。
门头沟永定河:说起北京的“母亲河”,人们自然会想起永定河。历史上,永定河的冲积形成了“北京湾”。①千百年来,永定河孕育了北京城,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北京儿女,是北京城的生命之源。
延庆妫(guī)河:延庆之秀集于妫河,延庆之美尽在妫河。②她宛如一条绿色的飘带,从延庆城区飘过,构成一道优美的风景。
顺义潮白河:波光粼粼的潮白河似玉带飘落于绿树浓荫里。漫步于此,不由得使人想起明代进士董方的诗:③“风帆暮急沙鸥起,波影晴涵野树稠。遥望孤灯明灭处,芦花滩里钓鱼舟。”
平谷泃(jū)河:④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美丽的河畔柳枝吐翠,远处的岸坡花开正艳,5月的平谷泃河美得让人移不开眼。
(5)在整理学习笔记过程中,有同学对上面文字中画线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进行了赏析。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①句运用拟人的手法,用“孕育”“养育”等词写出了永定河对北京城的形成、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B. 第②句将妫河比喻成飘带,形象地写出妫河蜿蜒曲折的形状,以及河流与延庆城区的位置关系。
C. 第③句引用明代董方的诗,形象、凝练地写出了潮白河一带风景给人的悲戚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 第④句“白云朵朵”“柳枝吐翠”“花开正艳”三个语句形成排比,突出了5月的泃河美不胜收的特点。
18、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亭,作为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重要形式之一,其造型多变,轮廓优美,是古代文人雅士撰联题对的点景之地。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最早的亭并不是供游客观赏的景观。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亭的功能几经变迁,经历了从军事设施到政治机构再到景观建筑的演变。如周代的亭,是矗立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发展至秦汉,亭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至宋代,亭文化顶盛一时,人们对亭的建造也越发考究。元明清时期,随着私家园林的兴盛,亭在位置、规模和形式上都变得更加多样化。亭的功能在不断发生变化,它的文化内含与美学价值也在不断丰富。亭不仅具有传统建筑的形式美,还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1)一位同学对文段中几处加点词语的音、形、义产生了疑问。请你帮他选出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 )
A.“矗立”中的“矗”,此处读作“chù”,意思是直立,高耸。
B.“顶盛”中的“顶”表示程度最高,所以此处“顶”字正确。
C.“内含”中的“含”是含有的意思,所以此处“含”字正确。
D.“不言而喻”是“不用说就可以明白”的意思,可换成“不由分说”。
(2)同学们还补充了相关资料:亭功能的改变也体现在字形变化上,“亭”字的字形从大篆“”转变为小篆“”。小篆中“”(亭)由“”(高)和“”(个)组成。“”代表亭,“”代表个人,“”凌驾于“”之上,可以形象地反映出亭此时的功能是______。
兰亭盛会,不期而遇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西南的兰渚山下,周围“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是山阴路上的风景佳处。公元353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了四十二位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曲水流觞的盛会,一如既往地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兰亭也因《兰亭集序》而成为千古留名的文化胜景,又经历代积累,成为意蕴丰厚的文化符号。兰亭这一建筑 ① 早已不存,仅留有遗迹, ② 仍成为后人的游览胜地。
沧浪为亭,躬耕乐道
苏舜钦因支持庆历新政而遭贬谪,翌年流寓吴中,以四万钱买入一块弃地。他在北面靠水筑亭,有感于屈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的名句,因此茅塞顿开,将此亭命名为“沧浪亭”,并作《沧浪亭记》一文。诗人在亭中以酒会友,以诗释怀,展现了纵情山水、自在无为的生活状态。沧浪亭,也逐渐成为了文人雅客们心驰神往的隐世佳境。
(3)同学们就拟定的文段展开讨论,你认为加点成语在文段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期而遇 B.一如既往 C.茅塞顿开 D.心驰神往
(4)依次填入文段①②两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不但 ②而且 B.①因为 ②所以
C.①虽然 ②但是 D.①除非 ②否则
(5)宣传手册第三板块——古都亭韵。下面是四位同学实地参观陶然亭公园后的留言,其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同学甲:“陶然亭”的名字取自“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我发现陶然亭的美景就如同一壶回味悠长的佳酿,令人陶醉!
