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揭阳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
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贾(gǔ)人 喧豗(huī) 猿猱(náo) 翩(piān)然起舞
B.须臾(yú) 水苔(tái) 自诩(xǔ) 睚眦(zì)必报
C.《论(lùn)语》 歉疚(jiù) 呕哑(yǎ) 令人咋(zhé)舌
D.钿(diàn)头 颠簸(bǒ) 分馏(liú) 风靡(mǐ)一时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赛德克 巴莱》是一部反映赛德克族反抗日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殖民统治的电影,影片运用艺术的手法将众多的历史场景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拍好这部电影,导演专门聘请了赛德克人郭明正为历史顾问,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影片最终在台湾大获成功。电影的取材来源于历史,故事既有演绎,也不乏虚构。专家认为,观众如果想要更充分地了解台湾原住民这一悲悯的抗日史实,需要补充阅读其他文献资料。21cnjy.com
A.淋漓尽致 B.苦心经营 C.演绎 D.悲悯
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我市初步制定了广清教育对口帮扶工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实施方案和2014年度计划,内容包括加强合作办学、提高教育教学、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四大方面的帮扶。
B.2014年4月29日下午,市公安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警方开展打击整治涉枪犯罪专项行动的情况。
C.为展示公民道德建设的丰 ( http: / / www.21cnjy.com )硕成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广泛地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参与道德建设,省文明办组织开展了“广东好人”推荐评选活动。
D.按照今年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 献爱心活动,6月18日,市委统战部牵头组织市外经贸局、市扶贫办、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召开落实扶贫考察工作会议。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落日在沉入西地平线以下那一刻,是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 ,恍若一场梦境。
①但是,在停驻了片刻以后,它突然又一跃,当我们揉揉眼睛,再往西看时,它已经消失了
②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③它先是纹丝不动,突然,它颤抖了两下,往下一跃,于是只剩下了半个
④一切都为雾霭所取代,我们刚才见到的那一场奇异的风景
A.④①②③ B.③④②①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7小题,共3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22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出处:21教育名师】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 ( http: / / www.21cnjy.com ):“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秦亦发兵使庶长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张仪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5、 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 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 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 绝:超过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 来:使……到来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C、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7、 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 )(3分)
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21·cn·jy·com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 断句和翻译。(10分)
(1)下面断句正确的是( )。(3分)
A、孟子曰:“是恶足以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B、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www-2-1-cnjy-com
C、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 ( http: / / www.21cnjy.com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D、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3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4分)
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秋 兴
杜甫
玉露①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②, 塞上风云接地阴③。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④,白帝城高急暮砧⑤。
注:①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喻之。②兼天涌:波浪滔天。③接地阴:风云盖地。④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⑤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1)首联叙写了怎样的景物特点?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本诗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首联的托物起兴、颔联的象征、尾联的烘托,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请你选取其中一种来简要地分析一下情景交融的效果。(3分)
答:
11、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任选4道,多选则按前4道算,每空1分,共8分,错漏字均不给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
(2)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 。
(4)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5)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陶诗“远人村”新解
李飞
现代人对“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远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两种。其本意究竟指什么,这还得结合陶渊明所处的具体环境看。
