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5讲 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35讲 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23: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35讲 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
课标 要求 1.举例说明免疫功能异常可能引发疾病,如过敏、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2.免疫学的应用。
考点1 免疫失调
概 念 落 实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连线]
2.过敏反应的机理及其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1)过敏反应的机理
(2)过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关系
项目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区别 诱发因素            
发生时间 机体再次接触 机体第一次接触
抗体分布 吸附在    、    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表面 主要在血清中
联系 过敏反应是免疫防御过强的体液免疫
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
(1)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①HIV是逆转录病毒,遗传信息传递方式为:
②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乳汁中。
③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      ,导致其数量下降,进而导致免疫功能丧失。
方 法 规 律
HIV和辅助性T细胞的变化曲线解读
(2)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
①    抗体检测
②死于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③                      
④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
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  )
(2)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  )
(3)HIV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 (  )
(4)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在潜伏期HIV复制能力较弱。 (  )
(5)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 (  )
2.为什么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典 题 固 法
(2020·全国Ⅱ卷)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下列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艾滋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
D.抗维生素D佝偻病
(2020·浙江卷)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可复制出子代HIV继续侵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削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IV通过识别并结合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进入细胞
B.DNA分子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过程会形成磷酸二酯键
C.HIV侵染辅助性T细胞后形成DNA分子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D.在辅助性T细胞内,以RNA为模板分别直接指导合成DNA·錘A和蛋白质
考向1 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
1.(2022·肇庆模拟)“免疫吸附”治疗危重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原理:吸附SLE患者血浆中可能致病的免疫因子,降低其浓度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LE患者通常皮肤出现蝶形红斑,属于自身免疫病
B.SLE发病迅速、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C.“致病的免疫因子”可能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D.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辅助治疗SLE
2.(2022·东莞模拟)下图是外源性致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致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白三烯等物质。图中甲、乙、丙、丁是相关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过程是体液免疫所特有的,丙过程是由浆细胞完成的
B.乙过程为T细胞将抗原-MHC复合体呈递给B细胞,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C.丁过程只涉及体液调节,体液免疫并不参与
D.哮喘发生的过程既有体液免疫,也有细胞免疫
考向2 艾滋病的机理、防治
3.(2022·珠海测试)艾滋病(AIDS)是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T细胞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HIV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B.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C.艾滋病可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也可由母亲遗传给子女
D.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降低导致的
考点2 免疫学的应用
概 念 落 实
1.疫苗
(1)概念: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2)疫苗种类
①常规疫苗:      的病原体。
②新型疫苗:基因工程疫苗、核酸(DNA·錘A)疫苗。
(3)机理: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起抗原作用,进入体内主要是诱导产生相应的        。抗体存留时间短,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发挥免疫作用,记忆细胞存留时间长,保留了对相应抗原的长期免疫能力。
热点3 新冠疫苗
疫苗的主要成分是失活病毒或者携带病毒特征的载体,其工作原理大体上是通过注射载体或失活病毒,激发人体免疫反应并产生大量      ,从而达到对特定疾病提前免疫的效果。
目前,新冠疫苗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灭活疫苗:一种由      、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组成的疫苗。制备疫苗时首先让这些病毒颗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然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让其失去致病能力。
(2)mRNA疫苗:是以新冠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对应的      为基础,在细胞中合成相关蛋白后诱导机体产生反应。
(3)重组蛋白疫苗:是利用      ,将编码一种抗原(如新冠病毒表面蛋白)的DNA插入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在这些细胞中表达      ,然后从细胞中纯化制备成疫苗的技术。
(4)腺病毒载体疫苗:通过      作为载体,将型冠病毒中的一个基因传送到人体中,之后机体自身的细胞将读取它并制造新冠病毒的      。腺病毒载体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水平较高,大多数重组蛋白可以在人体内高水平表达且具有完全的功能,并且能同时表达多个基因。
2.器官移植
(1)容易失败的原因: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成分进行攻击(即存在      )。
(2)组织相容性抗原(HLA):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原,也叫                       。