B. 同学乙: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规划建设第一座大型公园——陶然亭公园。爷爷说,当时很多孩子听到消息,高兴得差点飞上了天!
C. 同学丙:公园里的“华夏名亭园”仿建了十余座名亭建筑。漫步园中,遍访华夏美景,尽赏天下名亭,这难道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
D. 同学丁:陶然亭三面环湖,一座座形态各异的亭,在莲花的衬托下,在翠树的掩映中,昂着头挺立在湖边,别有一番潇洒出尘的姿态。
2023年国家文物局将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提交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北京中轴线,学校开展了研学活动。活动过程中,你搜集整理了相关资料,撰写了演讲稿。老师建议你从书写、语言和结构三方面检查和修改。
(1)你用正楷字书写“北京中轴线”五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北京中轴线概述
北京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抵钟楼,经先农坛、正阳门、故宫等19处,长约7.8公里,如“书脊”一样,贯穿南北,形成了两翼对衬,庄严肃穆的城市格局,是古都北京的灵魂。它历经700多年历史,是中国现存规模最恢宏、保存最完整的城市中轴线。它不仅是一个空间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观念、一个哲学理念,蕴含着中国历史文化深刻的思想烙印。北京中轴线申遗要把空间展示出来,还要把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呈现出来。
(2)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一一对应”的意思,所以“对衬”中有错字。
B. 因为表达的是“结构格式”的意思,所以“格局”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宽阔广大”的意思,所以“恢宏”中有错字。
D. 因为表达的是“蓄积包含”的意思,所以“蕴含”中有错字。
(3)文段的第一句话摘抄自报刊,你想弄明白“书脊”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脊”的主要义项有:①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②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③姓。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下列对“书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甲】中轴线像北京城的骨头
【乙】中轴线像北京城的脊柱
【丙】中轴线像北京城的名字
第二部分 讲述中轴线上的故事
梅兰芳,北京人,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大师。学戏时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窍门和终南捷径。如果说不抄近路,是他“幼年学艺的窍门”,高人指点下的勤学苦练,则是他的捷径。青年梅兰芳学戏慢,且视力不太好,眼珠转动还不灵活。这时,有人建议他养鸽子,通过看鸽子在天空飞翔锻炼眼神。于是梅兰芳每天早起放飞鸽子时,总是仰头紧紧追随鸽子飞翔的踪影,目不转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的目光越发精神矍铄了。
(4)你检查后发现,下列词语在文段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终南捷径 B. 勤学苦练 C. 目不转睛 D. 精神矍铄
第三部分 感受中轴线的文化内涵
每年春夏,世界唯一一种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北京雨燕,都会在正阳门城出现。它们已经在北京中轴线正阳门上筑巢600多年,是北京中轴线上正儿八经的原住居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妮妮”,就是以北京雨燕为原型设计的。楼阁高台上争逐竞飞的雨燕,成为古都北京一道自然与人文兼具的景观。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中轴线文化富矿中一个灵动的符号,而且是活着的文化遗产。
第四部分 结语
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还在于它是北京城市的核心,是当代生活的重要载体,是今天国家礼仪、政治和文化中心。让文物活起来,_____,达到真正焕发活力的目的。保护和传承北京中轴线历史文化,需要你我一同助力。
(5)你查到北京中轴线作为历史遗产,对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你在演讲稿结尾处补充一句话,用上“不仅……更”关联词,向同学们发出倡议。
20、
下面是文学社团搜集到的与“兔”有关的古诗材料,请你阅读后完成问题。
兔的踪影在文学作品中最早可追溯到《诗经》,如《诗经 王风 兔爰》有“有兔爰爱,雉离于罗”,描述的是野兔xiāo遥自在地跳跃、山鸡落网凄凄惨惨的情景。汉代《古艳歌》中有诗句“茕茕白兔,东走西顾”,形容白兔形影相吊、孤独无靠的样子,令人爱怜。《______》中有“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诗句。唐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诗云:“兔隐豆苗肥,鸟鸣桑椹熟”,描绘了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风……关于兔的古诗精妙绝伦、比比皆是,兔文化也影响到人们的精神生活,寄予着人们的美好希望。比如“动如脱兔”比喻兔子行动敏捷;“狗兔听提”表现兔子性格温和;“狡兔三kū”反映兔子的勇敢、智慧。还有大家甚详其义的“守株待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龟兔赛跑”等成语,它们不仅反映了兔的自然属性,揭示了深刻的生物学规律,还蕴涵着强烈的社会时代特征。
