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
地理试题
姓名: 分数:
卷I(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时间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地中形成锋面且锋面类型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冷锋 B.乙暖锋
C.丙冷锋 D.丁冷锋
2.此时北京的天气状况是( )
A.晴朗少云 B.大雨倾盆
C.沙尘飞扬 D.寒风刺骨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种常见的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乙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
A.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出现大范围降水
C.常出现晴朗天气 D.锋前出现雨、雾天气
4.容易诱发夏季旱灾、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天气系统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中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则( )
A.该环流是中纬环流 B.该环流是低纬环流
C.丙地可能盛行西南风 D.甲气压带因热力产生
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地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
A. B.
C. D.
读下列“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是( )
A.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8.对于乙气候类型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3~5月光照强烈②6~9月降水少③10~12月湿度大④1~2月东北季风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下图是某地月均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该气候条件下植被的特征是( )
A.叶子坚硬,多蜡质层 B.季相更替明显
C.高草繁生,大树稀疏 D.树木高大,有板状根
10.关于该地气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季节性受西风控制 B.此地夏季降水充沛
C.在六个大洲有分布 D.为地中海气候
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外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在水汽输送过程中,降水强度和频率不仅受大气环流的影响,还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1.从大气环流角度看,在北半球近地面热量向北输送量最大的地区是( )
A.低纬度 B.中纬度 C.高纬度 D.极地
12.从全球尺度看,降水强度最大的地区( )
A.赤道附近 B.回归线附近 C.中纬度地区 D.高纬度地区
13.从区域尺度看,欧洲西部出现大范围毛毛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寒流影响④山脉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某湖泊与河流相通,图为相通处附近水文站某年监测的河、湖水位季节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一年中,该河流补给湖泊大约有( )
A.3个月 B.4个月 C.8个月 D.10个月
15.河湖相通处河湖之间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河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大气降水 B.沙漠凝结水
C.冰雪融水 D.湖泊水
17.该区域河流径流量变化的一般特征有( )
①流量较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②流量变化受气温的影响,丰水期出现在夏季
③冬季可能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④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我国某河流径流量各月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该河流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北地区
19.该河流4月份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积雪融水 D.地下水
黄土高原区黄土潜水的分布与地貌关系密切,规模较大的黄土塬区黄土中潜水丰富。潜水的分布也受气候影响,黄土高原区气候自西北向东南由半干旱气候过渡为半湿润气候.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黄土潜水也更加丰富。甘肃董志塬黄土潜水大范围连续分布,地下水水位埋深30~80m。含水层主要分布在离石黄土层上部。下图为董志塬水文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该塬区黄土潜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
A.积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冻土融水 D.冰川融水
21.该塬区黄土潜水排泄的主要形式是( )
A.蒸发 B.渗漏 C.蒸腾 D.泉水
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挪威—格陵兰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海域P、Q、M、N四处中,浮游植物丰富的区域及成因是( )
A.M处,寒暖流交汇 B.Q处,上升流旺盛
C.P处,径流汇入多 D.N处,上升流旺盛
23.受洋流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 )
A.水汽丰富且多海雾 B.海面封冻时间较长
C.峡湾地貌分布广泛 D.船舶航行顺风顺水
两个盐度不同的水团相遇会形成盐度锋。研究表明,对马海流(水体呈蓝黑色)流入日本海,与当地的水团相遇,形成盐度锋。图示意对马海流的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24.与日本海当地水团相比,对马海流( )
A.水温低 B.透明度低
C.流速慢 D.盐度高
25.日本海盐度锋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6.日本海盐度锋的存在使( )
A.海水垂直方向上产生扰动
B.海水水平方向上产生扰动
C.日本海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D.日本海极端天气现象减少
自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1912年4月,某轮船在距离纽芬兰岛约150千米处不幸误撞冰筏。下图示意北大西洋部分海区洋流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7.最可能带来冰筏的洋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8.该冰筏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融化会使该海域( )
A.海水污染加剧 B.表层海水饵料增C.海平面下降 D.海水盐度增加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所示)向圣劳伦斯湾聚集。读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图,完成下面小题。
29.每年5月底开始,白鲸开始向圣劳伦斯湾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水质优良,利于繁殖B.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C.海冰融化,水中氧气足D.水温较高,利于生存
