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课标要求 1.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2.举例说明中枢神经系统通过自主神经来调节内脏的活动。 3.分析反射弧的组成。 4.分析神经系统受损对人体运动等行为的影响,探究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概 念 落 实
1.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人的神经系统包括 和 两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连线)
(2)外周神经系统
(3)自主神经系统:支配 的传出神经,由 和 两部分组成。
项目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来源 从脊髓发出 从脑和脊髓发出
功能 对瞳孔的调节 扩张 收缩
对肺的调节 使支气管扩张 使支气管收缩
对心脏的调节 使心跳加快 使心跳减慢
对血管的调节 收缩 无副交感神经支配
对胃肠的调节 抑制蠕动 促进蠕动
特点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作用通常 ,均不受 支配
意义 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 ,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特 别 提 醒
中枢神经系统和神经中枢的区别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接受全身各处传入的信息,经其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运动的指令信息,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基础。
(2)神经中枢是指在脑和脊髓中,不同的神经中枢分别负责调控某一特定的生理功能,如水平衡调节中枢等。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神经细胞)
(1)神经元的结构及其与神经纤维、神经的关系
神经元包括 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 两种;神经元的轴突呈纤维状,外表大都套有一层 ,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包膜,构成一条 。
(2)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 兴奋。
(3)神经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 之间,数量很 ,对神经元起 作用。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大脑表面光滑,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 )
(2)脑干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 )
(3)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属于传出神经,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属于传入神经。 ( )
(4)奔跑、跳跃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是随意的;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变化受自主神经支配,是不随意的。 ( )
(5)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鲸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胃肠蠕动减弱。 ( )
2.链接教材人教选择性必修1 P20“拓展应用”T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一个神经元具有多而短的树突,且分布很广泛;而轴突却少而长,请从结构与功能观分析其意义。
典 题 固 法
(2021·浙江6月卷)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2017·海南卷)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考向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B.②是小脑,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C.③是脑干,有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中枢
D.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考向2 自主神经
2.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心跳、呼吸加快,紧急情况解除后心跳、呼吸慢慢恢复,与之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不受意识支配
B.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与之相反
C.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肠胃的功能会减弱
D.紧张时伴随瞳孔扩张是副交感神鲸活动占优势的结果
考向3 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
3.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下列有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由细胞膜、细胞核和细胞质等组成
B.在人体内,神经胶质细胞的数量比神经元的多
C.神经胶质细胞的作用就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D.树突和轴突上均有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
考点2 反射与反射弧
概 念 落 实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概念:在 的参与下,动物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 。
(2)类型: 和 。
方 法 规 律
“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
(1)结构与功能
图示 兴奋传导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感觉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特殊结构 将内外刺激信息转变为神经兴奋 ⑥
感觉神经元的突起 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 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⑦
运动神经元的突起 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至效应器 ⑧
传出神经⑨ 等 接受神经兴奋,发生相应的活动 只有感觉无效应
(2) 是反射活动完成的前提,条件是 (包括类型和强度都要适宜)。
3.反射弧中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特 别 提 醒
