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1-2023年中考语文三年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1基础知识综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1.(2023·青海西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汉字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汉字的起源可追溯到夏朝初期。每一个汉字都有其时代性,每一个汉字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开发的宝藏。对此,我们绝不可xiè( )怠,而是要锲而不舍地探究汉字的思想文化内hán( ),汲取汉字背后的养分,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这尽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中华文化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应有之义。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xiè( )怠 内hán( )
(2)给加点字注音。
载( )体 追溯( )
(3)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修改。
修改:
(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是全世界最美丽的文字之一,每一个汉字都沉_____(diàn)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汉字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诗意之美,汉字本源上便带着自然意蕴,连缀成文,成为诗化的意象,散发着诗意的清香;二是形态之美,甲骨文神秘之美,钟鼎大小篆古朴之美,隶体端庄之美,草书龙飞凤舞之美,行书飘逸之美,楷体俊秀之美;三是音韵之美,汉字四声,加以平仄押韵轻声重读,_______________,表情达意,朗朗上口,极具韵律,仿若跳动的音符,和_____(xié)悦耳。
2.文中加点字“缀”“逸”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chuò yī B.zhuì yì C.zhuì yī D.chuò yì
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绽 谐 B.淀 谐 C.淀 偕 D.绽 偕
4.在文中□处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5.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声嘶力竭 B.震耳欲聋 C.轻声细语 D.抑扬顿挫
6.(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启dí智慧的重要来源,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青少年要静心阅读,勤于思考,通过______(激发 启发)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检视阅读成效以充实自我、提升本领、增长才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要在祖国大地上弓身践行,让青春在火热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在田字格里。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dí: 处:
(3)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一个错别字。
改为
(4)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023·山东淄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七月是山中植物生长的最好时机。所有的植物仿佛都瞄准了夏季这段时间,(甲),一口气cuān______上来。这种强烈的生命力就像熊熊燃烧的火焰,那气势简直能把人和动物都盖过去。这片绿色世界到八月,突然间就变了样子。原来那(乙)的气势霎时就消退了。特别像南瓜这种栽培性植物,在七月还是一fù______要与万物一决高下的样子,一过七月就蔫了,只等待最后的成熟。山野间不知为何突然就安静下来。
不同季节中植物的生长规律简直(丙)到让人害怕的地步,植物总在争取每一天,甚至每一刻。
7.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窜 chà 幅 niān B.蹿 chà 幅 yān
C.蹿 shà 副 niān D.窜 shà 副 yān
8.文段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神贯注 铺天盖地 严厉 B.凝神屏息 铺天盖地 严苛
C.凝神屏息 漫山遍野 严厉 D.全神贯注 漫山遍野 严苛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以前,许多公园的入口位置偏僻(pì),道路狭窄,游人进出不便。现在,随处都可入园。市民纷至沓来,或欣赏美景,或休闲健身,别有一番韵(yùn)味。老师也带领同学们来这里研学,共享天伦之乐。
拾级而上,到达公园高处。凭(píng)栏远眺,大海波澜状阔;俯瞰脚下,高树低树俯仰生姿。鸟儿在树上栖(xī)息,清脆的鸣叫声此起彼伏。这一切,宛如一幅写意画,又似一曲交响乐。
围栏拆除后,“无界公园”将自然风景融入了城市。
9.文段中标注的四个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僻(pì) B.韵(yùn) C.凭(píng) D.栖(xī)
10.文段中四个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波澜状阔 B.此起彼伏 C.宛如 D.融入
11.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纷至沓来 B.天伦之乐 C.拾级而上 D.俯仰生姿
(2023·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什么是中国?中国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是诗书礼仪、琴棋书画,是仁义(lián)耻、孝亲敬老,中国还是那一招一式、一腔一调、一砖一瓦……
中国是从未中断过的唯一古文明。古印度并非印度,古埃及也并非埃及,而古巴比伦今已不存,所以在史书上它们前面都要加一个“古”字。唯有自公元前2800年发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shuò)果仅存。因此,史书上并无“古中国文明”之说,它从来都叫“中国文明”。
中国文化厚重深远,绵延至今。每一次的天朝(lún)落,都会继之精卫填海,卧薪尝胆;每一次的血海没顶,都会有(kūn)鹏展翅,凤鸣岐山。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到无法从地球上抹去的文化,是亡国灭族都无法让它中断的文化,是连征服者也不得不心服口服虔诚皈依的文化,是抽去它世界历史就得完全重写的文化!中国文化成为了现代中国的重要符号和精神内涵,彰显了中国的民族自信和国家形象。
民族欲独立自强,国家要稳步发展,文化是最根本的支撑。坚持文化自信,是在世界文明繁花中敢于绽放独有色彩的勇气,是在理性取舍后始终持守初心的(dǔ)定,是在时代洪流中坚持民族本色的执着。青山百代,仍荫后人,构筑文化自信:(dì)造发展新篇章。
1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lián) 耻 (2)(shuò) 果 (3)(lún) 落
(4)(kūn) 鹏 (5)(dǔ) 定 (6)(dì) 造
13.给语段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调(A.diào B.tiáo) (2)没(A.méi B.mò)
(3)抹(A.mā B.mǒ) (4)虔(A.qián B.qiǎn)
(5)绽(A.zhàn B.zàn) (6)荫(A.yīn B.yìn)
14.依据文段,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是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之一。
B.中国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C.中国文明是唯一从未中断过的古文明。
D.中国文明是从未中断过的唯一古文明。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第一段的“……”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
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因果复句。
C.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卧薪尝胆讲述的是越王勾践的历史故事。
D.孝亲敬老、绵延至今、博大精深、稳步发展,四个短语结构相同。
(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江南的山水,明媚如画;江南的柳树,生而péng( )勃。②我们青春繁茂,在柳下成长,一路欢歌。③折柳赠君,是临别的________(意境/境遇)。④栽柳等待,是人生的期盼。⑤野花簇拥着堤岸,少年伫立木桥远眺,燕子斜斜地低飞过稻田,远处的山luán( )抹上一层黛色,溪水慢慢弯过一个峡口。⑥柳丝浮起浅绿,被风儿抚弄,恰似站在人生路口的我们,掠起新的希望,迎接摇曳生姿的未来。
