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6张PPT)
新教材 · 湘教版 · 高中地理 · 必修一 · 第四章 ·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盐度
温度、密度
海水的理化性质
鲍鱼被称为海洋生物中的“软黄金”,最适宜的生在水温是12~25℃,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鲍鱼死亡。从2004年开始,福建霞浦、莆田等地的鲍鱼养殖户,陆续与山东荣成的鲍鱼养殖企业开展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合作。
鲍鱼“转场”的方向是什么?
鲍鱼从福建转出的时间及原因?
鲍鱼转回福建的时间及原因?
一、海水的性质
海水的温度
海水的盐度
海水的密度
海水温度的变化
太阳辐射
海水蒸发
热量来源
热量支出
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海水温度的变化原理
太平洋海区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图
2月
8月
描述2月、8月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差异,并分析影响因素。
时间分布:
同一海区表层海水,夏季高,冬季低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40°N
10℃
15~20℃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时间分布)
活动一
描述8月世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并说出影响因素。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水平分布)
活动二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分布规律1:
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主要原因:
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
温度/°C
纬度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水平分布)
活动二
比较大洋东西岸A和B两海域水温的差异,并说出影响因素。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
B
A
20~25℃
15~20℃
分布规律2:
同一纬度,
暖流流经,水温较高;
寒流流经,水温较低
影响因素:
洋流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水平分布)
活动二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洋流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向和流速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洋流是海洋中以水平流动为主的“河流”。
洋流是地球表面热量、水分的重要传输者。
洋流的性质
暖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
寒流:从 的海区流向 的海区。
水温高
水温低
水温低
水温高
高纬,水温低
N
S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暖 流
暖 流
寒 流
寒 流
低纬,水温高
高纬,水温低
下图中甲、乙、丙三个观测站各自的纬度位置不同,表层水温在17℃至27℃之间不等。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垂直分布)
活动三
1. 按纬度位置由高到低的顺序,对甲乙丙三个观测站排序,并说明理由。
纬度位置由高到低:丙、乙、甲
在相同经度位置的海域,
纬度越高,海洋表层水温越低。
表层水温由高到低:甲、乙、丙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垂直分布)
活动三
2. 据图描述海水温度的垂向变化特点。
水温基本趋向均匀分布;
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温跃层
深水区
水温变化缓慢,温度偏低
特点:表层海水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内变化明显,
1000~2000米变化较小,2000米以下保持低温状态。
表层区
探究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空间分布——垂直分布)
活动三
3、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差异大,但是深度1000米以上的深层海水,水温随深度变化不大,经常保持着低温状况。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温跃层
深水区
表层区
三个观测站的表层水温差异较大,是因为纬度不同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
但是海水的热导率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1000米以下的海水受表层海水的影响越来越小。
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1)海水温度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
同一海区水温,夏季高,冬季低
(2)海水温度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①水平方向
纬度:低纬海区水温高,高纬海区水温低
洋流:暖流流经水温高,寒流流经水温低
②垂直方向
表层区:水温基本趋于均匀分布
温跃层: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深水区:变化缓慢,水温偏低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大气温度,影响气候
从区域尺度来说,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比内陆地区小;
从全球尺度来说,海水对大气的温度具有调节的作用。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调节大气温度,影响气候
据统计,以往100年间,由于海洋表层水温上升,大洋飓风发生的频率显著上升。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深度:深度越深,海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
海洋生物垂直分布图
季节:海水温度温变化导致某些海洋生物发生季节性游动;
沙丁鱼洄游路线示意图
(2)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渔业活动
纬度:纬度不同,海水温度不同,海洋生物的类型不同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和渔业活动
鲍鱼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对海洋运输的影响
纬度较高的海域,海水有结冰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雪龙”号和“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破冰船
课堂训练
家住重庆的小明寒假准备去旅游,想在海滨浴场享受一下游泳乐趣。通常表层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适宜游泳。图为葫芦岛、厦门及西沙海洋站的表层海水多年月平均温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最可能选择的旅游地点为( )
A.葫芦岛 B.厦门
C.西沙 D.重庆
2.三地表层海水平均温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 B.海陆
C.地形 D.纬度
C
D
(二)海水的盐度
我尝了一口,海水为什么又咸又苦?
二、海水的盐度
盐度
指溶解于海水中的盐类物质与海水质量的比值
世界大洋的平均盐度35‰
海水中主要的盐类物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镁
海水既咸又苦的原因
二 、海水的盐度
1.总体来看,世界不同纬度海水盐度分布有何规律?
