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农耕文明催生了数以万计的乡村聚落。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这些保留至今由人与自然持续互动的结果就是乡村遗产,也是研究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重要的“活”文本。因此,乡村遗产兼具“历史文化遗产地”和“乡村生产生活承载地”的双重特征,包含了山体、水体、建筑、植被等有形的物质层面,也蕴含了哲学观、生产技术、生活智慧等无形的精神层面。
在遗产保护领域,价值认定是保护的前提。文化遗产的内在价值通常被理解为历史、审美和科学价值。所以,对乡村遗产的认知与保护首先应以价值为导向。作为乡村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乡土建筑是指散落于村镇中、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建筑,除了一般的居民住宅外,还包括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建筑。乡土建筑是乡土文明的物质和精神载体,其建筑形态和建筑装饰等更为多样复杂,与其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密切,很多乡村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中包含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乡村遗产视野下审视乡土建筑的价值时,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其蕴含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包括建筑自身的历史久远度,与重要事件、人物或文化的关联度,某一地域或民族建筑类型的代表性,或者艺术审美上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摘编自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乡村遗产视野下的乡土建筑》)
材料二:
在乡村遗产的保护实践工作中,应尝试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种种认知和实践行为,协助他们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保护道路。
位于福建省永泰县的永泰庄寨与不同家族的迁徙繁衍有关。诸多家族搬迁到永泰后,开始建造居所。一些家族在营建过程中更注重安全性,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共有的聚居防御空间。由此可见,永泰庄寨正是“家文化”的社区凝聚力的外在表现。而面对部分庄寨倒塌损毁等现象,所采取的保护手段要重在通过现代的组织方式,强化庄寨文化遗产价值内涵的传承,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所以,对庄寨的修缮既是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构建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
另外,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注重挖掘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土地利用模式、景观内涵和文化观念,是近年来乡村保护的一个重要突破。
对当地居民来说,乡村文化景观是他们悉心培育的结果,蕴含着他们在和自然共处中摸索出的生存智慧与相处模式。在西南地区的一些村落中,可以看到当地居民对各类自然要素的灵活运用,包括气候、土壤、水体、石材、动植物等,如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榕江大利村古建筑群、石阡楼上村古建筑群等。与之互为表里的是敬畏自然、亲近自然的观念,这是他们所秉持的遗产观念,或者说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态度。
保护乡村遗产,我们还需要将其放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进行定位。明清时期,商业氛围有所改善,江南市镇经济发达,不少乡村集市朝着市镇方向发展。同样,在现代频繁的城乡往来中,乡村向城镇“破界”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比如位于浙江省兰溪市的诸葛村,历史上诸葛村村民凭借水运条件,在勃兴的兰溪药业中脱颖而出。中药业、商业和农业的并行,塑造了诸葛村的文化面貌,使城乡间互动更加频繁。从其古建筑与村落格局可见,业态的更新与诸葛村乡村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有着紧密联系。20世纪90年代后,诸葛村逐步走出了一条旅游利用、文物保护和社区发展的融合之路。2018年,诸葛村带动400余位当地村民直接从事旅游业,年接待量达60余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突破亿元人民币。通过对家园的共同维护和旅游产业的开发,诸葛村的集体经济和社区凝聚力得到了较大提升,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这在中国众多乡村遗产保护案例中是较为难得的。
(摘编自刘邵远、杜晓帆《乡村遗产:田野中的家国情怀》)
材料三:
早在20世纪60-70年代,就有过发展的“外源型”和“内源型”的争论。最典型的是,联合国大会决定以60年代为“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并制定了《联合国第一个发展十年国际发展战略》,采取“外源型”发展模式,试图让发展中国家复制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仍然进步缓慢。到20世纪90年代,“内源型”发展模式逐渐成为联合国向国际社会推介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内源型”发展模式指的是“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
