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传统文化热”
大唐之美:唐朝女性的雍容华贵和美艳风姿
《唐宫夜宴》: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展示了
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
完美还原了唐代女性妆容“斜红”及其丰腴之美。
《唐宫仕女图》:描述了唐代女子众生相,尤其表现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
唐代张萱、周昉的《唐宫仕女图》
从隋唐盛世
到五代十国
统编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第6课
壹
再统一:
隋的建立与兴衰
1、隋朝的建立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公元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军灭陈。
·文帝死后次子杨广即位,
就是隋炀帝。
隋文帝
隋炀帝
结束了南北朝时期长达数百年的混乱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2、隋朝的繁盛
隋炀帝
“狭殷周之制度,尚秦汉之规摹” ——《隋书·炀帝纪》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马端临《文献通考》
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杨广继位为隋炀帝之后也进行了许多的建设,隋朝达到了十分繁盛的阶段。
广
设
仓
库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杜佑《通典·食货志》
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
2、隋朝的繁盛
营建东都
·原因
材料一:“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
--韩愈《送陆歙州诗序》
材料二:“天下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人众,衣食不给。” --《隋书·食货志》
材料三:为加强对华北、江南等地区的控制,隋炀帝即位后开始在洛阳营建东都 …… 炀帝建东都,除因洛阳居天下之中,便于控制全国外,也有解决经济消费的意义。 --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洛阳城复原图
“天下第一仓”含嘉仓遗址
政治因素:便于控制全国
经济因素:方便南方粮食供应
2、隋朝的繁盛
开通大运河
隋唐大运河全长约2700千米,以东都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浙江杭州),由北到南分成四段,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大运河纵贯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跨现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
隋大运河航线图
思考: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隋炀帝乘龙舟航行于大运河上
思考: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 大运河贯通南北,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 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发展;
·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于淮。
——《隋书·炀帝纪上》
3、隋朝的灭亡
除大运河外,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3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引发大规模起义。
留守太原的贵族李渊趁机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就这样二世而亡。
贰
观盛世:
唐的治理与开拓
· 大唐盛世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唐军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唐朝统一全国。
阅读教材第37页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初现繁荣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统治者
措施
·大唐盛世
初现繁荣 持续发展 空前繁荣
统 治 者
措 施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贞观之治
武周
·
武则天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
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
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
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在政治上,知人善任,虚怀纳谏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
【拓展】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农业: 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造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大面积兴
修水利;开辟大量荒田。
手工业: 1)丝织业:定州、益州、扬州都以
织造特种花纹的绫锦闻名;2)陶瓷业:
邢州白瓷像银像雪,越州青瓷像玉像冰; “唐三彩”;3)造纸业:宣
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
唐三彩
邢窑白釉罐
唐三彩盘
越窑青瓷
唐朝花鸟文锦
【拓展】唐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交通与商业: 交通要道遍布全国,出现了专门接待客商的私家店肆和“驿驴”
等交通服务;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发展,从长安、登州、
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十分发达;货币统一,由五铢
钱到开元通宝;城镇中的交易场所开始固定,出现了“市”并有
专门的官员管理物价和税收等;出现了邸店、柜坊,邸店兼营
旅店、货栈和交易场;政府对商家限定营业面积、营业时间;
夜市、草市出现;商人众多,有大商人、中等商人、小商小贩、
胡商、外商等。
城市:出现了许多大都市,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
· 民族交融
阅读教材38、39页,归纳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统治者 周边民族 事件 手段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太宗 东突厥 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战争
吐蕃 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和亲会盟
西域 设安西都护府 设立治所
唐高宗 西突厥 唐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战争
武则天 西域 设北庭都护府 设立治所
唐玄宗 回纥 封怀仁可汗 册封
靺鞨 封渤海郡王 册封
方式:战争、和亲会盟、设立治所和册封
唐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政策开明,措施灵活,
方式多样,因俗而治。
【思考】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
· 从历史大势上说,经历了魏晋南北朝三个多世纪的动乱,人心思定,百姓
需要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
· 从唐朝统治者来说:政治上,注意改革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
经济上,发展生产,规范赋税徭役;
军事上,实行府兵制,对外用兵有节制;
文化上,大兴文治,兴学重教;
民族关系上,采取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实现了边境
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交往密切。
叁
叹乱世:
唐的动荡与衰亡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开元全盛”
“寂寞天宝”
开元年间到天宝年间,唐朝经历了从繁盛到败乱的变化
· 安史之乱与唐的转衰
材料一: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夫复何忧?——李隆基
材料二:文武将吏,擅自置署,贡赋不入平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旧唐书》
材料三:国家自天宝已后,风俗奢靡,宴处群饮,以喧哗沉湎为乐。
——《唐会要》
· 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也日益紧张。开元年间,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
军镇,设节度使加强边防。
· 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 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
755 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 安史之乱与唐的转衰
材料一: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二:乾元以后,吐蕃乘机间隙,日蹙边城,或为虏掠伤杀,或转死沟壑。数年之后,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蕃戎之境,湮没者数十州。——《旧唐书·吐蕃传》
· 在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
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
弱;
· 边防空虚,吐蕃占领河西陇
右地区,边疆频频告急;
· 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迫
使大量北方民众南迁,促进了
江南地区的进一步开发。
安史之乱的影响
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黄巢起义与五代十国
材料一: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盛而兵将愈骄。——《新唐书·兵志》
材料二:
玄宗,高力士“每四方进呈,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
肃宗,李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
代宗,程元振、鱼朝恩:“天下事有不由我乎!”……
材料三:唐之朋党,始于牛僧孺、李宗闵对策,而成于钱徽之贬,皆自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穆宗以后,权移于下,朝无公政,士无公论,爵赏僭滥,刑罚放纷。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 ——范祖禹《唐鉴》卷十
藩镇割据
宦官专权
朋党之争
中央: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地方:藩镇割据;黄巢起义,沉重打击统治
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黄巢起义军的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他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黄巢起义,逐渐控制政权。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此后50多年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短命王朝,称为“五代”。与五代同时,南方各地先后出现吴越、南唐等9个割据政权,连同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汉,称为“十国”。
五代十国的政权具有怎样的特点?
实质:唐中后期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拓展】周世宗改革
十年开拓天下
十年养百姓
十年致太平
周世宗
· 政治上,严明法纪,惩治贪官,抑制藩镇,
强化中央政权;
· 经济上,招抚流民,垦种荒田,核定田亩,
均定租赋,减免苛敛,裁汰僧尼;
· 军事上,整顿军队,严肃军纪。
作用
使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军队的战斗力大大提高,后周强大起来。从955年起周世宗开始南征北战,完成统一大业。正当后周经济、军事顺利发展时,周世宗不幸病故。周世宗虽未完成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条件。
内容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历史循环论流传已久……但是人类社会是基于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断进步,“治乱兴衰”不是简单循环往复,而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融合不断强化,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曾说:“中华民族的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