16.(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énɡ( )勃 山luán( )
(2)结合语境,从③句中的括号内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7.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青春繁茂”“野花簇拥”“飞过稻田”都是主谓短语。
B.③句和④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C.④句中谓语是“等待”,宾语是“期盼”。
D.⑥句中的“绿”与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词性不同。
(2023·湖北黄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a黄石作家、“钢的城”作者罗日新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潘进行对话。b节目中,他们分享文学之美;传播读书之乐。①借这部作品,罗日新带领读者们共同品味黄石这座城市。
1999年,罗日新下海经商,远走他乡,从此钢厂和黄石成了他( )的地方。2008年夏季的一天,罗日新站在美国休斯敦办公室的世界地图前,在细细mó suō中试图确定家乡黄石的位置。②沉思间,昔日的工友、同事、领导,③一个个在他的脑海中表现。“我仿佛回到了大冶钢厂上班的时光。我突然心潮澎湃:c一定要抓紧时间写写钢铁、写写我熟悉的工厂、工友。”罗日新说。
小说的人物鲜活,既有( )的改革者,___________________,d而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温婉、体贴、善解人意。这样,有效地平衡了作品的硬朗,也给黑红色调的叙述增加了玫瑰的颜色和香气。
④小说从始至终都被一种巨大的钢铁撞击的铿锵之声笼罩。钢铁的锻造、巨型设备的运转、炉火的喷薄,让这部小说有了一座钢铁厂般的重量感和力量感,也为乡土叙事占绝大版图的中国文学增添了钢铁工业叙事的重要一页。
(摘编自陈子才《从<钢的城>读懂“钢的城”》,《黄石日报》2023年4月3日6版)
18.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湃)的注音和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bài 磨挲 B.bài 摩挲 C.pài 摩挲 D.pài 磨挲
19.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魂牵梦萦 异想天开 B.魂牵梦萦 锐意进取
C.心驰神往 锐意进取 D.心驰神往 异想天开
20.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①处修改为“品味黄石这座城市的深厚文化”。
B.②处修改为“昔日的朋友、同事、领导”。
C.③处修改为“一个个在他的脑海现形”。
D.④处修改为“小说从始至终被一种响亮有力的钢铁撞击的铿锵之声笼罩”。
21.文中abcd四句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黄石作家、“钢的城”作者罗日新与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李潘进行对话。
B.节目中,他们分享文学之美;传播读书之乐。
C.一定要抓紧时间写写钢铁、写写我熟悉的工厂、工友。
D.而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温婉、体贴、善解人意。
22.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说写出了劳动者身上钢的质地、铁的本色
②也有个性鲜明的普通工人
③从人物气质到作品风格
④同时,更写出了他们身上炉火般的赤诚
⑤书中更出彩的是男性角色
A.②①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④①③②⑤ D.④③①②⑤
23.(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宣传组为学校微信公众号写了一段推文,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在卷帙浩繁的书海中,我们借助书籍跨越时空与先贤对话,同赏美景,互诉zhōnɡ情。
你无法到达的地方,书籍载你前往。你可以在钱塘湖“ ① , ② ”禽鸟争树筑巢的景象中感受江南早春的勃勃生机(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你可以在“荡胸生曾云, ③ ”中体悟泰山的雄伟壮丽和震撼人心的力量(杜甫《望岳》);你也可以在“忽如一夜春风来, ④ ”中欣赏边塞奇丽壮美的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从江南到塞北,祖国风光美如画。
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体验。你与(作者 甲 )同行,“斯是陋室, ⑤ ”,文人雅士高尚情操的芬芳馥郁浸染了你(《陋室铭》);你与王勃同送友,“海内存知己, ⑥ ”让你体会到一扫离别愁云的乐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你与苏轼同出猎,“ ⑦ 。鬓微霜,又何妨!”,东坡胸宽胆壮的疏狂令你钦叹(《江城子·密州出猎》)。从雅致情趣到壮怀胸jīn,先贤情怀感人心。
一本书就是一个世界,一次阅读就是一趟心灵之旅。阅读对一个人成长的作用 乙 (不用说就能明白)。青少年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只有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才能帮助我们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为未来的精彩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请在甲处填出作者,请根据括号内的解释在乙处填出相应的成语。
(3)请根据语境用正楷填写文中空缺的古诗文。
24.(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②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支撑和生态服务,其重要性不用说就能明白。③然而生物多样性正在经历自恐龙灭绝以来最为严峻的危机,为此,许多国家都投入到积极的行动中。④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已经采取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措施,并取得丰硕成果。⑤如野生大熊猫的数量正在恢复,栖息地也在扩大,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名录中,大熊猫已从“濒危”降为“易危”。⑥这________说明中国保护工作取得了成效,________为世界上其他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带来希望。⑦相信在各国通力合作的基础上,这颗蓝色星球终将迎来生物多样性的繁荣与发展。
(1)第②句中画线部分的内容可以用一个成语替换,这个成语是: 。
(2)第④句中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
(3)第⑥句横线处应填入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
25.(2022·江苏南京·统考中考真题)参加微新闻播报,你用心准备讲稿。
5月27日,首届南京国乐节在江苏大剧院正式启动。此后一个月内,一批国内顶尖的演奏家、指挥家将聚集南京,传播jīng典,弘扬文化,用精彩的演出呈现( )的视听盛宴,______
(1)给加点字注音:乐( )
(2)根据拼音写汉字:jīng( )
(3)选择恰当的词语( )
A.花枝招展 B.花团锦簇 C.眼花缭乱 D.花香鸟语
(4)在横线上用“震撼”一词造句,使讲稿完整。
26.(2022·江苏盐城·统考中考真题)根据语境完成题目。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在2月4日、农历正月初四、20点04分璀璨呈现。诗意的ǒu然,浪漫的创意,巧妙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为全球无数观众带来了一场“很中国”的视觉盛yàn。节目中黄河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递出来,这包含了不少中国的传统哲学和看待世界的态度。打破隔( )阖、互相理解,这不仅是奥运会的功能,也是中国近年来在世界舞台上一直倡导的理念。开幕式中,随着奥运火炬冉冉升起的,是由各国小雪花共同组成的世界大雪花。在遭受过新冠疫( )情的全球挑战后,“更团结(Together)”这个词写进了奥林匹克宣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雪花盛景,展现的是中国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和包容。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ǒu yàn 隔( )阂 疫( )情
(2)下列短语中,结构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无数观众 B.传统哲学