(1)阅读上面的材料,对加点字的读音以及根据拼音所写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追溯”中的“溯”在此处的意思是追求根源,应读为“sù”。
B.“xiāo 遥”在此处的意思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应写为“逍”。
C.“形影相吊”中的“相”在此处的意思是“相互”,应读为“xiāng”。
D.“狡兔三kū”本义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应写为“堀”。
(2)根据语境,在文中书名号内填入的题目是《   》
21、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的手抄报征集活动。下面是一份同学们制作的手抄报,请你阅读手抄报的各个栏目,完成相关任务。
(1)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用正楷或行楷书写“劳动最光荣”,作为手抄报的主标题。
(2)下面是“劳动新闻”栏目的内容,请你阅读后完成下面小题。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先农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山川、神农等诸神的重要场所。2022年10月23日,“农耕体验季·收割水稻嘉年华”活动在北京先农坛“一亩三分地”举办。
本次活动以“先农坛里识五谷,耤田丰收庆升平”为主题,以“水稻收割体验”为主线,安排了青少年朋友分享看护体会、现场体验收割等活动。昔日皇帝的“责任田”成为今天公众体验农运活动和分享收获喜悦的试验田。
本次活动旨在让更多的公众能够走近先农坛,了解稼穑之艰难,知晓耕作之辛苦,感悟农业之重要,体会粮食之不易,充分( ① )发挥先农坛的劳动教育作用。
据介绍,今年以来,先农坛围绕耤田举办了多次农耕活动,水稻插秧、麦子收割等既结合时令又充满趣味性的活动,让线上观看的网友了解传统农业,体会农耕中的历史文化 ② 。未来,先农坛还将围绕农耕文化开展更多科普教育活动,让更多人走近农业,了解“种子的故事”,懂得“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深刻含义。
【1】同学们不明白活动主题中的“耤田”是什么意思,查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耤”(jí)的解释是“耤河”(水名)“耤口”(地名),“耤河”“耤口”在这里显然解释不通。有同学认为,“耤”与“耕”“耘”部首都是“耒”,应该与农具有关。根据这个推测,结合“耤田”的词语结构和文段内容,你认为“耤田”的意思是:______。
【2】文段中①处加点字读音和②处填写的词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充分(fēn) ②内涵 B.①充分(fèn) ②内含
C.①充分(fèn) ②内涵 D.①充分(fēn) ②内含
(3) 请阅读“劳动教育”栏目中的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劳动教育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先民就警告世人唯有辛勤劳动才不会缺衣少食。他们不仅懂得劳动的重要性,而且教育子女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果实,以积极的态度参加劳动。我国儒家提出的大同社会所描绘的“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就包含对有劳动能力的人应当劳动的伦理要求。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和明末清初的《朱子家训》,都注重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作为我国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典型形式,耕读传家是我国古人非常推崇的社会风尚。“耕”指从事农业劳动,“读”即读书、学习。耕读不仅拓宽了教育的社会基础,促使读书人自食其力,同时也成为其培养品格、磨砺心性的重要方式。
文段画线处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源远流长 B.警告 C.自食其力 D.磨砺
(4)请你围绕本报主题“劳动最光荣”,用上“创造”“意志”“责任”三个词语,写几句“编者寄语”。(词语使用位置不分先后)
为营造阅读氛围,感悟生命成长,班级开展“走近鲁迅”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去,完成下列任务。
有同学准备诵读《故乡》中的经典语段,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①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便拿了那狗气杀(这是我们这里养鸡的器具,木盘上面有着栅栏,内盛食料,鸡可以伸进颈子去啄,狗却不能,只能看着气死),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
……
②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_____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__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__________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
③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惘(wǎng) 颈(jìng) B.惘(wàng) 颈(jǐng)
C.惘(wǎng) 颈(jǐng) D.惘(wàng) 颈(jìng)
(2)在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辛苦恣睢 ②辛苦麻木 ③辛苦辗转
A.③①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一则介绍材料,请阅读后完成各题。