水平分布
8月份世界海洋表层盐度分布
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
世界海洋表层盐度自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低纬度海区递减。
【活动2·自主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水平分布
赤道附近:
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稍低。
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
副热带海区(南北纬25°-35°海区):
降水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较高。
高纬度海区:
温度低,蒸发量小,加之反复结冰、融冰,盐度较低。
结冰会导致冰下海水盐度升高,
融冰会导致冰下海水盐度降低。
影响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温度、结冰融冰
指出同纬度地区的A、B两地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A
B
AA地附近寒流流经,盐度较低。
B地附近暖流流经,盐度较高。
二、海水的盐度
水平分布
影响因素:洋流
图3.12 世界大洋8月表层海水盐度分布
与海岸线平行。
原因:陆地径流带来大量淡水,使得河口处盐度较低,越向海洋中部盐度越高。
红线圈出的海区,表层海水等盐度曲线的延伸方向有什么特点?试推断原因。
影响因素:淡水注入
二、海水的盐度
水平分布
二、海水的盐度
层次 盐度变化 中低纬度 海区 高纬度
海区
浅表层
盐跃层
2000米以下 垂直分布
2.世界不同纬度地带海水盐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比较均匀
显著变化
盐度较高
盐度降低
盐度较低
盐度升高
近似均匀分布
【活动3·自主探究】
红海
波罗的海
试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汇入情况、海区形状等角度,分析二者盐度差异显著的原因。
【活动4·合作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超过40‰;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低于10‰。
试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汇入情况、海区形状等角度,分析二者盐度差异显著的原因。
【活动4·合作探究】
二、海水的盐度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超过40‰;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低于10‰。
北回归线
60°N
红海 波罗的海
纬度位置
气候特点
淡水汇入
海区形状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超过40‰;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区,盐度低于10‰。试从纬度位置、气候特点、淡水汇入情况、海区形状等角度,分析二者盐度差异显著的原因。
【活动4·合作探究】
纬度低,气温较高,蒸发强烈
周围河流众多,汇入淡水较多。
海域狭长,海区封闭,与外界
低盐度海水交换少。
纬度高,气温较低,海水蒸发量小
附近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
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附近,全年温和湿润,降水较多。
周围河流较少,淡水注入较少。
海区封闭,与外界高盐度海水交换少。
海区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易导致海水盐度更高或更低。
二、海水的盐度
二、海水的盐度
因素 影响
降水量与蒸发量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低;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高
洋流 暖流流经海区盐度高;寒流流经海区盐度低
淡水注入 有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低;无淡水注入的海区盐度高
海水温度 水温高的海区盐度高;水温低的海区盐度低
结冰和融冰 结冰会导致海水盐度升高,融冰会导致海水盐度降低
海区封闭 海区封闭,盐度高的更高,盐度低的更低
1、影响盐度的因素
2、海水盐度与人类生产生活
03
长芦盐场
2、海水盐度与人类生产生活
①提取化学物质(晒盐、制碱等)
长芦盐场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这里海滩宽广平坦,雨日较少,日照充足,适合晒盐、制盐。
②海水淡化
2、海水盐度与人类生产生活
以色列通过将海水淡化,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的缺水状况。
③海水养殖
2、海水盐度对人类的影响
海水盐度的稳定性很重要。注意暴雨会引发养殖场的海水盐度降低,如应对不当,会造成养殖的鱼虾等大量死亡。
3.下列关于图示全球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盐度最低
B.北半球盐度变化较小
C.副热带地区盐度最高
D.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盐度相同
课堂训练
C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海水盐度受所在海域温度、降水量、蒸发量、汇入淡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4.全球气候变暖,南极大陆周围海域海水盐度将( )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课堂训练
海水盐度是指海水中全部溶解固体与海水重量之比,通常以每千克海水中所含的克数表示。人们用盐度来表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海水盐度受所在海域温度、降水量、蒸发量、汇入淡水量等因素的影响。图为世界海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分布示意图。
A
课堂检测
下图为北印度洋冬季表层海水盐度(‰)分布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图示表层海水盐度整体空间分布特点是( )
①纬度越高盐度越高
②经度越大盐度越低
③沿海盐度比远海低
④西部盐度比东部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
D
(三)海水的密度
温度
盐度
压力
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负相关
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正相关
深度越深,海水压力越大,密度越大→正相关
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称为海水密度,其单位是g/cm3或kg/m3。
三、海水的密度
大西洋表层海水密度、温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分布示意
读下图,说出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原因:海水密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海水温度的变化,而海水温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海洋表层海水密度特点:由赤道向两极密度逐渐变大,两极地区密度最大。
三、海水的密度
水平分布
【活动5·自主探究】
1.说出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原因。
三、海水的密度
垂直分布
1500m
2300m
低纬度海区从海面至海平面下1500m,海水密度迅速增大。
从海面1500m-2300m,海水密度缓慢增长。
2300m以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
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变化很小。
海水导热率低
随着深度增加,水温迅速降低,海水密度也迅速增加。
问题探究
活动1:表层海水的密度可以直接进行测量,是否也可以将深层海水直接提升到海面来测量其密度?为什么?