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五个易错点
误认为所有生物都有反射
指正 只有具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反射。如植物和单细胞动物没有反射,只有应激性
误认为所有反射都必须有大脑皮层参与
指正 只有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如下丘脑、脊髓等
误认为只要有刺激就可引起反射
指正 反射的进行需要接受适宜强度的刺激,若刺激强度过弱,则不能引起反射活动
误认为只要效应器有反应就是反射
指正 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的前提条件。反射弧不完整,如传入神经受损,刺激神经中枢或传出神经,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不是反射
误认为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指正 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诊断·加强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 )
(2)只要反射弧结构完整,给予适当刺激,即可出现反射活动。 ( )
(3)条件反射一定要大脑皮层参与。 ( )
(4)建立条件反射的关键是将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 ( )
2.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有: ,属于条件反射的有: 。
①缩手反射 ②膝跳反射 ③望梅止渴
④谈虎色变 ⑤排尿反射 ⑥吸吮反射
⑦画饼充饥 ⑧眨眼反射 ⑨听到铃声走进教室
3.缩手反射中,手缩回在前,感到疼痛在后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4.反射活动需要经过 来实现,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1)刺激某患者的腿部,患者有 但不能运动,从反射弧的角度分析,患者损伤的结构可能是 或 。
(2)给某患者做膝跳反射实验时,患者无感觉但是小腿能迅速抬起。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典 题 固 法
(2021·广东卷)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 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a处膜内外电位应表现为 。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 ,使屈肌舒张。
(3)适量运动有益健康。一些研究认为太极拳等运动可提高肌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在胰岛素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该激素能更好地促进肌细胞 ,降低血糖浓度。
(4)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太极拳运动的老年人,其血清中TSH、甲状腺激素等的浓度升高,因而认为运动能改善老年人的内分泌功能,其中TSH水平可以作为评估 (填分泌该激素的腺体名称)功能的指标之一。
(2018·海南卷)为了验证反射弧的完整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①,某同学将甲、乙两只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①的左、右后肢最长趾的趾端(简称左、右后趾)分别浸入体积分数为0.5%硫酸溶液①中,均出现屈肌反射(缩腿),之后用清水洗净、擦干。回答下列问题:
(1)剥去甲的左后趾皮肤②,再用体积分数为0.5%硫酸溶液刺激左后趾,不出现屈肌反射,其原因是 。
(2)分离甲的右后肢坐骨神经,假如用某种特殊方法阻断了传入神经③,再将甲的右后趾浸入体积分数为0.5%硫酸溶液中,不出现屈肌反射,则说明 。
(3)捣毁乙的脊髓④,再用体积分数为0.5%硫酸溶液刺激蛙的左后趾,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屈肌反射,原因是 。
审 答 指 导
题眼 明确思路 指导答案
①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任何一个部分受损都不能完成反射过程 题目会从这5个环节入手设计实验,材料为“脊蛙”则排除了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神经中枢的影响,刺激均为体积分数为0.5%硫酸溶液,保证了单一变量
② 皮肤部位存在感受器 第(1)小题应该从缺失感受器角度思考
③ 阻断传入神经 第(2)小题应从传入神经角度思考
④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 第(3)小题可从缺失神经中枢角度思考
考向 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2020·浙江1月选考)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中
B.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和内分泌腺
C.运动神经元的树突可受其他神经元轴突末梢的支配
D.反射中枢由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
2.吸烟、不健康的饮食、肥胖、缺乏适量运动等都会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脑卒中患者往往突然出现脸部、手臂及腿部麻木等症状,随后身体一侧上下肢都不能运动,个别脑卒中患者即使出院后也会出现尿失禁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机体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均是反射弧
B.身体一侧上下肢不能运动,可能是大脑第一运动区某部位出现了障碍
C.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说明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不能控制排尿反射
D.脑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中控制膝跳的低级中枢没有出现障碍
构核心概念
练教材长句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8“思考·讨论”。
(1)你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但却不能控制自己的心跳,这是因为
。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19。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一般是相反的,这种调节方式的意义是
。
拎教材“冷”点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P22“思考·讨论”。
(1)人足部意外触到钉子刺激时,身体同侧发生屈肌反射,同时身体对侧出现伸肌反射,同时发生 ,有利于 。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24。
(2)新冠病毒进入鼻腔,刺激鼻黏膜的神经末梢引起打喷嚏排出病毒,这属于 反射。
链接选择性必修1教材 P20“拓展应用”。