(3)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        ,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4)使用        可大大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5)供体器官短缺也是世界各国在器官移植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①   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②鼓励器官捐献。
特 别 提 醒
  (1)每个人的白细胞都能识别自身细胞的HLA,正常情况下不会攻击自身细胞。如果是异体器官或组织移植过来,白细胞就能识别出HLA不同而发起攻击。
(2)除了同卵双胞胎,要想在世界上找到两个HLA完全一致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3.免疫学在临床上的应用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  )
(2)使用康复者的血清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患者,可使其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 (  )
(3)由于预防接种的疫苗往往是灭活的病毒,所以不会引起疾病的发生,但可以充当抗原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 (  )
(4)疫苗是人类发明的对抗传染病的一件有效的武器,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  )
(5)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对艾滋病患者可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  )
2.为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接种的新冠疫苗相当于    (选填“抗原”或“抗体”),其发挥作用是在      (选填“初次免疫”或“二次免疫”)阶段。
3.器官移植引起的排斥属于哪种免疫反应类型?      。如何解决器官移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提高移植成活率呢?        。
典 题 固 法
(2021·广东卷)为更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我国政府大力实施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计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关爱。目前接种的新冠疫苗主要是灭活疫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 ②接种后抗渊会迅速在机体的内环境中大量增殖 ③接种后可以促进T细胞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 ④二次接种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的免疫防御功能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2022·湖北卷)某肾病患者需进行肾脏移植手术。针对该患者可能出现的免疫排斥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排斥反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作用
B.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
C.器官移植前可以对患者进行血浆置换,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
D.进行肾脏移植前,无需考虑捐献者与患者的ABO血型是否相同
(2022·广东卷)迄今新冠病毒仍在肆虐全球,我国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和动态清零的防疫总方针。图a表示免疫力正常的人感染新冠病毒后,体内病毒及免疫指标的变化趋势。
a b
(1)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初期,     免疫尚未被激活,病毒在其体内快速增殖(曲线①②上升部分)。曲线③④上升趋势一致,表明抗体的产生与T细胞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机理是                  。此外,T细胞在抗病毒感染过程中还参与     过程。
(2)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是实现动态清零的前提。目前除了核酸检测还可以使用抗原检测法,因其方便快捷可作为补充检测手段,但抗原检测的敏感性相对较低,据图a分析,抗原检测在     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判断的依据是此阶段     。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能大幅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图b所示为一些志愿受试者完成接种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各种新冠病毒毒株中和作用的情况。据图分析,当前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考向1 免疫学的应用
1.(2020·浙江卷)对人群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不会感染各种流感病毒
B.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
C.接种破伤风疫苗比注射抗破伤风血清可获得更长时间的免疫力
D.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
2.(2020·天津卷)在天花病毒的第四代疫苗研究中,可利用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在感染和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制作疫苗。注射该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识别天花病毒的抗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可通过基因工程途径生产这种疫苗
B.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方法制备的疫苗不会在机体内增殖
D.天花病毒蛋白的亚单位是疫苗中的抗原物质
考向2 (热点)新冠病毒与免疫学的应用
3.(2022·东莞期末)2021年10月,我国各地启动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对象为完成第二针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第三针疫苗可以使抗体迅速升至较高水平
B.第三针疫苗可以更好地用于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
C.对其他疫苗严重过敏的人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D.第三针疫苗中的抗原种类与第二针相同
4.(2020·山东卷)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目前主要有核酸检测法和抗体检测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抗体检测法利用了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B.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
C.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
D.感染该病毒但无症状者,因其体内不能产生抗体不适用抗体检测法检测
构核心概念
练教材长句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77、78。
(1)过敏反应指                             的免疫反应。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
(2)自身免疫病是指                      。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79。
(3)免疫缺陷病是由              而引起的。如艾滋病,这是由          引起的。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85“概念检测”。
(4)疫苗注射一段时间后才能起作用的原因是                         。
拎教材“冷”点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77。
(1)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作     ,如     、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宠物的皮屑、羽毛、棉絮等。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79楷体字内容。