鲁迅先生是近代以来文化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人物,是我国思想文化战线上一面光辉的旗帜。他诞生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年代。鲁迅一生研习不辍,在文学创作与翻译、文艺批评、文化历史研究、古(jí)校勘整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开拓性的贡献。有伟人高度评价鲁迅“不但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最生动的写照。对他的敬仰者来说,他是一身肩起黑暗闸门、愤世嫉俗的豪杰,在长夜中指示了光明所在的火把;对他的批判者来说,他也是最强有力的对手,无论是他的才华横溢的雄(biàn),还是他(mián)密如针的逻辑,都像漫天罗网,让人无所遁形。
(3)为文段中拼音书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古藉 雄辨 棉密 B.古籍 雄辩 棉密
C.古籍 雄辨 绵密 D.古籍 雄辩 绵密
23、
班级开展“探访北京地铁”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同学们结成了历史、艺术、文学等小组参加本次活动,共同完成研究报告。
历史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北京地铁溯源”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1965年7月1日,经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北京第一条地铁开工建设,其线路沿西长安街与北京城墙南缘,自西向东guàn( )穿北京市区,设有从苹果园到北京站共17座车站,全长23.6公里。该工程于1969年10月建成通车,1971年1月15日开始试运营,被称为北京地铁一期工程。1981年9月15日,一期工程正式对外运营。此后,该线路沿长安街部分自南礼士路站逐步向东延伸,最终于2000年6月28日开通至四惠东站,成为了今天的地铁1号线。北京第二条地铁始建于1969年,其线路沿北京内城城墙自建国门至复兴门,呈倒U字形,这就是北京地铁二期工程。1987年12月28日,该工程和原地铁一期的长椿街至北京站区间重组成环线,即今天的地铁2号线。北京地铁一期和二期工程从① 、② 、③ 到车辆制造及配套设施建设,都是我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独立完成的。此后,北京市按照城市发展的需要相继修建了多条地铁线路。而今,北京地铁已走过50余年的发展历程,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未来,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呈现出高速度增长、高密度聚集、高强度使用的特点,将更为快jié( )方便地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促进首都的绿色低碳发展。
(1)对于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倒U字形”此处的意思是“上下倒转的U字形”,“倒”应读“dào”。
B.“更生”本意是重新得到生命,这里指兴建事业,“更”应读“gèng”。
C.“guàn穿”在此处的意思是“穿过;连通”,应写成“贯穿”。
D.“快jié”在此处的意思是“快;敏捷”,应写作“快捷”。
(2)依次填入第一段画线处的三个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施工 ②设计 ③选线 B.①选线 ②施工 ③设计
C.①选线 ②设计 ③施工 D.①设计 ②施工 ③选线
艺术小组撰写了研究报告的“探究地铁公共艺术”部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作为一个每天有数十万人使用的公共空间,地铁站( )是一个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服务设施,( )是一个能彰显城市文化的公共艺术空间。
20世纪80年代,北京地铁2号线首次在车站内设置壁画,开创了国内地铁公共艺术设置的先河。后来,北京地铁4号线开始根据各车站的特点进行公共艺术设计,比如:【甲】圆明园站以大水法残垣和圆明园四十景正楷题记为元素,设计了大型浮雕文化墙,突显其背后如雷贯耳的思考;【乙】西四站以色彩鲜艳、细节丰富的街景为元素,设计了主题为“京华旧梦”的壁画,其民俗气息与西四地区的老北京闹市氛围相得益彰。置身其间,我们仿佛感到,【丙】圆明园站的文化墙在诉说着历史沧桑,西四站的壁画在讲述着民俗故事。2012年,北京市统筹协调地铁公共艺术建设,整合各条线路的每一车站特色,形成了各条线路的独特主题,例如6号线一期为“京华映像”,8号线二期南段为“中轴印象”。自此,“一条线路一个主题”的特色延续至今。
总之,地铁中的公共艺术既融合了北京古都的历史文化,又兼顾了城市发展需要。【丁】地铁车站已经成为了服务百姓、展示文化、促进城市发展的艺术之窗。
(3)根据文意,在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无论……都…… B.只有……才……
C.不仅……还…… D.假如……就……
(4)文段中画线句子的成语或修辞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整理报告的同学看到上述文段,不禁感慨:“我曾在地铁圆明园站看到大型浮雕文化墙,一下就想起了法国作家________(人名)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暴行的批判。”
24
班级准备在微信公众号推送“北京生物多样性”专栏,你参与了文稿的编审工作。
第一部分 中国生物多样
中国fú 【甲】员辽阔,陆海兼备,地貌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高原、湿地、草原等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其类型和数量之多在全球首屈一指。
生物多样性不仅存在于远离人烟的高山、湖 【乙】泊和草原,也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装点四季的植物、穿破城市喧嚣的虫鸣鸟叫、公园里躲躲藏藏的小松鼠,都是生物多样性的一部分。城市生态系统正成为人与自然连接的重要niǔ 【丙】带。
