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D B B D B A
题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D B C B A A B B
题目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D C D C B C C A C
(1)史称:“大化改新”。(2分)
重要影响: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分)
(2)突出表现:数学方面,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并创造了完整的代数学,对世界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医学方面,《医学集成》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4分)
(3)原因:故步自封,缺乏创造力(或因循守旧,不求创新进取);不断受到周边民族的进攻等。(4分)
32.(1)动力机器:改进蒸汽机;(2分)新发明:珍妮机或蒸汽轮船等。(2分)
(2)作用:强化了劳动纪律意识;协调了各个生产环节;保证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3分)
(3)影响: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教育的普及。(3分)
材料四说明工业革命为广大劳动妇女创造就业机会,使得女性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3分)
33.(1)焦点: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分)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2分)
(2)目标:维护国家统一。(2分)
(3)法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分)
作用:使南北战争中北军扭转了局势,为取得胜利、统一国家奠定基础。(2分)丰城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 史
满分:80分 考试时长为75分钟
范围:九年级上册全册,下册1-3课 2023.11.16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图特摩斯三世被史学家誉为“第一个曾经建立了一个具有任何真正意义的帝国的人”“第一位世界英雄”“古埃及的拿破仑”。图特摩斯三世获得赞誉的原因是他( )
A.初步实现了古埃及的统一 B.修建了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
C.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D.使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2.现代西方各国的法律都可以从中找到它的影子,许多法律原则都起源于这部法典,它也对以后人们研究古巴比伦社会的法律与制度提供了重要文献。这部“法典”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拿破仑法典》
3.社会制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根据古印度社会等级制度的规定,下列选项中符合首陀罗身份的是( )
A.掌管祭祀大权 B.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C.可与官吏的女儿成婚 D.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4.“出东征,扫小亚,攻埃及,占两河,灭波斯,远印度。”这句话描述的是( )
A.古埃及帝国的扩张 B.罗马帝国的扩张
C.亚历山大东征 D.孔雀王朝的扩张
5.某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一次。”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 )
A.《罗马民法大全》 B.《汉谟拉比法典》
C.《民法典》 D.《十二铜表法》
6.古希腊的一部世界文学名著,再现了古希腊的社会图景,成为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史料。这部作品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神曲》
7.历史学家说:“近代的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都是从它脱胎出来的”。“它”指( )
A.拜占庭帝国 B.查理曼帝国
C.波斯帝国 D.孔雀王朝
8.1272年在斯塔夫德郡的阿尔鲁斯,“法庭全体人员要求领主应召前来答复他的一个佃农,领主是否依据国王的令状对该佃农提起诉讼”,在下一次法庭上,领主因未出席法庭而被和押财物。由此可知,庄园法庭( )
A.专门维护领主利益 B.是领主奴役佃户的工具
C.旨在维护佃户利益 D.一定程度限制了领主特权
9.11、12世纪,在西欧一些城市出现市民与封建主斗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阶级冲突日益尖锐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封建主加紧对市民的剥削 D.市民阶层的形成
10.《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它包括( )
①《查士丁尼法典》 ②《法理概要》 ③《十二铜表法》
④《新法典》 ⑤《法学编纂》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7世纪中期,日本发布改新诏书,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实行班田收授法,政府每六年编造户籍……日本的这些举措( )
A.基本实现了国家统一 B.促成武士集团的形成
C.促进日本封建化进程 D.便于加紧对外扩张
12.我们今天使用的一些化学用品名称,如酒精、苏打等都源自于一个独特的民族,它用战车把伊斯兰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这个“独特的民族”是指古代( )
A.埃及人 B.印度人 C.阿拉伯人 D.日耳曼人
13.14世纪前后,西欧社会萌发新的生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是( )
A.庄园经济自给自足 B.自由放任理论产生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雇工分工合作兴起
14.14 世纪后,欧洲男女服装都流行使用填充物,以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和女性的曲线美。影响这一服装设计风格的史实是( )
A.租地农场建立 B.文艺复兴运动 C.新航路的开辟 D.法国大革命
15.14-16世纪被认为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和世界是指( )
①资本主义萌芽 ②工业革命
③文艺复兴运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⑤新航路开辟
A.②③ B.①④ C.③⑤ D.④⑤
16.非洲西海岸有一些反映历史的名称,如科特迪瓦的“象牙海岸”,加纳的“黄金海岸”,利比里亚的“胡椒海岸”,贝宁的“奴隶海岸”。这些名称客观上反映了( )
A.非洲物产极其丰富 B.殖民掠夺的残酷性
C.所述地区商业发达 D.非洲主动融入世界市场
17.下列各国的法律文献搭配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独立宣言》
C.美国——《人权宣言》 D.俄国——《拿破仑法典》
18.1775年4月,发生在马萨诸塞的短暂暴力冲突被称为“响彻全球的枪声”,由此引发了美国革命漫长的武装斗争。这次“短暂暴力冲突”是指(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约克镇战役
C.萨拉托加大捷 D.波士顿倾茶事件
19.法国大革命的到来,不是因为伏尔泰卓越的讽刺散文,而是因为中产阶级已经上升到经济的领导地位,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治权力。这表明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文艺复兴的影响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优秀的文学作品 D.三级会议的召开
20.据下图框中的内容,判断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
(英国)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 ——1831年版《机器的成绩》
A.议会的重新召开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工人运动的兴起 D.垄断组织的形成
21.19世纪的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他们的科学理论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两人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这“两位学者和战士”指的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华盛顿和杰斐逊
