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23:57: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课标 要求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体会孟德尔成功的原因,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 2.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
考点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概 念 落 实
1.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现象、提出问题
(1)实验过程和分析
①粒色和粒形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        。
②孟德尔统计发现F2中黄色∶绿色接近3∶1,圆粒∶皱粒接近3∶1,这说明             
                                              。
(2)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提出:①为什么会出现绿色圆粒、黄色皱粒这两种新的性状组合?②9∶3∶3∶1与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F2的3∶1的数量比有联系吗?
2.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假说
(1)假说
①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      控制。
②F1产生配子时,     彼此分离,            可以自由组合。(假说的核心内容)
③F1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             。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2)遗传图解
3.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演绎推理、实验验证
(1)方法:对 F1进行    ,待测个体的性状是   。
(2)目的:检测F1产生的        ;验证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3)遗传图解及结果
归 纳 总 结
  (1)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基因型和表型分析归类
(2)明确重组型的含义:重组类型是指F2中表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而不是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个体。①当亲本表型为双显(YYRR)和双隐(yyrr)时,F2中重组型所占比例是(3+3)/16。②当亲本表型为单显 (YYrr)和单显 (yyRR)时,F2中重组型所占比例是(1+9)/16。
(3)注意区分下图中的过程:①②过程仅发生了等位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发生在④⑤过程,③⑥过程为配子的随机结合。基因自由组合形成配子,配子随机结合形成子代,这两个过程无论从对象还是结果来看,都是完全不同的,切勿“望文生义”。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F1(基因型为YyRr)产生基因型为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为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  )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细胞可以自由组合。 (  )
(3)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得到的后代中表型与亲本不相同的概率为9/16。 (  )
(4)基因型相同的生物,表型一定相同;基因型不同的生物,表型也不会相同。 (  )
(5)在基因自由组合遗传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
(6)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杂交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和表型不相同的概率分别为3/4、7/16。 (  )
2.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自交,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种,基因型有      种,表型有      种。
3.Yyrr(黄皱)×yyRr(绿圆),后代表型及比例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能说明控制黄圆绿皱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吗?为什么?
典 题 固 法
(2022·全国甲卷)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通常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顶端长雄花序,叶腋长雌花序),但也有的是雌雄异株植物。玉米的性别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为bbtt的个体为雌株。现有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4种纯合体玉米植株。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甲为母本、丁为父本进行杂交育种,需进行人工传粉,具体做法是            
                                             。
(2)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F1自交,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     ,F2中雄株的基因型是        ;在F2的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所占比例是     。
(3)已知玉米籽粒的糯和非糯是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为了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某研究人员将糯玉米纯合体与非糯玉米纯合体(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间行种植进行实验,果穗成熟后依据果穗上籽粒的性状,可判断糯与非糯的显隐性。若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            ;若非糯是显性,则实验结果是                。
