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27 07:1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 三 节 大 气 热 力 环 流
第 三 章 地 球 的 大 气
学习目标 |大气热力环流
0 1
通过热力环流模拟实验,观察、描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0 2
能够根据给定情境自主画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归纳出大气热力运动的空间分布规律。(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
03
依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内的热力环流状况,包括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过程,感悟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情境材料
国庆假期期间,家住马窖南山社区的小茗同学邀请同学来家里做客。应同学要求,小茗下厨准备午餐。但是,在准备材料时,小茗却被洋葱难倒了,切洋葱时眼睛总忍不住落泪。上网查阅资料后,小茗发现切洋葱时洋葱释放的刺激性气体会随空气上升,导致眼部不适。那么,有什么方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小伙伴纷纷提出自己的建议。
小伙伴1:戴上眼镜切洋葱就不会被“辣眼睛”了!
小伙伴2:在案板旁边点蜡烛切洋葱不容易落泪!
哪种方法可行呢?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课堂实验
器材准备:讲台、两个案板、两把小刀、4个洋葱、2支蜡烛
实验过程:
①把器材有序布置在讲台上,在其中一个案板右侧桌面上固定2支蜡烛;
②邀请两名身高接近的同学上台,其中一名佩戴眼镜;
③点燃蜡烛后,由两名同学以同样的方式和速度分别在两个案板上切洋葱;
④其他同学观察两名同学切洋葱时的反应,留意哪种方法不落泪并思考原因。
预备知识
1、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大气上界
地面
A
B
H
h
b
a
b1
b2
b3
a1
a2
a3
大气上界
地面(受热均匀)
大气层、空气柱示意图
比较气压高低:
a1 ___a2 ___ a3
b1 ___b2 ___ b3,
a1 ___ b1
=
=
=
=
>
比较空气密度:
a1 ___a2 ___ a3
b1 ___b2 ___ b3,
a1 ___ b1
=
=
=
=
>
预备知识
1、气压: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所受到的重力。)
大气上界
地面
A
B
b
a
b1
b2
b3
a1
a2
a3
大气上界
地面(受热均匀)
大气层、空气柱示意图
结论:气压和空气密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递减。对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必大于高空。
H
h
C
D
A
B
预备知识
2、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思考: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等压面有什么特点?与海拔有什么关系?
1010hpa
等压面
1005hpa
等压面
预备知识
2、等压面: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在地面受热均匀的情况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
③近地面和上空的同一水平面的气压还相同吗?若不同,空气将如何运动?
①点燃蜡烛,即增加热源有何作用?增加热源对桌面不同区域(切洋葱处和蜡烛处)的温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②当桌面冷热不均时,近地面的空气将首先如何运动?
④同一水平面气压不同,等压面如何变化?
分组讨论:请结合实验过程和下图示意图,小组共同讨论以下问题。
原理探究
原理探究
地面
受热
冷却
高空
1000hpa
900hpa
800hpa
A
B
D
C
讨论①:点燃蜡烛,即增加热源有何作用?增加热源对桌面不同区域(切洋葱处和蜡烛处)的温度会产生什么影响?
原理探究
地面
高空
1000hpa
900hpa
800hpa
受热
A
B
冷却
D
C
讨论②:当桌面冷热不均时,近地面的空气将首先如何运动?
原理探究
地面
高空
1000hpa
900hpa
800hpa
A
B
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受热
D
C
结论2:当地面冷热不均时,首先引起近地面气流的垂直运动,进而导致高空和近地面的气压发生变化,造成空气的水平运动。
讨论③:近地面和上空的同一水平面的气压还相同吗?若不同,
空气将如何运动?

