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加乘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及运算顺序,理解算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抽象及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及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及算理。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师:动物园的小动物们整整齐齐地坐在座位上开大会,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请填一填。并解决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学生展示思考结果:1横着看,每行有(3)只小动物,有(4)行加法算式:3+3+3+3=12(只)表示:(4)个(3)相加2.竖着看,每列有(4)只小动物,有(3)列加法算式:4+4+4=12(只)表示:(3)个(4)相加3.乘法算式:3×4=12(只)或4×3=12(只)(设计意图:通过此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此情景图复习乘法的初步认识以及2~5的乘法口诀,并为学生探究乘加乘减奠定基础。)
展示学习目标
1.我能理解乘加、乘减算式的意义,并能按顺序正确地计算。2. 我会用乘加、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我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自主探究
1. 再次出示刚刚的情景图,但其中一只小动物请假了,请学生观察现在情景图和刚才情景图的数学信息有什么不同并提出问题。生:小青蛙走了。生:前三行,每一行有三只小动物,最后一行有两只小动物。... ...数学问题:生:一共有几只小动物? 生:现在,有几只小动物?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现在,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呢?
2. 先把小动物情境图转化成点子图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请学生拿出导学单先进行自主探究:(1) 我想(横、竖)着看,圈一圈,画一画,根据自己的圈画,列出加法算式。 思考:其中一个加数与其他加数不同,还能怎样列 含有乘法的算式? 思考你列出算式的运算顺序。 先算( )法,再算( )法。(2) 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再在组内交流自己研究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圈一圈、画一画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3. 选出学生代表来台上展示:生:
师生共同总结:含有乘法和加法的算式叫乘加,含有乘法和减法的算式叫乘减。
(设计意图:借助圈画,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加乘减的意义并通过全班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请学生思考所列含有乘法算式的运算顺序。师生共同总结: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设计意图:借助点字图及乘加乘减的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四)自主练习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发展不同,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发散练习。
(设计意图:给不同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了空间。既加强了学生对乘加乘减的理解,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课堂小结
学生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布置作业
画一幅关于乘加乘减的手抄报讲一篇关于生活中乘加乘减的小故事(二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