30.图中虚线所示洋流性质及其对白鲸迁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暖流;提高白鲸运动速度 B.暖流;利于白鲸保持体温
C.寒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 D.寒流;利于提供丰富饵料
卷II(非选择题,共3大题,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天气或气象预报是使用现代科学技术对未来某一地点地球大气层的状态进行预测,往往是使用收集的大量数据(气温、湿度、风向风速和气压等),结合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来确定未来天气变化。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2021年1月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描述贝加尔湖西南侧气压中心气流运动状况,并指出图示时刻贝加尔湖的风向。(5分)
(2)图示日本北海道地区正在发生剧烈天气变化,请描述其天气特征。(4分)
(3)说出我国北方即将遭受的气象灾害,并说明该灾害多发且势力强大的原因。(5分)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地区之一。马拉开波湖石油、渔业等资源丰富。20世纪70年代开始,委内瑞拉加大湖区石油资源开发与出口,并拓宽、挖深马拉开波湖与委内瑞拉湾相连水道,以便大吨位的货轮和油轮驶入。伴随石油资源开发,湖区周边城市迅速发展。近些年来,中国加强与委内瑞拉石油资源合作,成为委内瑞拉最大的石油投资贸易与进口国之一。
(1)据图说明马拉开波湖周边河流的水系特征。(6分)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4分)
(3)推断马拉开波湖南北盐度差异并阐述理由。(4分)
33.格陵兰岛约四分之三的面积在北极圈内,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最冷的中部内陆地区最低气温可达到-70℃,岛上超过80%的土地被冰盖覆盖。首府努克市1月平均气温为-8℃,但西部海域海水却不结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判断图中洋流①②的性质,并说出判断理由。(4分)
(2)简析努克市西部海域海水不结冰的原因。(4分)
(3)冰岛渔业是其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简析冰岛渔业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高二地理答案
1.B 2.A
【解析】1.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槽中,其中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偏西侧形成冷锋。甲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A错误;乙位于低压槽且位于气旋偏东侧,形成暖锋,B正确;丙位于高压中心,不易形成锋面,C错误;丁位于高压脊,不易形成锋面,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少云,A正确,B错误;该处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不会沙尘飞扬和寒风刺骨,CD错误。故选A。
3.D 4.C
【解析】3.结合图中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判断,乙天气系统是暖锋。雷暴天气往往是强对流天气导致的,和低压气旋有关,A错误。冷锋降水主要分布在锋后,雨区比暖锋范围小,暖锋降水主要分布在锋前,B错误。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C错误。暖锋锋前出现雨、雾天气,D正确。故选D。
4.夏季旱灾、森林火灾等灾害的天气往往是高温下降水少导致的,图中的天气系统只有北半球的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常出现晴朗、高温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C 6.B
【解析】5.题目图中并无明确的方向,无法判断北半球甲乙两地的纬度高低,甲地受下沉气流影响为高压,可能是极地高气压带,也可能是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地可能受赤道低气压带或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对应的可能是高纬环流,也可能是中纬环流或低纬环流,AB错误;若甲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乙地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则位于北半球的丙地会受盛行西南风影响,C正确;甲气压带可能是动力因素产生,可能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错误。故选C。
6.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环流,则图中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乙是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赤道低气压带南北两侧风带分别是东南信风带与东北信风带。能正确反映乙地两侧大气运动的是B图。B正确,ACD错误。故选B。
7.B 8.C
【解析】7.根据“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判读规则,可确定,甲地夏季(12月~2月)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同时分析出乙地终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气温小于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丁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最冷月气温大于0℃,是亚热带季风气候。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8.乙图中气候类型特征是一年可分为热、雨、凉三季,是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尚未来临,高温少雨,光照强烈;6至10月的雨季,西南季风云量大,带来大量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干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爽宜人,①④正确,②③错误。C正确,排除ABD。故选C。
9.A 10.B
【解析】9.读图,12月、1月、2月等月份的气温累积较快,表明为当地的夏季,6、7、8等月份的气温累积速度较慢,应为当地冬季,但冬季气温累积仍在上升,表明冬季各月均温大于0℃。结合降水量曲线可知,冬季(6、7、8月)降水累积速度快,冬季降水多,夏季(12、1、2月)降水累积较慢,夏季降水少,雨热不同期,应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影响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叶子坚硬,多蜡质层,A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季相更替明显,热带草原高草繁生,大树稀疏,热带雨林树木高大,有板状根,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上题可知,该地气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符合题意,冬季多雨的原因是由于冬季受西风控制,地中海气候在六个大洲有分布,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1.B 12.A 13.A
【解析】11.从大气环流(即三圈环流、六风七带)角度看,低纬环流近地面风带为信风带,由副热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由较高温区吹向高温区),热量交换量少,A错误;中纬环流近地面风带为西风带,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由高温区吹向低温区),热量交换量大,B正确;高纬度和极地地区,气温低,温差小,热量交换量少,CD错误。故选B。