不可以。海水密度的变化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深层海水直接提升到海面后,其温度、压力等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深层海水的密度也会随之变化,导致测量不准确。
问题探究
活动2:轮船的吃水深度与海水密度有什么关系?
海水的密度不同,船舶的吃水深度就不同。
密度越大,浮力越大,船舶吃水深度变浅。
2.人类可以利用海水密度从事哪些活动?
2.人类可以利用海水密度从事哪些活动?
海水密度的迅速变化,对声波有折射作用,潜艇在此深度下活动,不易被上部侦察测到。
美国“长尾鲨”号核潜艇事件
海
中
断
崖
密
度
低
密
度
增加
海中断崖
海中断崖: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有时随着深度增加,会出现海水密度突然减小的情况,海水浮力也会突然变小,称为“海中断崖”,这可能会使得潜艇掉落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导致艇毁人亡。
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方向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表层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从表层到深层) 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大
同纬度海域海水密度大致相同
密度跃层: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发生显著变化的水层
温度
盐度
压力
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小结
三、海水的密度
海中断崖: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突然减小的情况
6.下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表层海水温度为20°C
D.0~1km之间,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课堂训练
B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第1题。
8.以下海域海水密度最低的是( )
A.南极海域 B.红海 C.赤道海区 D.副热带海区
7.以下关于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B.与海水温度呈正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C.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正相关
D.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与盐度呈负相关
课堂训练
C
C
读“海水温度和盐度与海水密度关系图”,回答2~3题。
课堂检测
1963年4月10日,美国海军“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部大陆架边缘做下潜300米的潜水试验时,突遇“海中断崖”,沉入2300米的海底,潜艇被巨大的海水压力挤破,艇上129名船员全部遇难。读下图,完成下题。
9、“长尾鲨”号核潜艇失事原因是( )
A.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盐度增加,导致潜艇受腐蚀漏水
B.随下潜深度增加海水温度升高,导致核潜艇燃料泄漏
C.航行途中突遇海水区域密度变小,导致潜艇急剧下沉
D.极地地区流向低纬地区的寒流挟带冰山撞击潜艇所致
C
课堂小结
海水的温度
决定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收:太阳辐射
支:海水蒸发
垂直分布:从海面向海底呈不均匀递减
水平分布: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季节变化:同海区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影响海洋生物分布
影响海洋运输
调节全球气温
海水的盐度
概念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产生的影响
由副热带海域向两侧递减
温度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寒暖流、淡水注入、结冰、融冰
晒盐、制碱、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冲厕
海水的密度
概念及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水平分布: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海水的性质
波浪
二、海水的运动
潮汐
洋流
表层海水运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
波浪的类型
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称为“涌浪”。
拍岸浪(近岸浪):风浪或涌浪传至浅水区时,受到海底摩擦作用,能量衰减,出现破碎和卷倒的浪。
海浪
波峰
波谷
波长
波
高
波浪的类型
风暴潮:在强风作用下,近岸地区海平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风暴潮能量巨大,属于一种自然灾害。多发生在热带、温带的沿海地区。
无风不起浪——
是真的吗?
