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金色的草地
三年级语文上册
洁白的云朵在天空中飘荡,漫山遍野的蒲公英开花了,草地渐渐变成了金色……这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大自然,去探索金色草地的秘密吧!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可入药。头状花序,总苞钟状,瘦果暗褐色,长冠毛白色,花果期4~10月。蒲公英的种子成熟后,像一把小小的降落伞,随风飘到新的地方孕育生命。
学习要求
1、借助拼音或其他方法读准字音,圈出
生字词;
2、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3、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我会认
蒲 英 耍 欠 钓 拢
pú
yīng
qiàn
shuǎ
diào
lǒng
蒲
组词:蒲公英 蒲扇
pú
英
组词:蒲公英 英雄
yīnɡ
耍
组词:玩耍 耍猴
shuǎ
欠
组词:哈欠 欠账
qiàn
钓
组词:钓鱼 钓竿
diào
拢
组词:合拢 拉拢
lǒnɡ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趣
喜
睡
我会写
耍
shuǎ
玩耍 耍弄
钓
diào
钓鱼 垂钓
趣
qù
风趣 趣事
喜
xǐ
喜欢 喜事
英(yīnɡ) 英国 英雄
央(yānɡ) 中央 央求
耍(shuǎ) 玩耍 耍赖
要(yào)要领 要塞
形近字
傍晚——黄昏
仔细——认真
观察——观测
合拢——并拢
喜爱——喜欢
近义词
快乐——伤心
合拢——张开
引人注目——默默无闻
喜爱——讨厌
反义词
一本正经:(成语)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假装:故意做出某种动作或姿态来掩饰真相。
引人注目:(成语)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有趣:能引起人的好奇心或喜爱。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词语解释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写“我”偶然发现草地会变色以及草地变色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写“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段落划分
课文通过介绍“我”从拿蒲公英寻开心到喜爱它的感情变化以及“我”意识到蒲公英是有生命的,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快速阅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一大片”“长满”说明蒲公英很多,也是草地变成金色的原因。
有一次,弟弟跑在我面前,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
表现了我和弟弟的活泼、调皮。这一情节也体现了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强调很早去钓鱼?
钓鱼早起,才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秘密。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第一次发现草地颜色有变化。第二次发现随着蒲公英花的“张开”“合拢”草地颜色发生变化。
“我”发现了什么?又发现了什么?两次发现有什么不同?
草地有什么变化呢?
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中午
傍晚
“我”有什么发现呢?
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作者把蒲公英比作什么?有什么特点呢?
把蒲公英比作手掌,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张开、合上”的特点。
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文中的“我”观察得很细致?
文中的“我”不只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早晨、中午、 傍晚)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通过更进一步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我”观察得非常细致。
多么可爱的草地!
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同学们说一说这两句话是什么句式?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连用了两个感叹句,直接抒发了“我”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喜爱蒲公英
通过课文学习,同学们说一说绿色的草地会变成黄色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草地里的蒲公英开出来黄色的花。
蒲公英盛开——
草地上玩耍——
颜色有变化——
喜爱蒲公英——
细致观察乐无穷
金色草地藏奥妙
金色的草地
早晚合拢 ——绿色
中午花开 ——金色
草地金色
带来快乐
一起睡觉、起床
板书设计
本文通过讲述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时发现草地会变色及其变色原因的故事,展现了大自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课文主题
拟人:拟人修辞方法,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知识拓展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p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
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使劲
( )
睡觉
( )
假装
( )
盛开
( )
√
√
√
√
jìng
jìn
jué
jiào
jiǎ
jià
shèng
chéng
.
.
.
.
随堂练
一、给正确读音划勾
玩耍
要求
钓鱼
钩子
耍( )
要( )
钓( )
钩( )
二、比一比,再组词
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