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
语 文 园 地 八
教学目标:
总结、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了解题目的妙处和作用,学习给文章拟题的方法。学会正确地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能从词语展开联想,写一段话。
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读课本“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本次交流的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交流平台中详细举例说明了‘段意串联法’ ,还提到了“关注文章题”“抓关键句” 等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交流平台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但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我们边读边列提纲,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写出来,然后再把它们连起来,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伯牙鼓琴》这篇课文,我们通过对题目的理解,也可大致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
《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我们只要抓住开头的那一个中心句,同样也能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交流平台
除了“交流平台”提到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外,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有:
1、要素归纳法;
2、摘录句段法;
3、取主舍次法;
4、问题回答法。
要素归纳法
句子摘录法
标题扩充法
把握主要内容
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文章的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关键句对了解主要内容也很有帮助;写一件事的文章,可以通过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
一般来讲,了解了文章每个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再把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主要内容。如《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可以边读边列提纲,把各部分的内容写出来,再连起来想一想,就知道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方法,我们要灵活运用。
常用的把握文章内容的方法有哪些?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本上的文字,把你认为重要的语句勾画出来。
段意串联法
段意合并法先分段并概括出各段段意,然后把段意串联起来。
写出每大段的意思→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
把握主要内容
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故宫博物院(材料一)》的主要内容,组内交流,再汇报。
把握主要内容
提示:合并时,要对各段的大意做适当的修改,删除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
讨论: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这种方法
把握主要内容
一般从几个方面写,层次比较清晰的文章适合用段意合并法。这类文章一般以写景、状物的居多。
标题扩充法把标题扩展成完整的句子,以课文题目为中心,顺次提出几个相关问题,把答案组织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
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开国大典》《伯牙鼓琴》的主要内容,小组内交流,再汇报。
讨论:一般什么样的文章比较适合这种方法
把握主要内容
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标题扩充法”比较合适。比如《草船借箭》一文,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谁向谁借箭 为什么借箭 最后周瑜的态度如何
一篇文章中哪些句子可能体现了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
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都可以称作文章的关键句。
试着用这种方法概括出《夏天里的成长》《青山不老》的主要内容,组内交流,再汇报。
一篇文章中哪些句子可能体现了主要内容?
把握主要内容
文中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这些都可以称作文章的关键句。
读下面各组题目,说说你的发现,和同学交流。
少年闰土 狼牙山五壮士 军神
开国大典 “诺曼底号”遇难记 草船借箭
竹节人 桥 芦花鞋
在牛肚子里旅行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词句段运用
第一组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作题目;第二组是用文章中的主要事件作题目;第三组是用文章中的某件物品作题目。第四组题目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词句段运用
用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作题目,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词句段运用
用文章中的某件物品作题目,这件物品在文中起着提示行文线索和感情线索的作用,有时还起着以小见大的作用;
题目中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的题目显得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含义深刻,起到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激发思考的作用。
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 选择一个词语, 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词句段运用
饱经风霜的脸 饱经风霜的老屋 饱经风霜的大树
树林的深处 秋天的深处 心灵的深处
第一组:“饱经风霜”的意思是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饱经风霜的脸”是指一个人经历过很多艰苦的生活。“饱经风霜的老屋”是指老屋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岁月。“饱经风霜的大树”是指大树经历了大自然的很多风吹雨打。
词句段运用
第二组:“深处”的意思是很深的地方。“树林的深处”是指树林的最里面。“秋天的深处”指的是深秋季节。“心灵的深处”指的是一个人的内心。
书写提示
书写提示
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玄秘塔碑》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柳公权
唐朝著名书法家。
其书法以楷书著称,在当时极负盛名,民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
其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并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柳公权的楷书用笔方圆并施,点画棱角分明,结构精妙。
柳公权的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道劲,有“柳体之称。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答客诮》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学界的三魂》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日积月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看似多情,却是在玩弄感情,这是多情的无情。更加不是豪杰。然而,在成就大义的同时又能顾全自己的子女,比无情的多情少了份悲怆,却多出了许多无法衡量的幸福与快乐。这是多情的多情,难道不是大丈夫么?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要敢为天下先,要敢于披荆斩棘,勇于开拓创新。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是说明中国人中有骨气、有自信的人大有人在,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总结和交流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词句段运用”教会我们给文章拟题的方法,还从词语展开想象,写了一段话。欣赏了柳公权楷书的特点。积累了鲁迅名言,感受到他的精神。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
1.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词语,发挥想象,写一段话。
2.完成 《分层作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