C.看待世界 D.奥运火炬
(3)根据语境,划线部分有毛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天人合一”思想源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学派,其代表人物是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虎年伊始,中国元素一路火出圈。通过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谷爱凌,雪服上印着中国龙,雪板上刻着龙纹,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 ,击中了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事实上,传统文化元素“占领”舞台,并非是一时的“群情激昂”,( )是源于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青睐。……科技成果的进步,也( )地改变了文化生产。现代科技手段及其催生的科技美学,有效助推了传统文化节目的跨艺术门类创新,使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与今、新与旧完美( ),蝶变升华,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摘自胡一峰《从传统文化热看文化自信》,有删改)
27.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也 而 耳濡目染 结合
B.而 也 耳濡目染 融合
C.也 而 潜移默化 融合
D.而 也 潜移默化 结合
28.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
B.亿万目光瞩目,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舞台上,都“活”起来了
C.亿万目光瞩目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舞台上都“活”起来了
D.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
29.文中加点词“骄傲”的感彩,与下列句中加点词一致的一项是( )
A.无论一生遭受多少困厄欺诈,请依然相信人类的光明大于阴影。
B.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人们也看到,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
D.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3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观众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
B.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通过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
C.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让观众大呼
D.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
(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砾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3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忽(hū)然 毯(tǎn)子 更(gèng)紧
B.矗(chù)立 寂(jì)静 捉摸(mō)
C.洪(hóng)大 细切(qiē) 呜咽(yè)
D.波涛(tāo) 澎湃(bài) 睡着(zhuó)
32.文中画线句子的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
B.天上闪砾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辍着的宝石。
C.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
D.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33.(2022·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在红船身旁站定,chóng敬之情油然而生。重温往昔峥嵘岁月,中国共产党在外敌恃强凌弱之际,毅然决然地肩负起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勇当duò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一次次血与火的淬炼与砥砺中,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同进步共成长。
(1)给加点字注音。
恃( )强凌弱 砥( )砺
(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óng( )敬 duò( )手
(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造就青年,奋斗成就青年。
千百年来,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
【甲】青年一代多经历一些摔打、磨练、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即使面对暴风骤雨,青年人也应无所wèijù①,坚韧不拔,更应慷慨激昂地行走在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上,耀武扬威地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
【乙】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优越的发展环境、广阔的成长空间。广大青年应zīzībújuàn②地学习,矢志不渝地奋斗,在时代的宽广天地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负韶华的青春诗篇。【丙】不仅青年人要树立崇高的理想,而且要在内心深处扎根,持之以恒为之奋斗。【丁】广大青年只有迎难而上,不懈奋斗,才能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最大的力量。
34.请用规范汉字写出文段中①②两处的词语。
① ②
35.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暴风骤雨 B.坚韧不拔 C.慷慨激昂 D.耀武扬威
36.文段中【甲】【乙】【丙】【丁】四处,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7.(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成语积累。
地气是地中之王,是土地山川赋予的灵气。春日地气还阳,冰雪消融,春风带暖,送来__ __(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美好的环境和景色)的气息,人被春意鼓荡,深吸一口气,好像收纳了天地的新风,神清气爽。夏天,地气旺盛,林间的树木草叶粗壮了,饱满充沛,__ __,人在盛夏得了饱满地气的滋养,精神健旺。秋天,地气浓重,以丰收承载万物,当秋意拂过,稻花飘香,瓜果成熟,让人沉醉,__ __(留恋美好的事物而忘了归去)。冬天,地气收缩,隐而不发,树木不声不响,动物们__ __,人从山川雪野获得了一种力量,君子的力量,君子引而不发。一季有一季的风味,我们在沉寂中认识到生命的另一种壮阔。
(摘自《人民文学》 胡竹峰《地气》,有删改)
(1)根据括号内的解释依次填出 处的成语。
(2) 处成语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
A.郁郁葱葱 屏息敛声 B.遮天蔽日 屏息敛声
C.遮天蔽日 销声匿迹 D.郁郁葱葱 销声匿迹
(2022·山东枣庄·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老师告诉我,一百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播撒信仰的火种, 真理的强光。
这束光, 了井冈山上的革命理想。星星之火,可以liáo原。
这束光, 了长征路上的正确方向。雄关màn道,万水千山。
这来光,辉耀了宝塔山上的民族希望。保卫华北,保卫黄河。
这束光, 了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翻地覆,正道沧桑。
你看,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8.给选段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dàn 燎 漫 yào B.yán 嘹 漫 yuè
C.dàn 嘹 慢 yuè D.yán 燎 曼 yào
39.依次填入选段空白处恰当的一项是( )
A.照亮 映照 点亮 激发 B.点亮 映照 激发 照亮
C.点亮 激发 照亮 映照 D.照亮 激发 映照 点亮
40.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段中加黑的词语“火种”“真理”“理想”都是名词。
B.“播撒信仰”“保卫黄河”“横渡长江”三个短语结构相同。
C.从句子语气分类看,选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祈使句。
