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分层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 溶液 分层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6 16:0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分层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稀盐酸 B.碘酒 C.白酒 D.KNO3溶液
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
3、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氢氧化钙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食盐
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 蔗糖水 B. 牛奶 C. 果粒橙 D. 豆浆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6、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60 g甲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 g 溶液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
8、向1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5 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5% B.25% C.20% D.22.5%
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体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10、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1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90.0mL的水
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1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13、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 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14、从20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
A.20% B.10% C.2% D.0.2%
15、配制100g 6%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16、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 )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7、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H2O和H2O2都是含氢元素的氧化物,因为__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实验室中可通过Na2SO4和CaCO3在水中__________ 的不同加以区别。
18、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__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19、如下图所示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A操作中错误的是 。
(2)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
(3) D操作中应选用 (10mL、50mL、100mL)量筒量取 mL的水。
(4)E操作的作用是 。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 ②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20、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
三、简答题。
21、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2、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溶液的性质
①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 。
②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 。
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3)溶液的用途
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 。
2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该小组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取整数).若其他的操作都正确,则结果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
24、为测定某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分不与铁粉发生反应。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人教化学九年级下册第9单元 溶液 分层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常温下为气体的是(  )
A.稀盐酸 B.碘酒 C.白酒 D.KNO3溶液
【答案】A
2、通常状况下,下列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碘酒
【答案】B
3、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
A.氢氧化钙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D.食盐
【答案】B
4、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 蔗糖水 B. 牛奶 C. 果粒橙 D. 豆浆
【答案】A
5、保持温度不变,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如图所示。下列图像所反映的关系正确的是(  )
【答案】B 
6、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
A.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 g
B.20 ℃时,100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 g
C.20 ℃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 ℃时,将36 g氯化钠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B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60 g甲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60 g 溶液
D.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小于乙
【答案】B
8、向100 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12.5 g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12.5% B.25% C.20% D.22.5%
【答案】C 
9、某物质X完全溶于水,溶液中X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是溶剂 B.X只能是固体
C.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5%
【答案】D
10、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像不正确的是( )
【答案】D
1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0g氯化钠
B.用量筒量取90.0mL的水
C.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量筒中溶解
D.将配制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
【答案】C
12、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13、向t℃时饱和的Na2CO3溶液中加入ng无水Na2CO3,会析出mg Na2CO3·10H2O,则(m-n)的值为(  )
A.饱和溶液失去水的质量
B.饱和溶液失去溶质的质量
C.饱和溶液失去水和溶质的质量之和
D.其数值为0,即溶液质量不变
【答案】C
14、从200mL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mL,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 )
A.20% B.10% C.2% D.0.2%
【答案】A
15、配制100g 6%的NaCl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
【答案】A
16、一杯食盐溶液,其上层、中层、底层的密度分别为ρ1、ρ2、ρ3( )
A. ρ1=ρ2=ρ3 B. ρ1>ρ2>ρ3 C. ρ1<ρ2<ρ3 D. 无法确定
【答案】A
二、填空题。
17、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H2O和H2O2都是含氢元素的氧化物,因为____________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3)实验室中可通过Na2SO4和CaCO3在水中__________ 的不同加以区别。
【答案】煮沸 分子结构 溶解性
18、根据如表回答问题.
温度(℃) 20 40 5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6.0 36.6 37.0 37.3 38.4
NH4Cl 37.2 45.8 50.4 55.2 65.6
KNO3 31.6 63.9 85.5 110 169
①20℃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________
②5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NaCl________g
③量筒的局部示意见图,量取水时应沿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进行读数,________视线(选填“a”或“b”)对应的读数较大。
④A是80℃含有120g水的KNO3溶液,经过如下操作,得到102gKNO3固体。
Ⅰ.A溶液为______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Ⅱ.对以上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编号)
a.A到B的过程中,溶质质量没有改变
b.B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69:100
c.开始析出KNO3固体的温度在60℃至80℃之间
d.A溶液的质量等于222g
【答案】氯化铵;37;a;b;不饱和;ac
19、如下图所示是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试回答:
(1)A操作中错误的是 。
(2)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g,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 。
(3) D操作中应选用 (10mL、50mL、100mL)量筒量取 mL的水。
(4)E操作的作用是 。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 ②C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答案】(1)试剂瓶塞正放 (2)7.5 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3)50mL,42.5 (4)加速固体溶解 (5)①②
20、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 。
【答案】不变
三、简答题。
21、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四、实验题。
22、多角度认识溶液,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溶液的形成
①将适量调味品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食盐 b.蔗糖 c.花生油
②将生石灰和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即为澄清石灰水,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溶液的性质
①常温下,将某固态物质A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Ⅰ(如图1),进行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a.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b.往溶液Ⅱ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完全溶解,溶液呈红色,据此现象,写出对“饱和溶液”的理解________ 。
②常温时,该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溶质的质量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a.常温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b.D点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c.将A点状态的溶液变化到C点状态的操作步骤为________ 。
d.图中A,B,C三个点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从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
(3)溶液的用途
生活中溶液有许多用途,例如:碘酒能用于杀菌消毒;请再举一个生活中溶液应用的实例________ 。
【答案】(1)c;CaO+H2O═Ca(OH)2
(2)减小;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对于其它物质不一定是饱和的;40;28.6%;常温下,往A状态的溶液中加入20g溶质和20g水,使之充分溶解;C、A、B
(3)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水分
23、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则该小组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取整数).若其他的操作都正确,则结果配制的溶液的质量分数 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③②①⑤④ 偏小 继续添加氯化钠 92 偏小
五、计算题。
24、为测定某实验室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红同学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废液中其他成分不与铁粉发生反应。请计算:
(1)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是    g。
(2)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0.2
(2)设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
Fe+H2SO4FeSO4+H2↑
98 2
x 0.2 g
= x=9.8 g
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9.6%。
答:该废液中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