探究一
不一定。
“无风不起浪”描述的是典型的风浪,无风的海面也会出现涌浪。
除此之外,海底地震、火山喷发也可以形成海浪,即“无风三尺浪” 。
波浪的类型
海啸: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的波动,并因此形成的能量巨大的巨浪。
地震时海啸开始
海啸袭击沿海地区
波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塑造——营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海浪侵蚀和堆积)
波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开发——海洋能资源(波浪能)
我国“万山号”波浪能发电装置
波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产生
出海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
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出于安全考虑,需要选择浪小时
波浪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破坏——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对波浪的防御与利用措施
密切关注海浪预报,合理安排滨海及海上活动;
修筑防波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选择合适的沿海海域建设冲浪运动场所;
发展技术,利用海浪发电。
红树林
海堤
潮汐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
白天出现的海水涨落
潮
傍晚出现的海水涨落
汐
万有引力(月)
惯性离心力(日+月)
万有引力(日)
大潮
大潮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万有引力叠加
朔(初一二)
地球对月球和太阳的惯性力叠加
大 潮
大 潮
大潮
大潮
万有引力(月)
惯性离心力(日)
+
万有引力(日)
惯性离心力(月)
+
望(每月十五或十六)
月球和日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接近90°,
引潮力互相抵消,形成小潮。
万有引力(月)
惯性离心力(日)
万有引力(日)
上弦月(每月初七或初八)
下弦月(每月二十三前后)
万有引力(月)
月球和日与地球的相对位置接近90°,
引潮力互相抵消,形成小潮。
小 潮
分析钱塘江大潮在每年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的原因。
探究二
分析钱塘江大潮在每年中秋节前后最为壮观的原因。
探究二
天文大潮:
地、月、日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引潮力最大
河水顶托:
中秋节前后,钱塘江水量丰富,河流顶托作用明显。
杭州湾形状:
外宽内窄,呈喇叭状,
浪潮涌入狭窄河道,
水体涌积,水位暴涨。
风势:
此时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增大潮差。
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
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
人们用竹竿搭出养殖紫菜的网。
水落去,紫菜出露在空气中,进行光合作用;
潮水涨起,紫菜浸入海水中,可以吸收养分。
利用潮涨潮落规律去赶海
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
利用潮汐发电
江厦潮汐电站于20世纪80年代建成,利用潮汐的水位差,涨潮和落潮时均可发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潮汐发电站。
港口建设和航运
利用一定的高潮位以增加航深使船舶通过
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观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据此完成1-2题。
1.钱塘江大潮属于( )
A.波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暴潮
2.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 ( )
A.盛行风 B.海底地震 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
课堂训练
B
D
波浪能是一种新能源,我国海域辽阔,波浪能资源丰富。波浪能发电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尚处于试验阶段。下图示意我国某海域年均波浪能流密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3-5题。
3.仅考虑发电效率,最适宜建设波浪能发电站的海域是( )
A. M B. N C. Q D. K
4.下列海域冬季波浪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M B. T C. S D. Q
5. 推测未来波浪能发电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原因是( )
A. 可再生,蕴储量大 B.稳定,无污染
C. 目前利用率高 D.分布广,易开发
课堂训练
D
B
A
洋流
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分类
(1)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2)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低纬→高纬
高纬→低纬
洋流
寒暖流的判断
北半球 水温向北递减
南半球 水温向南递减
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
25°C
20°C
20°C
25°C
赤道
陆
地
陆
地
(1)看温度——定半球
(2)看弯曲——画流向
(3)看温度变化、纬度变化——定性质
海 洋
【试一试】
画出A、B处的洋流
判断A、B 处洋流性质
寒流
暖流
北半球
南半球
寒流
暖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科隆群岛
加拉帕戈斯企鹅
秘鲁寒流把南极附近海区的冷海水源源不断地向北方低纬度输送,使该岛的年平均气温只有21℃,比同纬度地区气温明显偏低,并且极为干旱。但秘鲁寒流同时携带了大量的养分和鱼群,使得企鹅可以在此生存。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摩尔曼斯克:位于68°N,却终年不冻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位于43°N附近,有长达半年的结冰期
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澳大利亚西岸沿海地区:
受寒流影响,气候干旱,荒漠广布,一片荒凉死寂
澳大利亚东岸沿海地区:
受暖流影响,气候湿润,
植被茂盛葱郁,遍布生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污染:近海的污染物带到其他海域,加快污染物扩散,降低污染浓度,但也会导致污染范围扩大,影响海洋和沿海生态环境与生物
首先,日本太平洋沿岸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污水还会污染东海。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韩媒也指出,如果日本的核污水入海,被污染的海水只需220天就会抵达济州岛,400天后就会到达韩国西海岸。
据央视新闻报道,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开工。核污染水入海潜在威胁难以估量!