(2022·全国乙卷)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白、红和紫三种,花的颜色由花瓣中色素决定,色素的合成途径是:白色红色紫色。其中酶1的合成由基因A控制,酶2的合成由基因B控制,基因A和基因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与红花杂合体植株杂交,子代植株表型及其比例为       ;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        ;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占的比例是        。
(2)已知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2种。现有1株白花纯合体植株甲,若要通过杂交实验(要求选用1种纯合体亲本与植株甲只进行1次杂交)来确定其基因型,请写出选用的亲本基因型、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考向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2022·广东一模)甜糯玉米是近年来的热门种植品种。已知玉米的糯质和甜质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隐性基因纯合时,只表达隐性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现用糯质玉米(wwSS)和甜质玉米(WWss)杂交得F1,再用F1自交得F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甜糯玉米育种的主要原理是基因重组
B.F1全为普通玉米(非糯非甜)
C.F2出现9∶6∶1的性状分离比
D.F2中甜糯玉米约占1/16
特 别 提 醒
基因的自由组合只是基因重组的一种类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自由组合发生基因重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则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对等片段实现基因重组。
2.孟德尔在做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时,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出现4种性状类型,数量比接近9∶3∶3∶1。产生上述结果的必要条件不包括(  )
A.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B.F1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C.F1雌雄配子各有4种,各种配子的成活率相同
D.F1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方 法 规 律
F2表型比例出现9∶3∶3∶1的条件
(1)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为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足够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考点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概 念 落 实
1.自由组合定律的概念
(1)内容: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       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适用范围
①    (选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选填“无性”或“有性”)生殖的    (选填“细胞核”或“细胞质”)遗传。
②独立遗传的       的等位基因。
(3)细胞学基础
(4)实质:非同源染色体上     的自由组合。
2.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若要验证自由组合定律,应选至少含有        的个体作为观察对象。
(1)自交法: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测交法:若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    ,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花粉鉴定法:取杂合子的花粉,对花粉进行特殊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若花粉粒类型比例为    ,则直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4)单倍体育种法:取    离体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         ,若植株有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则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1)指导    育种。如抗倒伏、抗条锈病纯种小麦的选育。
(2)医学实践中,推算患病率,为遗传咨询提供理论依据。
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分析
诊断·加强
1.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出现四种表型,但比例为42%∶8%∶8%∶42%,试解释出现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2.科研人员用某植物进行遗传学研究,选用高茎白花感病的植株作母本,矮茎白花抗病的植株作父本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高茎红花抗病,F1自交得到F2,F2的表型及比例为高茎∶矮茎=3∶1、红花∶白花=9∶7、抗病∶感病=3∶1。植物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的    定律,依据是               
                                              
                                              
                                              。
典 题 固 法
(2021·全国甲卷)果蝇的翅型、眼色和体色3个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让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M)与另一群基因型相同的果蝇(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分别统计子代果蝇不同性状的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已知果蝇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果蝇M为红眼杂合体雌蝇
B.果蝇M体色表现为黑檀体
C.果蝇N为灰体红眼杂合体
D.亲本果蝇均为长翅杂合体
