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6 21:4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用橡皮泥捏几种小动物,橡皮泥的( )发生了变化。
A.形状、大小 B.状态 C.构成的物质
2.下列属于液体的是( )。
A.飘动的烟 B.流动的沙 C.静止的水
3.观察冰的时候,我们一般不使用的观察方法是( )。
A.用手摸 B.用鼻子闻 C.用嘴巴尝
4.寒冷的冬日,常常有水管爆裂,这是因为水变成冰,体积(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5.往盛满空气的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内的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增大,体积也增大 B.质量减小,体积不变
C.质量增大,体积不变
6.冰融化成了水,变化前后( )。
A.它们就不是同一物质了 B.它们还是同一物质 C.部分是同一物质,部分不是
7.下列信息一般不会出现在气温计上的是( )。
A.读数方法 B.单位符号 C.刻度
8.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 )。
A.会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蒸发皿中
B.有大部分食盐颗粒会随着水的蒸发跑到空气中
C.一点也看不到了
9.气象预报通常会报( )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A.6 B.12 C.24
10.如图气温计所表示的温度为 ( )。
A.5℃ B.﹣5℃ C.10℃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
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C.湿衣服晾晒时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
12.温度升高,水蒸发的( )。
A.快慢不变 B.越慢 C.越快
13.我们应该选择( )方法来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A.俯视 B.平视 C.仰视
14.在天气日历中,不需要记录的内容是( )。
A.每天的气温 B.动物的行为 C.每天的日期
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生活中,我们会想办法利用风,如风力发电
B.风对人类可有可无
C.风有时对人类是有害的
二、填空题
16.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 。
17.风向是指风吹 (填“来”或“去”)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
18.我们可以借助 和 来验证空气有质量。
19.可以用 或 的方法把铁屑和木屑的混合物分离出来。
20.“万里无云”其实是对 的描述,云量少通常会有晴好天气。
21.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物体加热。
22.水、水蒸气、冰是 (填“同一种”或“不同的”)物质。
23.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 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 成水。
24.天气总是在 ,有时十分迅速,有时比较缓慢。
25.让一杯25℃的水开始降温,当温度达到 ℃时,水就会 ,并且体积会 。
三、判断题
26.国旗飘向北方,说明这个时候吹的是南风。( )
27.植物的叶子会制造氧气,所以植物生长不需要空气。( )
28.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后它的组成发生了改变。( )
29.空气被压缩后,质量变小。 ( )
30.一块冰融化成水,它的体积会增加。( )
31.一个被压瘪的乒乓球(没有破)放入热水中,乒乓球会恢复球形。( )
32.实验中,万一有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用水扑灭。( )
33.天气变化没有规律。( )
四、连线题
34.连线魔方
五、简答题
35.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
36.用气温计测量气温需要注意什么?
37.说说石头、空气和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8.写出下列各操作的名称。
六、实验题
39.探究空气能否占据空间: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①所示,把杯子慢慢地 (选填“竖直”或“倾斜”)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纸团 (选填“湿了”或“没有湿”)。
(2)如图②所示,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发现杯子里充满了 (选填“空气”或“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 (选填“能”或“不能”)将水挤出杯子。
(4)从以上实验可知, 能占据杯内(一定)的空间。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解析】略
2.C
【详解】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静止的水属于液体;飘动的烟、流动的沙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属于固体。
3.C
【解析】略
4.B
【详解】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冬季会给室外的水管包上稻草、棉花,以防水因结冰体积变大而导致水管撑裂。
5.C
【详解】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能够流动,能被压缩等,压缩空气有弹性。所以用打气筒往一个装满空气的有封口的厚玻璃瓶里再打进一些空气,瓶子里空气的变化情况是质量增加,体积不变。
6.B
【详解】若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融化是从固态变成液态,变化前后没有生成新物质。
7.A
【详解】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上面有单位符号、刻度、液泡等。读数方法一般不会出现在气温计上。
8.A
【详解】做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时,将盐水溶液倒入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当有白色颗粒出现时,熄灭火焰,用余温慢慢烘干。当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掉时,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会全部变成白色颗粒存在蒸发皿中,食盐不会蒸发掉,所以A符合题意。
9.C
【详解】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
10.B
【详解】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首先要确定0℃的位置,零上温度从下往上读,零下温度从上往下读。如图气温计所表示的温度为-5℃。
11.C
【详解】选项A水蒸发的过程会放出热量,错误;水蒸发的过程会吸收热量;
选项B云是气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错误;云是固态的水,雾是液态的水,霜是固态的水;
选项C湿衣服晾晒时要展开,是因为展开水蒸发得快,正确。