历史文化资源的积累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物化形式与现实载体。在各个村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当地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不单是各个村落独特的文化资本,也是各个村落内源性的生产要素。进一步挖掘、有效利用乡村各个方面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乡村成百上千年积淀下来的“静态”历史文化遗产,转变成与乡村现代化进程有机嫁接起来的“活态遗产”和“动态遗产”,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摘编自李宇军《用好乡村历史文化遗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乡村遗产是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改造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的结果。
B.在对乡土建筑进行保护时,应在乡村遗产的视野下重点对其建筑本体的价值进行审视。
C.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充分体现了当地居民灵活运用自然要素的智慧和敬畏、亲近自然的理念。
D.诸葛村成为乡村遗产保护的成功案例,其根源是发展了集体经济、提升了社区凝聚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注乡土建筑的本体价值,研究其背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体现了以价值为导向的乡村遗产保护理念。
B.永泰庄寨保护过程中强化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给如何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乡村遗产保护道路提供了思路。
C.“内源型”发展模式以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为基础,它不只注重发展经济,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
D.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源性生产要素,使其由“静态遗产”转变为“动态遗产”,能够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乡村过去留下的“老房旧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包袱,所以对此必须破旧立新,快刀斩乱麻,放开手脚干。
B.有必要深入挖掘乡村的文化价值,融入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C.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所拥有的民族文化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D.传统村落孕育出的乡贤文化具有连接故土、维系乡情的精神纽带作用,应使其再度成为农村靓丽的文化风景,促进乡村社会进步。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4分)
5.某地规划兴建一座古城,以重现历史繁华,改善旅游生态,提升城市形象。请你结合材料,对这一规划提三点合理化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澄河边上
茹志鹃
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
解放军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的计划后,作战略性转移。敌人乘机前阻后追。
大部队迅速转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临时组成的一个小队,由警卫连副连长周玉兆带领,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级规定,明天傍晚前,小队定要赶到总集合地,与大队会和。
澄河急流滚滚。没有桥,也没有渡船,浑浊的河水在翻滚,打着漩涡。上游淌下来的许多枯枝、碎木板,在那些漩涡边转了一下,就不见了。河水在猛涨,已涨到河滩边一排柳树的半腰了。
这条黑水滚滚的澄河,横在面前,一个人都没渡过去。
背后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周玉兆带了小余,向离河较近的一个村子走去。
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看见不远的田野中央,孤零零地有一所看青人的矮草房。
“老大爷,我们……”
老人向他们打量了一下,“你们要过河是不是?”
周玉兆点点头,老人沉吟了一会,便说:“不管河水再大,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
屋外场地上,一片银白的月色,老人正坐在一堆湿漉漉的门板上沉思,两条长眉一动不动,脸色十分严峻。
周玉兆没有进屋来,他在门口坐下,抬头看了看天。天上猎户星已落到半空,再过三四个小时天就亮了。
“时间不多了,天亮以前,我们就过河,不然就得向后转。”周玉兆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小余说道:“小余,我们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
