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测试(期中联考)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7 12:04:36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三晋名校联盟
2023一2024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期中)
化学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网黏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S32Cl35.5Zn65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顶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相关事件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或事实
解释
2021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和“碳中和”
“碳达峰”和“碳中和”是指禁止向大
A
被写人政府工作报告
气中排放C02以免造成温室效应

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
陶制品的制作过程中发生了
B
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中国空间站使用太阳能电池阵
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都是
和锂离子电池组为能源
利用了原电池原理
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是
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D
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的具有跨
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时代的贡献
2.已知反应10Na+2NaNO,△6Na,0+N2↑可用于制备氧化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0
B.钠离子结构示意图:@》
C.N2的结构式:N一N
D.Na20的电子式:Na:0:Na
化学试题第1页(共8页)
3.设N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葡萄糖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0.6N4
B.1mol白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6N,
C.100mL0.1mol·L-1盐酸中含有的HCl分子数目为0.1N4
D.常温常压下,16gCH4与等体积的Cl2反应得到的CH,Cl分子数目为NA
4.下列有机物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H20
A.CH,-CH,催化剂加热、加压
CHCH,OH
CH,COOH
B.CH,OH-
浓硫酸ACH,C00C,H,
C.CH,CH,OH化别△CH,CH0
D.CH。加热,加压CH,一CHCH
5.硫酸是化工生产中的“三酸”之一。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NH4HSO3溶液和NH4HS04溶液反应:HSO3+H+=S02↑+H2O
B.Ba(OH)2溶液和少量NaHS04溶液反应:Ba2++S0好=BaS04↓
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Fe+2H+=Fe2++H2↑
D.硫化氢与硫酸铜溶液反应:Cu2++H2S=CS↓+2H+
6.25℃时,用蒸馏水稀释1mol·L-1氨水至0.01ol·L1,随溶液的稀释,下列各项中始终
保持增大趋势的是
A.-
c(0H)
B.e(NH·,0)
c(NH3·H20)
c(NH)
C.c(0H-)
D.c(NH)·c(OH)
c(NH3·H20)
7.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CL
澄清石灰水→漂白粉
02、H2
→HC1O
N,040NaOH
B.Na
02
C.Pe0,.
H20(g)
D.C0稀硫酸CuS0,溶液Cu
8.二元弱酸H2X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某温度下,其电离常数K!=2.5×10-4、K2=2×
10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升高温度后,K1、K2均增大
B.向H,X溶液中加人少量KHX固体,c(H+)减小
C.该温度下0.1mol·L-1的H2X溶液中c(H+)≈5×10-3mol·L-1
D.向H,X溶液中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
化学试题第2页(共8页)三晋名校联盟
2023一2024学年高三年级阶段性测试(期中)
化学·答案
1~14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事件或事实为素材,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意在考查理解与辨析能力,宏规辨识与微现探
析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拔“碳达峰”是指2030年前,C0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
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
放”,A项错误:陶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以及各种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包含物理
变化,且烧制的过程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正确: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
转化为电能,没有发生原电池反应,C项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项错误。
2.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制备氧化钠的反应为素材,考查电子式、核素、结构式、结构示意图等基本化学用语,意在考
查理解与辩析能力,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
中子数为10的0原子的质量数为18,A项正确:钠离子的核电荷数为11,其结构示意图为
,B项错误;N2的结构式为N=N,C项错误:Na20是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Na[:0:]2-Na,D项
错误。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阿伏加德罗常致为情境,考查甲烷的性质、葡萄糖的结构、化学键等知识,意在考查理解与辨
析能力,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拔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z06,18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
基,A项错误:HCI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不存在HCl分子,C项错误:在CH与Cl2的反应中,甲烷中的氢原子
