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1-26 22:13: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吃火锅的时候,把金属小勺浸在汤里一会,勺柄就烫手,这属于( )。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2.下列不属于性状的是( )。
A.前额发际线 B.双眼皮 C.发型
3.对于背阴房间采光的设计方案,合理的是( )。
A.通过平面镜把阳光引进背阴房间 B.经常使背阴的房间里亮着灯
C.把房间的墙壁都涂成黑色
4.用火加热平底锅的中心,热是( )传递的。
A.从锅底部往上 B.从中心向四周 C.从四周向中心
5.加热粥时,用勺子搅拌可以使粥热得快。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A.热传导 B.热对流 C.热辐射
6.黑猫妈妈生了两只黑小猫和三只白小猫,小猫爸爸可能是( )。
A.白猫 B.黑猫 C.灰猫
7.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 )。
A.植物 B.动物 C.微生物
8.面团发起来的原因主要是( )在起作用。
A.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9.( )是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人。
A.鲁斯卡 B.列文虎克 C.克诺尔
10.如下图所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 )。
A.细胞核 B.液泡 C.微生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1.农民把稻谷、玉米铺在平整的水泥地面晒干,这是因为太阳可以用 方式把光和热传递到地球上来。
12.一切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统称为 。
13.光遇到镜子会发生 现象。
14. 发现阳光通过 时会发生折射,将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
15.热传递方式有 、热对流和 三种。
16.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利用 可以更好地吸收光能。
17.热传递的方式有 , , 三种。
18.在一家人的成员中父母叫作 ,孩子叫作 也叫子代。
19.热传递时,热总是从温度 的部分传向温度 的部分。
20.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21.科学将蘑菇和木耳也称为微生物。( )
22.只有人传给人的疾病才叫传染病。( )
23.小明说冬天的时候手摸到金属比摸到木头感觉更凉,是因为金属温度低。( )
24.用棉被把冰棍包起来,冰棍会融化得更快。( )
25.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主要是因为植物后代与亲代都非常相似。( )
26.疫情期间戴口罩可以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
27.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环境中。( )
28.使用废旧材料自制太阳能热水器降低成本。( )
四、连线题(共12分)
29.连线题
黄金
陶瓷 热的良导体
玻璃
铁铜 热的不良导体
木材
水银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30.人们是怎样利用微生物为人类服务的?(举两例说明)
31.什么叫小孔成像?成的像有什么特点?
32.在生活中,我们还见过哪些散热方法?这些方法为什么能帮助散热?
33.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这是为什么?
六、综合题(共12分)
34.小红制作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如图所示)。
(1)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升温,我们可以( )。
A.把瓶子用锡箔纸包起来
B.把瓶子表面涂成黑色
C.把瓶子表面涂成白色
(2)热水器的瓶子背面用了锡箔纸,是因为锡箔纸的( )。
A.反光本领强 B.吸热本领强 C.散热本领强
(3)要使热水器尽快升温,瓶子要( )摆放。
A.和地面水平 B.和地面垂直 C.和阳光垂直
(4)热水器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是为了( )。
A.降温 B.保温 C.散热
(5)在评价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在水量、光照条件和时间相同情况下,最主要的指标是( )。
A.谁做得最漂亮 B.谁用的材料颜色最深 C.谁的水温升得最高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其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均可发生,但严格而言,只有在固体中才是纯粹的热传导,而流体即使处于静止状态,其中也会由于温度梯度所造成的密度差而产生自然对流,因此,在流体中热对流与热传导同时发生。汤勺是固体,通过传导的方式把火锅汤中的热传导到勺柄上。
2.C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同种生物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前额发际线、双眼皮,都属于性状,发型不属于性状。
3.A
【详解】选项A通过平面镜把阳光引进背阴房间,正确;
选项B经常使背阴的房间里亮着灯,错误;应该通过平面镜把阳光引进背阴房间;
选项C把房间的墙壁都涂成黑色,错误;黑色反光弱,把房间的墙壁都涂成白色。
4.B
【详解】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用火加热平底锅的中心,热是从中心向四周传递的。
5.B
【详解】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对流。加热粥时,用勺子搅拌可以使粥热得快。这是利用了热对流的原理。
6.B
【详解】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花猫妈妈生了一直黑毛和三只花猫,花猫遗传了猫妈妈的特性,则黑猫可能是遗传自猫爸爸,所以猫爸爸可能是黑猫。
7.C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本题考查了真菌。酵母菌在发面时,能分解面粉中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变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酵母菌和乳酸菌属于微生物。
8.C
【详解】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微生物已经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资源。微生物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微生物数量大、繁殖快,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医药等领域,包括:发酵饲料、抗生素、疫苗、菌苗、有机酸、有机溶剂、各种氨基酸等等。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释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起来,我们看到发起来的面团里面有空隙,这些空隙就是发酵时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占据的空间。
9.B
【详解】我们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家们不断的探索,他们的伟大成就时刻在提醒我们学习和探索是无止境的。 列文虎克是真正将显微镜用于科学研究的人,从而使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
10.A
【详解】洋葱表皮结构的共同特点: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包括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上有小黑点,这些小黑点是细胞核。
11.热辐射
【详解】热辐射是物体不依靠介质,直接将能量发射出来,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热辐射是远距离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农民把稻谷、玉米铺在平整的水泥地面晒干,这是因为太阳可以用热辐射方式把光和热传递到地球上来。
12.微生物
【详解】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
13.反射
