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学科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的一项)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斜率为√3的直线倾斜角为
A.30
B.60
C.90
D.120
2.在四面体OABC中,OA=a,OB=b,OC=c,点M在OA上,且OM=2MA,N为BC中点,
则MN=
+
A
a+导c+号a++月
2
1
B.
22
3.已知向量a,b是平面“的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非零向量c是直线I的一个方向向量,则c·=0且
c.b=0是1⊥u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从分别写有1,2,3,4,5,6的六张卡片中,无放回地随机抽取两张,则抽到的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积
是5的倍数的概率为
A目
2
3
C.
5
03
5.美术绘图中常采用“三庭五眼”作图法.三庭:将整个脸部按照发际线至眉
骨,眉骨至鼻底,鼻底至下颏的范围分为上庭、中庭、下庭,各占脸长的
3
五眼:指脸的宽度比例,以眼形长度为单位,把脸的宽度自左至右分成第一
眼、第二眼、第三眼、第四眼、第五眼五等份,如图,假设三庭中一庭的高
度为2cm,五眼中一眼的宽度为lcm,若图中提供的直线AB近似记为该人像
的刘海边缘(其中点A、B在如图所示的网格线交点处),且该人像的鼻尖位
于中庭下边界和第三眼的中点,则该人像鼻尖到刘海边缘的距离约为
A.3.9 cm
B.3.2 cm
C.2.5 cm
D.1.8 cm
6.已知函数y=f'(X)的图像如图所示
(其中f'(X)是函数f(X)的导函数),
则下面四个图像中,y=千()的图像
大致是
D
7四名同学各掷骰子5次,分别记录每次骰子出现的点数,根据四名同学的统计结果,可以判断出一定没有
出现点数6的是
A,平均数为3,中位数为2
B.中位数为3,众数为2
C.平均数为2,方差为2.4
D.中位数为3,方差为2.8
8.过直线3x+4y+12=0上一点P作圆C:x2+y2-2x=0的切线,切点为A、B,则四边形PACB的面
积的最小值为
(
A.25
B.3
C.2√2
D.√6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圆O:(X-1)2+y2=4和圆O2:x2+(y-1)2=2的交点为A、B,则
A.两圆的圆心距|OO2=2
B.直线AB的方程为×-y+1=0
第1页,共4页余姚中学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学参考答案
1. B 2. D 3. B 4. A 5. C 6. A 7. C 8. B
9. BD 10. BCD 11. AC 12. ABC
7 8 5 2
13. 2 或1 14. ( , , ) 15. ( ,2) 16. 0,1+
3 3 3 e
17. 解:(Ⅰ) 每组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 1,
(0.005+0.010+0.020+a+0.025+0.010) 10 =1, a = 0.030;
(Ⅱ)成绩落在[40,80) 内的频率为 (0.005+0.010+0.020+0.030) 10 =0.65,
落在[40,90) 内的频率为 (0.005+0.010+0.020+0.030+0.025) 10= 0.9,
设第 75 百分位数为 m,由0.65+ (m 80) 0.025= 0.75,
得m =84,故第 75 百分位数为 84;
(Ⅲ)由图可知,成绩在[50,60) 的市民人数为100 0.1=10,
成绩在[60,70) 的市民人数为100 0.2= 20,
10 51+ 63 20
故 z = = 59 ,
10 + 20
设成绩在[50,60) 中 10 人的分数分别为 x1 , x x2 , x3 , , 10 ;
成绩在[60,70) 中 20 人的分数分别为 y1 , y2 , y3, , y20 ,
x2 2 2 2 2 2
则由题意可得, 1
+ x2 + + x10 2 y1 + y + + y 51 = 7 , 2 20 632 = 4,
10 20
即 x21 + x
2 2 2 2 2
2 + + x10 = 26080, y1 + y2 + + y20 = 79460 ,
s2
1
= (x2 + x2 + + x2 + y2 + y2 2 2
1 2
1 2 10 1 2 + + y20 ) z = (26080+ 79460) 59 = 37 ,
10 + 20 30
所以两组市民成绩的总平均数是 59,总方差是37 .