D.“天翻地覆,正道沧桑。”这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41.(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学校广播站开展了“青春向党”主题活动。下面是小语写的广播稿部分内容。
“每一粒熬过冬天的种子,都有一个关于春天的梦想。”在美好的春光中,我们澎勃向上;在浩瀚的学海里,我们尽情傲游;在广袤(mào)的天地间,我们奋力拼搏。哪怕遇到坎坷,也会勇敢坚强,充满信心地面对挑战;哪怕经历挫折,也会持之以衡,满腔热忱(chén)地拥抱未来。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将奋斗的足迹,镌(juān)刻在岁月的年轮上;我们将炽(zhì)热的情怀,书写在青春的诗篇里;我们会继续担负党和国家赋与的使命,奔赴人生的下一段旅程……
(1)小语在试读时,给文中的四个字标注了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袤(mào) B.忱(chén)
C.镌(juān) D.炽(zhì)
(2)小文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并进行了修改。她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澎勃”改为“篷勃”
B.“傲游”改为“遨游”
C.“持之以衡”改为“持之以恒”
D.“赋与”改为“赋予”
(2022·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
涓涓细流汇大海,丝丝希冀凝宏愿。轻嗅经典fēn fānɡ,濡养精神力量;静听诗人轻吟,领悟交友之道。赞医者仁心,道德信义 A (潜滋暗长/络绎不绝);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 B 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激起一股劲儿,汇聚成ánɡ yánɡ奋进的洪流,向上向善,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42.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43.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A处。
A处的词语是 。
44.请在B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B处的标点符号是 。
45.(2022·四川绵阳·统考一模)积累与运用。请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每年的11月至12月是簕杜鹃开得最灿烂的时节。从1999年开始,深圳每年都会在此期间举办簕杜鹃市花展。经过历年的发展,花展逐渐成为市民翘首以盼的一年一度的盛事。想一览美景的游客无须四处①xún mì____,登上环境宜人的莲花山即可饱览美景。这期间也是莲花山最美最热闹的时刻。簕杜鹃用热情迎接【甲】( )(A.络绎不绝 B.前呼后拥)的游客。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漫山遍野花团锦簇,②měi bù shèng shōu____。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她虽不像梅花,【乙】_____在严寒下,_____顽强绽放(A.即使……也…… B.只有……才……),但她只要一落地,便会生根开花,无论风雨多大,都要开出最鲜艳夺目的花。作为深圳市花的簕杜鹃与雕塑“拓荒牛”及以“打开国门”为寓意的雕塑《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彰显着特区人民的开拓创新奋斗的奋斗精神。
“拓荒牛”的作者是著名中国的雕塑家潘鹤在1984年创作的。“拓荒牛”勾头蹬腿,重心向前,浑身使力,将身后一个巨大的树根拔出地面的画面展示着深圳的开拓精神。《闯》的作者是由设计者郑建平于1993年为深圳创作的,他曾说:一个城市需要一个城市记忆的记录,城市记忆和城市的文化资产,都需要为之寻找载体,雕塑便是这样一种载体。
(1)看拼音写词语。
①xún mì
②měi bù shèng shōu
(2)请结合语境,从文中的括号内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甲】【乙】处。
(3)选择下列选项中错误的一项
A.“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是补充短语。
B.“灿烂”“热闹”“鲜艳夺目”,这三个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C.“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出自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卜算子”是词牌名。
D.“她撇开女子的娇羞,尽情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赛雪”使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4)下列选项中对病句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闯》的作者是由设计者郑建平为深圳于1993年创作的。(应修改为由设计者郑建平于1993年为深圳创作的是《闯》的作者。)
B.《闯》的作者是由设计者郑建平于1993年为深圳创作的。(应修改为:《闯》的作者是于1993年为深圳创作的设计者郑建平。)
C.“拓荒牛”的作者是著名中国的雕塑家潘鹤在1984年创作的。(应修改为:“拓荒牛”的作者是中国著名的雕塑家潘鹤在1984年创作的。)
D.“拓荒牛”的作者是著名中国的雕塑家潘鹤在1984年创作的。(应修改为:“拓荒牛”的作者是在1984年创作的著名中国的雕塑家潘鹤。)
(5)作为鲲鹏中学九年级六班团委书记小圳给《闯》的作者打个电话邀请郑建平爷爷作为主讲嘉宾在6月3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组织的一场以“弘扬深圳精神”的报告会上为我校做讲座。
(2021·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某校九年级学生开展“巴山民歌,情满巴山”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巍巍巴山,莽莽苍苍。千百年来,巴山子民聚居一地,同甘共苦,用民歌反映生活,用民歌宣xiè【 】情感。巴山民歌 。
大巴山是民歌的海洋,民歌让大巴山多情起来。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通江河,南江河,我是巴山背二哥。太阳送我上巴山,月亮陪我过巴河……”这是米仓古道上巴山背二哥的山歌,粗犷朴拙,响彻云xiāo【 】;“半天下雨半天晴,斑鸠爱的刺笆林,牛儿爱的丝茅草,幺妹爱的勤快人……”这是山野田间里巴山幺妹的情歌,直率甜美,余音袅袅;“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这是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
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巴山儿女,巴山儿女传唱着动听的巴山民歌。民歌声情并茂,是巴山亮丽的文化名片,或高亢嘹亮,如山瀑奔腾;或婉转悠长,如清泉流淌;或浅吟低唱,如溪水淙淙。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岁月流长,世事变迁。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
46.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填入【 】中的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泻 zhuō 霄 zōng B.泻 zhuó 宵 cóng
C.泄 zhuō 霄 cóng D.泄 zhuó 宵 zōng
47.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甘共苦 B.孕育 C.声情并茂 D.亮丽
4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俗文化专家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录、收集、整理巴山民歌。
B.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承载着大巴山的风土人情。
C.巴山民歌呈现出鲜明的节奏,具有合辙押韵、语言活泼。
D.因为它源于群众生活的缘故,所以深受人们喜爱。
49.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巴山民歌 。
①表达巴山儿女的是非观念和理想愿望
②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③还大量使用比兴手法,语言谈谐,艺术形式相对比较简单
④它不仅具有较强的历史价值,而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50.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秀美的巴山孕育了勤劳善良的巴山儿女”中“秀美”是形容词,“了”是助词,“儿女”是名词。
B.“勤劳善良”“高亢嘹亮”“山瀑奔腾”都是并列短语。
C.“村寨院落中巴山孩童的儿歌,清脆悦耳,久久回荡。”句中的主语是“巴山孩童”。