【详解】光照射到一些物体的表面上,光的路线会被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遇到镜子和其他强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光反射现象,被反射后的光线仍沿直线传播。
14. 牛顿 三棱镜
【详解】英国的物理学家牛顿在1666年做了一个光的色散实验,揭开了颜色之迷,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狭缝,射到三棱镜上,从三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以看到一条彩色的光带,而且这条光带的颜色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的。
15. 热传导 热辐射
【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6.反光板
【详解】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利用反光板可以更好地吸收光能,可以提高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效率。
17. 传导 对流 辐射
【详解】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的过程叫做热传递。热传递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18. 亲代 后代
【详解】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孩子对于父母来说是后代,也叫子代;父母是孩子的上一代,也叫亲代。
19. 较高 较低
【详解】热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沿着物体传到温度低的部分,这种传热方法叫热传导。各种物质都能够传导热,但是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本领不同。
20.年代
【详解】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了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21.√
【详解】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他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蘑菇和木耳属于真菌,而真菌属于微生物的一种,所以科学将蘑菇和木耳也称为微生物。
22.×
【详解】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某种途径在人类或动物体内传播而导致的疾病,并不是只有人传给人的疾病才叫传染病。
23.×
【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金属属于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散热快;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差散热差。冬天摸金属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是因为金属更容易把身体的热量传递出去,所以摸起来温度更低。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热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多,棉被把雪糕包得严严实实,棉被中蓬松有很多空隙,里面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慢热的传递。夏天用棉被把冰棍盖起未,冰棍会比露在阳光下融化的更慢。
25.√
【详解】生物的后代和亲代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遗传;生物的后代和亲代之间也会有一些细微的不同,这种现象叫变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
26.√
【详解】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接触性传播、交叉感染等方式来实现,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居家隔离等可以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
27.√
【详解】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各类微生物的环境中。
28.√
【详解】使用废旧材料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废物再利用,节约环保,还能降低成本。
29.
【详解】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黄金、铁铜、水银传热性强是热的良导体;陶瓷、玻璃、木材传热性弱是热的不良导体。
30.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分解动植物等。
【详解】微生物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人们利用微生物研制疫苗、药品;还利用微生物分解动植物等。
31.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遮挡在墙体与物体之间,墙体上就会形成物体的倒影,这种现象叫小孔成像。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详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这个现象是中国古代墨子发现的。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中,蜡烛烛焰的光通过小孔后在光屏上成倒立、左右相反的实像。
32.生活中,常用的散热方法有空调降温、电风扇吹风散热、冰块降温、凉水降温、出汗降温等。空调降温主要是通过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加快热传递散热;电风扇吹风散热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加快热量传递;冰块降温、凉水降温主要是通过加快热传递速度散热;出汗降温主要是通过水蒸发散热。
【详解】散热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通过辐射、传导、对流方式散热;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散热是唯一的散热途径。生活中,常用的散热方法有空调降温、电风扇吹风散热、冰块降温、凉水降温、出汗降温等。空调降温主要是通过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加快热传递散热;电风扇吹风散热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加快热量传递;冰块降温、凉水降温主要是通过加快热传递速度散热;出汗降温主要是通过水蒸发散热。
33.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散热快;木制品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所以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
【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散热快;木制品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所以冬天用手摸金属制品比摸木制品感觉更凉。
34.(1)B
(2)A
(3)C
(4)B
(5)C
【分析】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的装置,它的设计为了追求最大化的吸收利用太阳能,在材料的选用、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考虑。
【详解】(1)小红制作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升温,我们可以把瓶子表面涂成黑色,黑色吸热快。
(2)热水器的瓶子背面用了锡箔纸,是因为锡箔纸的反光本领强,可以将阳光反射到集热器上面,从而起到加强光线的作用。
(3)要使热水器尽快升温,瓶子要和阳光垂直摆放。
(4)热水器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纸盖住,是为了保温。
(5)在评价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时,在水量、光照条件和时间相同情况下,最主要的指标是谁的水温升得最高。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