18. 解:(Ⅰ)在 PAB 中, PA2 + AB2 = 32 + 22 = ( 13)2 = PB2 .
所以 PAB = 90 ,即 AB ⊥ PA;
又因为 AB ⊥ AD ,
在平面 PAD 中, PA AD = A,
所以 AB ⊥平面 PAD ;
(Ⅱ)因为平面 PAB ⊥平面 ABCD ,
平面 PAB 平面 ABCD = AB , AB ⊥ AD ,
AD 平面 ABCD ,
第 1 页,共 5 页
所以 AD ⊥平面 PAB ,所以 AD ⊥ PA ,
由(Ⅰ)已证 AB ⊥ PA,且已知 AB ⊥ AD ,
故以 A 为原点,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
则 D(2,0,0), P(0,0,3),C(3,2,0) ,
所以 AP = (0,0,3) , AD = (2,0,0),
AC = (3,2,0) ,CP = ( 3, 2,3)
因为 E 为 PD 中点,
1 3
所以 AE = (AP + AD) = (1,0, ),
2 2
由 PC = 3FC知,
1 2 4
AF = AC +CF = AC + CP = (3,2,0) + ( 1, ,1) = (2, ,1),
3 3 3
设平面 AEF 的法向量为 n = (x, y, z),
3
x + z = 0 n AE = 0 2
则 即 ,令 z = 2 ,则 x = 3, y = 3,
n AF = 0 42x + y + z = 0
3
于是 n = ( 3,3,2),
又因为由(Ⅰ)已证 AB ⊥平面 PAD ,
所以平面 PAD 的法向量为 AB = (0,2,0),
n AB 3 2 3 22
所以 cos n, AB = = = ,
| n || AB | 2 9 + 9 + 4 22
3 22
平面 FAE 与平面 AED 夹角的余弦值 ;
22
(Ⅲ)设 Q 是线段 AC 上一点,则存在 [0,1]使得 AQ = AC ,
因为 AC = (3,2,0) , DA = ( 2,0,0),
所以 DQ = DA+ AQ = DA+ AC = (3 2,2 ,0) ,
因为 DQ 平面 AEF ,
所以 DQ / / 平面 AEF 当且仅当 DQ n = 0 ,
即 (3 2,2 ,0) ( 3,3,2) = 0,
即 (3 2) ( 3) + 2 3+ 0 2 = 0,解得 = 2,
因为 = 2 [0,1],所以线段 AC 上不存在 Q 使得 DQ / / 平面 AEF .
第 2 页,共 5 页
19. 解:(Ⅰ)以 A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 x 轴,过点 A 且垂直于 AB 的直线为 y 轴,建立如图所示
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可设点 P 的坐标为 (a,1) ,
因为直线 AN 的斜率 kAN = tan = 1,
且直线 AN 经过点 A(0,0) ,
所以直线 AN 的方程为 x + y = 0
a +1
因为点 P 到直线 AN 的距离为 2 ,所以 = 2 ,
2
解得 a =1或 a = 3(舍去 ) ,
所以点 P 的坐标为 (1,1);
(Ⅱ)由题意可知直线 BC 的斜率一定存在,故设其直线方程为 y 1= k(x 1),
y 1= k(x 1) k 1 k 1
联立 ,得 x
x + y = 0 C
= , yC = ,
k +1 k +1
1 k 1
对于直线 BC 的方程 y 1= k(x 1),令 y = 0 ,得 xB = +1= ,
k k
1 k 1 k 1 1
所以 S ABC = = 4 ,解得 k = ,
2 k k +1 3
1
所以直线 BC 的方程为 y 1= (x 1),即 x + 3y 4 = 0 .