有人不同意把“远人村”译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远方的村落”,理由是前句绝不能断为“暧暧——远——人村”,若这样,势必将断后句为“依依——墟——里烟”。“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于是就出现释“远人村”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说法。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远人”一词,古即有之,《论语 季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即有:“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之,既之,则安之。”孔子所云“远人”是统称,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主要强调地理距离的“远”。“夷狄”虽然也在远地,却并不称“远人”,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远”是地域差别,并不涉及所谓“华夷之辨”,与文化差异无关。迄至秦汉,周边少数民族不断被吸纳进入汉族社会,“远人”从地域距离的“远人”,衍变到“文化距离”的“远人”,向春秋时“夷狄”的意义靠拢。这时的“远人”和“夷狄”,都可指称“华夏”之外的异族,只是前者可能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华夏”认可,较“夷狄”而言,“远人”在风俗习惯上更接近“华夏”而已。自秦汉以后,“远人”开始强调文化距离,词义转移,侵入到“夷狄”的外延。
三国两晋之时,“远人”一词,着重强调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群的差别。“远人”的涵义,在两晋向“夷狄”靠得更近,“远人”逐渐变成异族的代称。春秋时代的“夷狄”,后融入了华夏体系,如吴、楚等。秦汉时崛起的匈奴,则成了这一时代的“夷狄”,后慢慢被融入汉族社会。及至三国两晋,此时的乌桓、西羌等,则被视为“夷狄”。而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这时早在“中夏”文化覆盖之下,他们能被朝廷征辟做官,甚至身居要职,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东晋时“远人”的涵义即是如此。
再回到本文的主题陶渊明的诗上。园田居位于 ( http: / / www.21cnjy.com )庐江郡,而庐江郡正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也是陶渊明的故乡。陶渊明归隐故乡,家宅僻处南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谓“远人村”,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
“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还有一条旁证,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村”字本身。“村”这种聚落形态,出现得较晚,大概于东汉。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南迁的各豪族大家,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村”的分布更加普遍。陶渊明所见的“远人村”,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暧暧远人村”,正是陶渊明眼前景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实反映,并没有什么“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若有,至多只是描绘出他归隐后在野外与“异族”杂居的事实。
(选文有改动)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春秋时的“远人”并不包括“夷狄”,因为在当时,“夷狄”是被排除在“人”之外的。
B.秦汉时,“华夏”之外的异族可以被称为“远人”或“夷狄”,如果服从了“华夏”教化,得到了“华夏”的认可,就可能被称为“远人”。
C.“夷狄”一词随着时代的变化有着不同的特指范围,在春秋时代指吴、楚等,在秦汉时指匈奴等,在三国两晋时指乌桓、西羌等。
D.陶渊明的故乡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陶渊明归隐故乡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远人村”的“村”就是异族人的聚落。
E.作者认为“暧暧远人村”只是陶渊明对隐居后眼前景观的如实反映,并没有“大义”与情感的表现。
13.下列不属于作者不赞同将“远人村”解释为“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子”的原因的一项是( )(3分)
A.从对仗的角度讲,不能将前句断为“暧 ( http: / / www.21cnjy.com )暧—远—人村”,如果这样,后句必将断为 “依依—墟—里烟”,而“墟—里烟”明显不通,所以前句当读为“远人—村”。
B.东晋时期,在秦汉时被称为“夷狄”的西南夷、南蛮等能被朝廷征辟做官,已不再被视为“夷狄”,而被称为“远人”。
C.陶渊明的故乡就是南蛮异族聚居之地,他归隐后,与当地的异族混居在一起,所以 “远人村”应当是他从自家庭院眺望到的异族村落。21教育网
D.到西晋末年,为躲避战祸,中原各豪族大家南迁,由于他们亦采取“村”形式,广收田客、部曲,所以“村”的分布更加普遍。21*cnjy*com
14.春秋时期、秦汉时期“远人”的内涵有什么不同。(4分)
15.文章标题是“陶诗‘远人村’新解”,请问“新”在何处?作者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在答题卡上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的方框上涂黑;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2·1·c·n·j·y
(1)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清华“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徐百柯
梅贻琦(1889~1962),字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天津人。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931年12月3日,在清华大学校长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职典礼上,梅贻琦留下了中国大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他本人从来没有被称为“大师”,但在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内,却为清华请来了众多的大师,并为后世培养出了众多的大师。他被称为清华“永远的校长”。在遍布世界的清华校友心目中,提到梅贻琦就意味着清华,提到清华也就意味着梅贻琦。 【来源:21cnj*y.co*m】
一位清华的老校友在纪念梅贻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文章中称:“母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为校训。历届毕业同学,凡是请梅先生题纪念册的,梅先生辄书此两语为勉。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
《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梅贻琦在世人的心目中,正是这样一位“君子”。
清华早期著名的体育教员马约 ( http: / / www.21cnjy.com )翰曾经这样评价梅贻琦:“他有他的人格……真君子Real Gentleman的精神。梅先生不但是一个真君子,而且是一个中西合璧的真君子,他一切的举措态度,是具备中西人的优美部分。”