D.“虽然巴山民歌会被岁月剥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永远传唱下去。”这是递进关系的复句。
51.探究活动中,某同学即兴写了“巴山民歌,情满巴山”八个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楷书,笔画横轻竖重,方正端庄。
B.这是草书,运笔迅速,如旋风骤雨,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C.这是隶书,用笔平稳,字形扁平,蚕头燕尾。
D.这是行书,笔势委婉含蓄,平和自然。
52.某同学与大家交流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叶圣陶,原名叶绍钩,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B.我国古代有很多长度计量单位,如《愚公移山》“高万仞”中的“仞”,《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
C.中国是礼仪之邦,“拜手”是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长跪”是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表示敬意,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的“长跪而谢之”。
D.章回体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叙述体式,章回体小说每回前用单句或两句“对偶”的文字做标题,称为“回目”。如《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53.复兴乡土文化,延续自信之根。某同学采用问卷形式调查巴山民歌的保护和传承情况,请你帮他设计两个问题。
① 。
② 。
(2021·西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是无数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这一滴雨水,它有______(A.独具匠心 B.独一无二)的记忆。即使它会被轻易吞没,失去个体的轮廓,从而逐渐消shì。但一粒雨滴也有自己的历史,正因它有将这历史传承下去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们更应míng记。
54.给加点字注音。
(1)吞没( ) (2)轮廓( )
5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消shì( ) (2)míng记( )
56.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成语是( )
57.(2021·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驻扎在岩壁的石头或矗立向上,或倾斜飞翔,毫不掩饰自己的峥嵘险峻(营造/构造)令人畏惧的惊险氛围。而那些匍匐在山岭、蹲立在溪畔的象形石,或像龟兔,或像猿猴,或像鸡犬,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构筑和谐的生态景象。那些普通的石头以(简约/简易)造型出现,也是遵循返璞归真、大道从简的艺术原理,很是帖近人的情感意愿和审美意识,一如画中小品和诗中小令。①_____,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②____,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磐石,也叫关门石,十多米高,如一座关隘封锁着一处险要。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驻扎(zā) 矗立 峥嵘险峻
B.匍匐 溪畔(pàn) 维妙维肖
C.帖近 演绎 栩(xǔ)栩如生
D.磐石 关隘(ài) 返璞归真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构造 简易 B.营造 简约
C.营造 简易 D.构造 简约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以画之韵 ②以诗之形 B.①以诗之韵 ②以画之形
C.①以画之形 ②以诗之韵 D.①以诗之形 ②以画之韵
(4)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峡谷遍布岩石,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B.峡谷岩石遍布,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
C.峡谷岩石遍布,稀少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可谓奇迹。
D.峡谷遍布岩石,泥土稀少,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
58.(2021·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他正向古代典jí( )钻探,有如向地壳( )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 )而不舍。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 )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lì( )尽心血。杜甫晚年,疏( )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xiāo( )灯火是他的伴lǚ( ),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1)给上文加点的字注音。
地壳( ) 锲( )而不舍 目不窥( )园 疏( )懒
(2)给文中拼音写出汉字。
jí( ) lì( )尽心血 深xiāo( ) 伴lǚ( )
参考答案:
1.(1) 懈 涵
(2) zài sù
(3)将“尽管”改成“不仅”或“既”。
【详解】(1)此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xiè(懈)怠 :松懈懒散。
内hán(涵):内在的涵养。
(2)此题考查注音。
载(zài)体 :科学技术上指某些能传递能量或承载其他物质的物质。
追溯(sù):比喻回首往事,探寻渊源。
(3)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前后两个分句是并列关系,所以将“尽管”改成“不仅”或将“尽管”改成“既”。
2.B 3.B 4.A 5.D
【解析】2.本题考查字音。
连缀:lián zhuì,意思是连结。
飘逸:piāo yì,解释为洒脱,自然,与众不同;飘浮;飘散。通常用飘逸来形容人:气质好、动作自然好看。
故选B。
3.本题考查字形。
沉淀:一指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释出,二指从溶液中释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三比喻凝聚,积累。
和谐:意思是配合得适当;和睦协调 。
故选B。
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结合“汉字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可知,此处表示提示下文,应使用冒号;
故选A。
5.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声嘶力竭:形容拼命地叫喊,声音嘶哑,气力用尽。
B.震耳欲聋:形容声音非常大,都快要把耳朵震聋了。
C.轻声细语:说话声音细小。
D.抑扬顿挫,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
结合“音韵之美,汉字四声,加以平仄押韵轻声重读”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应使用“抑扬顿挫”;
故选D。
6.(1)读万卷书(或行万里路)
(2) 迪 chǔ
(3) 弓 躬
(4)激发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两幅字分别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要匀称,字迹要工整。
(2)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启迪(qǐ dí):开导,启发引导;
处于(chǔ yú):居于某种地位或状态。
(3)本题考查错别字的辨析与改正。
躬身:自身,自己;亲自,亲身;俯屈身体,以示恭敬。
文中“躬身实践”是亲身实践的意思,所以,应将“弓”改为“躬”。
(4)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激发:由外界事物的刺激使潜在的感情、能力等表现出来;激励、促进(做某事);
启发:用事例引起对方联想并有所了解、领悟;
文中与“阅读兴趣”搭配,由阅读和思考使潜在的阅读兴趣表现出来,所以,应选“激发”。
7.C 8.B
【解析】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蹿:cuān,是向上或向前跳的意思;
霎时:shà shí,刹那,极短的时间;
副:fù,用于面部表情、人的样子等;
蔫:niān,精神不振。
故选C。
8.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凝神屏息:形容注意力集中或恐惧。根据“瞄准了夏季这段时间”的提示,选“凝神屏息”恰当。
铺天盖地:形容来势猛,声势大,到处都是。漫山遍野:遍布山野,形容很多。根据“这片绿色世界”的提示,选“铺天盖地”恰当。