(2021·湖南卷)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株高适当地降低对抗倒伏及机械化收割均有重要意义。某研究小组利用纯种高秆甘蓝型油菜Z,通过诱变培育出一个纯种半矮秆突变体S。为了阐明半矮秆突变体S是由几对基因控制、显隐性等遗传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试验,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表型及数据分析,油菜半矮秆突变体S的遗传机制是           ,杂交组合①的F1产生各种类型的配子比例相等,自交时雌雄配子有    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概率相等。F1产生各种类型配子比例相等的细胞遗传学基础是                        。
(2)将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全为高秆的记为F3-Ⅰ,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Ⅱ,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的记为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    。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基因型为    (用A、a;B、b;C、c……表示基因)。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    (选填“能”或“不能”)验证自由组合定律。
考向1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1.某动物细胞中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B、C分别对a、b、c为显性。现用两个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F1体细胞中三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  )
A B C D
2.某单子叶植物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圆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黑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橙红色。现有四种纯合子植株,其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该用①和③杂交所得F1的花粉
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观察①和②杂交所得F1的花粉
C.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作为亲本杂交
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均为蓝黑色
考向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3.(2022·湛江一模)蜜蜂的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和工蜂都由受精卵发育形成,雄蜂直接由卵细胞发育形成。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研究人员发现工蜂有两个类群,“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这种清理蜂房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中,“非卫生”工蜂的行为是显性性状
B.清理蜂房的行为受2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测交实验应选择F1蜂王作母本与“卫生”的雄蜂进行交配
D.测交后代中纯合体工蜂的表型是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
4.(2022·深圳二模)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我国栽培的南瓜品种有中国南瓜、西葫芦、印度南瓜等。科学家对南瓜的抗病抗逆、强雌性状和品质性状等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西葫芦 10 号染色体上有抗白粉病基因(A),中国南瓜有 3 个抗冷基因(B1、B2、B3)分别位于 1、7 和 10 号染色体上;印度南瓜 2 号染色体上有强雌基因(C);中国南瓜果皮浅绿带斑对深绿无斑为显性,主要由 3 号染色体上的(D、d)基因控制。请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南瓜的三个抗冷基因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判断的理由是                                            。
(2)以西葫芦植株甲(AAcc)和印度南瓜植株乙(aaCC)为材料,培育可稳定遗传的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甲×乙→F1。
②通过               ,获得抗白粉病、强雌的南瓜。
③将抗白粉病、强雌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一定浓度的    处理,后期进行筛选。
(3)南瓜短蔓性状使南瓜的株形紧凑,适合密植栽培。中国南瓜植株丙含有隐性短蔓基因(t),为确定短蔓基因是否在 3 号染色体上,请以中国南瓜植株丙(DdTt)为材料,设计实验思路,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互换及染色体变异)。
                                              
                                              
构核心概念
练教材长句
链接必修2教材 P9~10正文及旁栏思考题。
(1)从数学角度看,(3∶1)2的展开式为9∶3∶3∶1。对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如果对每一对性状单独进行分析,如单纯考虑圆和皱或黄和绿一对相对性状遗传时,其性状的数量比是圆粒∶皱粒=(315+108)∶(101+32)≈3∶1;黄色∶绿色=(315+101)∶(108+32)≈3∶1,即          。这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可以表示为                   ,即9∶3∶3∶1来自(3∶1)2。
链接必修2教材 P11“表1-2”。
(2)孟德尔做正反交的测交实验,说明F1产生配子的情况是:                   
                                              。
链接必修2教材 P13。
(3)杂交育种是人们有目的地                  ,使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一起,再               。
拎教材“冷”点
链接必修2教材 P10旁栏思考题
(1)要得到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亲代除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外,还可以有            。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则两亲本基因型是AABB×aabb或AAbb×aaBB,F2中重组类型所占比例是   或   。
