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6 23:16:43

文档简介

连云港市连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答案
1.A 2.B
【解析】1.金星是地内行星,比地球距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更高,公转轨道更短,A正确,D错误;金星属于类地行星,体积与质量与地球相近,金星的大气主要是温度较高的二氧化碳组成,缺少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BC错误。故选A。
2.“月掩金星”现象发生时地球、月球和金星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有利于“月掩金星”现象的发生,B正确,其他选项描述的不是发生“月掩金星”现象的密切条件,ACD错误。故选B。
3.B 4.D
【解析】3.由材料“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可知其生活年代约为4亿年左右,再根据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2.52-5.41亿年为古生代,推知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由图可知,甲地质时期大致为古生代晚期到中生代末期,蕨类植物在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繁盛 ,A错误;三叶虫 最早出现于寒武纪,在古生代早期达到顶峰,此后逐渐减少至灭绝,B错误;哺乳动物繁生在新生代,C错误;恐龙大繁生主要出现在中生代,D正确,故选D。
5.B 6.C 7.A
【解析】5.一般认为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B正确;上地幔一般位于莫霍面以下,而软流层应位于上地幔上部,B错误;下地幔大致在670千米以下,均不在软流层所在圈层,C错误;地核深度更大,D错误。故选B。
6.据图分析,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③增大,C正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⑤增强,A错误;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④减小,B错误;①是大气层外的 太阳辐射,不会受大气层影响,D错误。故选:C。
7.为地震准备的应急救援包中,主要包括求援类物品、急救包和器具类等应急物品。高频哨可以用高频声音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提示自己位置,A正确;身份证、手机和银行卡不是地震应急救援包的必备物品,BCD错误。故选A。
8.A 9.B
【解析】8.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地壳厚度不一,海洋地壳薄,陆地地壳厚,平均厚度为17千米;软流层位于地壳以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别大致位于33km,2900km深处。地心列车正在加速,说明未过地心;到达4100km深度,已经过了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位于外核中部;地震波横波不能通过液态介质,故液态外核不会检测到横波。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D 11.C
【解析】10.玻璃温室阻挡内部温度的散失,达到保温鲜果,相当于增强了⑤大气逆辐射,D正确。②是太阳辐射,A错误。③是对太阳辐射的散射,B错误。 ④是地面辐射,C错误。故选D。
11.冷空气重,位于底部,热空气轻,会上升到顶部,从而形成空气对流,因而打开顶部和最底部的通风口更有利于空气的流动。图中甲和丁的位置刚好符合顶部与底部的位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A 13.B
【解析】12.热力环流形成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房屋前后热力差异越大,穿堂风越明显,图A中房前为水泥地,白天升温快,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房后为树林,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风从树林经房屋吹向水泥地,形成穿堂风。树林和水泥地热力差异最大,穿堂风最明显,A正确。故选A。
13.穿堂风通常产生于建筑物间隙、高墙间隙、门窗相对的房间或相似的通道中,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异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人为制造穿堂风主要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可减少生活用能,②③正确;白天风从山林吹向石质地面,可能导致湿度增加,夜晚风由石质地面吹向山林,可能导致湿度下降,④错误;穿堂风对大气污染影响不大,①错误。所以选B。
14.D 15.A
14.根据所学知识,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由图可知,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因此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由图可知,丙地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侧,根据所学知识,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指向东南,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风向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再结合摩擦力的作用下,丙地近地面吹北风,孔明灯受北风的影响有可能向南飞行,因此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C 17.A
【解析】16.E是世界大洋表面蒸发,P是降水。读图可知,E与P的差值当是正值时,蒸发大于降水,海水盐度大,C正确。E与P的差值不随纬度增加而增加,最大值在副热带海区,A错误。南北半球不对称分布,例如在赤道附近,B错误。负值时,蒸发小于降水,海水盐度小,D错误。故选C。
17.读图可知,影响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南半球该纬度降水量大,海水盐度较低,A正确。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蒸发量、密度差异不大,BC错误。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都是赤道暖流,差异不大,D错误。故选A。
18.C 19.C
