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学试卷
班级: 准考证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卷面总分值:本卷由第Ⅰ卷和第Ⅱ卷组成,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长:答题时间为 90 分钟
命题范围:选必 1 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二节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0 题,60 分)
北京时间 2022 年 10 月 12 日 16 时 01 分,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始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第三课。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了天地互动方式进行,旨在传播普及载人航天知识。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
“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始授课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 B.悉尼(33.5°S,151°E)烈日当空C.罗马(41.5°N,12°E)夕阳西斜 D.洛杉矶(34°N,118°W)夜色深沉2.下列节气北京的夜长与此日最接近的一组是( )
A.寒露秋分 B.寒露惊蛰 C.霜降立冬 D.霜降雨水
长白山景区处于东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景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随海拔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在广阔的玄武岩台地和玄武岩高原上是火山锥体——长白山主峰。图 1 为长白山主峰
景观图,图 2 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 3-5 题。
形成长白山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④ D.⑤ 4.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 )
①火山爆发 ②岩浆侵入 ③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④地壳运动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与长白山成因一致的是( )
A.华山 B.黄山 C.阿尔卑斯山 D.富士山
河流阶地是谷底因河流下切而抬升到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于河谷两侧的河谷地貌。黄河源区和上游阶地广泛发育。下图为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段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该段黄河由北向南流动。据此完成 6-8 题。
6.图示地层形成时间最早的是( )
A.细砂层 B.砂砾石层 C.含砾砂质黏土层 D.砂岩7.T3 阶地上部在河流东、西两岸沉积颗粒存在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流速 B.河流水位 C.坡度 D. 岩 性 8.图示黄河东岸缺失 T1 阶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物质来源少 B.地壳运动活跃 C.下切侵蚀作用弱 D.堆积作用强
犹他湖湖面海拔 1400 米,平均水深 2.7 米,为史前邦纳维尔湖的残存部分。尽管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大湖萎缩,但犹他湖仍然为淡水湖。春季犹他湖面积扩大,夏季缩小,秋季略有扩大。下图示意犹他湖的位置。读图,完成 9-10 题。
9.犹他湖成为淡水湖、关键取决于( )
A.降水 B.蒸发 C.径流 D.下渗10.春季犹他湖的主要补给方式( )
A.受气温影响大 B.水量稳定 C.输沙能力强 D.水温较高
输沙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断面的干沙质量。下图为黄河内蒙古段某支流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径流量变化图。完成 11-12 题。
11.该河流 3 月份径流量较高,该时段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A.降水 B.积雪融水 C.湖泊 D.地下水12.和 7 月份相比,3 月份输沙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河流径流量小 B.河流含沙量小 C.植被覆盖度高 D.河流流速慢
下图为某年 11 月某时刻亚洲局部天气图,完成 13-14 题。
13.此时刻甲、乙、丙、丁四地中( )
A.甲地气压最高 B.乙地风力最大
C.丙地雨雪交加 D.丁地气温最高
14.此时乙地最可能( )
A.黄沙满天车难行 B.细雨蒙蒙衣难干
C.烈日炎炎似火烧 D.暴雨倾盆水难排
下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 15-17 题。
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
A.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 B.北半球地中海气候
C.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16.乙地气候特点是( )
A.四季如春,降水稀少 B.冬温夏凉,降水均匀
C.夏热冬温,干湿分明 D.夏热冬寒,全年多雨17.影响甲、乙两地降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 B.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C.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 D.东南季风 极地东风
纳米布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日出后沿岸海雾逐渐飘向内陆。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根据材料完成 18-20 题。
18.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日出后沿岸海雾向陆地方向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对流运动 B.地面逆温现象影响C.东南信风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0.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
