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3.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6 21:2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中的柳絮是柳树的种子,由此可以判断柳树种子是靠( )传播的。
A.动物 B.弹射 C.风力 D.水力
2.据科学家测算,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 )。
A.71% B.29% C.51% D.49%
3.下列生活现象中与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关的是( )。
A.铁路上的钢轨 B.吹气球 C.烧开水 D.蜡烛燃烧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我们可以把动物分成脊柱动物和无脊柱动物两大类
B.海龟是哺乳动物
C.蜗牛是无脊椎动物
D.青蛙是两栖类动物
5.如果用1000毫升代表地球上的总水量,那么地球上的淡水总量只有大约( )毫升。
A.250 B.25 C.2.5 D.0.25
6.我们制作的“土电话”主要是靠______传播声音的。
A.绳子 B.牙签 C.杯子 D.手
7.下列几种动物属于鱼类的是( )。
A.海豹 B.海豚 C.鲨鱼 D.虎鲸
8.下面植物的种子依靠勾住动物的毛皮传播的一组是( )。
A.鬼针草、马鞭草 B.椰子、睡莲
C.杨树、柳树 D.水稻、大豆
9.下列种子的传播方式是靠动物皮毛携带的是( )。
A.蒲公英 B.苍耳 C.莲子 D.榆树
10.下列植物中,可以用茎繁殖的是( )。
A.落地生根 B.月季 C.小麦 D.水稻
11.下列属于哺乳动物的是( )。
A.白暨豚 B.鲨鱼 C.鳄鱼 D.企鹅
12.种子中的主要部分是( )。
A.胚根 B.子叶 C.胚 D.胚芽
13.下列属于冰和水的共同之处的是( )。
A.都有一定的体积 B.温度相同 C.都有颜色 D.都有一定的形状
14.读温度计示数的正确方法是( )。
A.A B.B C.C D.D
15.在非洲的雨林中,生活着一种飞鼠,体表长有皮毛,前肢和身体间有薄膜相连,会在空中滑翔,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由母乳哺育长大。从上述资料分析,飞鼠属于( )。
A.鸟类 B.哺乳类 C.鱼类 D.昆虫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6.酒精的沸点只有78℃,所以 用来测水温。(选填“能”或“不能”)
17.哺乳动物是用 喂养后代,身体表面有 。
18.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都用 繁殖,属于 动物。
19.打击乐器是通过 的振动发声。
20.雨滴是 在高空中遇冷凝结而成的。
21.大量事实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 。
22.令人心情舒畅的声音是 ;让人心情烦躁的声音是 。
23.古筝是一种古老的 。它的音域宽广、音色优美,被称为 、 。
2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利用 、 和 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培育完整的植株。这是科学家经过近百年的研究,才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植物的 技术。
25.相传孔明灯是 发明的,他根据 上升的现象,在点燃的蜡烛上加一个罩,就使整个装置在空中飘起来,用于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26.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振动。( )
27.蜘蛛和蝴蝶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
28.在岸上的人能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由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
29.蜜蜂、蝴蝶、蚯蚓都是昆虫。( )
30.孔明灯能在空气中上升,我们玩孔明灯时可以随处燃放孔明灯。( )
31.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有直接关系。( )
32.没有阳光,种子就不能萌发。( )
33.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其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的71%,所以人类不缺水。( )
四、连线题(共6分)
34.把左边的动物名称与右边的分类用线段连起来。
蛇 鱼
鳊鱼 鸟
蟾蜍 爬行动物
蝴蝶 哺乳动物
猫头鹰 两栖动物
蝙蝠 无脊椎动物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
35.蝙蝠和企鹅之间有哪些不同?
