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总分100分,时量75分钟)
一、选择题(20*3=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选之在答卷上填涂好)
“月掩金星”是指金星被月球掩盖的自然现象,与日全食的原理相似。2023年3月24日,我国部分地区观测到了这一难得的天文奇观。图为部分天体及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本次“月掩金星”发生时,金星和月球可能分别位于(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地球相比,下列关于金星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距离太阳更远,温度更低 B.体积质量远小于地球
C.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D.宇宙环境不安全
集中式光伏电站是集中建立的大型光伏电站,所获的电力直接并入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是指装机规模较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发电系统,下表示意我国三省区光伏发电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装机总量(万千瓦时) 集中式(万千瓦时) 分布式(万千瓦时)
新疆 1295 1278 17
西藏 138 136 2
甘肃 1228 1143 85
3. 新疆、甘肃光伏发电装机总量较高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大气高度 D. 地形地势
4. 西藏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较弱 B. 气温较低 C. 人口较稀疏 D. 日照时间短
《新华日报》报道:太阳活动日益频繁,到2025年更将迎来活动最高峰,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可能会频繁发生。地球可以提前进行预警,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目前,我国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太阳观测卫星“夸父一号”已开启主动监测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推测上一次太阳活动峰值大约出现在( )
A. 1999年 B. 2004年 C. 2011年 D. 2014年
6. 人类应对太阳活动预警采取的防范措施最不可能包括( )
A. 暂停航天器的发射活动 B. 太空中宇航员避免出舱作业
C. 临时关闭景区旅游接待 D. 减少飞往两极地区的航班
2021年12月22日20时左右,四川北川青片乡大林滑坡地灾点突发大规模山体崩塌,塌方3万多立方米,大林滑坡地灾点为2020年洪灾后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大林滑坡地灾点新增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山区地形陡峭 ②地区经济发达 ③地表多松散碎屑物 ④区域降水较少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8、滑坡通常会( )
①摧毁农田房舍 ②淤塞江河 ③形成新的通行道路 ④带来大量淡水,缓解旱情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022年9月29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在云南澄江动物群化石中,发现了全球最古老的有颌类牙齿化石。其中,奇迹秀山鱼是当前发现的最古老的有颌类生物,奇迹秀山鱼生活在4.4亿年前,科研人员表示,奇迹秀山鱼等一批古鱼类化石的发现,是鱼类登陆并最终演化为人的关键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奇迹秀山鱼生活在( )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10、在奇迹秀山鱼生活的时期可以看到( )
A.被子植物在陆地上繁盛 B.裸子植物在陆地上繁盛
C.三叶虫游于浅海地区 D.成群的恐龙在陆地漫步
下图是模拟某地貌的形成小实验:将细沙沿书本的中缝从高处向下缓缓倾倒,观察堆积体的形状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实验模拟的地貌是( )
A. 冲积扇 B. 海滩 C. 沙丘 D. 三角洲
12、 该地貌主要的形成地点是( )
A. 河流入海口处 B. 河流弯曲
C. 河流出山口处 D. 地势较陡的山坡
13、 在野外活动时,假如发生了泥石流,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躲在大树上,等泥石流过去后,再下来
B. 顺着沟谷向下跑,可以逃避泥石流的冲击
C. 发现泥石流后要及时报告,以便下游和沟口的居民及时撤离
D. 可以用碎石、泥沙等堵塞河道,以便阻挡泥石流下泄
甲、乙、丙三地是河流经过的地区,①②③是其河谷横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河流流速较慢、挟沙能力较弱的河段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甲和乙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流水堆积在地面形成峡谷 B. 峡谷横断面大多呈V形
C. 河流上游河谷较为开阔 D. 河流下游河谷较为狭窄
16、关于河流堆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B.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上游
C.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中游 D. 河谷发育于河流下游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其做法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某地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B.减轻当地的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概率 D.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兰阳平原位于台湾岛东北部,该平原沿海分布着南北长约23千米、高约10米的连绵沙丘。兰阳溪是孕育兰阳平原的“生命之河”,河流含沙量大。许多河流受南北向沙丘的阻挡,在沙丘西侧蜿蜒向北或向南流,最后在沙丘的缺口处入海。左图示意台湾岛局部地区地形和兰阳平原的位置,右图示意兰阳平原风频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着连绵沙丘,其沙源及沙丘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河流带来泥沙,风力堆积 B.海浪带来泥沙,河流搬运堆积
C.河流带来泥沙,海浪搬运堆积 D.盛行风吹来泥沙,风力堆积
20、兰阳平原沿海分布的沙丘( )
A.东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径小 B.西侧坡度小,颗粒物粒径大
C.东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径大 D.西侧坡度大,颗粒物粒径小
二、综合题(共3小题4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在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北纬29.2度,东经105.34度)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
(1)右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4分)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左图中①~⑥中 圈层(填数字),简述该圈层的主要特点 。(4分)
(3)要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请说出主要研究依据及其原理。(4分)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甲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 地区,是由 作用形成的。(4分)
(2)甲图中F为 ,是由 作用形成的。(4分)
(3)乙图的地貌类型是 ,是由 作用形成的。
由M到N颗粒物的大小排列是 (砂石、砾石、黏土)。(6分)
23、读我国长江流域及甲地景观、乙地放大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说出甲地河流地貌的剖面特点,并简述成因。(4分)
(2)指出长江乙河段流水作用的主要形式,并说明判断依据。(4分)
(3)分析长江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6分)蓝山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C D C D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C C B A A D A D
21、(12分)
【答案】
(1) 横波 纵波 (4分)
(2) ① 呈固态,由各类岩石组成;厚度不均,陆壳厚,洋壳薄。(4分)
(3) 地震波。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4分)
22、(14分)
【答案】
(1) 西北 风力侵蚀(4分)
(2) 新月沙丘(流动沙丘) 风力沉积(风力堆积)(4分)
(3) 冲积扇 流水沉积 砾石、砂石、黏土 (6分)
23、(14分)
【答案】
河谷剖面较陡、深,呈“V”形。(2分)
成因:由于落差大,水流急,水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强而形成。(2分)
形式:流水堆积作用。(2分)
依据:流经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水流缓慢。(2分)
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2分)
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2分)
地处河海交界地带,海潮的顶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