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余姚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 (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11:04:30

文档简介

余姚中学 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命题:潘爱萍 审题:俞印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 -35.5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1~10每小题 2分,11~20每小题 3分,共 5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CO2 B. Na2O2 C. FeO D. Al2O3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出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的
B. 新型合金有记忆合金、储氢合金等,储氢合金是一类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并与金属结合成
金属氢化物的材料。
C. 原子结构模型演变历史可以表示为:
D. 硅、锗、镓位于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作半导体材料
3.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氨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B. HCl 属于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都能导电
C. 酒精、蔗糖、醋酸等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
D. 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下能导电,所以 是电解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B. 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C. 将少量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得氢氧化铁胶体
D. 把氯化钠研磨成直径在 的颗粒然后分散在水中即可形成胶体
5.漂白粉能与空气中的CO 2和水蒸气发生如下反应:Ca ClO 2 +CO2+H2O=CaCO3 +2H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的电子式: B.Ca 2+ 的结构示意图:
C.H 2O 分子结构模型: D.HClO的结构式:H Cl O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aHCO 3 具有不稳定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的干燥剂
C. FeCl3 溶液显酸性,可用作蚀刻铜电路板
D.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纸张的漂白剂
7.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氧化物有 FeO、Fe2O3、Fe3O,它们都是黑色的固体
B.FeO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迅速被氧化成 Fe3O
C.鉴别 Fe2+中混有 Fe3+,可先加入氯水,再加入 KSCN溶液
D.生铁比纯铁硬度大,熔点高
8.下列实验的试剂或装置的选用合理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验证非金属性强弱:Cl>C>Si B.②检验Na H O O2O2与 2 反应有 2生成
C.③比较Na 2CO3、NaHCO3的稳定性 D.④制备氢氧化亚铁,观察白色沉淀
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是利用化学性质且正确的是( )
A. 用 Ca(OH)2溶液鉴别 23溶液和 3溶液
B. 用 NaOH溶液鉴别 AlCl3溶液和 MgCl2溶液
C. 用焰色反应鉴别钾盐和钠盐
D. 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t()3胶体和 t3溶液
10.将少量 Na2O2分别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最终会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 )
①MgSO4溶液 ②CuCl2溶液 ③Ca(HCO3)2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氯气通入水中:2 +2 2+ + +
B. 钠与2反应: + 2 + + +2
C.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通入足量 2:2 + 2 + + 23 + 2 2 3
D. 氢氧化钡溶液与足量硫酸氢钠溶液混合:+ + 2 + 2+ + + 2
2.在某指定条件下的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的溶液中: +、2+、 2、 3
B. 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 +、 2+、、 2
C. 含有大量硫酸根离子的溶液:+、 2+、、3
D. 透明溶液中:2+、2+、、 23
13.将 2.7 g铝粉分别与体积均为 mL、浓度均为 2 mol/L的①硫酸溶液、②烧碱溶液、
③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体积(相同条件)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① ② ③ B.① ② > ③ C.① > ② > ③ D.② > ① ③
.已知反应:①2 + 2 2 + 2,②3 + 6 32 + + 32,
③23 + 2 2 +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3 > 3 > 2 > 2
C. 反应②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6:
D.③中 lmol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mol
15.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 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
FeCl3、FeCl2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 S,其转化如下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回收 S的总反应为 2H2S+O2 2H2O+2S
B.过程①中,生成 CuS的离子方程式为 S2-+Cu2+ CuS↓
C.过程②中 Fe3+被氧化,过程③中 Fe2+被还原
D.过程①②③中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16.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 H+和产生 CO2的物质的量
之比为 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1 B.1∶2 C.1∶3 D.1∶4
7.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2 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
B. 标准状况下 44.8LHCl溶于 1L水,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mol/L
C. 在标准状况下,22.四氯化碳所含的氯原子数目为
D. 2gD 162 O
18
和H2 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中子数为 NA
18.短周期 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倍,
元素 B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 C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
D位于第 VIA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D > B > C > A
B. 元素 A、B的氧化物具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C. B、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D. 元素 B和 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C > B
9.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先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
A 若有白色沉淀,说明含有

化,再加入 3溶液
鉴别 3与 取少许两种物质,加入几滴水,B 温度降低的是 2 323 插入温度计,测温
探究金属钠在氧气 若无气体生成,则固体粉末为
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入 2
C 中燃烧所得固体粉
3 2
;若有气体生成,则固体
蒸馏水
末的成分 粉末为 22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
探究 2 3固体样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D 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足量
品是否变质 经变质
2溶液
2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 +、 2+、2+、 23、 、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
该溶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氯水,有气体产生,得到甲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甲;
③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
溶解。
下列关于原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肯定存在 +、3、
2
B. 肯定存在
2