“不怕,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着。
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四周是绿油油的一片。一切都是这么宁静、美好,但是明天……远处的机枪声又清脆地响了起来。
“明天这时候,敌人会站在这里。”周玉兆目光深邃地望向夜空,说道,“小余,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忽然河堤那边又传来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会,便和小余加快脚步向河边走去。一会儿,他们望见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举起锄头,在地上掘着什么东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见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已从堤的里边快通到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就快步抢过去夺下锄头,气喘吁吁地说道:“大爷,你……”
老人一见他,也不奇怪,平静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们来,准备过河。”
“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的田地和庄稼。”周玉兆激动得浑身打战。
老人眯起眼睛,仔仔细细地看着他,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过去了。”
“不行。”周玉兆不等他说完,就坚决地说道,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把锄头又夺过来,把土推进沟里。老人一看他动手填沟,便暴跳起来,大声吼道:“给我放手。”周玉兆一听,便回身抱住了老人,含泪说道:“大爷,我们是人民的部队……”老人不等他说完,一挥手说道:“小同志,你知道‘指望’吗?一个人过日子,要是没个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着也没有趣。”
澄河,在老人脚下奔流,打着漩涡,冲击着河滩,不驯服地喧哗着。
周玉兆忽然透过了明天,清楚地看到了后天,以及后天以后的将来。他激动地对着繁星点点的天空,对着澄河,对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暗暗地宣誓: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队一起打回来。他站起身,拿起锄头,更用力地去填那条沟。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把沟填得结结实实。
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也不来夺锄头了。他铍起眉,过了一会,他站起来说道:“好吧!我去看一看。你们在这里等着,我顶多两顿饭的工夫就回来。”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
两顿饭的工夫,老人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来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担。
“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高兴非凡。那两位被叫作“水鳗”的老乡,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没多说话,就和老人动手绑扎扁担。显然,老人已和他们谈过情况,并且已商量了过河的办法了。
东方蒙蒙发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两位老乡也把扁担绑扎好了。他们把扁担扎成两个棋盘式的空心筏子,两个老乡一人扛着一只走到水边。周玉兆把同志们分成两批,把会水的搭开,就团团地抓住筏子四边,准备下水了。
老人送到水边,他嘴唇动了一阵,一会儿,决断地说道:“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过河去。记住我们的澄河。”说完,笑了笑,他还想说什么,但只举了举手,终究没有说。
澄河在奔腾,它带着人民的希望,战士的誓言,流到遥远的地方,然后深深地渗透在土地里。
小队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人影,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写“敌人乘机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点明解放军小队与大部队会合的形势危急、时间紧迫,为下文渡河的情节作铺垫。
B.与《百合花》关注连名字都没有的通讯员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C.小说中周玉兆和小余的对话,引出了老人为帮解放军渡河而掘沟的情节,体现了解放军为人民的革命情怀,凸显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D.小说中对老人的“眉”有几处细节描写,如“长眉一动不动”“皱起眉”“长眉毛一耸一耸的”,细腻地表现出老人内心情感的变化。
7.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多次写到“枪炮声”,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既强化了小队急于渡河时内心的焦灼,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B.小说以小队要渡河开头,以顺利渡河结尾,张弛有度,整体色调由阴郁转向明朗,这使小说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C.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讲述小队在老乡帮助下渡河的故事,视野开阔,自由灵活,给人以统观全局的感觉。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大多较简短,朴实无华,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