(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      病,病因与遗传、     、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因素有关。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79“相关信息”。
(3)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比较   ,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进行     移植来治疗。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80“思考·讨论”、P81“科学·技术·社会”。
(4)HIV主要攻击      细胞,使其数量下降,而特异性免疫中            的活化都离不开这种细胞,最终人体免疫力几乎完全丧失。故艾滋病患者最终会死于严重感染或      。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83旁栏思考题。
疫苗     (选填“必须”或“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是病原体的     。
第35讲 免疫失调与免疫学的应用
考点1 免疫失调
【概念落实】
1.A—a—③—Ⅱ A—c—②—Ⅰ B—b—①—Ⅲ
2.(1)抗体 过敏原 组胺 扩张 增强 增多 (2)过敏原 抗原 皮肤 呼吸道
3.(1)糖蛋白 RNA ③辅助性T细胞 (2)①抗HIV ③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诊断·加强】
1.(1)× (2)× (3)√ (4)× (5)√
2.提示:艾滋病患者体内的HIV会破坏T细胞,使体内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功能降低,不能及时监控和清除侵入的病原体以及癌变的细胞。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B 解析: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免疫功能缺失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错误;动物毛屑接触性鼻炎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过敏原(毛屑)过度敏感引起的过敏反应,C错误;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例2 D 解析:HIV是RNA病毒,需要逆转录过程形成DNA,在辅助性T细胞内,HIV的单链RNA逆转录形成双链DNA,双链DNA进入细胞核,转录形成mRNA,翻译形成蛋白质,D错误。
【对点演练】
1.B 解析:SLE是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过敏反应发病迅速、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SLE是自身免疫病,可导致自身组织损害,B错误;他克莫司(免疫抑制剂)可抑制体液免疫,进而抑制相关抗体的产生,减少该抗体对自身组织细胞的攻击,可用于辅助治疗SLE,D正确。
2.C 解析:甲过程是吞噬细胞摄取处理病原体并呈递抗原的过程,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有的,丙过程抗体由浆细胞分泌,A错误;乙过程为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同时B细胞接受抗原的刺激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分泌抗体,B错误;丁过程是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只涉及体液调节,体液免疫没有参与,C正确;据图分析可知,哮喘发生的过程只有体液免疫,没有细胞免疫,D错误。
3.B 解析:消灭HIV,一方面需要细胞免疫将细胞内的HIV释放到内环境,另一方面需要体液免疫中的抗体消灭HIV,B正确;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可由母亲感染给子女,不是遗传给子女,C错误;艾滋病患者发生恶性肿瘤,主要是免疫系统的监视与自稳功能降低导致的,D错误。
考点2 免疫学的应用
【概念落实】
1.(2)①灭活的或减毒 (3)抗体和记忆细胞
<热点3>抗体 (1)病毒颗粒 (2)mRNA (3)基因工程 抗原 (4)腺病毒 蛋白质
2.(1)免疫排斥 (2)人类白细胞抗原 (3)一致或相近 一半以上相同 (4)免疫抑制剂 (5)干细胞
3.免疫预防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诊断·加强】
1.(1)× (2)× (3)√ (4)√ (5)×
2.抗原 二次免疫
3.细胞免疫 使用免疫抑制剂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A 解析:通过理化方法灭活病原体,使其内部核酸失活,失去繁殖和感染能力,该方法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①正确;接种后,疫苗作为抗渊会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疫苗已灭活,不能大量增殖,②错误;接种后,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体液免疫,③错误;二次接种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识别抗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可提高机体对相应病原体的免疫防御功能,④正确。
例2 D 解析: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的结果,而细胞免疫以T细胞为主,A正确;患者在术后需使用免疫抑制剂,避免引起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血浆置换术可以去除受者体内天然抗体,可以减轻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C正确;供、受者间ABO血型不符可能导致强烈的移植排斥反应,所以在肾脏移植前,应考虑血型是否相同,D错误。
例3 (1)特异性 T细胞受抗原刺激产生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 细胞免疫 (2)乙 抗原含量高 (3)全程接种+加强针
解析:(2)分析图a可知,在甲、乙、丙时间段内,体内都有病毒核酸,故核酸检测可准确、快速判断个体是否被病毒感染。乙时间段内含有病毒抗原,且增加到较高水平,故抗原检测在乙时间段内进行才可能得到阳性结果。(3)分析图b可知,完成全程接种+加强针的志愿受试者体内的抗体中和各种新冠病毒毒株的能力均明显高于全程接种的志愿受试者,故能为个体提供更有效保护作用的疫苗接种措施是全程接种+加强针。
【对点演练】
1.A 解析:流感病毒的种类很多,注射某种流感疫苗后只会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力,仍可能感染其他流感病毒,A错误;接种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这些细胞能在体内长期留存,提供抵抗破伤风的长期保护,而注射抗破伤风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获得免疫力,注射的抗体在机体内不能长期留存,C正确;感染过新冠病毒且已完全恢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患者,D正确。
2.B 解析:该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的亚单位,由基因控制合成,所以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生产疫苗,A正确;天花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B错误;疫苗的本质是蛋白质,不会在细胞内增殖,C正确;疫苗可以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正确。
3.B 解析:疫苗只能起到预防作用,不能起到治疗作用,B错误。
4.D 解析:体液免疫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产生抗体,所以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B正确;机体通过产生较多的抗体从而将新冠病毒彻底消灭,故患者康复后,会出现能检测出抗体而检测不出核酸的情况,C正确;感染该病毒的部分人由于其机体自身免疫力强而未出现症状,但其仍发生体液免疫反应,故其体内也能产生抗体,D错误。
课堂小结与延伸
【构核心概念】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疫苗 免疫诊断 免疫治疗
【练教材长句】
(1)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2)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3)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4)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
【拎教材“冷”点】
(1)过敏原 花粉 (2)自身免疫 免疫失调 (3)高 自体造血干细胞 (4)辅助性T 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恶性肿瘤 (5)不必 抗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