严厉:严肃而厉害,一般指做错事情后给予的厉害的、高层度的惩罚,不姑息。严苛:严厉刻酷。根据“生长规律”的提示,选“严苛”恰当。
故选B。
9.D 10.A 11.B
【解析】9.本题考查字音。
D. 栖(xī)——qī;
故选D。
10.本题考查字形。
A.波澜状阔——波澜壮阔;
故选A。
11.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纷至沓来:形容连续不断地到来。文中形容市民陆续到达公园,使用正确;
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骨肉团聚的乐趣。不能用于老师和同学,文中使用对象错误;
C.拾级而上:顺着阶梯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文中形容老师和同学攀爬公园阶梯,使用正确;
D.俯仰生姿: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会形成美好的姿态。文中使用对象为高低树,符合语境,正确;
故选B。
12. 廉 硕 沦 鲲
笃 缔
13.(1)A(2)B(3)B(4)A(5)A(6)B 14.C 15.B
【解析】12.本题考查字形。
廉耻(lián):廉操与知耻;
硕果(shuò):大的果实。比喻非常大的成果;
沦落(lún):流落到不好的境地;
鲲鹏(kūn):古代传说中的大鹏鸟。即鲲鱼变化成的鹏鸟;
笃定(dǔ):有把握,从容不迫;
缔造(dì ):造业、建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
13.本题考查字音。
一腔一调(diào):每一句说话的声音,每一个语气。故选A;
没顶(mò):淹没头顶。故选B;
抹去(mǒ):擦去。故选B;
虔诚(qián):恭敬而有诚意(多指宗教信仰)。故选A;
绽放(zhàn ):开放。故选A;
荫(yìn):庇护。故选B。
1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结合划横线的句子“中国是从未中断过的唯一古文明”分析,句子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可在“中国”后加上“文明”;把“唯一”放在“从未”前面。
故选C。
15. 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表示话未说完或语意未尽”说法不正确。文中第一段的“……”表示省略,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了;
C.“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寓言故事”说法不正确。精卫填海这一成语来自神话故事;
D.“四个短语结构相同”说法不正确。“孝亲敬老”“博大精深”是并列短语,“绵延至今”是补充短语,“稳步发展”是偏正短语;
故选B。
16. 蓬 峦 意境 17.D
【解析】16.(1)本题考查字形。
蓬勃:péng bó,繁荣而旺盛的样子。
山峦:shān luán,连绵不绝的山峰。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境遇:境况和遭遇。
“折柳赠君”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故应用“意境”。
17.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A.“飞过稻田”是动宾短语;
B.两句格式相同,语义相关的句子不构成排比,至少三句;
C.谓语不是“等待”,是“是”;
故选D。
18.C 19.B 20.A 21.D 22.B
【解析】18.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字形。
澎湃,péng pài,(形)形容波浪互相撞击。比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摩挲,mó suō,意思是指用手轻轻按着并一下一下地移动或用手抚摸或用手抚摩(动词)。
故选C。
19.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心驰神往”意思是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一心向往。句中指的钢厂和黄石是他思念的地方,使用“魂牵梦萦”恰当。
“异想天开”比喻想法离奇而不切实际。“锐意进取”指意志坚决地追求上进,下决心强化,力图有所作为。第二空选择“锐意进取”合适。
故选B。
20.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B.有误,此句无误。
C.有误,应该是“一个个在他的脑海浮现”。
D.有误,此句无误。
故选A。
2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A.有误,“钢的城” 是一部小说,应该用书名号。
B.有误,“分享文学之美”“传播读书之乐”是并列短语,中间用顿号。
C.有误,“写写钢铁”与“写写我熟悉的工厂、工友”属于第二层的并列停顿,中间用逗号。
故选 D。
22.本题考查语句衔接。
阅读上下文,结合前面的“既有”可知②句“也有个性鲜明的普通工人”紧跟其后;然后③句“从人物气质到作品风格”是限定语,后面主语是“小说”,故排①;第④句“同时,更写出了”承接上句的“小说写出了”。最后⑤句“书中更出彩的是男性角色”引出下文的“而为数不多的女性形象”,放在最后。因此排序为:②③①④⑤;
故选B。
23.(1) 衷 zài 襟 yě
(2) 刘禹锡 不言而喻
(3)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决眦入归鸟 千树万树梨花开 惟吾德馨 天涯若比邻 酒酣胸胆尚开张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衷情:zhōng qíng,作名词时,指内心的情感;作动词时,指对于某件事全心全意地投入感情。
载:zài,指装运。
胸襟:xiōng jīn,指心情、志趣、抱负、胸臆等。
陶冶:táo yě,指怡情养性。
(2)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和成语积累。
甲:根据下文“斯是陋室”可知,答案为:刘禹锡。
乙:根据词义“不用说就能明白”可知,答案为:不言而喻。
(3)本题考查名句默写。
本题注意“莺、燕、眦、馨、涯、胸”等字词的正确书写。
24.(1)不言而喻
(2)将“许多”放到“保护”的前面
(3)既……也……(或:不仅……还……)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
“不用说就能明白”可用成语“不言而喻”替换。
(2)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中国已经采取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许多措施”语序不当,应该将“许多”放到“保护”的前面。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
联系上下文可知,“说明中国保护工作取得了成效”与“为世界上其他受威胁物种的保护带来希望”是递进关系,可以用“既……也……”或“不仅……还……”等进行连接。
25.(1)yuè
(2)经
(3)C
(4)示例:使人深受震撼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国乐节”中的“乐”指“音乐”,读作“yuè”。
(2)本题考查字形。
经典(jīng diǎn):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著作具有权威性的;事物具有典型性而影响较大的。
(3)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花枝招展:形容女性打扮得十分艳丽。
B.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C.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D.花香鸟语:形容春天动人的景象。
在此形容视听盛宴,应使用“眼花缭乱”;
故选C。
(4)本题考查造句。需要用“震撼”一词造句作为演讲稿的结尾;“震撼”在此指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或感动,精神或情绪剧烈起伏或波动。国内顶尖的演奏家、指挥家将聚集南京传播经典,弘扬文化,展现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定然使人内心受到强烈的冲击;可造句为:使观众大为震撼。
26.(1)偶 宴 gé yì
(2)C
(3)“凝聚”和“破冰”的意蕴都传递出来。
(4)庄子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偶然:意想不到的;与必然相反,指事情的发生、出现不是经常的。偶,读作ǒu。
盛宴:盛大的宴会。宴,读作yàn。
隔阂:读音gé hé,彼此有意见,思想有距离。
疫情:读音yì qíng,指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2)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A.偏正结构;
B.偏正结构;
C.动宾结构;
D.偏正结构;
故选C。
(3)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划线部分“‘破冰’和‘凝聚’的意蕴都传递出来”语病是语序不当,结合前文“节目中黄河水凝结成冰,再由冰碎裂成为奥运五环,短短几十秒”可知,应是先“凝聚”,在“破冰”才与前文一一对应,语气顺畅,因此,应将“破冰”和“凝聚”调换位置。