8.周玉兆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9.小说中多次描写滚滚的“澄河水”,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秋,七月,魏公操至阳平。张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横山筑城十余里。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夜迷惑,误入张卫别营,营中大惊退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在兵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张鲁闻阳平已陷,欲降,阎圃曰:“今以迫往,功必轻;不如依杜没赴朴胡,与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之。
十一月,张鲁将家属出降。魏公操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
习凿齿论曰:阎圃谏鲁勿王而曹公追封之将来之人孰不思顺!塞其本源而末流自止,其此之谓与!若乃不明于此,而重焦烂之功,丰爵厚赏止于死战之士,则民利于有乱,俗竞于杀伐,阻兵杖力,千戈不戢矣。曹公之此封,可谓知赏罚之本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九》)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序号写在答题卡上。(3分)
阎A圃B谏C鲁D勿E王F而G曹H公I追J封K之L将M来N之0人P孰Q不R思S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公操,即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公,东汉末年封国公爵名号。
B.“信以为然”与“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C.主簿,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
D.列侯,爵位名,汉初称彻侯,因避汉武帝刘彻讳,改称通侯,又改列侯,也泛指诸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操攻至阳平时,张鲁主张投降,其弟张卫则坚持抵抗,率军队把守关口,并且修筑了军事防御工事。
B.曹操认为,攻下张鲁不是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阳平城外无险可守,攻下之后自己也会防守困难。
C.阳平陷落后,张鲁属下想在撤退时烧毁宝货仓库,被张鲁制止,这一善意之举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许。
D.如果只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只赏赐拼死作战的武士,百姓就会习惯于争相攻杀,战乱就不会停止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山峻难登,既不时拔,士卒伤夷者多,军食且尽,操意沮。(4分)
(2)惇前自见,乃还白操,进兵攻卫,卫等夜遁。(4分)
14.曹操最终能够成就霸业的优秀品性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5-16题。
寄微之三首(其三)①
白居易
去国日已远,喜逢物似人。
如何含此意,江上坐思君。
有如河岳气②,相合方氛氳③。
狂风吹中绝,两处成孤云。
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
努力各自爱,穷通我尔身。
[注]①此诗是白居易赴任江州司马途中所作,微之即元稹,此时被贬通州司马。②河岳气:犹言江山之气。③氛氳:阴阳二气会合之状。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是诗人遥寄朋友微之之作,两人此时处境相似,都不得志,且天各一方。
B.诗人用“河岳气”两句形容二人如山水气象般情意投合,相聚时格外和乐融洽。
C.诗中“狂风”与“孤云”有象征意味,委婉地表现出两人被贬分离的艰难处境。
D.诗人在被贬的困境中还为友人的命运深感忧虑,并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
16.本诗与《琵琶行》都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时期所作,但是本诗末两句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人具体处境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描写的景象相似。
(2)杜甫《登高》中,“ , ”两句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前人将之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说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的两句是: , 。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劳动,是与大地肌肤相亲。在田地边,以裸露的脚趾触碰大地,小心地触碰。缩回,又伸展。传展,再缩回。看稻们站立在一片白泱泱的水田中央,不跑,不跳,亦不缩脚,蓝天白云下,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
我把铁耙举起,又放下。放下,又举起。沙地是一本大书,我一页一页,努力地翻阅脚下这一片沙地。泥土芬芳,沙地的气息让人陶醉。我一遍遍把大地的秘密翻开又覆盖,没人知道那到底是在寻找什么。劳作,是我唯一的目的。我只是向前,不停地向前。我像父亲一样举起耙,像父亲一样把口水唾在手心,像父亲一样握紧耙柄,像父亲一样用泥土搓手。