12.C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发,这个过程是吸热的。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
13.B
【详解】应该平视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本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4.B
【详解】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气温、云量和降水情况,风速和风向,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动物的行为不需要记录。
15.B
【详解】A.在生活中,我们会想办法利用风,如风力发电,正确;B.人类不能没有风,如果没有风,靠风力传播花粉的植物就无法传播繁殖,错误;C.风有时对人类是有害的,飓风能够损坏房屋和庄稼,正确;所以B符合题意。
16.水蒸气
【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下雨过后,路面上的积水不久就会消失,这是因为水变成了水蒸气。
17.来
【详解】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自然界中观测风一般用8个方向:东风、南风、西风、北风、东南风、西北风、西南风、东北风。
18. 豆子 皮球
【解析】略
19. 磁铁吸引 加水
【详解】混合物分离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过滤法、沉淀法、结晶法等分离铁屑和木屑,将混合物放纸上,用磁铁在纸下将铁屑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也可以把它们倒入水中铁屑沉在水底,木屑浮在水面上,然后通过过滤的方法将铁屑和木屑分离开。
20.云量
【详解】天空中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记录为晴;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记录为多云;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记录为阴天。“万里无云”其实是对云量的描述,云量少通常会有晴好天气。
21.外焰
【解析】略
22.同一种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蒸气是它的气态形式,水是它的液态形式,冰是它的固态形式。水、水蒸气和冰虽然在形态上有所不同,但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23. 吸收 凝结
【解析】略
24.不断地变化
【详解】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时很迅速,有时很缓慢,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天气虽然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我们能够通过不断观察,掌握天气变化规律,做到未雨绸缪。
25. 0 结冰 变大
【详解】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就会结成冰。水杯里的水在寒冷的冬天容易结冰,造成大杯破裂,这个现象说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
26.√
【详解】旗子飘动的方向与风吹来的方向相反。
27.×
【详解】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空气占据空间、空气有重量、会流动。植物虽然没有呼吸器官,但是,实际上植物在它的一生当中,无论是根、茎、叶、花,还是种子和果实,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呼吸,需要空气。
28.×
【详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把一张纸折成纸飞机后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变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9.×
【解析】略
30.×
【详解】固态的冰在周围环境温度超过零摄氏度时就可以开始融化,逐渐变成液态的水,冰融化成水时,体积会变小。
31.√
【解析】略
32.×
【详解】可用湿布盖,沙子、灭火器等扑灭。
33.×
【详解】天气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是构成天气变化的主要特征。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34.
【详解】风速:风每秒钟行进多少米。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分为13等级。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轻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点睛】本题考查观测风,要求学生掌握风速。
35.体积变小
【解析】略
36.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详解】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温度计,测量气温的仪器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气温计的使用方法:①放在阳光照射不到且空气流通的地方。②悬挂在空气中。③保持干燥。④让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⑤示数稳定后再读取。
37.相同点:都可以占据空间,都有一定的质量。
不同点:空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会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水是液体,难以被压缩,而空气易被压缩;石头是固体,坚硬,有固定的形状,不能被压缩。
【详解】本题考查了空气、水和石头的特点,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空气能占据空间、能被压缩、有质量;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石头能占据空间、不能被压缩、有质量。可以从是否会占据空间、是否能流动、有无固定体积等方面回答。
38.①是搅拌;②是过滤;③是蒸发
【详解】溶解物质时搅拌促进溶解,过滤时搅拌漏斗内悬浊液以加快过滤速度,蒸发溶液时搅拌防止液滴飞溅。本题考查了各种操作的名称,分析图片可知,①是搅拌;②是过滤;③是蒸发。
39. 竖直 没有湿 水 能 空气
【分析】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
【详解】(1)在塑料杯底部塞住一个纸团,将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入水中,由于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我们会看到杯底的纸团没有湿。
(2)在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还像刚才一样,将杯子慢慢倒扣入水中,发现纸巾会被浸湿,这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来被空气占据的空间,因此发现杯子里充满了水。
(3)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由于空气能够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
(4)从以上实验可知,空气能占据杯内(一定)的空间。
【点睛】理解空气的存在及相关的实验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