C. 肯定不存在 2+,可能存在 2+ D. 是否存在 +需要通过焰色试验来确定
二、填空题(本大题 5小题,共 50分)
21.(12 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某种粒子有 1个原子核,核内有 17个质子,20个中子,核外有 18个电子,写出该粒子的化
学符号 ,结构示意图 ,。
(2)将 NaHSO4溶于水,破坏了 NaHSO4中的_________,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
(3)19 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 ACl2中含有 0.4 mol Cl-,金属 A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4)根据反应 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可知当有 2.5 mol FeS2
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硫元素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 mol。
22. (2分)现有下列短周期元素的数据。
元素代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nm) 0.074 0.160 0.152 0.143 0.099 0.186 0.075 0.082
最高正化合价 +2 +1 +3 +7 +1 +5 +3
最低负化合价 -2 -1 -3
()①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上述所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
强的是_________(填酸的化学式)。
(2)③号、⑦号元素以及 H元素的原子按 1∶1∶2可以组成一种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能
与H 2O 反应生成两种碱性物质,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④的单质投入 NaOH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 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①>⑦
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②>④
C. 与⑧号元素同主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单质是半导体材料
D.③号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加热可以得到两种氧化物
(5)用电子式表示②、⑤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_________
23.(8分)某次实验需用 240mL1mol/L 的 H2SO4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需要 8 mol/L H2SO溶液____mL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填“序号”)。
①量筒 ②托盘天平 ③烧瓶 ④25 ml容量瓶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胶头滴管
(3)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d____、____、____、____e (填“字母”)。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 8 mol/L H2SO溶液注入盛有约 5 ml蒸馏水的烧杯。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H2SO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25 ml容量瓶。
g.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 ~2 cm处。
()下列操作将导致所配制的H2SO溶液浓度偏.大.的是____(填“字母”)。
a.移液过程有H2SO溶液溅出瓶外 b.移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d.稀释后的H 2SO4溶液未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e.用量筒量取 98%的硫酸时俯视 f.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2. (6分)向100mLFe2 SO4 3 和CuSO 4 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剩
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铁粉的质量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加入少量铁粉时,发生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2)原溶液中 Fe 2 SO 4 3 和Cu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3)a点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
25.(12 分)一氧化二氯(Cl2O)是一种氯化剂和氧化剂,极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 HClO,
遇有机物易燃烧或爆炸,2℃以上易分解。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以制备 Cl2O(支撑
及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①a中固体试剂是 MnO2,b中试剂是浓盐酸。②Cl2O的部分性质如表:
熔点 沸点 制备方法
2 .6℃ 3.8℃ 2HgO + 2Cl2 Cl2O+ HgCl2·HgO(反应放热)
()指出该制备装置中存在的一个明显错误_______________(经改进后进行有关实验)。
(2)d中盛有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 A中制备 Cl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D中采用 8℃~2 ℃水浴的原因之一是:如温度过低,反应速率慢,另一个可能的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 D、E间的连接方式与 A、B、C间的连接方式有明显的差别,装置 D、E间采用这
种连接方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Cl2O是市场上一种比较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ClO2和 Cl2O在消毒时自身均被还原为 Cl ,
则 ClO2的消毒效率(以单位质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是等质量的 Cl2O的_____倍(结果保留一
位小数)
(7)据文献报道,Cl2O的另一种制备方法是利用 Cl2与适量潮湿的 Na2CO3反应来制得,同时
产生氯化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姚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答案
命题:潘爱萍 审题:俞印坤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2分,11~20每小题3分,共50分)
1~5 C C DA C
6~10 D B B BA
10~15 C D B B A
15~20 B D CDA
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50分)
21、【答案】(1Cl-  
(2)离子键和共价键 NaHSO4=Na++H++SO42-
(3)24
(4)1.5 10.5
22、【答案】(1) ①. 第二周期第VIA族 ②.
(2)
(3) (4)D
(5)
23、【答案】
(2)
(3)f、a、g、c
(4)
24、【答案】(1)2Fe3++Fe=3Fe2+
(2)1:2 (3)0.5mol/L
25、【答案】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
浓硫酸

温度过高易分解
防止与橡胶管接触发生燃烧或爆炸


升17288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