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16题)
1、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③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② B.② C.①③ D.②③
2、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3、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易溶于水 D.常温下稳定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C.酒精灯 D.橡胶塞
5、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石灰水充分振荡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7、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C.一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一氧化碳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
A.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
B.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9、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中就有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其实质为在地窖中可用厌氧密封的方式贮存蔬菜等。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其原因是地窖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比( )
A.不含有氧气 B.氧气的含量高
C.全部为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含量高
10、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1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②是同一种物质 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④物理性质相似 ⑤化学性质相似 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1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1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原因分析
A 在云层中撒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B 石墨用于制铅笔 石墨质软,能导电
C 金刚石可作钻探机钻头 金刚石硬度大
D 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14、在一定量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15、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获得另一种物质,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对此成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最硬单质
B.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
C.CCl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另一种物质可能为NaCl
1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收集一瓶氧气
B.检验二氧化碳
C.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观察氧气的流速
二、填空题。
17、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漂亮的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1)孔雀石多在原始森林中,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后,余烬里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请用两个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说明这种变化_____;_____。
(2)铜绿分解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19、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 )
A.它溶于水能产生碳酸 B.它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干冰”
C.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二氧化锰粉末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3MnO2+4Al3Mn+2Al2O3,并放出大量的热.在工业上可用此法冶炼难熔金属锰.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看,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 (得到或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锰,发生了 反应.该反应中那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取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应选取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只取一种固体药品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4)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时,用装置E和F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的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进入。
(5)已知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你认为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 。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多少棵树吸收的CO2。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达标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16题)
1、石墨烯是一种革命性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和力学特性。图为金刚石和石墨烯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石墨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金刚石和石墨烯是组成相同但结构不同的两种物质
③石墨烯有超强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说明石墨烯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相似
A.①② B.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2、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实验结束应立即倒出粉末
C.木炭能使氧化铜还原为铜
D.固体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答案】C
3、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易溶于水 D.常温下稳定
【答案】C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一定不会用到的仪器是( )
A.长颈漏斗 B.集气瓶 C.酒精灯 D.橡胶塞
【答案】C
5、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6、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石灰水充分振荡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C.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 D.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
【答案】B
7、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
C.一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一氧化碳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
【答案】C
8、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关联不准确的是( )
A.金刚石作装饰品,是因为它很硬
B.CO常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它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用于净化水,是因为它具有吸附性
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A
9、早在北魏的《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中就有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其实质为在地窖中可用厌氧密封的方式贮存蔬菜等。人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要进行灯火试验,其原因是地窖中的空气与外部空气相比( )
A.不含有氧气 B.氧气的含量高
C.全部为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含量高
【答案】D
10、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④②⑤⑥
【答案】B
11、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都是黑色固体 ②是同一种物质 ③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④物理性质相似 ⑤化学性质相似 ⑥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A.①②③④ B.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B
1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正确方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 D.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答案】D
13、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及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用途 原因分析
A 在云层中撒干冰,实施人工降雨 干冰升华吸热
B 石墨用于制铅笔 石墨质软,能导电
C 金刚石可作钻探机钻头 金刚石硬度大
D 水的净化过程中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答案】B
14、在一定量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加热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 )
A.红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无色
C.紫色―→红色―→紫色 D.红色―→蓝色―→无色
【答案】C
15、钱逸泰教授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同时获得另一种物质,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对此成果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最硬单质
B.CCl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4
C.CCl4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D.另一种物质可能为NaCl
【答案】A
1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收集一瓶氧气
B.检验二氧化碳
C.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
D.观察氧气的流速
【答案】A
二、填空题。
17、自然界中存在一种非常漂亮的孔雀石,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受热可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1)孔雀石多在原始森林中,人类很早就发现,孔雀石在熊熊燃烧的树木中灼烧后,余烬里有一种红色光亮的金属显露出来,请用两个主要的反应方程式说明这种变化_____;_____。
(2)铜绿分解生成44g二氧化碳的同时,生成CuO的质量_____。
【答案】
160g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答案】(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2H2O2 2H2O+O2↑ 或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3)A b
19、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 )
A.它溶于水能产生碳酸 B.它在低温、高压下能变为“干冰”
C.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答案】C 它密度比空气大
20、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 CO2难溶于饱和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下列收集 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长颈漏斗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b (4)CO2倾倒过快,先使高处蜡烛火焰附近O2浓度减小
21、二氧化锰粉末与铝粉在较高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3MnO2+4Al3Mn+2Al2O3,并放出大量的热.在工业上可用此法冶炼难熔金属锰.从得氧、失氧的角度看,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 (得到或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锰,发生了 反应.该反应中那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
【答案】失去;还原;Al.
三、实验题。
2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________装置获得。在仪器组装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b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紫色石蕊变红色 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你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玻璃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取_____(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应选取_____(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只取一种固体药品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4)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氢气时,用装置E和F组合不但能收集到比较纯净的气体,还可以测量出收集到的气体的大约体积,气体应从_____(填“b”或“c”)端进入。
(5)已知化学方程式,设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你认为应考虑的因素有:_____ 。
【答案】试管 B C 2KMnO4K2MnO4+MnO2+O2↑ c
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四、计算类综合题。
24、随着人类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温室气体(CO2)排放日益增加,为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新型的“人造树叶”。假设每1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880g并转化为乙醇(C2H5OH),对应化学方程式为 。请回答:
(1)写出该研究的一点意义 。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4g CO2,则一升“人造树叶”一天吸收的CO2相当于多少棵树吸收的CO2。
(3)1升“人造树叶”工作一个月(按30天计)可得到乙醇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降低温室气体含量,缓解温室效应;(2)20;(3)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