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课位于必修上第七单元第二课,前一篇为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后一篇为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以上两篇中蕴含深沉的感情不同,本文似乎只是停留在美好的文字、细腻的画面和淡淡的忧伤的层面,主题显得浅了点。但是认真分析,透过文字表面,还是可以挖掘出不一样的情愫。
本单元的单元提示中指出,要通过文学作品对自然的描写反观自然,提升对自然美的感悟力,激发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之情,还要体会作者观察、欣赏和表现自然景物的角度,分析情景交融、情理结合的手法。因此,需要引领学生沉潜于文本,仔细涵咏,品文字、赏画面、悟情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朱自清的《春》,初中学过《匆匆》和《背影》,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不必花费大量时间在知人论世上,可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根据需要,适时补充。
本文的语言唯美但不晦涩,不必过于拆分解析,需要引领学生借助对画面的描写来学习语言的艺术,感悟作品的含蓄典雅之美。
教学目标
1.细读文本,学习作者写景的手法,体会作品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2.掌握散文的阅读方法,并学会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进行散文创作。
3.品味作品典雅的文字美,感悟作者高雅的志趣美。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一、导入教学
电影《罗马假日》里的一句话: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 .(请一名同学翻译成中文)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同学们这一届是受到疫情影响很大的一届,在对这个世界的美最有敏锐感知力的年纪,我们却被封在一屋之下整整三年。还好,我们有书可读,可以沉潜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让心灵跟着作家的笔墨去展开一场场精神的旅行。
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走进他的《荷塘月色》。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之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这篇课文,请大家完成这个填空题“《荷塘月色》是一篇 的散文”。横线上填一个形容词,这个词语能够概括你读完这篇文章的整体感受,同时我要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用这个词语来概括,在文章当中找到依据。
三、赏析文本,感受作品魅力
形容词预设:
1.“美”
追问:你认为文章哪些地方都比较美,找出来,朗读。
其他同学进行分析,看看到底有多美。
(1)画面美,月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朦胧、静谧、典雅。
(2)意境美,荷花的颜色多样,有白色、粉色、深红色、淡紫色、黄色,还有间色。很多诗人都喜欢写红色荷花,但在本文中,作者却只选取了白色,“袅娜地点缀着些白花”,并将这白荷浸润在皎洁的月光之中,有种难以接近之美,让人不由想起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资料链接】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1917年报考北大时,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灰心,保持清白,不与俗人同流合污,便取《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的“自清”二字,改名“朱自清”,以此自勉要坚守清白。后来,朱自清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清白的人格高尚的气节。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物价飞涨,物品奇缺,老百姓在饥饿和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面粉“救济”中国人,朱自清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救济粮。这种对自己灵魂的坚守、对民族气节的坚守,令人分外动容,因此毛泽东同志曾称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节”。由此可见,花有百种,朱自清却独爱那高雅的荷,且独欣赏纯洁的白荷,不正是那内心对清白守正的至雅之美的追求么?(以上摘自作者文章《至雅之美:<荷塘月色>的人格美品读)
(3)语言艺术美(有没有你特别喜欢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这个句子到底有多美)
比喻:“亭亭的舞女的裙”“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丰富灵动,刻画了荷叶、荷花典雅之美。
拟人:“袅娜”“羞涩”,赋予荷花以人的情态,展现了绽放的荷花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不同的风姿。
通感:“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细腻的描写了荷花淡淡的、似有若无的香味,有一种高贵典雅之美。
中国的文学,对香味的品鉴往往以淡、清为上品,故而“荷香”“兰香”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以此来喻示文人含蓄内敛而又丰富蕴藉的内涵。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刘禹锡的“亭亭净植,香远益清”,更有孟浩然的“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以上摘自作者文章《至雅之美:<荷塘月色>的人格美品读)
叠词:“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密密”“脉脉”......文气舒展,韵律和谐。
(4)结构美:双线索(家——荷塘——家;不宁静——宁静——不宁静)
【小结】
通过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的品读,我们感受到本文的“美”有着丰富的内涵:文字精美,景色优美,意境雅美,人格崇美。
四、把握本文情感。
1.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描写高雅静谧的荷塘月色,想要表达怎样的感情呢?(比如文章中表达作者思绪的句子,可以找出来)
(1)“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对自由的向往,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人在世间行走,往往有诸般不得已,我一直觉得,男性的世界里总是有着更多的迫不得已的迂回与妥协:身处高位,可能因为要保住位子而焦虑不安;身处低位,可能会为了不断的升迁而处心积虑;即便是普通百姓,也有为了生计忍辱负重委曲求全。这些都是庸人的烦恼。而作为心性孤傲的作家来说,迂回与妥协更是自己内心无法容忍的苦楚,而这些苦楚跟生计有关,更跟自尊有关,这便极有可能郁结成为深沉而无法言说的痛。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教书,住在清华大学西院。我们无从推测朱自清在事业上是否有什么委屈,但是从“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当冲,我们似乎可以窥测一点点作者的无奈与苦楚。同一时期,朱自清在《一封信》中对自己这阶段的感触又作出了一番解说:“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对现实的不满,苦闷。也有失落。
【资料链接】
①1927年前后的中国
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在天安门前抗议日本军舰侵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会后,群众结队前往段祺瑞执政府请愿,遭到埋伏的军警枪射击和大刀砍杀,当场打死47人,伤200多人。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查封或解散革命组织和进步团体,进行疯狂的搜捕和屠杀,上海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杀者300多人。
②1927年前后的朱自清
1925年,朱自清来到清华大学部中文系教书,考虑到北京米珠薪桂,没敢拖家带口,直到1927年初,他才把妻子和两个孩子接到了清华园。
时局的动荡不堪,生活的举步维艰,都让作者内心烦乱而无处宣泄,遂在这一片荷塘寻找片刻的安宁与平静。
(2)注意第6段到第7段的过渡: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这是一个情绪的过渡,由之前的失落转而到了另一种情绪氛围中。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氛围呢?这一部分写采莲旧事有何用意?
“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可见当时嬉戏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这一段文字投射出的是作者的欢喜之情。
对采莲盛世的向往,对热烈的浪漫的生活的向往。
在本文中,荷塘、月色、采莲盛事都是美好的理想的象征,浪漫、热烈、静谧、典雅,让心灵暂时得到宁静与欢愉。
但是在欢愉的中间又常常夹杂着对现实的无奈与苦闷。作者就是这样在浪漫美好的理想和无奈的现实中进进出出。但是无论现实如何不堪,我们都需为自己寻找一方宁静美好的天地,来安放心灵。
荷塘月色:灵魂的栖息之地,诗意的精神家园
【总结全文】
陶渊明于“东篱”安放他在官场蒙受尘垢的灵魂,梭罗以瓦尔登湖同工业世界作决绝的对抗,而朱自清则用荷塘月色为现实的苦闷寻找突破口。每一个浪漫主义者都会在受尽世界的摧残之后,为心灵找一方家园。希望同学们在枯燥艰辛的学习间隙,也能为自己的心灵找一方栖息之地。
五、布置作业:
寻找你的一方灵魂栖息之地,用文字将其描写出来。可借鉴本课所学到的写景散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