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3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小学3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4-17 11:3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小学3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9课《寓言两则》导学案
第9课 寓言两则
【学习目标】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等词语;
正确、流利、感情地朗读课文,讲述两个寓言故事;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两则寓言的寓意。
【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难点: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学法指导】
学习时先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解字词,明确课题的意。接着了解故事情。然后品味重点词句来理解寓意。最后联系生活实际思考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第1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自主检测:(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圈{ 还{ 坊{ (2)比一比,组成词语。悔( ) 叼( ) 屈( ) 隆( )梅( ) 叨( ) 窟( ) 窿 ( ) (3)读准字词的音并理解。(二类字) ( ) ( ) ( ) 叼 走 劝 说 盘 缠 (4识记一类字的音、形、义。(拼音、大写、部首、结构、书空、组词、造句) 寓 则 窟 窿 狼 叼 街 劝 悔 盘 缠 硬(5)标注自然段序号,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在“亡羊补牢”中,“亡”和“牢”是什么意思?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  1.羊为什么被叼走?    街坊怎么劝他的?养羊人听从邻居的劝告了吗?说明了什么?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学习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 【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3.提醒:利用熟字记生字(每—悔)、形声字构字(形旁和声旁)。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4.学生描红、摹写。5.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学生课前仔细阅读课文,基本完成生字、新词等识记理解内容,并了解课文的大意。先结合课文独立思考,形成初步认识,在小组内交流,形成共识,各组确定一人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并给以鼓励。 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师巡视相机指导并评价。
第2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知识回顾,温故知新】自主检测:(1)听写生字新词。(2)说说“亡羊补牢”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3)说说“亡羊补牢”蕴含的道理。【合作探究 释疑解惑】1.“南辕北辙”讲了一件什么事? 2.“辕”和“辙”是什么意思?3.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这个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4.这个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检测反馈 学以致用】(1)写一写: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2)读一读: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3)讲一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总结提炼 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 巩固拓展】1、自择题(任选一题)(1)说一说:请你把这两个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周围的小伙伴听。(2)演一演:把这个故事表演给同学们看一看。2、提升题(1)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2)这些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课后反思 自悟自励】 小组分工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生生互评师总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