(1)文段中,【甲】【乙】【丙】三处的字形、字音不能确定。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给出的解释,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
【幅】①布帛、呢绒等的宽度。②泛指宽度。③用于布帛、呢绒、图画等。
【辐】车轮中连接车毂(ɡǔ,指古代车轮中心的圆木)和轮辋(wǎnɡ,指车轮的外框)的一条条直棍儿。
【泊】pō 湖(多用于湖名)。bó 船靠岸,停船;停留;停放(车辆);恬静。 【钮】(1)同“纽”①②。(2)器物上起开关、调节等作用的部件。
【纽】(1)某些器物上可供抓住而提起来的部分。(2)纽扣。(3)枢纽。(4)瓜果等刚结的果实。
A. 幅 pō 钮 B. 辐 bó 钮 C. 辐 pō 纽 D. 幅 pō 纽
第二部分——_______
我们居住的城市北京,除了有 ①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也是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
北京地处太行山、燕山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以及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蓟运河和大清河五大水系,有森林、灌丛、草丛、草甸、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北京在京津冀生态格局中具有 ②的地位,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
此外,由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区,北京成为世界上鸟类最丰富的首都之一。目前,北京有确切记录的鸟类占全国鸟类物种数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在我国北方城市中独一无二。
一个环境越来越清新的北京,将不断发挥城市生态岛的作用,成为更多物种赖以栖息的家园。
(2)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①②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厚实 举足轻重
B.丰厚 举足轻重
C.厚实 举重若轻
D.丰厚 举重若轻
第三部分 保护北京城的精灵——北京雨燕
北京雨燕是唯一以“北京”命名的野生候鸟,被很多人视作“北京城的精灵”。 北京雨燕不仅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生态符号”,也是一种“活态文化遗产”。这让北京雨燕成为了北京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每年春夏晨昏之际,成群结队的北京雨燕都会现身京城。它们在古老高大的城门楼上追逐竞飞,成为古都北京一道鲜活而经典的生态风景。七月中下旬,北京雨燕又飞往非洲南部。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 商颂》中的“玄鸟”,被古人奉为神圣。学者认为,“玄鸟”指的是北京雨燕。有学者说:“‘北京雨燕’应该就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图腾原型。北京城的起源在‘燕山’脚下的西周‘燕都’古城,可以说,一个小小的‘燕’字与古都北京有着不解之缘。‘玄鸟’有祥瑞与守护之意,而北京雨燕已不离不弃地守护古都600余年。”
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北京展区采用沉浸式手法,让观众跟着雨燕,打开超大型城市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可以说,北京雨燕已成为北京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目前,社会各界正携手保护雨燕。相信未来,这些与古都相伴的鸟儿能更加自由地翱翔于北京上空。
(3)文稿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入选教材的诗 ①______ (写篇名)中诗句“② ______ ”就描写了鸟鸣叫的情形。
(4)编审即将结束,你发现专栏还缺第四部分结语。请补写一句话,用上“了解”“学习”“探索”三个词语,以引起大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
25、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建筑保留了原有老建筑西、北、南建筑立面。新馆总用地面积7万平方米,展厅48个,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建筑由两轴两区构成。两轴为【甲】。两区为【乙】。西门面向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相对;北门面向长安街。
中国国家博物馆有藏品数量140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代文物、图书古籍善本、艺术品等多种门类,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1)填入文中【甲】【乙】两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
【乙】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
B.【甲】地上5层,地下2层
【乙】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
C.【甲】由西门到东门的东西轴线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轴线
【乙】由中轴内中央大厅分隔的南北两个展区
D.【甲】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三大系列
【乙】地上5层,地下2层