(4)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学说。指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强调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和统一。最早提出天人合一思想的是战国时期的庄子,他在《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27.C 28.A 29.B 30.D
【解析】2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也:副词,表示同样。
而:连词,表示顺承、转折、进一层等。
(1)根据“击中了埋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基因,( )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语境,此处应使用“也”。排除BD;
(2)根据“并非是一时的“群情激昂”,( )是源于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青睐”语境,此处应使用“而”。仍排除BD;
耳濡目染 :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
(3)根据“科技成果的进步,也( )地改变了文化生产”语境,此处应使用“潜移默化”。排除A;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
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4)根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古与今、新与旧完美( ),蝶变升华”语境,此处应使用“融合”,仍排除A;
故选C。
28.本题考查衔接。
根据“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用中华传统文化为世界留下别样奥运记忆;北京冬奥闭幕式上的“折柳送别”诉说中国式浪漫;拿下中国雪上项目首金的谷爱凌,雪服上印着中国龙,雪板上刻着龙纹,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折柳送别”“中国龙”“龙纹”“中国元素”等可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衔接句的陈述主语应是“中华传统文化”;结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的审美情感”可知,应突出北京冬奥会“舞台”,将其作为状语,放到句首,因此,应填写“在这些亿万目光瞩目的舞台上,中华传统文化都‘活’起来了”。故选A。
29.本题考查词语的感彩。
文中“骄傲地说要把中国元素带到世界、带到自由式滑雪中”句中加点的“骄傲”是褒义词。
A.句中加点词“欺诈”是贬义词;
B.句中加点词“高傲”是褒义词;
C.句中加点词“顽固”是贬义词;
D.句中加点词“狭隘”是贬义词;
故选B。
30.本题考查语病辨识与修改。
文中画横线句“通过一眼入画的《只此青绿》,让观众大呼‘原来最能打动内心的还是传统文化’”语病是主语残缺,删掉“通过”或“让”。
故选D
31.D 32.B
【解析】31.本题考查字音。
D.澎湃(bài) ——pài;睡着(zhuó)——zháo;故选D。
32.本题考查字形。
B.闪砾——闪烁;辍着——缀着;故选B。
33.(1) shì dǐ
(2) 崇 舵
【详解】(1)本题考查常见字注音。
恃强凌弱:读音shì qiáng líng ruò,意思是依仗强大,欺侮弱小。恃:读音shì,依仗;
砥砺:读音dǐ lì,指磨刀石,也指磨炼锻炼,用来表示革命意志,也可以表示相互之间勉励。砥:读音dǐ,细腻的磨刀石。
(2)本题考查读拼音写汉字。
崇敬:读音chóng jìng,指崇拜尊敬。崇:读音chóng,推崇;
舵手:读音是duò shǒu,意思是操舵驾驶船的人,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人。
34. 畏惧 孜孜不倦 35.D 36.C
【解析】34.考查字形。
畏惧,wèi jù,害怕,恐惧。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35.考查成语运用。
A.暴风骤雨:来势急遽而猛烈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正确;
B.坚韧不拔: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正确;
C.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正确;
D.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不符合“贡献出自己更大的力量”的语境;
故选D。
36.考查病句修改。
丙句:语序不当,把“不仅”放在“青年人”的后面。故选C。
37.(1) 鸟语花香(或花香鸟语) 流连忘返
(2)D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理解。
鸟语花香(或花香鸟语):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
流连忘返: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1)根据括号中“鸟儿叫,花儿飘香。形容春天美好的环境和景色”的解释,可知,此处应填“鸟语花香”(或花香鸟语);
(2)根据括号中“留恋美好的事物而忘了归去”的解释,可知,此处应填“流连忘返”。
(2)本题考查成语使用。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处,根据“夏天,地气旺盛,林间的树木草叶粗壮了,饱满充沛”语境,此处应填“郁郁葱葱”,排除BC;
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处,根据“冬天,地气收缩,隐而不发,树木不声不响”可知,此处应使用“销声匿迹”,排除A;
故选D。
38.A 39.C 40.D
【解析】38.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诞生(dàn shēng):指人的降生或新事物的出现;降生,出生;比喻新事物的出现。
燎原(liáo yuán):火焰烧原野,比喻事态不可阻挡;比喻盛大;指代大火。
雄关漫道(xióng guān màn dào):面前的道路曲折艰险。
辉耀(huī yào):光辉,光耀。
故选A。
39.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照亮:照射使明亮。
点亮:点火使发亮光。
映照:呼应;照射;映射。
激发:激之使奋起。
第一空:“真理的强光”应该是被“火种”点亮,应使用“点亮”;
第二空:在此形容使之树立革命理想,应使用“激发”;
第三空:在此形容照亮长征道路,应使用“照亮”;
第四空:“天翻地覆,正道沧桑”表现了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诗人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气势磅礴,雄壮有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指的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之间的战斗,据此应填“映照”;
故选C。
40.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D.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相同的意思的修辞方式。“天翻地覆”是并列短语,“正道沧桑”是主谓结构,结构不对称,未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用“天翻地覆”形容人民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带来的变化,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故选D。
41.(1)D
(2)A
【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
D.炽(zhì)——chì;
故选D。
(2)本题考查字形。
A.澎勃——蓬勃;
故选A。
42.芬芳 昂扬 43.潜滋暗长 44.分号(或者“;”)
【解析】4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和汉字书写。
芬芳:(花草等的)香气。读作fēn fānɡ;
昂扬:情绪激奋高涨。读作ánɡ yánɡ。
将“芬芳”“昂扬”用正楷字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内,一字一格,不写错别字。
43.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潜滋暗长:形容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根据A处语境“道德信义”是主语,可知,此处应填“潜滋暗长”搭配得当。
4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使用。
根据B处前一句“观板鹞曼舞,文化自信油然而生”和后一句“参草木萌芽,生命意识悄然觉醒”是并列关系,且分句内部使用了逗号,可知,此处应填分号(或者“;”)。
45.(1)寻觅 美不胜收
(2)【甲】A 【乙】A
(3)A
(4)B
(5)尊敬的郑建平爷爷,您好。我是鲲鹏中学九年级六班团委书记小圳,我校将于6月3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组织一场“弘扬深圳精神”的报告会,诚邀您为我校做讲座,请问您那天方便么?
