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6 18: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导入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
1.了解推恩令的内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盐铁专卖等史实、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
2.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概念解读
什么叫做“大一统”?
大一统
=
大统一
“大一统”不仅是疆域上的“大统一”,更是指中央加强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目标导学一·“推恩令”的实施
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图
合作探究一:根据材料分析汉武帝即位之初在政治面临的问题?
材料一:汉初,汉高祖刘邦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共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税收,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材料二:(豪强地主)“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材料三:“强宗豪右,田宅逾制,倚强凌弱,以众暴寡……自郡吏以下皆畏避之……
①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
②豪强势力: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
1.问题
2.对策
①针对王国问题——实施“推恩令”(主父偃的建议)
内容: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推恩令”妙在哪里?
1.方法缓和,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国势力
2.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也不会再反抗中央。
作用:侯国的数量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少。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酌[zhòu]金夺爵:
公元前12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到汉武帝末年,汉初所封王国铲除殆尽,藩国的威胁自此消除。
削爵、夺地、除国
你送來的贺礼太薄,
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
②豪强势力---建立“刺史”制度
材料:(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汉书·武帝纪》
内容: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
作用: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目标导学二·摆出百家,尊崇儒术
1.问题
合作探究二:根据材料思并结合课本,思考汉武帝面临的思想上难题是什么?
材料一:淮南王刘安,招用诸子百家几千人著书立说,编写《淮南子》,一些学派用自己的观点议论天子,宣扬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策略。诸子百家的学者依附诸侯王,宣讲和汉武帝不一样的治国思想,对抗朝廷。
①汉初,中央对地方控制有限
②思想不统一,威胁中央统治
2.对策
①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罢黜”:限制自由发展,并非“禁绝”之意;
“儒术”: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 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 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译文: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
——《汉书·董仲舒传》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②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进入政权机构。
影响:
①儒家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
问题思考:为什么选择的是儒家呢?
汉武帝尊崇的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学,同孔子的思想,已经出现了很大的区别。董仲舒的思想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同时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其内容包括大一统思想、君权神授说、三纲五常说等等。
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国家应大力倡导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禁止其他学说。
——董仲舒《春秋繁露》
儒家维护君主制度
儒学有深厚的根基,即小农经济、宗法社会和礼乐传统
合作探究:
类别 秦始皇 汉武帝
不同点 内容
方式
结果
相同点 目的 实质 采用法家思想
尊崇儒术,推行儒学教育
加速了秦朝灭亡
巩固了大一统局面
加强中央集权
都是文化专制的表现
对思想文化进行粗暴的破坏
采用缓和的方式
对比分析秦始皇和汉武帝在思想的措施
目标导学三·盐铁专卖
合作探究三:概括西汉初年,在经济上面临哪些问题?
材料一:文帝时,放纵(豪)民铸钱、冶铁、煮盐,吴王刘濞控制了海岸(煮盐),邓通(汉文帝男宠)独占了西山(铸钱),山东奸诈狡猾的人都聚集在吴王手下,秦、雍、汉、蜀的人依附在邓通那里,吴王、邓通的钱遍布天下 。
材料二;(豪强)冶铸煮盐,财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困。 ——《史记·平淮书》
①私人铸币
②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
③富商大贾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经济问题 汉武帝的政策
私人铸币
富人控制盐铁经营权
富豪唯利是图
1.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2.盐铁官营、专卖
3.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影响:使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阅读并思考:这种状况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
相关史事
汉武帝注重发展农业,尤其重视兴修水利。他曾多次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还对黄河进行治理。有一年,汉武帝征调数万人堵塞黄河决口,并亲临现场,命令随从官员自将军一下都要背负新柴参加堵口,终于成功堵住决口,止住水患。
状况:农民纷纷弃农经商,不再进行农业生产;
影响:阻碍农业发展,不利于国家税赋征收,社会风气受到影响,影响社会稳定
发展农业生产,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目标导学四·北击匈奴
①秦末汉初,冒顿单于统一了蒙古草原,不断南下袭扰。
1.背景:
②汉高祖时期:白登之围,汉朝大败,不得不向匈奴实行和亲政策。
③文帝、景帝时期,延续了和亲政策。
和亲政策: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反击匈奴。
北击匈奴形势图
战役: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意义:稳固边防,加强国家对边疆的控制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但长期的战争等事务也耗尽了汉初几代皇帝积攒的财富,汉代开始由盛转衰。武帝后期,国力衰退,西汉王朝开始逐渐衰落。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
方面 内容 意义/影响
政治上
思想上
经济上
军事上
①实施“推恩令”(主父偃),
②建立刺史制度。
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
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公元前119年,卫青、霍去病进军漠北,大败匈奴。
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
课堂小结
课堂训练
1.汉武帝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可知,汉武帝推行的措施是(  )
A.实施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盐铁专卖 D.北击匈奴
2.“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因此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他们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为此,汉武帝( )
A.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峻法 B.注重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和徭役
C.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D.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3.如图是位于陕西省兴平市的西汉“马踏匈奴”石刻,它被用来纪念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骁勇善战、屡建奇功的卓越功绩。下列属于霍去病击溃匈奴关键一战的是( )
A.涿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漠北战役
A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