(2)参观完中国国家博物馆,四个同学写了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修辞或用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国家博物馆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向我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
B.当我看到那些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我立刻理解了什么是巧夺天工。
C.这次参观活动让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实践,让我们受益匪浅。
D.国家博物馆的展品极其丰富,让很多学生趋之若鹜。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总体要求,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国务院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精神为契机,针对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的问题,对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制度进行了系统设计,组织研制《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面向全党全社会,立足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提高劳动教育站位,把劳动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上,作为当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点工作。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设计,明确劳动教育总目标及不同学段、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要求和考核评价办法,形成劳动教育体系。以上对劳动教育所做的顶层设计,能够促进各地建立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目标内容体系、组织实施体系和支持保障体系。
(3)《白杨礼赞》和《海燕》象征的表现手法,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象征的表现手法帮助《白杨礼赞》和《海燕》冲破了“审查”。两篇文章的作者分别是①    和 ②   。(2分)
(4)阅读下面的这首《青春,青春》,完成问题。(2分)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诗行,
“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
青春是绿色的,如草原蓬勃坦荡。
青春是金色的,如阳光普照四方。
青春是彩色的,如百花迎风绽放。
以勇敢战胜怯懦,用梦想指明方向。
裹足不前?不,
我们无惧担当;
墨守成规?不,
我们自有新的篇章。
同学们,朋友们
志存高远,百折不挠
对上面这首诗中加点字的注音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蓬péng 怯qiè 裹guǒ 挠náo
B.蓬féng 怯qiè 裹guō 挠ráo
C.蓬féng 怯què 裹guō 挠ráo
D.蓬péng 怯què 裹guǒ 挠náo
26、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春游的历史文化,学校举办了专题讲座。不少同学对古人如何踏青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阅读下面的听讲记录,完成(1)—(3)题。
先秦·浪漫诗意
先秦时就已经有了春游,那个时期的郊游以浪漫闻名。《诗经》中的爱情诗篇里常常可见有关春游的内容。孔子推崇的“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也颇具浪漫色形。你听,泗水河边,夫子拨弦,弟子和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情谊。琴声歌声融进暖暖的春日里,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
魏晋·【甲】
魏晋时期的文人常借踏青之机交游,这是他们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流连于山水之间,他们一起品茶,饮酒,赋诗。东晋书法大家王義之可称得上“旅游大咖”。他和友人共聚会稽山,在水边交游,还玩起了漂流杯的游戏——曲水流觞。此次聚会收获了37首诗篇。酒酣耳热之际,王羲之还提笔挥毫,写下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因此,永和九年暮春时节的这场文人雅集,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春游。
唐朝·【乙】
到了唐代,春游已成了一项全民活动,主要在上巳、寒食、清明时节展开。这些节日可是唐代官吏的公休假日!每到这时,唐玄宗还会给百官发“旅游基金”呢!说起资深的“旅游博主”,_______(人名)绝对算一个。他徜徉于“绿杨阴里白沙堤”上,乐而忘fǎn。那生机勃勃的早春西湖,在他的笔下灵动而缤纷。那时,不仅官家喜爱乘兴出游,百姓也喜爱郊游宴饮。“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的诗句,让人仿佛看到这样的景象:盛开着雪白花朵的山间,郊游的人们正举杯畅饮;城外远郊的阡陌上,踏青赏春的人们络绎不jué,好不热闹!
宋朝·健身休闲
宋朝的春游,内容更加多元化。除了赏花、品茶、写诗,人们还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蹴鞠,射柳,荡秋千,放风筝……宋朝人,无论文人武士还是大家闺秀,几乎都会玩蹴鞠。人们趁着春融日暧,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宋人的春游活动如此丰富多彩,有没有给你的春游带来一些启发呢?