【详解】(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1)寻觅:寻找。读作xún mì;
(2)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读作měi bù shèng shōu。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
【甲】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前呼后拥: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根据“簕杜鹃用热情迎接 的游客”的语境,是指游客很多,应使用“络绎不绝”。故选A。
【乙】“即使……也…… ”,表示让步关系关联词。“只有……才……”,表示条件关系关联词。
根据“她虽不像梅花,_____在严寒下,_____顽强绽放”语境中,上下两句的关系看是让步关系,应使用“即使……也……”。故选A。
(3)本题考查短语结构。
A.错误。“花团锦簇”“环境宜人”都是主谓短语,而非“补充短语”。故选A。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闯》的作者是由设计者郑建平于1993年为深圳创作的”语病为句式杂糅,应删掉“由设计者”。故选B。
(5)本题考查邀请函。
首先要有得体的称呼和问候,如“尊敬的郑建平爷爷,您好”或“郑爷爷,您好”;其次,讲明自己的身份 ——“我是鲲鹏中学九年级六班团委书记小圳”;然后,讲清楚邀请目的、具体时间和地点,“我校将于6月30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组织一场“弘扬深圳精神”的报告会,诚邀您为我校做讲座”;最后,委婉表达自己的诉求——“您有时间吗”“我们恭候您的到来”等。
46.C 47.C 48.B 49.B 50.A 51.C 52.B 53. 你知道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和传承巴山民歌? 你身边有哪些人会唱巴山民歌?
【解析】4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根据积累作答。
宣xiè,写作“宣泄”:①使积水流出去;②舒散;吐露(心中的积郁);③泄露。
云xiāo,写作“云霄”:极高的天空;
朴拙:意思是质朴;纯真敦厚。“拙”读作“zhuō”;
淙淙:拟声词,形容流水的声音。“淙”读作“cóng”;
故选C。
47.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运用。
A.同甘共苦:意为共同享受欢乐幸福,共同承担祸患苦难。这里是说千百年来,巴山子民同享幸福,同担艰苦。使用恰当;
B.孕育:其本意是使哺乳动物得以在体内孕育其后代。也指一样事物衍生,及帮助了另一样事物的发展生长。秀美的巴山帮助巴山儿女成长。使用恰当;
C.声情并茂:引申为美好,指演唱、朗诵等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不能用来形容民歌。使用不恰当;
D.亮丽:明亮美丽。这里是说美妙动听的巴山民歌成为巴山的文化名片。使用恰当;
故选C。
48.本题考查对句子语病的辨析。
A.“采录、收集”用词重复,删去一个;
C.成分残缺,在“语言活泼”后加“的特点”;
D.句式杂糅,将“的缘故”去掉;
故选B。
49.本题考查句子衔接。
根据题目内容,我们可以确定本题主要是对“巴山民歌”的阅读排序。序号①-④句分别是对巴山民歌的理想愿望、起源、艺术形式、历史价值进行阐述。按照其内在逻辑以及关键词提示,我们首先将②句,起源放在前面,再根据关键词“它不仅”“还大量”可以确定依次是④句历史价值,③句艺术形式,最后总结①句理想愿望。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④③①;
故选B。
50.本题考查语文综合知识积累。
B.有误,“山瀑奔腾”是主谓短语;
C.有误,句中的主语是“儿歌”;
D.有误,是转折关系复句;
故选A。
51.本题考查书法知识。这八个字的字体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体端庄,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结体扁平、工整、精巧,方劲古拙。很明显是隶书;
故选C。
52.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
B.错误,《鱼我所欲也》“一豆羹”中的“豆”不是计量单位,“豆”是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
故选B。
53.本题考查设计问题。为开放性试题,围绕“保护和传承”来提问即可。
示例:①你是通过何种途径知道和了解巴山民歌的?
②如果有机会,你愿不愿意学唱巴山民歌?
③你认为谁在传承和发展巴山民歌中承担主要责任?
④认为目前影响巴山民歌传承及保护的因素有哪些?
54. mò kuò 55. 逝 铭 56.B
【解析】54.考查对字音的识记。
(1)吞没:读音tūn mò,意思是将他人或公共的财物据为己有。
(2)轮廓:读音是lún kuò,指构成图形或物体的外缘的线条或(事情的)概况。
55.考查对字形的识记。
(1)消逝:读音xiāo shì,指慢慢逝去,不再存在。
(2)铭记:读音为míng jì,一指铭文,二指牢记在心。
56.考查词语或成语的辨析及运用。
A.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多用于技术或艺术方面;不能用来描述“记忆”,适用对象不合适。
B.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用来表述“记忆”内容的独特性,符合语境,使用正确。
故选B。
57.(1)D
(2)B
(3)C
(4)B
【详解】(1)考查字音字形的识记。
A.驻扎(zā)——(zhā);
B.维妙维肖——惟妙惟肖;
C.帖近——贴近;
故选D。
(2)考查词义的辨析。
(1)构造:做动词时指制造、建造;做名词时指结构。一般用于具体的事物。营造:有计划、有目的地制造,主要用于一种抽象的事物的构造。根据修饰的对象“氛围”,应该选用“营造”。
(2)简易:简单容易。简约:指简略,不繁复烦琐。用来修饰“造型”应该选用“简约”。
据此,答案为B。
(3)考查文本内容的衔接。
(1)依据“演绎峡谷的自然之美”,①处应该选用“以画之形”。
(2)依据“彰显峡谷的幽深意境”,②处应该选用“以画之韵”。
故答案为C。
(4)考查病句的修改。语句“峡谷岩石遍布,稀少的泥土,庞大而古老的桂花,竟能在此扎根,不可谓奇迹”中的“稀少的泥土”与“岩石遍布”结构类型不一致,可修改为“泥土稀少”;“不可谓奇迹”否定不当,可去掉“不”。
据此,修改正确的选项为B。
58.(1) qiào qiè kuī shū
(2) 籍 沥 宵 侣
【解析】(1)
壳——qiào,地壳: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
锲——qiè,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窥——kuī,意为:看。
疏——shū,疏懒:懒散,松懈。
(2)
jí——籍,典籍: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lì——沥,意为:滴。
xiāo——宵,深宵:一般指半夜以后,深夜。
lǚ——侣,伴侣:同在一起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多指夫妻或夫妻中的一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