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8年与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并参与《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20年3月,在北京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7年4月28日,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于北京。
李大钊不仅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著作有《守常文集》(1939年出版)、《李大钊选集》(1959年出版)、《李大钊诗选注》(1979年出版)。 了解作者了解背景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朗读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
2、饱含感情朗读(充满乐观,铿锵有力)一 (xiè )万里 险 (jùn)
丛山 (dié)岭 阻 ( yì )
逼 (xiá) 奇趣横 生
(qí qū) 浊 流滚滚
旅 行_______ 李大(zhāo)____泻峻叠抑崎岖狭zhuóhéng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lǚ钊逼狭:
崎岖:
阻抑:
回环曲折:
亦复如是:
雄健:
境界:形容很狭窄。形容山路不平。阻止、抑制。曲折环绕。同样如此,也是这样。强健有力。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解释词语 历史道路不全是平坦的,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去。 民族生命进程(像长江大河一样),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第二段,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长江大河有时在平原上一泻万里,有时却在丛山叠岭中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进程“亦复如是”。在这里,与第一段相呼应,第一段讲的是“历史的道路”,这里讲的是“民族生命的进程”,是一致的。 历史生活愈是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旅途征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而“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这段说明人类在历史上只有经过艰难曲折,奋斗流汗,才能深切体验到奋斗的意义,成功的乐趣。 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是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有雄健精神的人能感觉到它有一种壮美的趣味。 第四段,从上文泛论“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和“民族生命的进程”,谈到“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中华民族现在正逢崎岖险阻,它让奋斗者有机会领略奇绝壮绝的景致,“感到一种壮美的趣味”;另一层是说,这种“壮美的趣味”,“没有雄健的精神是不能够感觉到的”。在这里,把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精神联系起来,点出了题目。 中华民族应该拿出这雄健的精神,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第五段,照应第二段,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黄河遇见沙漠、山峡,都能一泻万里,我们民族的前进的脚步是任何力量阻挡不住的。作者号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这“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自由朗读课文,归纳各段内容 要点1、人类历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冲过艰难险阻的境界
2、以长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的进程。
3、以旅途征人以冒险为美趣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
4、中华民族现在所逢的史路
5、以扬子江、黄河比喻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类历史的道路民族生命的进程人类历史的生活中华民族的史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人类)历史道路 民族生命进程 人类历史生活 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艰难国运雄健精神
壮美趣味雄健国民研读 探究主旨1.题目中“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各指的是什么?“艰难的国运”指的是作者所处的时代,军阀混战,列强入侵,社会动荡,国家和民族到了非常时期。“雄健的国民”表现了国民的一种英勇无畏,坚忍顽强的精神。2.哪些词语表现了国运的艰难?哪些词语显示了国民的雄健?艰难的国运:回环曲折 极其险峻 崎岖险路
雄健的国民:奇绝壮绝 壮美的趣味
浩浩荡荡 浊流滚滚 一泻万里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一泻万里的魄势。”“雄健的精神”也就是这种冲破一切艰难险阻、英勇无畏、坚忍顽强的精神。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一种冒险的美趣”,“奇趣横生”,“一种壮美的趣味”,“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种种趣味,其实都是经历艰难险阻以后的趣味,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 对。因为 历史发展是曲折的,只有具有雄健的精神敢于面对现实、敢于斗争的革命者,才会在奇绝壮绝的斗争中获得“壮美的趣味”。 本文结尾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这个看法对不对?为什么?“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之间有什么联系? 只有雄健的国民才能扭转艰难的国运;惟有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才更能锻炼、造就国民的雄健精神。 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是艰难国运造就了一大批真正的猛士,真正的革命者,倘若把“雄健的国民“放到前面,因果关系就颠倒了。本文的主旨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文中用了哪些比喻,表现作者什么情怀。 小组探究 三、文中最显著的特色是比喻说理,你能将下列本体、喻体准确对应吗?
1、长江大河 A.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 一往无前
2、扬子江、黄河 B.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
3、浩浩荡荡 C.中华民族精神
4、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中华民族历史前进中的艰 难斗争
5、曲折回环,崎岖险阻 E.中华民族历史的光明前途
6、扬子江黄河, F.民族生命进程 穿沙漠,过山峡
7、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G.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 国运
8、旅行 H.比喻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长江大河民族生命进程扬子江黄河中华民族精神“浩浩荡荡”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平原无际,一泻万里”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曲折回环”“崎岖险阻”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浊流滚滚,一泻万里”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课堂小结艰难的国运雄健的国民雄健的精神林则徐鸦片战争李大钊五四时期北伐战争叶挺刘胡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董存瑞黄继光抗美援朝文革时期张志新人民群众
无名英雄无私奉献
顽强拼搏英勇无畏一往直前 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途中,还要不要雄健的精神?为什么? 发扬雄健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在今天,也同样会“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遇见“崎岖险路”,出现“奇绝壮绝的境界”,仍然需要我们拿出雄健的精神,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李大钊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无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格言共勉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