有些神经元轴突很长,这有利于神经元将信息输送到 的支配器官;树突多有利于充分 。
第30讲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
考点1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概念落实】
1.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1)①—c ②—e ③—a
④—b ⑤—d (2)脑 脊 传入 传出 躯体运动 内脏运动 (3)内脏、血管和腺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相反 意识 更精确的反应
2.(1)细胞体和突起 树突和轴突 髓鞘 神经 (2)产生并传导 (3)神经元 多 辅助
【诊断·加强】
1.(1)× (2)× (3)× (4)√ (5)√
2.提示:树突数量多且分布广泛有利于树突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长长的轴突有利于将信息输送到距离远的支配器官。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D 解析: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多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少数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一个树突,A错误;神经元的轴突外周有髓鞘,树突外周无髓鞘,B错误;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不完全相同,在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上会实现信号的转变,C错误。
例2 D 解析:下丘脑可以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错误。
【对点演练】
1.D 解析:①是大脑,②是小脑,③是脑干。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D错误。
2.D 解析:由惊恐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不受意识支配,A正确;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副交感神经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B正确;长期生活在紧张的环境中,人体处于兴奋状态,交感神鲸活动占据优势,肠胃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C正确;紧张时瞳孔扩张是交感神鲸活动占优势的结果,副交感神鲸会使瞳孔收缩,D错误。
3.C 解析: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考点2 反射与反射弧
【概念落实】
1.反射 (1)中枢神经系统 规律应答 (2)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刺激 无关刺激 非条件刺激 大脑皮层 复杂环境
2.反射弧 (1)①感受器 ②传入神经 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 ⑤效应器 ⑥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⑦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⑧只有感觉,无效应 ⑨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反射弧的完整性 有适宜的刺激
【诊断·加强】
1.(1)√ (2)× (3)√ (4)√
2.①②⑤⑥⑧ ③④⑦⑨
3.提示:在缩手反射中,植物的刺、火焰导致的刺激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递,路程较短;而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传导路线比缩手反射的长,故先缩手后感到疼痛。缩手在前,可以迅速避开有害刺激,避免伤害;随后产生痛觉,可以使机体更灵活、有预见性地对变化作出应对,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
4.完整的反射弧 (1)感觉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提示:脊髓的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兴奋不能传导至大脑皮层;或大脑躯体感觉中枢出现异常,不能正常形成感觉。
【典题固法】
【高考典例】
例1 (1)伸肌、屈肌 外负内正 (2)该神经元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屈肌神经元的活动 (3)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4)垂体
解析:(1)图中有两条反射弧:感受器(肌梭)→传入神经→脊髓→伸肌运动神经元→伸肌;感受器(肌梭)→传入神经→脊髓→屈肌运动神经元→屈肌;故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为伸肌、屈肌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时,使得抑制性神经元上有兴奋的传导,发生电位变化,从而使a处膜内外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接受上一个神经元传来的兴奋,从而发生电位变化,但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从而使屈肌运动神经元无法产生动作电位,使屈肌舒张。
例2 (1)剥去皮肤导致反射弧的感受器缺失 (2)传入神经结构和功能完整是完成反射活动所必需的 (3)不能 反射弧的神经中枢被破坏
【对点演练】
1.C 解析: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之外的神经节中,A错误;膝跳反射中,传出神经末梢可支配骨骼肌细胞,但不支配内分泌腺,B错误;膝跳反射中,反射中枢由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组成,D错误。
2.C 解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 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是躯体运动中枢,题中说脑卒中患者身体左侧上下肢都不能运动,所以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可能出现了障碍,B正确; 脑卒中患者出现尿失禁,说明排尿反射的高级中枢出现障碍,不能控制低级中枢的活动,但排尿反射可以进行,C错误; 脑卒中患者能正常完成膝跳反射,说明脊髓中控制膝跳的低级中枢没有出现障碍,D正确。
课堂小结与延伸
【构核心概念】
大脑、小脑、脑干、下丘脑 脊髓 神经元 反射 神经中枢 效应器
【练教材长句】
(1)躯体的运动如“跑开”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可以受意识的支配;心跳等内脏器官的活动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
(2)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拎教材“冷”点】
(1)屈肌和伸肌反射 维持身体的平衡 (2)非条件 (3)远距离 接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