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画的动漫形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可爱幽默的动漫形象渗透了具象的造型知识,通过单个形象的认知描绘,创设自己心目中的动漫形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丰富了孩子们的美好童年回忆。本课介绍了几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动漫形象,不同类型的多种表现,再加上卡通画联系生活原型与动漫形象,告诉学生动漫形象来源于现实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并通过文字和示范讲述动漫形象的造型手法(拟人化、变形、夸张、变形等),引导学生大胆绘制简单的动漫形象。力求通过对卡通形象的不同造型表现,实践美术创作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动漫形象的艺术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亲自动手设计一个动漫形象。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表现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动漫形象的艺术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动漫形象。
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师范画等
2.学具:卡纸、剪刀、橡皮泥、水彩笔、勾线笔等.
3.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谈话导入,询问学生平时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动漫形象,有黑猫警长、葫芦娃、、钢铁飞龙等等,调动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我画的动漫形象》。
教师活动
动漫由动画和漫画结合而成,动漫形象是怎么产生的呢?请同学们为图片中的动漫形象分类,如哪吒是人物类,松鼠是动物类等等,初步了解动漫形象的类别。 学生活动
动漫形象来源于生活中的人物,动物,植物和其他物品,通过设计产生的
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询问学生平时喜欢看的动画片里的动漫形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结合几幅学生熟悉的动漫形象图片介绍动漫知识,让学生感受动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乐趣和美感,领悟动漫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环节二:欣赏不同国家动漫形象的特点,如中国动漫重视“寓教于乐”,具有教化意义;日本动漫超越现实,满足人们的幻想;欧美动漫是典型的英雄主义,注重细节刻画,雅俗共赏。
教师活动
询问同学们世界上第一个卡通形象——米老鼠,出示喜羊羊、海绵宝宝的原始面貌与设计后的形象对比图,思考动漫形象产生的秘密?(即生活中的真实物象与动漫形象的区别是什么呢?)结合课件,并以“萝卜”为例,示范讲解。继续欣赏有创意的动漫形象作品,思考画动漫形象时,有哪些方法呢?教师示范:以海绵宝宝和派大星为例,出示绘画步骤。要求:运用拟人、添加、变形、夸张等方法创作有创意!随后展示学生优秀作品,并师生互评 学生活动
一个无生命的物体添加五官、四肢、表情、衣物等,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生命!方法:夸张、变形、拟人等(板书)同学们以生活用品、学习用品、蔬果、动物、植物、人物等为原型设计一个动漫形象。
设计意图
联系生活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绘制出自己心目中的动漫形象。了解动漫作品的表现手法,掌握动漫形象的基本造型方法,能将生活用品创作成动漫形象,并做到个性鲜明、创意十足,也可以为其添加相关的场景。懂得艺术作品的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培养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六、作业与拓展
将本节课所学习的设计动漫形象的方法做到学以致用,绘制成有故事情节的动漫连环画,可采取多人合作的方式,从而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
七、板书设计
我画的动漫形象方法:夸张拟人变形
《我画的动漫形象》课后反思
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卡通、漫画、动画片都是他们非常熟悉的事物,但他们对这些事物的制作过程却有着神秘的感觉。事实上,孩子们平时也特别喜欢画一些动画片里的动漫形象,但大多都是临摹,很少有学生会去进行创新本课的设计抓住孩子们兴趣的最高点,并结合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动漫形象来进行教学。引导孩子们了解拟人化的动漫形象的设计过程从而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乐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动漫艺术的神秘感,我通过示范给学生直观的显示拟人化的变化过程:真实物象一写实绘画表现一概括表现一一夸张、拟人卡通形象,同时指导学生多运用多向联想和想象等开展创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创新,设计出美观、个性化的动漫形象。在创设的过程中,应该多启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及喜欢形象的创意,表现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动漫形象,赋予生命的特殊意义,比如生活中与学生有关的活动再现,像学习、运动、比赛等。等,尽管有的学生也表现了这一方面,但也过于局限,培养学生发现生活美的意识。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开阔学生思路,提高其创作能力。加强事物形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外形特征的相互关系,让学生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并且在课堂上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给学生创设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