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六章 电磁现象
第一节 磁现象
知识清单
一、磁现象
1.磁性:物体吸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的性质.
2.磁体:具有____________的物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___________的部位.
(1)南(S)极: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__________的磁极.
(2)北(N)极:悬吊着的小磁针静止时指向__________的磁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__________,异名磁极_________.
5.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_____________的过程.
二、磁场与磁感线
1.磁场:磁体周围的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能使磁针偏转.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化现象,都是通过磁体周围的______________发生的.
2.磁场的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____________ .
3.磁场的方向:物理学中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____________所指的方向即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磁感线
(1)定义:磁场看不见,也摸不着,为了形象而又方便地描述磁场,我们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用一些带____________的曲线画出来.
(2)方向: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是从它的___________出发,回到___________.体内部则是
从它的__________出发,回到__________.
(3)分布:磁感线的分布有疏有密,磁感线越密集,表示磁场越____________.
三、地磁场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的磁场叫作___________.地磁的北极在地理_______附近,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___________附近.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世界上最早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是我国北宋学者_________,这个发现比西方早了 400多年.
基础演练
考点一 磁现象
1.从细沙和铁屑的混合物中快速分离出铁屑,最合适的工具是 ( )
A.镊子 B.药匙 C.磁铁 D.放大镜
2.实验室里,小梦不小心将一条形磁体从中间断开,断开的两端分别设为甲、乙,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端是 N极,乙端是S极 B.甲端是 N极,乙端是 N极
C.甲端是S极,乙端是S极 D.甲端是S极,乙端是 N极
3.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铁块A 和B,如图甲所示放置时,B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乙所示放置时,A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
A. A、B都是磁体 B. A、B 都不是磁体
C. A 是磁体,B不是磁体 D. A 不是磁体,B 是磁体
4. 如图所示为一款磁悬浮手机无线充电器,可让手机悬停在磁场中进行无线充电,充电时,手机处于_____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悬浮是利用同名磁极相互____________的原理.
考点二 磁场与磁感线
5.研究发现,人体内部存在磁场,但与地磁场相比很弱,则( )
A.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比地磁场密
B.人体内部磁场的磁感线不是闭合的曲线
C.把人体看作一个磁体,可能只有一个磁极
D.人体内部磁场可能是由人体内的电流产生的
6.下列有关磁场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和磁感线都是真实存在于磁体周围的
B.磁场的强弱可以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
C.有磁感线的地方就有磁场,没有磁感线的地方没有磁场
D.磁场的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 N极决定的
7.a、b 分别为两个条形磁体的两个磁极,根据如图所示的磁感线方向,可以判断a为_______极,小磁针上端为__________极.
8.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及小磁针的N极.
考点三 地磁场
9.如图所示是元代《事林广记》中记载的“指南龟”.在木龟体内放入条形磁石,在木龟尾部敲入一铁针与磁石一端相连,将木龟安装在竹针之上,旋转木龟静止后,铁针指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靠近木龟尾部一端为磁石北极 B.铁针指向地理的北极附近
C.铁针指向地磁的南极 D.指南龟指南是受地磁场的作用
10.文天祥在《扬子江》一诗中写下:“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里“磁针石”的南极指向地理位置的_________方,是因为它受到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能力提升
11.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将指南针分为“旱针”和“水针”两类.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条形磁体正上方悬挂的“旱针”和它左边的水盆中悬浮的“水针”在静止时其N极分别指向( )
A.左 右 B.右 左 C.左 左 D.右 右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铁球静止在条形磁体左端,现将弹簧测力计缓慢向右移动(保持铁球与磁体等距),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
A.不变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再增大 D.先增大再减小
微专题 正确理解磁场和磁感线
技巧点拨 (1)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2)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磁场充满磁体周围整个空间,并不只在一个平面上.(3)磁感线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来的物理模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4)在磁场中某点,小磁针静止时N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在磁体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 S极.(5)磁场方向、小磁针N极指向、磁感线的方向以及小磁针N极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
13.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把小磁针在磁场中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
B.磁体周围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D.利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磁场的强弱
14.巴克球是一种由多个带磁性的金属圆球组成的益智玩具,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组合出众多的造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巴克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周围存在磁场,不存在磁感线 B.周围的磁场分布是均匀的
C.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都是相同的 D.对放入其磁场中的任何金属都有力的作用
15.小磁针静止时 N 极会自动转向地球的_________(选填“北”或“南”)方,因为地球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形状跟_____________的磁场相似.如图所示是描绘某一磁体周围磁场的部分磁感线,若在 a 点放置一个可自由转动的小磁针,则小磁针静止时,其 N 极指向__________(选填“P”或“Q”).
16.标出图中各磁体的N、S极.
17.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如图所示,图中实线部分为地磁场的磁感线分布情况,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地磁场的磁感线方向.
18.为辨别钢棒是否有磁性,小明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探究.
(1)如图甲所示,小磁针与钢棒 M 端相互吸引,则钢棒的情况可能是_______ .
A.原来就具有磁性,M 端为 N极
B.原来就具有磁性,M 端为S极
C.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M 端成了N极
D.原来没有磁性,被小磁针磁化后,M 端成了S极
(2)如图乙所示,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磁铁,下端为 N极.水平向左移动钢棒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持续变大,小明由此判断,钢棒原来 一定具有磁性,且M端是_______(选填“N”或“S”)极.本实验若把磁铁换成软铁块,发生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素养培育
19.小宇参加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了“研究磁体的磁性强弱是否与温度有关”的课题.他做的实验如下:将一条形磁体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另一端吸着一些小铁钉,用酒精灯给磁体加热,如图甲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当磁体被烧红时,发现小铁钉纷纷落下.
(1)从小宇的实验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这一结论,小宇大胆设计了一个温度报警器,如图乙所示,请简述它的工作原理:当温度逐渐升高时,磁体的__________减弱直至消失,无法__________(选填“排斥”或
“吸引”)弹簧开关,弹簧开关恢复原状,这样下面的电路就被接通,从而使电铃报警.
(3)根据这一现象,你认为生活中要保持磁体的磁性不减弱,应注意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清单
一、1.铁 钴 镍 2.磁性 3.最强 (1)南方 (2)北方
4.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5.获得磁性
二、1.磁场 2.磁力的作用 3.北极 4.(1)箭头 (2)N极 S极 S极 N极 (3)强
三、地磁场 南极 北极 沈括
基础演练
1. C 2. D 3. D 4.平衡 排斥 5. D 6. B 7. N S
8.如图所示.
9. D 10.南 地磁场
能力提升
11. A 12. C 13. C 14. A 15.北 条形磁体 Q
16.如图所示.
17.如图所示.
18.(1)AC (2)N 水平向左移动钢棒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素养培育
19.(1)温度越高,磁体的磁性越弱 (2)磁性 吸引 (3)不让磁体靠近高温热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