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相似的情感,不同的表达
——《大堰河——我的保姆》《再别康桥》对比联读
一个世纪前,梁启超先生发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引起我国现代诗歌的轰动。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哪些现代诗歌的诗句吗?
“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闻一多的《红烛》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的《一代人》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雨巷》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一 对比诵读,披文入情
1.齐读两首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和《再别康桥》都是一首礼赞之歌,他们分别在礼赞谁呢?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呈给你的手/唇/脸等
呈给大地上一切如你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再别康桥》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寻梦——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礼赞:大堰河(乳母)
礼赞:剑桥大学(母校)
2.深入了解作者。艾青为什么要礼赞大堰河呢?徐志摩为什么要礼赞剑桥呢?结合他们的生平谈谈你的看法。
艾青出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出生时母亲难产,算命先生说他的命“克父母”,于是他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大堰河——家里抚养。1932 年冬,诗人因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国民党逮捕。写这首诗是在一个早晨,透过监狱的窗口,眼前的雪景触发了诗人对大堰河保姆的怀念,由大堰河的遭遇想到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诗人激情澎湃地挥笔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对千千万万的贫苦农民的同情和赞美之情!
联 系 作 者
2.深入了解作者。艾青为什么要礼赞大堰河呢?徐志摩为什么要礼赞剑桥呢?结合他们的生平谈谈你的看法。
1920年10月—1922年8月,徐志摩游学于剑桥大学。康桥时期是他一生的转折点,他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期间,林徽因教会他“爱”、泰戈尔教会他“美”、狄更斯教会他“自由”。1928年,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灵感,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再别康桥》。
联 系 作 者
3.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找出对应的诗句读一读,同桌按照朗读评价表负责打分,并以“诗歌+特点+情感”的形式谈谈你的感受。
朗读评价表
吐字清晰、声音洪亮、朗读流畅。 3分
语速适当,有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3分
能通过朗读体现作者表达的情感。 4分
篇目 情感(同) 情感(异)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两首离别诗都表达了对大堰河或康桥的怀念和赞美之情 表达对大堰河深深的爱、怀念与赞美,对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控诉。情感炽热浓烈,表达直抒胸臆。
《再别康桥》 表达对康桥美景的沉醉、对母校的深情眷恋及离别的哀愁。情感温柔平和,表达含蓄委婉。
3.这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什么情感?找出对应的诗句读一读,同桌按照朗读评价表负责打分,并以“诗歌+特点+情感”的形式谈谈你的感受。
二 合作研读,探究风格
两位诗人都曾留学国外,受到西方哲学、文学的影响,这两首诗都写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组合作,研讨二者在诗歌的形式、韵律、意象、语言和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形式
韵律
意象
语言
艺术手法
对比角度 《大堰河——我的保姆》 《再别康桥》
形式 形式较为自由奔放。全诗13节,4-16行不等,每行2-22字,参差不一,散文化。 形式呈建筑美,节与节之间整齐均衡。共7节,每节4行,每行6-8字,字数相近。
韵律 诗歌不押韵,大量的排比造成诗歌参差和谐 诗歌带有音乐美。每节二、四句押韵,节奏和谐,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
意象 选取日常生活事物意象、描述性意象。如: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枯死的瓦菲、一丈平方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厚大的手掌、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乌黑的桌子……营造出具有浓烈中国乡土色彩的质朴意境。 诗歌带有绘画美。选取景物意象、想象性意象。如:西天的云彩、河畔的金柳、波光里的艳影、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别离的笙箫……营造出具有英国学院风格的浪漫意境。
语言 语言平实质朴、自然直白,而又暗含力量。 语言清新明丽、轻柔委婉、和谐自然。
艺术手法 ①大量的排比、反复的呼告、强烈的对比。②直接抒情与叙述、描写相融合 ①比喻、拟人、顶针、想象、反复②借景抒情
三 拓展流派,品读特点
1.归纳诗歌流派
①白话诗派(1915):否定旧诗,探索新诗,致力于诗歌的自由化、白话化。代表诗人:胡适、郭沫若、刘半农等。
②新格律诗派(1923):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主张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等。
③现代诗派(1930):提倡写作“纯然的现代的诗”,作品以口语和自由的形式表现情绪的节奏,追求诗的散文美,意象繁复奇特,诗风朦胧晦涩,被称为“意象抒情诗”。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等。
④七月诗派(1940):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密切联系着祖国、人民苦难命运的战斗诗歌。他们热爱泥土和大地,崇尚主观战斗精神,诗歌语言无拘无束,追求语言的自由散文美。代表诗人:艾青、绿原、牛汉等。
⑤朦胧诗派(1980):呈现为诗境朦胧,诗意隐约含蓄,主题多解多义的特征。朦胧诗以婉转的语言表达个人的苦闷与惆怅,其诗歌多倾向于情感深处。代表诗人:北岛、顾城、舒婷等。
2.尝试连线,把握诗歌风格特征
四 活学活用,书写诗歌
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是一年离别季。毕业意味着要与朋友别离、与恩师别离、与母校别离。毕业季来临之际,学校公众号发起“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小短诗线上征文活动,呼吁同学们以几行小诗的形式表达分别之情。
《假条》
最普通的一天
班主任在那张无限期请假条上
写了批准
《再见》
嗨,校园的玉兰、湖畔的垂柳
下次见面
就要说好久不见了
《前程》
今日我们一起奋笔疾书
创造奇迹
明日我们各自前程万里
再无交集
离别短诗作品展示
五 课后作业,巩固提升
选择现当代诗歌流派中你最感兴趣的一首诗,从构思、意象、艺术手法或语言特色等角度对其进行评论,不少于200字。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诗人对大堰河和康桥的真挚情感,了解了现代诗歌在艺术风格上的不同。“诗言志”,诗是思考,是表达,是生活,是生命力,是“我诗故我在”。诗不是束之高阁的高雅文物,诗意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