【解析】18.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因纬度而异。通常情况下,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白令海峡海区位于较高纬度,故其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小,③符合,①、②、④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较大,不符合。故选C。
19.质感多指某物品的材质、质量带给人的感觉,与下潜深度无关,A错误;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较小,故B错误;随着深度增加,海水压力不断变大,故下潜深度不断增加需要耐高压能力变强,C正确;海水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故D错误。故选C。
20.D 21.B
【解析】20.鹅卵石堆的间隙较大,有利于雨水快速通过,在溢流井旁放置了很多鹅卵石,其目的是利用这一特性增加雨水下渗,防止积涝,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1.下凹式绿地的建设可以使地表径流汇入低洼地带,以达到减少该区域地表径流的作用,B正确;雨水停留在低洼处会增加地下径流和雨水下渗,AC错误;土壤蒸发与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相关,D错误。故选B。
22.A 23.B
【解析】22.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因此潮汐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天体引潮力,A正确;盛行风、太阳辐射能、海陆热力性质等也会导致海水运动,这些因素导致的海水运动不是潮汐,BCD错误。所以选A。
23.远洋巨轮吃水深度较大,需要在水位高时进出港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1:00—13:00为高潮水位,海水水位较高,适宜远洋巨轮进出该港,B正确;7:00—9:00潮高较低、16:00—18:00为落潮、19:00—21:00潮高较低,都不适宜远洋巨轮进出该港,ACD错误。所以选B。
24.B 25.B
【解析】24.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雨季储存水,旱季为当地人们提供水源,因此根据猴面包树的生长习性推测其长在热带草原带,图中甲为热带雨林带、乙为热带草原带、丙为热带荒漠带、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5.甲乙丙位于同一纬度带,自然带分别是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的环境)、热带草原带(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季)热带荒漠带(全年炎热干燥),因此主要是降水因素导致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
(1) A 地面辐射 对流
(2)升高
(3) 白天 顺时针
(4)变小
【详解】(1)图中A层位于近地表至地面以上约12km处,是对流层;B层位于对流层顶(约地面以上12km处)到50km高空处,是平流层;C层位于50km高空以上,是高层大气。由所学知识可知,对流层内集中了大气大部分的水汽、固体杂质等,云雾等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辐射),离地面越近,气温越高;离地面越远,气温越低;由于对流层大气下热上冷,热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空气冷却收缩下沉,故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2)B层平流层中含有臭氧层,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故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3)由图可知,a点等压面向下凸出,b点等压面向上凸出,说明a处气压低于b处气压,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此时应是白天,陆地近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升温快、气温高,空气对流上升导致气压降低;海洋近海面接受太阳辐射升温慢、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导致气压升高。陆地近地面气压较低,说明陆地近地面空气上升,陆地高空气压较高;海洋近海面气压较高,说明海洋上空空气下沉,海洋高空气压较低;同一水平面,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近地(海)面由气压较高的近海面流向气压较低的近地面,高空由气压较高的陆地高空流向气压较低的海洋高空,即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4)若右图中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说明b点所在的近海面气压与a点所在近地面气压差值减小,风速会变小。
27.
(1)地形平坦开阔;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临近海洋,海盐资源丰富。
(2)
(3) 地表径流 海陆间
(4)6:00~10:00;为了保证安全起见,赶海要选择落潮、潮高小的白天。
【详解】(1)盐场,指的是盐的生产场所,由盐度高的水体经蒸发后盐分结晶而形成的。塘沽盐场临近海洋,海盐资源丰富。此外,盐分结晶考查的是影响蒸发的因素,该地位于海边,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大面积晒盐;该地位于天津,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夏季气温高,蒸发量较大。
(2)滨海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近海地区风向昼夜发生反向转变。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陆地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海洋近海面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高空气压降低。风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高空风从陆地上空吹向海洋上空,近地面(近海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所示。
(3)由材料可知,海河防潮闸的修建能有效防止海水倒灌,故其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海河是外流河,注入海洋,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防潮闸影响地表径流,干预了海陆间循环。
(4)由材料可知,赶海是赶在潮落的时机。图中落潮的时间段为3时~10时,16时~22时。但赶海时为了保证安全,应选择在落潮且潮高较小的白天,因此应选择在6时~10时。
28.