C.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D.克洛维和查理曼
22.《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其创作的背景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巴黎公社
23.18世纪以前英国的道路是如此恶劣,以致不大可能使用有轮的车,商人们用驱马把货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很清楚,除非找到较好的运输工具,否则贸易不能很广泛地发展。该材料论述了( )
A.生产技术革新的必要性 B.机器动力革新的必要性
C.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性 D.工厂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4.下列人物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
A.华盛顿、章西女王 B.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C.华盛顿、玻利瓦尔 D.玻利瓦尔、圣马丁
25.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世界形势变得更加纷繁复杂。西方列强的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印度民族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
A.玻利瓦尔 B.圣马丁
C.章西女王 D.纳赛尔
26.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赎金为发展工业积累了资本;农民在法律上获得解放为工厂提供了劳动力:自然经济的瓦解扩大了国内市场。材料说明农奴制改革( )
A.是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条件
C.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使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27.“农奴先笑了,后来又哭了:地主先哭了,后来又笑了。”这句话描述的情景主要反映了
A.俄国从此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俄国农奴制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C.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D.俄国改革丝毫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
28.“他坚持向西欧各国学习,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近代化改革,于是帝国迅速崛起,国富兵强。他使俄罗斯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是( )
A.伊凡四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彼得一世 D.叶卡捷琳娜二世
29.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他们分别领导的战争是( )
A.独立战争、美国内战 B.独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C.南北战争、美国内战 D.南北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30.《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没有参加过叛乱,而且获得土地以垦殖为目的的美国公民,只要交纳10美元登记费,就可以在美国西部得到一块不超过160英亩的土地。由此可知,《宅地法》对美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是( )
A.调动了黑人奴隶积极性 B.增强了北方军队战斗力
C.促进了美国西部的开发 D.提高了联邦政府支持率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35分)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坊里的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地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古代历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二 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认为“人最美的装饰是知识”。为延揽翻译人才,哈里发以黄金支付稿酬,其重量与译著重量相等。于是,大量的希腊、波斯、印度的典籍被译为阿拉伯文。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影响广泛。
材料三 拜占庭的作用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保存,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的阴影之中,这种势力和荣誉正是它试图维持和恢复的。它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袖人物……行政官员、军事将领、学者和神学家,但由于处在上述环境之中,他们很少有人真正具有创造力。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它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史称什么?这次改革在日本发展史上有何重要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文化“对世界文化发展影响广泛”在数学和医学方面的突出表现。(4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拜占庭帝国衰亡的原因。(4分)
32.科技改变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工厂里机器在轰鸣,江河中轮船在航行,铁路上火车在奔驰……新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世界历史》
材料二 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行,工人往往实行倒班制。工厂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以罚款、体罚和解雇等方式强化纪律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协同劳作,整个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材料三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城市化迅猛发展等现实因素,对广大民众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802年英国颁布第一部《工厂法》后,西方国家不断通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并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格兰5-12岁儿童的入学率已达80%。 ——《经济与社会生活》
材料四 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化大生产加速了社会分工,给广大劳动妇女创造了就业机会,使她们逐步取得了经济独立,提高了妇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变了传统的婚姻价值观。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据任海滨《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民众观念嬗变》等整理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新发明“火车”使用的动力机器是什么?除此之外请再举一例这一时期的新发明。(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工厂制度对工业生产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分别说明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南北冲突的基本原因”
材料二 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说明南北双方矛盾的焦点是什么?(2分)美国内战的实质是什么?(2分)
(2)材料二说明林肯作为总统,他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什么?(2分)
(3)材料三是哪部法令的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