(1)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和歌”在此处的意思是“和谐地跟着唱”,所以“和”字应读作“hé”。
B. “河畔”中的“畔”是形声字,因其声旁是“半”,所以应读作“bàn”。
C. “乐而忘fǎn”在此处的意思是“快乐得忘记返回”,因此应写成“乐而忘返”。
D. “络绎不jué”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应写为“络绎不决”。
(2)上面记录中提到的唐代“旅游博主”是谁呢?请你根据文段的相关内容,写出他的名字。(1分)
答:_____________
(3)根据语境,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恰当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交游赋诗 ②挥毫泼墨 ③假日公休 ④全民狂欢
A.【甲】②【乙】③ B.【甲】①【乙】④
C.【甲】①【乙】③ D.【甲】②【乙】④
27、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年级组织各班开展研学活动。你完成了一篇研学笔记,老师建议你修改补充,准备在班级展示。
(1)请用正楷字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笔记的标题。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概述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截至2023年初,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十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令人①属目的成果,持续为全球经济合作②提供新动能,开辟新空间。有关各方表示,③衷心希望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能不断增进经贸投资合作,加深人文领域互鉴,推动科技成果④应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2)你在这部分画出四处文字,依据语境对其进行了重点检查。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①处意思是“注目”,“属”应写成“瞩”,读音为“zhǔ”。
B. 第②处的意思是“供给”,“供”字形无误,读音为“gōng”。
C. 第③处的意思是“出于内心的”,“衷”应写成“忠”,读音为“zhōng”。
D. 第④处的意思是“使用”,“应”字形无误,读音为“yìng”。
第二部分 丝路故事
丝绸之路凝结着中国古人的智慧。长期以来,中国经由丝绸之路与沿线其他国家开展了各种经贸活动与文化交流。西汉时期,张骞开拓出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打通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瓷器以及灌溉、制丝技术等,开始向中亚、西亚乃至世界各地传播。七百多年后,唐朝高僧玄奘沿着古丝绸之路远赴天竺,带回了许多佛像、经论和佛舍利,创造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高峰。及至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将青花瓷、中国历法等商品技艺和华夏文明传遍亚非数十国,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极盛时期。这些互利共赢的经贸往来和互学互鉴的文化交流,展现了开放包容的胸襟与和平合作的精神,成就了丝路佳话。
如今,丝路故事仍在讲述。近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周、旅游推介等活动,还开展了各种项目合作。这些举措使沿线国家民心相通,在求同存异中共同进步,助力“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3)为确定“行稳致远”的含义以防误用,你查词典选出了“致”的几个义项,分别为:
①情趣。②达到;实现。③精密;精细。④招致;引起。根据词典释义及文段内容,对“行稳致远”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事稳健,富有情趣,思虑深远。 B. 走得稳健,能实现长远的目标。
C. 做事稳当,考虑细致,未来可期。 D. 走得稳当,想招引远方的希望。
28、
为落实《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学校开展了以“书香润泽”为主题的阅读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 阅读启动 解说海报
主题活动于3月29日启动,学生会主席代表发言。请阅读下面发言稿(部分),完成各题。
打开《诗经》,展读《蒹葭》,蒹苍露白,秋水澄明,清幽的意境使人心灵愈加纯净;诵读《诫子书》,诸葛亮垦切的叮咛促使我们摒除杂念,保持精神的安宁;品味《昆明的雨》,汪曾祺恬淡地诉说对过往岁月的想念,教会我们以心灵的沉静面对世间芜杂……人生须臾之间,但“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你无法到达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阅读,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禁锢,使我们的生活足够辽阔丰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纷繁世事,拥抱更加广博的世界。
(1)下图是学生会为活动设计的宣传海报。结合发言稿的内容,你认为“书香润泽”在这个情境中具体指的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澄”应读为“chéng” B. “垦切”应写为“恳切”
C. “品味”应写为“品位” D. “禁”应读作“jìn”
活动二 设计展板 推荐书籍
三个年级分别设计了名著推介展板。请阅读展板,根据大家的修改意见,完成下面小题。
展板1 《骆驼祥子》(七年级)
《骆驼祥子》讲述了北平城里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一幅具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读完这本书,祥子最终走向毁灭的命运无疑会给你强烈的震撼;同时,作者对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独特语言习惯的妙手回春的描绘,一定能让你感受到浓浓的“京味儿”。
展板2《昆虫记》(八年级)
《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科普巨著。这本书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因此,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会成为让你惊叹不已、欲罢不能的探索与发现之旅。
