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6 21:10:1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伯牙鼓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并美观书写“哉、巍、弦”3个生字,理解部分字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伯牙绝弦》。
3.能够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解故事的内容,体会伯牙和钟子期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彼此间的真挚情谊。
4.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真挚情谊。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日趋完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传统乐器及乐曲跟学生的生活距离很远,学生不会主动去接触。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传统音乐,让学生了解传统乐器、乐曲,并且喜欢我国传统乐器。同时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琴曲《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百鸟朝凤》,搜集伯牙、子期的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同学们,“知音”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其内在含义。)
2、你们喜欢听音乐吗?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曲非常优美的古曲,请大家认真聆听,想一想乐曲里所含的乐器及猜猜乐曲的名称。(1唢呐《百鸟朝凤》、2琵琶《十面埋伏》、3古琴《高山流水》)
同学们,最后这首曲子名叫《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曲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一位叫伯牙的人所作,说到这首曲子,还有一个久传不衰的经典故事呢。
板书课题:伯牙鼓琴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回顾总结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反复朗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范读课文。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教师教读课文,再次指名学生尝试朗读。
5.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试着借助文中的注释理解字词句的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通过请教同学或者老师弄明白。
三、感知课文,细读体味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自己从这则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我知道了钟子期死后,伯牙把自己的琴摔破并将弦扯断,并从此不再弹琴。)
2.钟子期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他会让人所称道的琴师伯牙为之破琴绝弦呢?
(钟子期其实只是一个樵夫,但是他却有一个本事,那就是能听懂伯牙的琴声,所以在伯牙看来,钟子期死后,世上再也没有人能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了,所以他也就不愿意再为其他人弹琴了。)
板书: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好一个有个性、重情重义的伯牙!由此可以看出,钟子期和伯牙已经成了彼此的——知音。
3.学生再读课文,画出文中让你体会到了两人之间互为知音的美好感觉。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刚开始弹琴拔牙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说:“弹得好,像大山一样高峻。”转瞬间伯牙心中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赞叹说:“弹得好,像流水一样浩荡。”)
4.课件再次播放音乐《高山流水》,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此时从曲中感受到了哪些美妙的场景?(有峻峭巍峨的高山,还有浩荡的流水湍急而过。)
伯牙弹琴时听到钟子期的夸赞声,心里会有怎样的感受?
(虽是一介樵夫,却对音乐如此精通,简直就是我的知音。)
5.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同学们,你们能明白此时伯牙心中的感受吗?(为失去一个能懂自己的知音而悲痛,认为世上再也没有人值得自己去为他弹琴了。)
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向世人宣告了怎样一种情谊?(知音既不在,再弹也无意的悲情。)
6.指导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四、延伸学习,课堂小结
同学们,除了钟子期,这世上恐怕真的无人能懂伯牙的琴声了,伯牙对音乐所有的热爱之情都随着钟子期的死而万念俱灰,又怎会在意一把琴呢?美哉,壮哉——高山流水遇知音!同学们,让我们铭记这段友情佳话,记住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最纯粹的“知音情”吧!
板书设计
22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高山流水遇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