梅贻琦生性不爱说话,被称为“寡言君子”。早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1909年考取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时,他那“从容不迫的态度”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发榜那天,考生们都很活跃,考上的喜形于色,没考上的则面色沮丧。只有瘦高的梅贻琦,始终神色自若,“不慌不忙、不喜不忧地在那里看榜”,让人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而实际上,在630名考生当中,他名列第六。
“一二 九”运动后,清华曾经发生过数千军警闯 ( http: / / www.21cnjy.com )入学校逮捕学生的事件。事前得知了这个消息,学校的几位领导人在梅贻琦家里商量如何应对。大家说了很多意见,惟有梅校长默然不发一言,最后大家都等他说话,足足有两三分钟,他还是抽着烟一句话不说。冯友兰教授问:“校长——你看怎么样?”梅贻琦还是不说话。叶公超教授忍不住了,问道:“校长,您是没有意见而不说话,还是在想着而不说话?”他隔了几秒钟回答:“我在想,现在我们要阻止他们来是不可能的,我们现在只可以想想如何减少他们来了之后的骚动。”
后来,学生们怀疑军警特工手里的名单是校方提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所以把教务长架到大礼堂前接受质问,并有学生扬言要打。此时,他们的校长身着一件深灰色长袍,从科学馆方向慢步走来,登上台阶,对着二三百学生,有半分钟未发一言,然后用平时讲话同样的声调,慢吞吞地说出了五个字:“要打,就打我!” 【版权所有:21教育】
梅贻琦嗜酒,并且在这一点上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堪称“君子”,以至于被酒友们尊为“酒圣”。考古学大师李济回忆:“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蔡元培)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
曾经有一篇纪念他的文章,叫作《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和酒》。“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1947年,抗战胜利之后清华第一次校庆,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育馆摆了酒席,由教职员开始,然后1909级,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总是老老实实地干杯,足足喝了40多杯。
“他的情趣是那种很单纯的,一种……不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一种很特别的幽默感。”他的儿媳、北大退休教授刘自强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眼睛微微向上,显然沉浸在一种温馨的回忆中,想寻找一种确切表达来描述她的校长和公公。“那时候校长住在清华园甲所。我有一次去他那儿,梅太太病了,我就看见他到前面的小花园里,摘了一朵他自己种的花,紫色的,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到梅太太的卧室去送给她。”
1955年梅先生在台湾新竹创建清华大学并任校长,直至逝世。
(选自《中国青年报》)
16.梅贻琦先生是一个真君子,他的君子风度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4分)
17.本文在选材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18.文章标题称梅贻琦为“永远的校长”,试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永远”的理解。(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洗 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路上没有一棵树,太阳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样直晒下。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地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地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退了半步,然后说:“ 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马路对面原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地,浑身没劲。小伙子越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21*cnjy*com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洗,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要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又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的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要把水放满,泡在里面;或者就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 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再没想下去。这时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洗澡。”小伙子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眼前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了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想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的响,他们默默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家冷饮店,冰箱轰隆隆的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洗冷水澡还是热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澡洗的时候舒服,热水澡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钱,又从冰箱里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子喝。小伙子很好奇的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会,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了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9.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他”的形象?(4分)
20.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写有哪些作用?(5分)
21.“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结合全文,试分析其结构艺术的精巧、高明。(6分)
五、语言运用题(两小题,共10分)
22.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4分)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这种繁殖过程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
23.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我国轿车供求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轿车需求量(万辆) 72 105 138 266 346
轿车产量(万辆) 70 106 192 349 471
答:(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21·世纪*教育网