(1) 甲—①,乙—②,丙—③ 甲
(2) 低 圣劳伦斯河汇入,稀释海水盐分
(3) 寒流 降低水温
(4)寒流和暖流在此交汇,浮游生物大量聚集
【详解】(1)由图可知,甲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接近30℃,对应图2的①;乙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略高于20℃,对应图2的②;丙处海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略高于10℃,对应图2的③。由图2可知,不同纬度深层海水水温均较低;由材料“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甲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最高,与深层海水的温差最大,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
(2)近岸海域的海水盐度除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影响外,还与陆地淡水径流有关。由图结合所学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汇入,可稀释海水盐分,使得圣劳伦斯湾表层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低。
(3)冰山源自高纬,说明洋流源自高纬,高纬水温较低,故该洋流性质是寒流。该寒流较同纬度海域水温低,可降低流经海域的水温。
(4)由所学知识可知,纽芬兰岛附近有寒流和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深层营养物质上泛,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形成渔场。连云港市连云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50分)
2023年3月24日晚,“月掩金星”亮相天宇。“月掩金星”是月亮在运行中恰好走到金星和地球的中间,三个星球呈一条直线时发生的天象。下图为“月掩金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地球相比,金星( )
A.表面温度更高 B.属于巨行星 C.大气环境相似 D.公转轨道长
2.与“月掩金星”现象密切相关的条件是( )
A.天体运动速度时刻变化 B.行星公转轨道具有共面性
C.月球的体积远小于金星 D.金地距离远大于地月距离
2023年5月,浙江渔民在杭州湾滩涂发现中华鲎(hòu)(图左)。鲎有“生物活化石”之称,早在距今4亿年左右就生活在地球上。图右为地质年代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鲎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
A.前寒武纪 B.古生代 C.中生代 D.新生代
4.下列地球演化历史特点,发生在甲地质时期的是( )
A.蕨类植物繁盛 B.出现三叶虫 C.哺乳动物繁生 D.恐龙大繁生
火山活动深刻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1883年,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爆发,产生的巨量火山灰上升到高层大气中,导致随后一年全球均温下降0.6℃。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6.据图分析,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爆发导致随后全球降温的主要原因是( )
A.⑤减小 B.④增大 C.③增大 D.①减小
7.大型火山喷发往往会伴随地震发生。为减少破坏性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人们准备应急救援包时,下列物品必备的是( )
A.高频哨 B.身份证 C.手机 D.银行卡
某科幻电影中,中国的“南极庭院计划”真空隧道,由中国的漠河穿过地心到达南极大陆的南极半岛。地球隧道运输没有摩擦力,地心列车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穿行于隧道,全程耗时约40分钟。完成下面小题。
8.地心列车出发最初穿过的地壳层( )
A.由坚硬的岩石组成 B.海洋部分较厚
C.平均厚度为39~41km D.含有软流层
9.地心列车播报“您现在已到达4100km深度,速度为7.5km/s,继续加速”时( )
A.已过莫霍界面,未到达古登堡界面
B.位于液态地核中部,奔向固态地核
C.已通过地心,位于液态地核中部
D.接近地心,检测到地震波横波和纵波
玻璃温室能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并能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玻璃温室会设计若干个通风孔,可以通过开启和关闭通风孔达到调节室内气温的目的。如图示意玻璃温室主要热量收支情况,甲、乙、丙、丁为通风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玻璃温室有效地增强了( )
A.② B.③ C.④ D.⑤
11.为了达到最好的通风效果, 应开启的通风孔为(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乙和丁
某同学在研究“小区宜居环境”问题了解到:门、窗都敞开一般会有“穿堂风”流经房屋内。“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完成下面小题。
12.从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穿堂风”现象最显著的是( )