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抵御夜晚低温,起到保暖作用C.该地植被茂密,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
第Ⅱ卷
二、综合题(共 4 题 40 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强劲的西北风不断剥蚀出露的沉积地层,形成雅丹地貌。后来,该地区气候转暖, 盆地中西部的鸭湖地区形成了我国唯一的水上雅丹景观。如图示意鸭湖地区的位置和水上雅丹景观。
说明鸭湖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马提尼克岛,位于小安的列斯群岛中的最北部,面积 1128km2,岛上自然风光优美,有火山和海滩,但岛上河流入海口处未发育三角洲。位于其北部的最高峰——培雷火山,海拔 1397 米,是西印度群岛中活动频繁的著名火山。培雷火山的放射状水系自形成以来,形态基本未发生变化。下面左图示意马提尼克岛地理位置,右图示意培雷火山的水系及滑塌陡崖。
说明培雷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4 分)
推测马提尼克岛上的河流未发育三角洲的原因。(6 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
说出珀斯气候类型及成因。(4 分)
分析珀斯冬季风力强劲的原因。(6 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冈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位于非洲西部大西洋沿岸地区,北、东、南被塞内加尔紧紧包围,国土面积为 10380km2,渔业资源丰富,海域内有沙丁鱼、邦加鱼、金枪鱼等;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高粱、大米等。2016 年该国工业产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3.4%,主要工业部门为农产品加工业,其中酿酒厂广布。下图为冈比亚位置示意图。
简述冈比亚河河口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 分)
简要评价该国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6 分)参考答案
1.D 2.B
【解析】1.据材料可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始授课时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6时 01分,泰
山位于 117°E,应为 16时左右,不可能旭日东升,A错;悉尼位于 151°E,为当日 18时左右,因南半
球此时为夏半年,日落晚,此时应为夕阳西斜,B错;罗马位于 12°E,此时为 9时左右,不可能夕阳
西斜,C错;洛杉矶位于 118°W,为当日 0时左右,夜色深沉,D正确。故选 D。
2.同一纬度地区,太阳直射点纬度相同的两个日期,夜长相等。由材料可知,10月 12日最接近的节
气是寒露,寒露和惊蛰的日期关于冬至对称分布,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秋分至冬至太阳
直射点由赤道南移至南回归线,冬至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北移至赤道,寒露和惊蛰两个日
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大体相同,夜长最为接近,故寒露和惊蛰时北京的夜长与此日最接近。故选
B。
【点睛】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
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2)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
哪个半球昼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3.A 4.B 5.D
【解析】3.图 2中,⑤由沉积物形成,是沉积岩;能直接转化为沉积物的①③④为岩石,则②为岩
浆;据此可推出①和③为侵入岩和喷出岩,其中①和沉积物均位于近地表,可知①是喷出岩,③是侵
入岩;④为变质岩。长白山岩石多为玄武岩,是喷出岩,即右图中的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 A。
4.长白山主要由玄武岩组成,玄武岩是喷出岩,说明当地经历了火山爆发,①正确,②错误;由材
料“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结合长白山海拔较高,火山锥体位于广阔的玄武岩台地上,且目前火山
口周围地势起伏较大,可知该景观的形成还经历了地壳运动,与之伴随的还有风化、侵蚀、搬运、堆
积等外力作用,③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①③④正确,故选 B。
5.华山是断层活动形成的地垒地貌,是断块山,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A错误;黄山是花岗岩山
地,是岩浆侵入后经地壳抬升形成的,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B错误;阿尔卑斯山为板块碰撞挤
压形成的褶皱山脉,不是岩浆喷出形成的火山,C错误;富士山是中心喷发式火山,D正确。故选 D。
【点睛】三大岩石的特点和代表岩石:(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分为坚硬致密的花岗岩
(侵入岩);疏松多孔的玄武岩(喷出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作用下
答案第 1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
形成沉积岩。如石灰岩、砂岩、页岩,特征:有明显层理结构,可能含有化石。(3)变质岩:岩石在
高温高压下变质形成;如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6.D 7.A 8.C
【解析】6.考查地层新老关系的判断。读图可知,细砂层、砂砾石层和含砾砂质黏土层都是河流堆
积形成的沉积层,形成时间较晚,A、B、错误;砂岩位于黄河东、西两侧,岩层向河谷方向倾斜,为
当地基底岩石,形成时间最早,D正确。
7.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T3阶地上部在河流东岸为细砂层,西岸为颗粒较粗、黏性强的含砾砂
质黏土层,由此可推测,河流西岸搬运能力强,流速快,河流东岸流速慢,搬运能力弱,A正确;沉
积物的颗粒大小与水位高低关系较小,B错误;两岸沉积层坡度差异小,C错误;河流东、西两岸阶
地上部都由流水搬运的物质沉积而成,与岩性关系小,D错误。故选 A。
8.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同一河段,物质来源差异很小,A错误。结合材料以及阶地的形成原理