六、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
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
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立意自定。
2014——2015学年高一级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答案
( http: / / www.21cnjy.com )9、(1)A
(2)①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3分,“阴”1分,“阳”1分,句子大意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4分,“因”1分,“以”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介词结构1分,句子大意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以我之见,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为您算计,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楚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三个月不上朝。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孟轲论之曰:有人说:“张仪、公孙衍难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才能算得是大丈夫。”
10.(1)用“凋伤”、“萧森”给意境笼罩着败落景象,气氛阴沉,定下全诗落寞、郁闷的感情基调。(划线处各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www.21-cn-jy.com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景物描写和作用的鉴赏能力。
(2)示例一:首联的托物起兴:以枫叶凋零、秋气萧森,(1分)寄寓老大伤悲、凄苦落寞的情怀。(2分)
示例二:颔联的象征:以骇浪滔天,(1分)暗寓了国家时局动荡和作者心潮翻卷;(2分)
示例三:颔联的象征:以阴云盖地,(1分)象征着国家命运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阴沉郁闷。(2分)
示例四:尾联的烘托:以秋风、捣衣声(1分),烘托含辛茹苦的游子无家可归的惆怅和凄凉。(2分)(意思对即可。划线处为关键得分点,共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和赏析作品思想内容的能力。
【附:诗歌意译】
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又在赶制冬天御寒的衣服了,白帝城上捣制寒衣的砧声一阵紧似一阵。看来又一年过去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也愈加凝重,愈加深沉……
11、名言名句默写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4)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2.D E(D “远人村”的“村”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异族人的聚落,表述有误,原文说“大概还只是异族人的聚落”; E“大义”应为“远离人世俗情”的“大义”。)
13.A(原文中有:此说法颇有“六经注我”的嫌疑。)
14.春秋时期的“远人”泛指生活在距离某国家较远地方的人,与文化差异无关。秦汉时期“远人”向春秋时期“夷狄”的意义靠拢,体现出了文化差异。
15.现代人对“远人村”的诠释大略分成了“远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的村落”和“远离人世俗情的村庄”,作者认为“远人村”是异族人群居的村落。作者从对“远人”和“村”意义的考证进行论证的。
16、【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 ( http: / / www.21cnjy.com )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回答本题需综观全文,摘取关键句子作答。[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2分,答对三点给4分。意思答对即可。]
【答案】 (1)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2)沉着冷静,有主见;(3)敢于担当,爱护同事;(4)嗜酒而不闹酒;(5)志趣单纯。
17、【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作品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手法的能力。先点出选材上的特点,再结合文本具体分析。[每答对一点给2分,每答对两点给4分,每答对三点给5分。]
【答案】 (1)以小见大。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选取的都是些轶事趣闻,如给大学“定性”的故事、喝酒的故事、妻病献花的故事等等,但点点滴滴却见一个人的精神面貌。
(2)点面结合。既有诸如“梅先生一生行谊,也正可以用这两句来说明”的总体评价,又有具体的言行展现。
(3)正侧面结合。既有直接叙述梅先生事迹的材料,又有他人的回忆和评价。
( http: / / www.21cnjy.com )]
21.【价值探究】
小说的结构艺术精巧、高明。①以“洗澡”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为全文的结构线索,似拙实巧,俗中见雅,以小见大;②用“洗澡”穿针引线,使小说的两个人物不同的言路和思路联系自然,转换自如;③以“洗澡”作结,画龙点睛,一语双关,平中见奇,含蓄而有余味。
19、龙眼废品收购站人员梁东华,驾驶一辆车牌号为粤X-3024货车到图书馆收购废旧书报,请予以查验放行。 2-1-c-n-j-y
[6分。“身份介绍”1分,“车牌号”1分,“收购废旧书报”1分,“查验放行”1分,
语言表达准确、得体2分。]
24.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25.图表表述是将图表的抽象信息用文字加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述的一种作文类型,它要求考生根据图表所给出的信息,写出所要表达主题的作文。此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表数据获取信息,并用文字表述结果,重在考查考生的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通过图表内容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风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塑造完美人格。本题考查观察图表、筛选并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D。看图表,一般是横看和竖看,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答案。本题从横看,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都呈增长趋势;从竖看,2001年我国轿车需求量高于产量,但从2002年起,我国轿车产量就高于需求量,而且差距逐年增大。解答图文转换题,要求考生能看懂图表,从图表中找出规律,在此基础上提炼出考题所要回答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审清题干要求。
参考答案:(1)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都在不断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升;(2)目前已供过于求,预计这种情形将更加突出;(3)适当控制汽车产量,使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同步增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