12.从全球尺度看,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地表面水汽蒸发量大,对流运动剧烈,成云致雨速度快,强度大,雨量也大,A正确;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B错误;中纬度地区盛行西风,锋面雨较多,但是降水强度低于赤道地区,C错误;高纬度地区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较少,D错误。故选A。
13.从区域尺度看,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大范围毛毛雨,即降水强度小,持续时间长,主要因为欧洲西部位于亚欧大陆西岸,盛行中纬西风,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不是寒流影响,①②正确,③错误;南北山地,中部平原,利于暖湿西风的深入,而不是阻挡,④错误。故选A。
14.C 15.C
【解析】14.由图可知,9~12月及2月份共4个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湖泊补给河流;而其它月份(共8个月)河流补给湖泊,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河流与湖泊之间的水位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时间点③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最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③河湖水位差最大,流速最快,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C 17.B
【解析】16.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塔里木盆地,该地区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该地,气候干旱,降水少,A错误;该地区大气水汽含量不足,难以凝结,而且沙漠凝结水水量很少,对于河流补给量很少,B错误;该河流域多条支流发源于有冰雪的高山,故补给水源主要是冰雪融水,C正确;该河流域几乎无较大湖泊分布,难以对河流进行有效补给,D错误。故选C。
17.根据上题可知,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夏季气温高则冰雪融化量大,对河流补给多,而冬季气温低,冰雪融化量很少,对河流补给量少,所以其丰水期出现在夏季,冬季缺乏水源补给可能出现明显的断流现象,所以该河汛期在夏季,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年际变化小,综上所述,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8.A 19.C
【解析】18.读图可知,该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应为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A正确;西北地区、东南和西南地区主要为夏汛,春季不会出现汛期,BCD错误。所以选A。
19.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积雪量大,到春季大量融化,导致河水上涨,形成春汛,故4月的最主要补给水源为积雪融水,C正确;东北地区降水峰值出现在夏季,4月降水较少,A错误;东北地区冰川欠发育,B错误;4月份河流径流量出现峰值,地下水补给河流较少,D错误。所以选C。
20.B 21.D
【解析】20.由材料可知,随着降水量的增加,黄土潜水也更加丰富,所以该塬区黄土潜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B正确;黄土高原纬度较低,冬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少,积雪融水有限,没有冻土分布;海拔较低,没有冰川融水,ACD错误。故选B。
21.据图可知,该塬区黄土潜水位于离石黄土层上部,在塬边有泉出露,所以该塬区黄土潜水由塬中心向塬边以泉水的形式排泄,D正确;潜水埋藏较深,蒸发损失少;地下为砂岩,潜水不易渗漏,蒸腾是植物的作用,不是潜水排泄的形式,ABC错误。故选D。
22.A 23.A
【解析】22.根据所学洋流知识,格陵兰岛东侧为寒流,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为暖流。读图可知,四个地区中M地区为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A正确。Q处不受离岸风的影响,无上升流,B错误。P处距离陆地较远,受径流汇入影响小,C错误。 N处受暖流影响,海水温度较高,无明显上升流,D错误。故选A。
23.根据所学知识,海雾的形成与洋流存在密切关系,可以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寒、暖流交汇处海区。②低纬寒流流经的海区(尤其夏季多海雾)。③中高纬度暖流流经海区。中高纬度(特别是冬季)空气温度低,暖流蒸发的暖湿空气降温凝结形成雾。位于中高纬度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多海雾,故A符合题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位于中高纬度,北极圈穿过其北部,大部分处于温带海区,且北大西洋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不可能海面全年封冻,故B不符合题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峡湾地貌广泛发育,主要受冰川作用形成,与洋流关联性较小,C不符合题意。受洋流影响,顺流加速节省燃料,逆流减速浪费燃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海岸航行的船舶,航行方向如与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一致则顺水,航向与北大西洋暖流流向相反则逆水,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4.D 25.B 26.A
【解析】24.从图中可以看出,对马海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日本暖流的分支),因此与日本海当地水团相比,水温较高、蒸发较强,盐度较高,A错误,D正确;洋流流速较日本海当地水团高,C错误;文字材料指出对马暖流呈蓝黑色,是由于海水透明度高,对太阳光中的蓝黑色光反射强,B错误。故选D。
25.材料中指出,对马海流与日本海交汇处形成盐度锋,夏季,夏季风与对马暖流流向基本一致,加强了对马暖流,形成的盐度锋强度较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从盐度锋的概念中可知,盐度锋为两个盐度不同的水团相遇,水团交界处会导致海水产生垂直方向上的扰动(联想寒暖流交汇的影响),但海水水平方向的运动受阻,A正确,B错误;日本海盐度锋主要产生在海水内部,对周围海域的天气现象影响较小,C、D错误;故选A。
27.D 28.B
【解析】27.由图可知,①②③均为暖流;④为拉布拉多寒流,由较高纬度海域流向较低纬度的海域,④带来冰筏的可能性最大,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28.冰山并不会造成海水污染,A错误。冰山在纽芬兰岛附近海域逐渐融化,与纽芬兰岛南侧的温暖海水交汇,加强了对海水的扰动,促使营养物质上泛,表层海水饵料增加,B正确。冰山从极地地区漂到纽芬兰岛附近海域融化,当地的海平面不会下降,C错误。海水结冰会析出盐分,从而加大未结冰海水的盐度,融冰会降低海水的盐度,故冰山融化后会使附近海水的盐度降低,D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错误,故选B。
29.B 30.C
【解析】29.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 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为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吸引白鲸来觅食,B正确;从材料“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向圣劳伦斯湾聚集”说明向圣劳伦斯湾集聚不是为了繁殖,A错误;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它是冷水性鱼,D错误;5月底开始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同样融化,C错误。故选B。