3
1 ax 1
20. 解:(Ⅰ)易知 x 0, f (x) = a = ,
x x
当 a 0时, f (x) 0 ,函数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减;
1 1
当 a 0时, x (0, )时, f (x) 0 , f (x) 单调递减, x ( ,+ ) 时, f (x) 0 , f (x) 单调递增,
a a
综上,当 a 0时,函数 f (x) 在 (0,+ ) 上单调递减;
1 1
当 a 0时, f (x) 在 (0, )上单调递减,在 ( ,+ )上单调递增;
a a
1
证明:(Ⅱ)由(Ⅰ)可知,当0 a 1时, f (x) 在 x = 处取得最小值1+ lna,
a
若 x (0,+ ) ,使得 f (x) 3a a2 ln 2,只需 a2 3a +1+ ln a + ln 2 0 ,
1 (2a 1)(a 1)
令 g(a) = a2 3a +1+ ln a + ln 2,由 g (a) = 2a 3+ = ,
a a
1
可得,当 a (0, )时, g (a) 0, g (a)单调递增,
2
1
当 a ( ,1) 时, g (a) 0, g (a)单调递减,
2
第 3 页,共 5 页
1 1 1 3 1 1
故当 a = 时, g(a)max = g( ) = +1+ ln + ln 2 = 0,
2 2 4 2 2 4
所以, x (0,+ ) ,使得 f (x) 3a a2 ln 2 .
1 3
+ =12a2 4b2
c 2
21. (Ⅰ)由题意, e = = ,解得a2 = 2,b2 =1,c2 =1,
a 2
a2 = b2 + c2
x2
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y2 =1;
2
(Ⅱ)由题意,两直线 l1、 l2 的斜率均存在,且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1,
1
设 l2 的斜率为 k,则 l1的斜率为 (k 0),
k
则直线 l y = k x m kx y km = 02 的方程为 ( ),即 ,
1
直线 l1的方程为 y = (x m),即 x ky m = 0,
k
m
l1 与圆 O 相切于点 P, =1,化简得m
2 =1+k2,
1+ k 2
y = k (x m)
由 x2 得,2 (2k
2 +1) x2 4mk2x + 2k2m2 2 = 0,
+ y =1
2
= ( 4mk2)2 4(2k2 +1)(2m2k2 2) 0,化简得,1+ k2 (2 m2 ) 0,
由m2 =1+k2得, k2 =m2 1,
代入上式化简得,m4 3m2 +1 0,
3 5 3+ 5
解得 m2 ,
2 2
3+ 5 5 +1
又m 1,则1 m2 ,得1 m ,
2 2
5 +1
所以 m 的取值范围是 1, .
2
解:(Ⅰ)所以 f (x)的单调增区间为 ( , 3],单调减区间为[ 3,+ );
4
(Ⅱ)原命题等价于方程a = (1 ) ex解的个数
x + 4
x 2
4 4 4 x e (x + 2)
令 (x) = (1 ) ex , '(x) = [ +1 ] e = 0,
x+ 4 (x + 4)
2 x + 4 (x + 4)2
第 4 页,共 5 页
当 x → 时, (x) → 0+ ,
当 x→ 4 时, (x)→+ ,
当 x→ 4+时, (x)→ ,
当 x →+ 时, (x)→+ , (0) = 0,
于是,当a 0时,方程有两个解,
即函数 f (x)有两个不动点,
当 a 0时,方程只有一个解,
即函数 f (x)有一个不动点;
(Ⅲ)设 t = f (x) ,则 f (t) = t ,
(ⅰ)当a 0时,
f (t) = t 有两个解 t1, t2 ,
其中 t1 4, t2 0 ,
于是 t1 = f (t1) = f (x),
a(t1 + 4) a(x + 4)即 t1 = = 4, t
e 1 ex
有一个解 x1 ,
t2 = f (t2 ) = f (x) ,
a(t2 + 4) a(x + 4)即 t2 = = 0, t
e 2 ex
有两个解 x2 , x3 ,
因此a 0不成立;
(ⅱ)当a 0时,
f (t) = t 有且只有一个解 t0 ,
其中 4 t0 0 ,
于是 t0 = f (t0 ) = f (x),
a(t + 4) a(x + 4)
即 4 t = 00 = 0, t
e 0 ex
t0 t0 + 4 x+ 4即 = = ,其中 4 t0 3, t
a e 0 ex
或 3 t0 0,方程有两个解 x1 , x2 ,
当 t0 = 3时,方程只有一个解 x = 3,此时
3
a = ,
e3
3 3
综上所述, a 的取值范围 ( , ) ( ,0) .
e3 e3
第 5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