汗水是自发根出发的,沿额头,至眉,到鼻尖,绕行至下巴,一步一步往下爬。今天,我所滴下的每一滴汗水,与父亲,与先人,也是一个模样。
18.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成“我举起耙,把口水唾在手心,握紧耙柄,用泥土搓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19.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① ?
在生活中比较容易实施的改善记忆力的措施,包括营养均衡的饮食,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如绿叶蔬菜、坚果、牛奶等;加强锻炼,提高大脑记录和处理新信息的潜能,预防大脑退化。研究发现,锻炼多的人,认知功能下降得更为缓慢。
科学的学习方式也可提升记忆力。实验证明, ② ,也就是说间隔一定的时间分多次进行学习,要比集中一段时间突击学习的记忆效果好。而且,与单纯重复学习相比,人们如果在学习后进行测试,那么随后的记忆效果更好,被称为“测试效应”。
此外, ③ 。例如,记忆宫殿法是一种利用空间思维和联想能力,把要记住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记忆的方法,这种记忆术能快速提高记忆的准确性。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2.小语在做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时,发现奶奶的记忆力有所下降。请你根据上述材料,为小语奶奶提一条合理建议。(2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崇尚一切随缘、不苛求、得过且过、不太走心的活法和生活方式的青年人,他们的日常用语:都行、可以、随它去、没关系……遇事淡定,内心无甚波澜,云淡风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超然境界;有人认为,这是堕落颓丧的表现。
你是如何看待“佛系青年”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1.(3分)C(A项,“乡村遗产是当地居民通过……持续改造周边自然环境形成的结果”错,结合材料一“在自然和文化的共同约束下,当地居民通过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断适应和改造着周边的自然环境,塑造了独特的景观形态和社会关系”可知,选项去掉了“不断适应”,导致说法片面。B项,“应在乡村遗产的视野下重点对其建筑本体的价值进行审视”错,结合材料一“不仅要关注建筑本体的价值……更要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可知,语义重点应在后半部分“研究其背后所体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D项,“根源是发展了集体经济、提升了社区凝聚力”错,结合材料二可知,诸葛村的成功是因为“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乡土文化的平台,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乡村遗产价值转化”。)
2.(3分)C(“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错结合材料三“‘内源型’发展战略否定了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只注重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可知,“更注重发展社会文化”曲解文意。)
3.(3分)A(材料三的观点是乡村遗产保护要走“内源型”发展道路,即基于社会本身的文化特征和行为结构,来构建自己的发展方式。A项,认为原有的乡村习俗需要完全破除,完全否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存在的价值,因此选项说法不能支撑材料三的观点。)
4.(4分)首先提出观点:在原生土壤中理解、尊重当地居民关于遗产的认知和实践,协助他们找到可持续的保护道路。(1分)然后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增强当地居民对乡土的归属感和对乡村遗产保护的参与感;运用文化景观的方法和视角重新认知乡村遗产的价值,挖掘人与自然相处的经验;在城乡关系的视角下定位乡村遗产,实现乡村遗产价值的转化。(3分)
5.(6分)①古城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体现当地居民长期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②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征求当地居民的建议。③古城要走出一条旅游、文化、经济和城市建设相融合的道路,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每点2分)
6.(3分)B(“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错,本文的主题是凸显军民之间的鱼水情,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能够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并不是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7.(3分)C(“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错,小说是以第三人称展开叙事的。)
8.(6分)①勇敢无畏,危急时带领小余去问路。②信念坚定,留下来也要打游击;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向前。③心系百姓,宁可死也不祸害百姓,发誓要和部队打回来。(每点2分)