30.图中虚线所示洋流由高较纬向较低纬流, 水温比流经海区低,为寒流,A、B错误;白鲸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喜冷水环境,洋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同时白鲸可顺洋流游动,节省体力。 白鲸游动速度缓慢, 顺着洋流有利于提高游动的速度,C正确;寒流与提供丰富饵料的关系较小,D错。故选C。
31.(1)水平方向上,近地面气流顺时针辐散。垂直方向上,高空向地面下沉。偏西风
(2)冷锋过境时: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3)寒潮。原因:我国北方离冬季风的源地近;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冬季风强劲。
【分析】本大题以亚洲部分地区2019年冬季某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高气压气流特征、冷锋与天气、寒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对相关知识的掌握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高压区的气流运动状况应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分别进行描述。水平方向上,高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中心指向四周,气流呈辐散状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当地位于北半球,顺着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形成顺时针旋转的气流。垂直方向上,由于近地面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高空向地面下沉补充(或空气冷却下沉)。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贝加尔湖位于高压中心的右侧,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该地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向右偏转30°—45°,形成偏西风。
(2)图中显示,日本北海道位于低压中心左侧的低压槽,冷气团主动接近暖气团,形成冷锋天气系统,北海道西部正处于冷锋过境时,一般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随后冷锋东移,北海道西部天气转晴,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3)图中显示,贝加尔湖西南侧形成了强大的亚洲高压,强大的气压将会迫使寒冷气团由西北向东南移动,我国北方即将遭受大风、降温的寒潮天气。冬季,亚洲高压强,我国北方离亚洲高压近,受寒冷气流影响大;由于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大,导致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冬季风强劲,导致我国很容易受到寒潮影响。
32.(1)发源于周围山地,注入湖泊(四周向中心)辐合状;河网密布(湖泊东部密度较大);河流短小,落差大。
(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冬半年,主要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充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3)南部比北部湖水盐度低。与北部相比,南部降水多,入湖河流数量多(或流量大);北部湖区与海湾相连,盐度高。
【分析】本大题以马拉开波湖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最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水系特征一般从河流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网密度和落差或峡谷分布等角度思考。读马拉开波湖简图,得知马拉开波湖泊位于盆地地形中,四周山地环绕,所以注入湖泊的河流水系呈(四周向中心)辐合状;流域面积位于马拉开波盆地内;支流数量多,导致河网密布(湖泊西部密度较大);读图可知,河流相对流程较短,但是从周围山地到海洋的落差大。
(2)读图可知,该地为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多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控制,多对流雨,降水充沛;冬半年,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地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
(3)北部湖水盐度高的原因:①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连接,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断变咸; ②(为了方便石油运输)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加剧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南部湖水盐度低的原因: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
33.(1)洋流①为暖流,洋流②为寒流。理由:洋流①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洋流②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
(2)努克市西部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不结冰。
(3)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广阔;周边海域有寒暖流交汇,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周边海域污染小,水质好;靠近欧洲西部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
【分析】本题以格陵兰岛周边海域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杨柳的性质、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一般来讲,表层海水温度整体上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读图可知,洋流①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即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应为暖流;洋流②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即由水温较低的海域流向水温较高的海域,应为寒流。
(2)努克市1月平均气温为-8℃,但西部海域海水却不结冰,①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即由水温较高的海域流向水温较低的海域,应为暖流,努克市西部海域有暖流流经,受暖流增温的影响,海水水温较高,因此不结冰。因此其影响因素是洋流。
(3)某地区海洋渔业的发展条件一般从自然(渔业资源丰富程度、水域面积等),社会经济(市场、交通、冷藏保鲜技术、捕捞技术、捕捞历史等)和环境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冰岛海岸线漫长,海域面积广阔,鱼类生存空间广阔;周边海域有寒暖流交汇,海水扰动,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生长,鱼类饵料充足,渔业资源丰富;该海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周边海域污染小,水质好;该海域距离欧洲西部等经济发达地区较近,市场需求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