36.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动物?(请最少写出2种动物)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什么?(请最少写出2种方法)
37.哺乳动物有什么特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珍稀动物?=
38.写出生活中四种现象,并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六、实验题(共8分)
39.如图所示,该实验装置是用来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在沸腾时的温度变化。
①从图中可以读出此时的水温是 ℃,水 (填“开始”或“没有”)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
②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 ,因为水变成 时,体积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③当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会 (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C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柳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风力传播。
2.A
【详解】地球表面的海洋占地球总面积的71%,陆地占29%;故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的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
3.A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铁路的钢轨之间都留有缝隙,主要是热胀冷缩的缘故,如果没有缝,夏季气温高钢轨就会膨胀变形,容易引起火车交通事故。
4.B
【详解】A、我们可以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具有脊柱的是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是无脊椎动物。A的说法正确。
B、哺乳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长有毛、胎生、哺乳,海龟不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不是哺乳动物,它是爬行动物。B的说法错误。
C、没有脊柱的是无脊椎动物。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C的说法正确。
D、两栖动物的特征是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的说法正确。
5.B
【详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左右,可被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只占地球上总水量的0.26%,有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所以用1000毫升水代表地球上水的总量,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有1000×2.5%=25毫升。
6.A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利用绳子和纸杯制作的“土电话”,声音主要是通过绳子传播的。
7.C
【详解】鱼类是大都生活在水中,体披鱼鳞、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和凭上下颌摄食的变温水生脊椎动物。海豹、海豚和虎鲸都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属于鱼类。
8.A
【详解】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的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撒播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有刺或多肉好吃的种子靠动物传播,如鬼针草、马鞭草的种子依靠勾住动物的毛皮传播,A是正确的选项;椰子、睡莲是水流传播,杨树、柳树是风力传播,水稻是人力传播,大豆是弹射传播。
9.B
【详解】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和果实外部形态、结构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种子的自然传播方式大体是四种方式,水力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莲子传播种子的方式是水力传播;蒲公英、榆树传播种子的方式是风力传播;苍耳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动物动物皮毛携带传播。
10.B
【详解】植物会结出种子,种子可以长成新的植物,大多数植物是利用种子繁育后代的,这属于有性繁殖;除了用种子繁殖外,有的植物是利用植物体上的一小部分根、叶、茎来繁殖后代的,这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落地生根用根繁殖,月季用茎繁殖,小麦和水稻都用种子繁殖。
11.A
【详解】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白暨豚属于哺乳动物;鲨鱼属于鱼类;鳄鱼属于爬行动物;企鹅属于鸟类。
12.C
【详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子叶。种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该结构能形成新植物。
13.A
【详解】跟水相比,冰的特点是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根据冰和水的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有都有一定的体积,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
14.C
【详解】温度计读数时,要等液柱平稳后读数,且视线与液柱持平读数,俯视或仰视的读数方法都不正确,如果仰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低;如果俯视,那么会造成读出的温度偏高,C是正确的选项。
15.B
【详解】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飞鼠体温恒定,胎生小飞鼠,由母乳哺育长大,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16.不能
【详解】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低于标准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因此不能用来测水温。
17. 乳汁 毛
【详解】绵羊、猫、狗等的身体表面都有毛,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
18. 卵 卵生
【详解】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都通过产卵繁殖,属于卵生动物。猫、狗、虎等通过产仔繁殖,用乳汁哺育幼崽,属于胎生动物。
19.发声体
【详解】常见的管弦乐器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打击乐器是通过发声体的振动发声。
20.水蒸气
【详解】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在高空遇冷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便形成了雨。
21. 振动 消失
【详解】声音因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声音消失。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22. 音乐 噪声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振动无规则、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称为噪音。优美的音乐声,使我们心情愉快,噪声使我们心情烦躁,要远离噪声。
23. 弦乐器 众乐之王 东方的钢琴