展板3《儒林外史》(九年级)
吴敬梓所作的《儒林外史》,不仅描写了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命运,而且反映了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和追求。小说具有深邃的主旨,其讽刺艺术也一向为人称道。作者通过冷静传神的刻画,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描摹得形神兼备,展现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
(3) 有同学建议在展板1中补充《骆驼祥子》的作者信息,在展板3中例举《儒林外史》里的一个人物。请你根据提示完成补写。
①《骆驼祥子》作者:______ ②《儒林外史》中的人物:______
(4)有同学对展板中的四字词语产生了疑问。你认为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妙手回春 B. 引人入胜
C. 鲜为人知 D. 形神兼备
(5)4月23日,活动总结。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从语文老师搜集的词云图中任意选择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为拓展学习空间,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了国家典籍博物馆举办的“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参观结束后,同学们将参观成果集结成册。老师审阅后,建议大家从内容、语言、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和完善。
(1) 用正楷字书写“赴文献之约 探中华文脉”十个字作为手册的标题。
第一部分 展览概述
2月15日,“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开募。本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连合主办。展览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甲】殷商甲骨文、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内阁大库档案是上世纪初中国古文献的“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分别收藏于多家机构和博物馆。本次展览首次将分散各处的文献汇萃一堂,展出面积近3000平方米,集中了多种类型的珍贵古文献共249种、382件。在这里,我们可以一站式了解中国典籍发展历程中的各种载体及丰富的装帧形式,近距离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启一段溯原中国历史【乙】探寻中华文脉的旅程。
(2)检查文段,同学们发现了书写错误。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文献展览开始”的意思,所以应写为“开幕”。
B. 因为表达的是“共同主办展览”的意思,所以应写为“联合”。
C. 因为表达的是“文献聚集在一起”的意思,所以应写为“会粹”。
D. 因为表达的是“探求历史的本源”的意思,所以应写为“溯源”。
(3)有同学对两个加点字的读音以及【甲】【乙】两处的标点产生了疑问,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 “档”应读为“dǎng” B. 【甲】处应填句号,表示陈述句末的停顿。
C. “散”应读为“sàn” D. 【乙】处应填顿号,表示短语之间的并列。
第二部分 文脉探寻
“四大发现”文献时间跨度达3000年,贯通中国历史和中华文脉,记载着历朝历代的规章制度,述说着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记忆。在“殷墟甲骨”展厅,一件小的碎片——“甲骨6006”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将这片看起来不怎么样的甲骨与其他甲骨碎片缀合,据此确定了商王世系。“居延汉简”展厅生动地展示了居延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图文并茂地介绍了边防武器管理、戍边吏卒功过奖惩等制度。
从典籍中,我们见证的除了(既有)宏观的制度,还(也)有古人的生活。如果说前者构成了历史的骨架,那后者则为文明提供了血肉。“居延汉简”展厅设置了还原居延地貌的微缩场景,陈列了“习字简”“衣物简”“大麦简”“求盐简”等展现戍边吏卒日常生活的展品。观众置身其中,能切身体会到两千年前居延戍边生活的方方面面。
(4)有同学发现文段画波浪线处表达口语化,用下列成语替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默默无闻
B. 貌不惊人
C. 差强人意
D. 一文不值
(5)文段中提到了文献修复中的一个用语“缀合”,有同学想弄明白“缀合”的意思。查《现代汉语词典》,“缀”的主要义项有:①用针线等使连起来;②组合字句篇章:③装饰。根据词典释义、文段内容及右图,“缀合”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
第三部分 体验传承
“殷墟甲骨”展厅设计了“立体画卷”“姓属林”“模拟占卜场景区”等特色场景,利用空间立体复原和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到殷商气息。“敦煌遗书”展厅大面积采用了极具敦煌特色的洞窟壁画,展现出盛衰相继、融合中西、色彩斑斓的中古世界。整场展览如同一部沉浸式电影,文物是剧中演员,讲述中华文明故事。
文明是需要传承的。一代代学者不懈钻研,努力发掘“四大发现”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让汉学的话语权重新回到中国,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共识,构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作为中学生,______。
(6)同学们发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倡议,结合手册内容,在结尾横线处写一句话,用上“学习”“坚守”“创新”三个词。
30、
红星中学初三年级开展“自律助我成长”主题活动。活动结束后,你完成了一篇心得体会。老师建议你检查、修改后再次提交。
(1)请你用正楷字书写“自律助我成长”六个字作为标题。
第一部分 自律的重要性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觉尊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毕达哥拉斯曾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