链接必修2教材P13旁栏思考题、 P14“拓展应用”T3。
单、双眼皮的形成与人眼睑中一条提上睑肌纤维的发育有关。在现实生活中,能见到有人一只眼是单眼皮、另一只眼是双眼皮的现象,这是两只眼睛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的。由此可见,遗传规律虽然通常由    决定,但也受到     、个体发育中的其他条件等影响,因而表现得十分复杂。
第18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1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概念落实】
1.(1)黄色圆粒 9∶3∶3∶1 ①黄色、圆粒 ②无论是豌豆种子的形状还是颜色,只看一对相对性状,依然遵循分离定律
2.(1)①两对遗传因子 ②每对遗传因子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 ③YR∶Yr∶yR∶yr=1∶1∶1∶1
3.(1)测交 黄圆 (2)配子种类和比例
【诊断·加强】
1.(1)× (2)× (3)× (4)× (5)× (6)√
2.16 9 4
3.提示:不能说明。因为Yyrr(黄皱)×yyRr(绿圆),无论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的表型及比例都为黄圆∶绿皱∶黄皱∶绿圆=1∶1∶1∶1。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1)对母本甲的雌花花序进行套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丁的成熟花粉,撒在甲的雌蕊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2)1/4 bbTT、bbTt 1/4 (3)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解析:雌花花序由显性基因B控制,雄花花序由显性基因T控制,基因型bbtt个体为雌株,甲(雌雄同株)、乙(雌株)、丙(雌株)、丁(雄株)均为纯合,可推断出甲的基因型为BBTT,乙、丙基因型可能为BBtt或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1)因为甲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所以在花粉未成熟时需对甲植株雌花花序套袋隔离,等丁的花粉成熟后再通过人工授粉把丁的花粉传到甲的雌蕊柱头后,再套袋隔离。(2)根据“乙和丁杂交,F1全部表现为雌雄同株”,可知乙基因型为BBtt,丁的基因型为bbTT,F1基因型为BbTt,F1自交,F2基因型及比例为9B_T_(雌雄同株)∶3B_tt(雌株)∶3bbT_(雄株)∶1bbtt(雌株),故F2中雌株所占比例为1/4,雄株的基因型为bbTT、bbTt,雌株中与丙基因型相同的比例为1/4。(3)假设糯和非糯这对相对性状受A/a基因控制,因为两种玉米均为雌雄同株植物,间行种植时,既有自交又有杂交。若糯性为显性,基因型为AA,非糯基因型为aa,则糯性植株无论自交还是杂交,糯性植株上全为糯性籽粒,非糯植株杂交子代为糯性籽粒,自交子代为非糯籽粒。同理,非糯为显性时,非糯性植株上只有非糯籽粒,糯性植株上既有糯性籽粒又有非糯籽粒。
例2 (1)白色∶红色∶紫色=2∶3∶3 AAbb、Aabb 1/2 (2)选用的亲本基因型为AAbb。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若子代花色全为红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aabb;若子代花色全为紫花,则待测白花纯合体基因型为aaBB。
解析:根据题意,A/a和B/b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_B_表现为紫花,A_bb表现为红花,aa_ _表现为白花。(1)紫花植株(AaBb)与红花杂合体(Aabb)杂交,子代可产生6种基因型其比例为AABb(紫花)∶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红花)∶Aabb(红花)∶aabb(白花)=1∶2∶1∶1∶2∶1。故子代植株表型及比例为白色∶红色∶紫色=2∶3∶3;子代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AAbb、Aabb;子代白花植株中纯合体(aabb)占的比例为1/2。(2)白花纯合体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两种。要检测白花纯合体植株甲的基因型,可选用AAbb植株与之杂交,若基因型为aaBB,则aaBB×AAbb→AaBb(全为紫花);若基因型为aabb,则aabb×AAbb→Aabb(全为红花)。
【对点演练】
1.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F2的表型及比例为非糯非甜W_S_∶糯质wwS_∶甜质W_ss∶甜糯wwss=9∶3∶3∶1。
2.D 解析:F1雌配子数量一般要少于雄配子的数量。
考点2 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概念落实】
1.(1)不同性状 (2)①真核 有性 细胞核 ②两对及两对以上 (4)非等位基因
2.两对等位基因杂合 (1)9∶3∶3∶1 (2)1∶1∶1∶1 (3)1∶1∶1∶1 (4)花药 单倍体幼苗
3.(1)杂交
4.豌豆 统计学 假说—演绎
【诊断·加强】
1.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部分初级性母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互换,产生四种类型配子,其比例为42%∶8%∶8%∶42%。
2.自由组合 仅就花色而言,由F2花色的分离比为9∶7可推知F1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而这16种结合方式是F1的 4种雌、雄比例相等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A 解析:分析柱形图:果蝇M与果蝇N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子代中长翅∶残翅=3∶1,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残翅为隐性性状,亲本关于翅型的基因型均为Aa(假设控制翅型的基因为A/a);子代灰体∶黑檀体=1∶1,同时灰体为显性性状,亲本关于体色的基因型为Bb×bb(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B/b);子代红眼∶白眼=1∶1,红眼为显性性状,且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W/w),故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XWXw×XwY或XwXw×XWY。3对性状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N表现为显性性状灰体红眼,故N基因型为AaBbXWXw或AaBbXWY,灰体红眼表现为长翅灰体红眼雌蝇,三对基因均为杂合;则M的基因型对应为Aabb XwY或AabbXwXw,表现为长翅黑檀体白眼雄蝇或长翅黑檀体白眼雌蝇。亲本果蝇长翅的基因型均为Aa,为杂合子。
例2 (1)由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 16 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7∶4∶4 Aabb、aaBb 不能