原理探究
1020
1025
1020
1015
1020
1015
1020
1015
1010
1015
1010
1015
1010
1005
1010
1005
1010
1005
1000
1005
1000
1005
1000
995
1000
等压面
高压
低压
讨论④:结合下图,思考当同一水平面气压不同时,等压面如何变化?
结论3:
等压面的凸向规律
——凸高凹低


D
原理探究
讨论④ :结合下图,思考当同一水平面气压不同时,等压面如何变化?
地面
高空
1000hpa
900hpa
800hpa
A
B
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受热
C
800hPa
1000hPa
高压
原理探究
讨论⑤ :试比较A、B、C、D各点气温和气压的大小。
结论:
各点气温:TA>TB>TC>TD
各点气压:PB>PA>PC>PD
对同一地区,近地面气压和气温大于高空。
高压、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的。
A
B
冷却
高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受热
C
D
实验结论
请你根据上述探究过程,画出“点蜡烛切洋葱”的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切洋葱时刺激性气体的扩散过程。




清洁空气下沉
刺激性气体平移扩散
知识小结
高压
B
A
受热上升
C
D
冷却下沉
低压
高压
低压
地面
近地面B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A地空气受热上升,使上空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B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使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蜡烛(热)
洋葱(冷)
思维进阶
午饭过后,小茗同学提议大家到南沙湾海边散散步吹吹海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站在沙滩上,小伙伴们感受到了一阵阵凉爽的海风迎面吹来,美丽的海景让他们流连忘返,情不自禁在海边沙滩游玩了一下午。夜幕逐渐降临,温度下降,看到头发扬起的方向,小茗意识到了风向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任务:请根据所学内容在学历案上分别画出白天和夜晚海陆之间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图。
思维进阶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白天: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上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上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夜晚:陆地比热容小,降温快,上空形成低压,近地面形成高压;
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上空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低压
思维进阶
陆地
海洋


陆地
海洋


白天:近地面的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即吹海风
夜晚:近地面的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即吹陆风
吹海风
吹陆风
海陆风
举一反三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在山坡和山谷之间,在城市与郊区之间,请你阅读课本P85和P86-87内容,在学案上绘制出山谷风、城市风的热力环流模式图。
举一反三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例如,在山坡和山谷之间,在城市与郊区之间,请你阅读课本P85和P86-87内容,在学案上绘制出山谷风、城市风的热力环流模式图。
归纳总结
根本原因

引起
导致
造成
造成
请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知识框架,明确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太阳辐射差异
地面
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气压差
空气水平运动
热力环流
近地面
课堂检测
下图为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①、②、③位于等压面上,④、⑤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的气压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处,气温较低的是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处。
(3)若该图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朗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A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
⑤>①=②=③>④
B
A
A
海洋
课后检测——A 巩固练习
随着冬季越来越近,天气渐凉,教室门一开,前排的同学先感觉到腿冷。结合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②>③>④>① B.②地阴雨天气,③地晴朗天气
C.气压:③>②>①>④ D.②地垂直方向大气下沉
课后检测——A 巩固练习
随着冬季越来越近,天气渐凉,教室门一开,前排的同学先感觉到腿冷。结合学习的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教室的门刚打开时,空气流动的情况是( )
课后检测——A 巩固练习
下图示意某区域不同高度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四地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③④①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4.如果③为海洋,④为陆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吹陆风 B.此时为白天
C.③地气温高 D.④地气流下沉
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
6.“风塔”顶部四面镂空的主要目的是 (  )
A.便于室内空气流出 B.便于室外空气流入
C.便于室内热量散发 D.便于采光
7.室内大厅的空气运动(  )
A.从四周流向水池  B.从水池流向四周
C.中央为上升气流 D.四周为上升气流
课后检测——A 巩固练习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建筑。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上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下图)。据此完成6~7题。
课后检测——B 拓展学习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300米,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如图所示)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图中循环气流的形成过程,说明内室增温的原因。
课后检测——C 实践类作业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也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请同学们以4—6人为单位组成研学小分队,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室内,走进大自然,共同讨论和寻找身边的热力环流现象,并根据发现的现象做简要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