面积大的渔场
世界著名渔场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渔业生产:寒暖流交汇处和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大渔场
北冰洋南下冷水
北大西洋暖流
千岛寒流
日本暖流
秘鲁寒流
拉布拉多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海渔场
北海道渔场
纽芬兰渔场
秘鲁渔场
寒暖流交汇、上升流海区→营养盐类丰富→饵料丰富→鱼类汇集→形成渔场
探究三
3. 欧洲鳗鲡在欧洲的河湖里生活 10 多年之后,将横渡大西洋,长途跋涉回到繁殖地马尾藻海域产卵。长久以来,鳗鲡的洄游路径一直是个谜。2017 年初,科研人员揭晓了部分谜底。读图 4-25,完成相关任务。
(1)科研人员发现,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径直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取道南方,朝着亚速尔群岛前进。结合所学知识,试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欧洲鳗鲡如果自东向西径直前往马尾藻海域,
要逆着北大西洋暖流游,耗时耗力。
向南方朝着亚速尔群岛前进,顺着洋流游动,省时省力。
探究三
3. 欧洲鳗鲡在欧洲的河湖里生活 10 多年之后,将横渡大西洋,长途跋涉回到繁殖地马尾藻海域产卵。长久以来,鳗鲡的洄游路径一直是个谜。2017 年初,科研人员揭晓了部分谜底。读图 4-25,完成相关任务。
(2)你认为科研人员推测的欧洲鳗鲡洄游路径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
从马尾藻海到欧洲,路途遥远。
幼鳗游泳能力弱,借助北大西洋暖流,更利于到达欧洲沿岸。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航行:顺流加速,省燃料;逆流减速,费燃料
哥伦布从欧洲去北美洲时,走了图中A、B两条路线。有趣的是,走距离较短的A路线用了37天,而走距离较长的B路线却只用了22天。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A路线是逆着洋流航行,帆船航速慢;
B路线是顺着洋流航行,帆船航速快。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对海洋航行:高纬寒流常携带冰山,威胁海上航运;
寒暖流相遇,往往会形成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1) 影响图中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降水 B. 暖流
C. 寒流 D. 入海径流
(2) 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盐度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课堂训练
D
A
(1) 四地中最适合布局晒盐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四处海水盐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哥伦布是意大利古代著名航海家,下图是哥伦布两次从欧洲航行至美洲的线路图,两次航行用时有明显差异。完成下面两题。
课堂训练
C
课堂训练
①
②
③
④
地中海因蒸发旺盛,海水盐度高、密度大。高盐度、高密度的海水下沉,由直布罗陀海峡底层流向大西洋。而相邻的大西洋海水的盐度比地中海低、密度小,水面比地中海高,于是大西洋表层海水经直布罗陀海峡流入地中海,补充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底层海水→地中海流向大西洋
表层海水→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1) 四地中最适合布局晒盐场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关于四处海水盐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哥伦布是意大利古代著名航海家,下图是哥伦布两次从欧洲航行至美洲的线路图,两次航行用时有明显差异。完成下面两题。
课堂训练
C
C
1.由图可知( )
A.a处是北半球寒流
B.b处是南半球暖流
C.c处是北半球暖流
D.d处是南半球寒流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课堂训练
C
C
2.以下对该海域表层海水的盐度及密度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a海域与d海域的盐度大小相同 B.a海域密度大于d海域密度
C.b海域盐度小于c海域盐度 D.d海域密度大于c海域密度
3. 关于图示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描述
正确的是( )
①甲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②乙处可形成渔场,原因是处于寒暖流交汇处
③轮船在a海域航行,航行速度因洋流而加快
④大型油轮在d海域漏油,污染范围会扩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海域表层海水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b、c处于同一纬度,a、d处于同一纬度。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课堂训练
B
课堂小结
波浪
类型
对地理环境和
人类活动的影响
风浪、涌浪、近岸浪(拍岸浪)、风暴潮、海啸
塑造——营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开发——海洋能资源(波浪能)
影响——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产生
潮汐
概念
利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利用潮涨潮落规律去赶海
洋流
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海水的运动
破坏——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建筑物造成破坏
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潮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利用潮汐发电、利用一定的高潮位以增加航深使船舶通过
概念
暖流:从水温高流向水温低
分类
寒流:从水温低流向水温高
低纬海区→高纬海区
高纬海区→低纬海区
判断
①看温度定半球;②看弯曲画流向;③看温度、纬度变化定性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促进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影响沿岸气候、海洋污染、渔业生产、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