逐一被取代,最终能得到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的混合物,D项错误。
4.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物质的制备为素材,考查物质转化知识,意在考查分析与推测能力,变化规念与平衡思想的
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GH,0H+CH,C0OH货,CH,C00CH,得不到CH,C00C,H,B项符合题意。
5.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硫酸为情境,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知识,意在考查分析与推测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
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亚硫酸是中强酸,亚硫酸氢铵电离出HSO:,硫酸氢铵电离出H,A项正确: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
1
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漏掉了水,B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C项正确:疏化铜难溶于稀
硫酸,在硫酸铜溶液中通人硫化氢生成硫化铜和硫酸,D项正确。
6.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氨水的稀释为素材,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意在考查分析与推测能力,变化观念与
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加水稀释促进NH·H0的电离,溶液中n(OH)、n(NH)增大,n(NH3·H0)减小,
c不Ho=n01O增大,A项符合题意:,O-,O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
c(OH)
e(NH)
n(NH;)
c(OH)减小,C项不符合题意::02=K,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D项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常见物质的转化为素材,考查F、Cl、Na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意在考查理解与群析能
力,宏规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制备漂白粉是用C12与石灰乳反应,澄清石灰水浓度太低,A项错误:Na与氧气加热生成Na,O2,B
项错误:Na与水反应,不能从CuSO,溶液中置换出Cu,D项错误。
8.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二元弱酸HX的电离常效为素材,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知识,意在考查分析与推测能
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拔K,、K,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项正确:H2X一H·+HX·,加人KHX,平衡向左移动,c(H)
减小,B项正确:K=H):K)=2.5×10‘mml·L-,因c(H*)≈c(HX),c(H,X)≈0.1mdlL,故
c(H2X)
。)5x0LC项正确-加水稀释过程中减小故代培大.D项错误。
9.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实验为素材,考查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和离子的检验等,意在考查探究与创新能力,科学探究
与创新意识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焰色试验时,透过蓝色结玻璃观察到焰色呈紫色,能确定待测液中有K,A项不符合题意:淀粉
KI溶液变蓝说明生成I2,I被氧化,能确定Fe3·具有氧化性,B项不符合题意:向KBr溶液中滴加几滴氯水,溶
液变红棕色,能确定C,将Brˉ氧化为Br2,CL2的氧化性比Br2强,C项不符合题意: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
红,说明溶液中无Fe3+,但不能说明铁粉中没有Fe,O,Fe过量可以还原Fe+,D项符合题意。
10.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弱电解质的电离为索材,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和化学平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分析与推测
能力,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设HF的电离度为α,则有:
HF≌H++F
开始/(ml·L1)
0.1
0
0
变化/(mol·L1)
0.1x
0.1ax
0.1ax
-2&'()$*
!"!#"!"!$ # $
+,-&,./0123 45
!
6+ 78
% &%$ % # % $! &
9 :;9 < = <
%'( !') #'( $'( *'( +') ,'- .'/ 0'/ %"')
%%'/ %!'/ %#'/ %$'-
%*'!%" -1234 3-123-14!! "
! !!! !
! !
"#
2 5
!3-14 !3 2!-1 24 !! "6"'"%#!% "
" !!! " ! !
!
!!" *"" 78 !% "
! $%& !
,$'$ 9 ,$'* 9!% "
" ' !
5
!=
(
##########
$ %
!#" !:;-142:;<423<4 !:;<42!-14 234!! "
!
!!! "
!
# ! # ! $ ! $ ! !
$ "
#################
5
!=
)
5%
"'"% 7>1#8 !! "6 !% "
" ! *+ !
&
%+'!%":3-12:;:4 :;-12: 2!34!! "
!!! " !
$ ! ! !
!!" @ 2!3<4! " @<4 2!342<4 !! "
, !!! " !
! $ $ ! !
!#" ! $% "
-./0123 4567 !
&
!$"-A423 -A 234!! "6%%'"!! "
!!! ! !
! !
5
!*" B $ ! $% "6*<4 2!C@4 2!34
8923:;<=3> /0 : @ABCDEFGH 4567 ! !!!
! $ !
! 5 ! 2 2
*<4 2!C@ 2$3 !! "
!
$
%,'!%" ! $% "
!IJKLM! $% "
"STSU'VRNOWXYZ[ 4567 !
!% "6 !% "
#\ ! ]5 !
!!" D!% "6 5$%'.!!5""!! "
! !
5%
!#"-! $E" 24!9" -4!9"6 #F5#0#'* GH#7>1 !! "6 5# !+,'*!% "
^_ !!! $ ! !
! !
%.'!%" !% "
`a !
!!" ! $% "6 $ 2#% 2$ 2!
bcdef;,g'bch+fi;jg 4567 ! IJKL k lmJKn lm
! $! "
4567 !
!#"C@4!! "
!
!
!$" $ (;-1 $ ! $! "
op%qrstuviwxy: z b%{f| }i ~ F 4567 !
!
2
!*":3 !% "
!
$
&
!+" @ !43" -4 ! @42-4 234!! "
!!! " !
! ! # ! !
%0'!%" 5#"'+!! "6 !% "6,'$!!! "
! \ ! !
!!" !! "
"% !
!#" !!! "6!'$!! "
! ! !
$ D%'!!! "
" !
I
& % &
{#{QQABQQYAggCAQBBAABgCUwFACgOQkAAACCoGQBAIoAAAARN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