【详解】古筝是中国一种古老独特的弦乐器---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强的表现力,被称为众乐之王,东方的钢琴,因此深受人们小的喜爱。
24. 茎 叶 根 组织培养
【详解】植物的一块叶或一段茎,在适当的条件下也能培育出完整的植株。经过近百年的探索,科学家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使用这项技术不仅能快速、大批量地繁育植物,而且不受季节的限制。如今,这项技术也用于拯救珍稀植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利用根、茎、叶或它们的一部分,在人工控制的条件 下培育完整的植株。这是科学家经过近百年的研究,才探索出的一项新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25. 诸葛亮 热空气 传递作战信息
【详解】热空气温度高,空气受热体积膨胀,空气密度小,重量轻,所以热空气向上升。相传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的,他根据热空气上升的现象,在点燃蜡烛上加一个罩,就使整个装置在空中飘起来,用于传递作战信息。
26.√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会不断地做往复运动,这种运动方式叫做振动,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7.×
【详解】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蝴蝶属于昆虫,所以蝴蝶的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蜘蛛不属于昆虫,所以身体结构与昆虫不同。
28.×
【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在岸上的人能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是河水流动产生声音,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进人的耳中的,而不是通过水传播的,不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9.×
【详解】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眼、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多数有一对或两对翅膀,一般卵生。蜜蜂和蝴蝶的属于昆虫,蚯蚓属于软体动物。
30.×
【详解】空气受热后会膨胀变轻而上升,变冷后又下降,孔明灯就是根据空气的这一特性上升的。由于孔明灯存在严重的火灾隐患,请尽量不要燃放孔明灯。
31.√
【详解】种子的传播方式与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有直接关系。风传播:果实或种子外表面具翅(槭)或冠毛(蒲公英)。水传播:果实具多孔疏松的外皮(莲)或坚硬的外皮(椰子)。动物体表传播:果实或种子外表面具倒钩(苍耳)或芒(鬼针草)。动物消化道传播:果实具柔软多汁含糖量高的果皮,种子具坚硬的种皮(桃)。自传播:果实具有某种能自动弹出种子的结构(凤仙花、喷瓜)。
32.×
【详解】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没有阳光,种子也能萌发,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33.×
【详解】地球上的水量虽大,可供我们人类直接利用的水并不多。但是淡水资源非常紧张,海洋中的水,由于成分复杂,含盐量高,无法直接使用。人类面临的有限的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我国至少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处于严重缺水状态,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不能随意使用水资源、浪费水。故题干说法错误。
34.
【详解】科学家根据动物身上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是有脊椎骨的动物,包括圆口类、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六大类。蛇是爬行动物,鳊鱼身上长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来游动;蟾蜍能在陆地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是两栖类动物;蝴蝶是无脊椎动物;猫头鹰是鸟类,蝙蝠哺乳,胎生,是哺乳动物。
35.蝙蝠的身体表面有毛,会飞,用胎生的方式繁殖,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企鹅的身体表面有羽毛,不会飞,用卵生的方式繁殖,属于鸟类。
【详解】动物根据不同的特征可以分为很多种类,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蝙蝠的身体表面有毛,会飞,用胎生的方式繁殖,用乳汁喂养后代,属于哺乳动物;企鹅的身体表面有羽毛,不会飞,用卵生的方式繁殖,属于鸟类。
36.(1)中华鲟、白头叶猴、扬子鳄、白鳍豚、普氏原羚等。
(2)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等。
【详解】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中华鲟、白头叶猴、普氏原羚等。为了保护珍稀动物,我们能做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建立自然保护区;颁布野生动物保护法、拒绝野味、不乱砍滥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大力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口号,尽可能减少捕杀等。
37.答:①身体表面有毛、用乳汁喂养后代等。
②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人工繁殖、加强宣传、严厉打击捕杀珍稀动物的行为等。
【详解】哺乳动物体表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用肺呼吸,体温恒定。哺乳动物胶较大而发达,哺乳和胎生是哺乳动物最显著的特征。保护珍稀动植物,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自然保护区、树立人们保护动物的意识、制定法律法规,严禁捕猎、严禁进行贩卖野生动物的贸易活动等都是保护动物的措施。
38.①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原因是乒乓球内气体受热膨胀。
②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这是为了防止冬天电线收缩,损坏电线。
③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这是因为液体的热胀冷缩。
④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空隙。这是为了防止热胀挤压损坏路面。
【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热胀冷缩的应用:踩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鼓起来。夏天架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温度计内的液柱在不同温度的水中会上升或下降。路面每隔一段距离都留有空隙。
39. 96 没有 100 鼓起 水蒸气 变大 变多
【分析】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100℃)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
【详解】①图中温度计的一个小格代表1℃,图中温度计的液柱在90和100之间过6个小格,此时的温度是96℃,水没有沸腾。一般情况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②当水沸腾时,若在烧杯口套上一个被挤瘪的塑料袋,则塑料袋会鼓起来,因为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会变大,且热空气上升。
③沸腾是水受热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变化。水沸腾时,水中有大量气泡,水面不断翻滚,水面之上有大量水蒸气。当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会变多。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