可知,此地阶地的形成是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的,图中东岸缺失 T1阶地,可能是在
T1形成过程中,东岸地壳抬升较弱,下切侵蚀作用弱,C正确,B错误;堆积作用强易形成阶地上的
沉积物,不会导致某级阶地缺失,D错误。故选 C。
【点睛】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水位、径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水能、凌汛、径流量变化、流
速等。
9.C 10.A
【解析】9.虽然犹他湖地处干旱的美国西部大盆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但由于有普罗沃河的淡
水注入和约旦河排水,地表径流可以将犹他湖的盐分带到大盐湖,所以犹他湖保持淡水状态,其关键
取决于径流,C正确;而降水、蒸发和下渗都不是影响其成为淡水湖的关键因素,ABD错误。故选 C。
10.根据材料“春季犹他湖面积扩大,夏季缩小,秋季略有扩大”可知,犹他湖流域地处山区,春季多
季节性积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水量受气温影响大,日变化大;由于每年积雪量和气温具有差
异,所以其水量补给不稳定,A正确,B错误﹔通常情况下,与雨洪相比,冰雪融水补给形成的地表
径流汇集速度较慢,输沙能力较弱,C错误﹔由于是积雪融水,水温总体偏低,D错误。故选 A。
【点睛】常见的河流补给类型如下:大气降水补给、高山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
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河流补给是河流的重要水文特征,它决定了河流水量的多寡和年内分配情势。
研究河流补给有助于了解河流水情及其变化规律,也是河水资源评价的重要依据。
11.B 12.B
答案第 2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
【解析】11.由图可知,该河流径流量 8月份最大,3月份为次高峰。由所学知识可知,黄河内蒙古
段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回升,有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水量增加,B正确;该流域春季降水较
小,A错误;春季,该流域湖泊水量较小,C错误;地下水补给常年稳定,不会在 3月形成次高峰,
D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 B。
12.由图可知,3月份和 7月份径流量大致相同,A错误;该河流所处纬度较高,3月份流域内大部分
植被还未恢复生长,植被覆盖度较低,C错误;3月份气温回升,积雪融水补给河流,河流含沙量较
小导致输沙率低,B正确;7月和 3月径流量差异不大,河流流速也差异不大,D错误。综上所述,B
正确,ACD错误,故选 B。
【点睛】河流流速越快,侵蚀作用强,搬运泥沙的能力越强。
13.A 14.D
【解析】13.读图可知,甲的气压为 1030-1032.5百帕之间, 乙地气压为 1017.5-1020百帕, 丙地气压
为 1020-1022.5百帕,丁地气压为 1017.5-1020之间,A正确。乙地的等压线较稀疏,风力小,B错误。
丙在冷锋前,单一的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错误。丁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低,D错误;故选 A。
14.据图可知,乙地位于中纬度地区,且位于冷锋锋后,此时多阴雨天气,不会出现黄沙满天车难行的
情况,A错误。此时是 11月份,气温较低,不会出现烈日炎炎似火烧的情况,C错误。乙地位于气旋
附近,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加之位于冷锋锋后,降水量大,降水强度大,所以乙地最可能出现暴雨倾盆
水难排,B错误,D正确;故选 D。
【点睛】冷锋: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温度高、气压低;过境时雨雪、大风、降温;
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15.D 16.B 17.A
【解析】15.从上图可以看出,甲地的最低气温出现在 6月份,所以是位于南半球,而且全年气温高
(最冷月均温>15℃),变化幅度小,是热带气候,降水是干湿分明且是夏雨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
布在北半球亚洲地区;由以上分析可以判断甲地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D对,排除 ABC。
故选 D。
16.从上图可以看出,乙地的最低气温出现在 1月份,所以是位于北半球,从乙地的气温及降水来看,
气温变化幅度较小,冬温夏凉,而且降水均匀,可以判断是温带海洋性气候,B对,CD错;读取各
月降水量,分析降水季节变化,一般月降水量<10mm 为降水稀少,而图中乙地月降水量>10mm,A错。
答案第 3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
故选 B。
17.读图并结合以上分析和已学知识可知,甲地的气候类型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成因为夏季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为干季;乙地的气候类型是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
候,其成因为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终年温和湿润。综上所述,影响甲、乙两地降
水的大气环流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西风,A对,排除 BCD。故选 A。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一个地方气候的形成是多因素
综合影响的结果。热带气候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气候有五种: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大
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温带都有存在寒带气候: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统称为寒带气候。
18.B 19.D 20.C
【解析】18.读图分析,纳米比亚位于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海洋水汽蒸发较多,①、②正
确;沿岸有寒流流经,不是暖流,水温低,水汽遇冷凝结成雾,③错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
沉,风力小,水汽不易扩散,④正确;①②④正确;故选 B。
