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4年级下册人教新课标第2课《桂林山水》导学案
第二课 桂林山水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玩赏、无瑕、波澜壮阔”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重点难点】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景。
2、学习作者写景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
通过比较、品析、品读、读写结合,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升华情感体验,学会观察表达。
第1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我国的广西桂林,以桂树成林而得名,被誉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最美丽的地方之一。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它写下了优美的诗文。今天,我就跟随作者陈淼去看看他笔下的桂林山水是一幅怎样的画卷。【自主学习,基础过关】1、自主检测:(1)展示课前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2)初读感知:读完这篇课文,我感受到 (3)字词检测:一、我能判断对错。
A.“波澜壮阔”的“澜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lán,不读luán。( )
B.“峰峦”的“峦”读lán,不读luán。( )
二、下面这些词语,我把能理解的词写在下面,词语意思批注在课文的相关词语旁: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峰峦雄伟 拔地而起 奇峰罗列 色彩明丽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桂林的山水怎样?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它的美?2、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3、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呢?4、作者既然是写漓江水,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这样写能让你产生什么感觉?【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仿写句子:公园的花真多呀, 得 公园的花真美呀, 得 公园的花真香呀, 得 2、赛读课文第二段,看谁读得最动情。【总结提炼,知识升华】学习收获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1、正确、规范地抄写课文第二段,并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2、阅读链接课后诗歌《浓碧》,完成下列习题:(1)这首诗写了漓江的哪些特点?(2)哪些句子写得最动人?作者是怎样描写的?(3)试着创作一首小诗,描写漓江的水。【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认真自学生字,基本完成本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字、新词等识记理解内容,课堂上教师检查测试,并相机指导本课易错字音字形;课前,教师鼓励学生查阅课文相关资料,并初读感知课文,在课堂上全班交流。教师组织、启发和引导学生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合主要问题,在品读、感悟与交流的过程中,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如“无瑕的翡翠”;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感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多彩的语言和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的。教师相机指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教师重视读写结合,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第2课时
导 学 过 程 方法导引
【听写复习,引入新课】1、复习检测:(1)听写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和重点句子:桂林山水甲天下。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2)背诵课文的第二段。(3)作者在描写漓江的水时,哪些写法值得你学习与借鉴呢?2、我的疑惑:【合作探究,释疑解惑】1、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呢?2、作者是怎样将这些特点写具体的?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有什么联系?4、你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并列出本文的写作提纲吗?根据提纲,你能快速的背诵全文吗?【检测反馈,学以致用】1、用“峰峦雄伟、拔地而起、形态万千、连绵不断”等词语写一段话。2、读写结合,小练笔。多媒体出示一池姿态各异的荷花的整体图和局部图,学生观察后先确定荷花的特点,然后运用本课习得,如对比和排比的写法,把荷花的特点写具体。【总结提炼,知识升华】1、学习收获2、需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训练,巩固拓展】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文。2、正确、规范地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积累优美词句。【课后反思,自悟自励】 听写练习,检查学生对字词和重点语句的掌握情况,并让学生初步领悟本文首尾呼应的篇章结构。引导学生从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式这两个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交流各自的感受,图文结合理解“屏障、兀立、嶙峋”等词语的意思,并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具体描述。把指导背诵与理清文章的结构联系起来,让学生掌握根据提纲练习背诵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