9.(4分)①写出了环境的恶劣,表现出解放军战斗条件的艰苦;②为渡河营造一种压抑、紧张的氛围;③引出后文老百姓想办法帮助解放军渡河的情节;④突出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暗示着解放战争终将走向胜利。(每点1分)
10.(3分)FLP(“阎圃谏鲁”主谓宾结构完整,中间不能断开,且“勿王”作补语,补充说明“谏”的内容,因此在F处断开;“之”指代张鲁,“曹公追封之”主谓宾结构完整,因此在L处断开;“孰”作疑问代词,常用在句首,在此处指代前面的“将来之人”,中间应断开,因此在P处断开。)
11.(3分)B(“含义相同”错误,“信以为然”中,“信”指相信;“烟涛微茫信难求”中,“信”指确实,实在,二者含义不同。)
12.(3分)B(“曹操认为,攻下张鲁不是难事,真正的难点在于阳平城外无险可守,攻下之后自己也会防守困难”错,结合“初,操承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远,不可守也’”可知,这是“凉州从事及武都降人之辞”,并不是曹操的观点;且这句话是在解释“张鲁易攻”的地理条件,并不是说攻下后防守困难。)
13.(8分)(1)(4分)山势险峻难以攀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将要用尽,曹操神情沮丧。(“拔”,攻取;“且”,将要;“意”,神情。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1分)
(2)(4分)夏侯惇前往亲自观察后,就回去禀告曹操,继续推进军队攻打张卫,张卫等人连夜逃走。(“白”,禀告,报告;“进兵”,军队向前推进;“夜遁”,连夜逃走、逃跑。关键词每处1分,句意1分)
14.(3分)①勇于自省,及时反思。②善于变通,因事制宜。③精于赏罚,善笼人心。(每点1分)
15.(3分)D(“并约定将来与友人在他乡重逢”错,诗中有“风回终有时,云合岂无因”句,意思是相会终有时,有劝勉之意,并没有约定。)
16.(6分)①本诗为诗人赴任江州司马路上所作,末两句勉励自己和朋友无论困窘或通达都当努力自爱,虽不得志但仍积极旷达。②《琵琶行》是诗人被贬江州第二年所作,“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流露出同病相怜之感,对琵琶女身世遭遇的深切同情,对自己遭贬被埋没的愤懑之情。(每点3分)
17.(6分)(1)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3)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第Ⅱ卷(表达题 共80分)
18.(4分)①采用“像父亲一样”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气势。②写出了“我”像父亲一样在土地上劳动,突出了父亲对“我”影响之大,强化了情感。(每点2分)
19.(4分)五个逗号将“出发”“沿”“至”“到”“绕行”“爬”六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写出汗水不停流淌的样子,突出劳作的艰辛。
20.(6分)①怎么做才能提升记忆力②分散学习比集中学习更有效③可以利用记忆术提高记忆能力(每空2分)
21.(4分)与单纯重复学习相比,如果人们在学习后进行测试,那么随后的记忆效果更好,这被称为“测试效应”。(画波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如果……那么……”连接的分句主语不一致,应将主语放在关联词后;二是成分残缺,“被称为‘测试效应’”缺少主语,应在前面加上“这”。)
22.(2分)示例:①注意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②进行适当的锻炼,不要长时间坐着。(符合题意,任答一点即可)
23.(60分)略。
附作文参考立意:①拒绝佛系,燃烧青春;②生活需要减压,可以适度佛系;③劳逸结合,理性佛系。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魏公曹操抵达阳平。张鲁准备以汉中为代价投降曹操,他的弟弟张卫不同意,率领士兵数万人凭借关隘坚守,在山上横向筑城墙十余里。当初,曹操听了凉州从事及从武都投降过来的人所说的话,“张鲁容易被击败,阳平城外的南、北山相距很远,无法防守。”便相信了。等他前往实地观察后,发现不像所听说的那样,因而感叹地说:“别人的揣度,很少能令人满意。”攻打阳平山上的守军时,山势险峻难以攀登,不能及时攻取,士兵死伤很多,军粮将要用尽,曹操神情沮丧,便想退兵、切断山道后撒走,派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喊回山上的战士。恰巧前锋军队在夜间迷路,误入张卫下属的军营,军营中士兵大惊溃散。侍中辛毗、主簿刘晔等人跟在迷路士兵之后,便报告夏侯惇、许褚,说:“我军已经占据了敌人的重要据点,敌人已经溃散。”夏侯惇等人还不信。夏侯惇前往亲自观察后,就回去稟告曹操,继续推进军队攻打张卫,张卫等人连夜逃走。张鲁听说阳平已被曹军攻陷,想要投降,阎圃说:“现在因为受到曹军压力而被迫投降,一定没有什么功劳;不如通过杜濩投奔朴胡,一同抗拒曹军,然后再归顺,功劳一定大。”于是逃奔南山进入巴中。张鲁部下要烧毁全部宝物和仓库,张鲁说:“本来我们准备归顺国家,而这样的意愿还没有转达上去。如今离开这里(只是为了)躲避大军的锋锐,并没有恶意。宝物仓库,本是国家所有。”于是把府库封存好以后,张鲁等人才离去。曹操进入南郑,非常赞赏张鲁的做法。又因为张鲁原本有善意,派人前往安慰晓谕他。
十一月,张鲁率领家属出来投降。魏公曹操亲迎,授予张鲁镇南将军的官职,按照宾客的礼节接待他,封他为阆中侯,食邑万户。同时,封张鲁的五个儿子以及阎圃等人为列侯。
习凿齿评论说:阎圃劝谏张鲁不要称王,而曹操却追封他,以后的人,哪有不考虑归顺的!堵塞水的源头,其下游的水自然不再流动,说的不正是这个道理吗!假如不明白这一点,仅重视武力征伐的作用,丰厚的爵位和赏赐只给那些拼死作战的武士,民众百姓便会认为动乱有利可图,习惯于争相攻杀,倚仗武力,战乱就不会停止了。曹操这样封赏,可以说是了解赏罚的根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