解析:(1)杂交组合①②中,F2中高秆∶半矮秆≈15∶1,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半矮秆突变体S是双隐性纯合子,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高秆,杂交组合①的F1为双杂合子,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所以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自交时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且每种结合方式机率相等,导致F2出现高秆∶半矮秆≈15∶1。(2)杂交组合①的F2所有高秆植株基因型包括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所有高秆植株自交,分别统计单株自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含有一对纯合显性基因的高秆植株1AABB、2AABb、2AaBB、1AAbb、1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7/15,其后代全为高秆,记为F3-Ⅰ;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15∶1,和杂交组合①②的F2基本一致,记为F3-Ⅱ;2Aabb、2aaBb占高秆植株的比例为4/15,自交后代高秆与半矮秆比例和杂交组合③的F2基本一致,记为 F3-Ⅲ,产生F3-Ⅰ、F3-Ⅱ、F3-Ⅲ的高秆植株数量比为7∶4∶4。用产生F3-Ⅲ的高秆植株进行相互杂交试验,不论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亲本均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子代均出现高秆∶半矮秆=3∶1,因此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对点演练】
1.B 解析: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其中a和c、A和C总在一起,说明A和a、C和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和c在同一条染色体上,B和b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2.C 解析:三对相对性状中可通过花粉进行鉴定的相对性状是非糯性(A)和糯性(a)、花粉粒长形(D)和圆形(d),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或Dd的植株,①×③无法获得这样的植株,A错误;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得到基因型为AaDd的植株,可以观察②和④杂交所得F1的花粉,B错误;①×④→F1(AaTtdd),F1连续自交即可得到糯性抗病优良品种(aaTT__),C正确;②×④→F1(AattDd),其产生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A(蓝黑色)∶a(橙红色)=1∶1,D错误。
3.D 解析:亲代“非卫生”蜂的蜂王与“卫生”蜂的雄蜂杂交,F1均为“非卫生”蜂,可判断“非卫生”行为是显性性状,A正确;在测交后代中,出现4种比例相等的表型个体,说明该行为受2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用A/a和B/b表示,因为测交结果为比例相等的4种类型,测交的亲本为AaBb(“非卫生”母本)和ab(“卫生”父本)杂交,测交后代的工蜂分别为AaBb(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Aabb(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或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aaBb(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aabb(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纯合体是aabb,C正确、D错误。
4.(1)不属于 三个抗冷基因分別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2)将F1多次自交,直到没有性状分离 秋水仙素 (3)将植株丙进行同株异花授粉获得F1,统计F1植株株形和果皮的性状;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约为1/16,则短蔓基因(t)不在3号染色体上;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约为1/4,则短蔓基因(t)在3号染色体上;若短蔓、果皮浅绿带斑约为1/4,则短蔓基因(t)在3号染色体上。
解析:(2)以西葫芦植株甲(AAcc)和印度南瓜植株乙(aaCC)为材料,培育可稳定遗传的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为了得到稳定遗传的四倍体抗白粉病、强雌南瓜,需要首先得到基因型为AACC的二倍体南瓜,而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四倍体,具体如下:①甲×乙→F1,F1的基因型为AaCc,结合题意可知,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②通过将F1多次自交,直到没有性状分离,获得抗白粉病、强雌的南瓜,其基因型为AACC。③将抗白粉病、强雌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抗白粉病、强雌南瓜。(3)南瓜短蔓性状使南瓜的株形紧凑,适合密植栽培。中国南瓜植株丙含有隐性短蔓基因(t),为确定短蔓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实际是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是否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据此以中国南瓜植株丙(DdTt)为材料,可让其同株异花授粉(自交),然后通过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获得相应的结论。
课堂小结与延伸
【构核心概念】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9∶3∶3∶1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1∶1∶1∶1 互不干扰 不同性状 自由组合 表型
【练教材长句】
(1)每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 它们各自遗传结果的乘积
(2)无论F1作母本还是父本,均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且数量比为1∶1∶1∶1
(3)将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 筛选出所需的优良品种
【拎教材“冷”点】
(1)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豌豆 (2)3/8 5/8 (3)基因 环境因素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