19.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日出后,陆地升温快,白天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
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因而沿岸雾气在日出后逐渐漂向内陆,主要原因
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正确;ABC错误;故选 D。
20.由材料可知,辛巴族人生活在纳米比亚沙漠腹地,该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
抵御烈日暴晒;A正确;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抵御夜晚低温,起到保暖作用;
B正确;该地沙漠广布,植被稀疏,红泥颜色与周围环境反差大,不能起到隐蔽作用,C错误;该地
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D正确;故选 C。
【点睛】海雾形成的原因:有水汽、温度降低、大气层稳定。
21.【答案】古湖时期,该区地势较低,接受大量沉积物;由于青藏高原隆起,地形闭塞,气候愈加干
旱;古湖干涸,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在风力和流水侵蚀(外力)作用下形成陆上雅丹地貌;气候
转暖,冰川融水增多,汇入鸭湖,部分雅丹地貌浸泡在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
【分析】本题以鸭湖水上雅丹景观为材料,涉及地貌形成过程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图片材料信
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由海洋演变为湖泊之后,该区地势较低,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沉积物,结合材料,由于地壳
答案第 4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
抬升,古湖地形封闭,周围群山环绕,气候变干旱,之后古湖干涸,湖泊沉积物暴露于地表。暴露于
地表的湖泊沉积物,在风力和流水侵蚀作用下形成雅丹地貌。根据材料材料可知,该地区气候转暖,
冰川融水增多,汇入鸭湖的水量增加,导致鸭湖的水位上升,原来形成的雅丹地貌部分被水淹没,部
分位于水中,形成水上雅丹地貌景观。
22.(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
(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
含沙量较低;地势起伏较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
【分析】本题目以马提尼克岛为背景材料,考查火山活动、三角洲形成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
心素养。
【详解】(1)培雷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因此火山活动频
繁。
(2)马提尼克岛面积 1128km2,岛屿面积小,河流流程短,携带的泥沙较少;据左图可知,马提尼克
岛靠近赤道,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较低;北部的最高峰——培
雷火山,海拔 1397米,该地地势起伏较大,落差大,流速快,泥沙不易在河口地区沉积等。
23.(1)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2)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南北温差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劲;珀斯位于 30°S ~40° S,
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因此风力强劲。
【分析】本题以珀斯区域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气候类型及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
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 珀斯位于 30° S-40° S之间大陆的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
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因此形成地中海气候。
(2)珀斯西临辽阔海洋,冬季风力强劲,其主要原因可以从地理位置、风向、地形平坦开阔、南北
温差大等方面回答。南半球冬季西风带北移,使得南北温差增大,中纬度地区气压梯度力大,西风强
劲;珀斯位于 30°S ~40° S,西临辽阔海洋,且地势平坦开阔,所受摩擦力小,因此风力强劲。
24.(1)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冈比亚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鱼类饵料丰
富。
答案第 5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
(2)酿酒原料丰富;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低;土地租金低等。
【分析】本题以冈比亚位置示意图及冈比亚相关信息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冈比亚河河口渔业资源丰
富的原因、该国发展酿酒业的有利条件、当地矿产资源开采程度低的原因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
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鱼类饵料丰富。结合冈比亚河河口的具体位置来看,沿岸加
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冈比亚河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
丰富。
(2)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主要从原料、劳动力和土地租金等角度分析。由材料“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
谷子、高粱、大米等”,可知该地酿酒的原料丰富;该国工业化水平低,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低、
土地租金低等有利于农产品加工业(酿酒厂)的发展。
答案第 6页,共 6页
{#{QQABLQCEogAAAgBAABhCUwWwCkEQkBGACCoOBFAAsAIAQQNAB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