A. B.
C. D.
13.人为制造“穿堂风”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减少生活用能③降低室内温度④提高室内湿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燃放孔明灯是我国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冉冉升起的孔明灯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我国某地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所燃放的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5.如在图中丙地燃放孔明灯,其在近地面可能的飞行方向是( )
A.向南 B.向北 C.向东 D.向西
海水的盐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降水和海面的蒸发是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图示意世界大洋表面蒸发(E)、降水(P)的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有关E与P的差值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B.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C.正值时海水盐度大 D.负值时海水盐度大
17.影响南北纬10°附近表面海水盐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降水 B.蒸发 C.密度 D.洋流
水下滑翔机是水下观测设备的运载器,对水下观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22年7月初,我国测试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达10619米,刷新了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的世界纪录。完成下面小题。
18.若水下滑翔机对白令海峡海区的海水进行观测,图中正确反映该海区海水密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海燕—X”水下滑翔机最大下潜深度刷新世界纪录,主要得益于其制造材料( )
A.质感轻 B.耐低温 C.耐高压 D.抗腐蚀
下凹式绿地是指高度低于周围路面的公共绿地,也称低势绿地。它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达到减少积涝的作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在溢流井旁放置了很多鹅卵石,其目的是( )
A.减少雨水侵蚀 B.降解雨水杂质
C.防止泥沙淤积 D.增加雨水下渗
21.下凹式绿地的建设,可以减少该区域( )
A.地下径流 B.地表径流 C.雨水下渗 D.土壤蒸发
潮汐是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海洋运输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远洋巨轮进出浅水港,多利用涨潮时的高水位进出港口。下图为上海吴淞港某日潮高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产生潮汐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天体引潮力 B.盛行风 C.太阳辐射 D.海陆热力性质
23.当日下列时段,最适合远洋巨轮进出该港的是( )
A.7:00—9:00 B.11:00—13:00
C.16:00—18:00 D.19:00—21:00
猴面包树喜热耐旱,雨季储存水,旱季为当地人们提供水源。下图1为猴面包树景观图,下图2为非洲南部部分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猴面包树主要生长地区的自然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5.导致甲乙丙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 B.降水 C.气温 D.土壤
二、综合题(50分)
2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左图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是 层(填字母),它的直接热源是 ,其温度的垂直变化决定了该层大气以 (对流/平流)运动为主。(6分)
(2)在图中含有臭氧的大气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升高/降低)。(2分)
(3)当发生右图情况时,常出现于 (白天/夜晚),此时图中形成的热力环流方向为 (顺时针/逆时针)。(4分)
(4)若右图中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变小,则a、b间风速会 (变大/变小)。
(2分)
27.暑假期间,北京市某同学与家长一起通过自驾游的方式去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区游玩。其间发现了很多引人深思的现象。(16分)
乘车前往海边时,该同学发现路边有一座座雪白的“小山丘”(左图),经查询,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塘沽盐场。右图为天津市气候类型图。
说出该地形成盐场的条件。(4分)
该同学10:00抵达海边,感受到习习凉风,不禁回想起地理课上学习的“海陆风”。
(2)请帮助该同学完善热力环流示意图,在适当位置标注箭头,标出此时为“海风”还是“陆风”。 (4分)
该同学抵达海河入海口,发现海河防潮闸巍然屹立。据了解,海河防潮闸的修建能有效防止海水倒灌,实现海河水“咸淡分家”。
(3)防潮闸对水循环中的 (填写水循环环节)存在直接影响,同时也
干预了 (填写水循环类型)循环。(4分)
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这也是该同学最想体验的活动之一。读图“塘沽区某日的潮高变化曲线图”。
(4)请为该同学选择合适的赶海时间段并说明理由。(4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海水温差发电是指利用表层海水与深层海水的温度差来进行发电,海水温差越大发电效率越高。图1为太平洋沿某条经线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随纬度分布图;图2为该经线上甲、乙、丙三处海域水温随深度的变化图;
材料二:下图为大西洋局部及圣劳伦斯湾位置示意图。
(1)判断图1中的甲、乙、丙与图2中①②③的对应关系 。
根据海水温差发电原理,甲、乙、丙三处海域最适宜海水温差发电 。(8分)
(2)图3中圣劳伦斯湾表层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 (填低或者高),
主要原因是 。(4分)
(3)图3中每年春季大量源自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川)的冰山抵达纽芬兰岛附近。洋流是携带冰山抵达纽芬兰岛的主要动力,其洋流性质是 ,对附近海域表层水温的影响是 。(4分)
(4)图3纽芬兰岛附近存在一大型渔场,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为 。(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