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7分)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
地球kāng kǎi( )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 kuàng chǎn( )资源,为我们的生产生活都作出了突出gòng xiàn( )。但是如果我们当下仍不加jié zhì( )地开采làn yòng( ),我们的zǐ sūn( )后代就会为此失去未来。所以,我倡议……
林晓华
2023年9月1日
1.请根据拼音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词语。(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倡议的原因。(2分)
。
3.阅读语段后,你认为晓华会向人们提出什么样的倡议呢?请选择最恰当的一项(2分)( )
A.节约资源 B.放眼未来 C.珍惜当下 D.尊重地球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及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颠簸(bǒ) 菜畦(qi) 天崖海角
B.耙地(bā) 荞麦(qiáo) 莺歌燕舞
C.排闼(tà) 遨游(áo) 陈腔滥调
D.盘踞(jù) 记载(zài) 堵物思人
2.与词语“风雨同舟”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木已成舟 B.日月同辉 C.同舟共济 D.顺水推舟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
B.中国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C.为了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国人民都在为这个目标不断奋斗着。
D.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4.下面这段话中,没有使用到的说明方法是( )
大观楼的布局简洁,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东西各有两道拱形小门,犹如两道弯弯的眉毛。大观楼既为滇中古建筑珍品,又与其长联相映增辉,如今已是昆明的文化长廊,常年举办各种展会,如:盛夏荷花展、金秋菊展、春节元宵灯会。
A.列数字 B.作比较 C.举例子 D.打比方
5.下列描写江河的诗句中无法体现河流流向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B.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C.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D.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下列关于本单元所学内容的相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性小品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科学介绍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识,有力地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B.《女娲补天》中的“五彩石”就是指黄、青、赤、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
C.《书湖阴先生壁》通过描写友人庭院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以及对湖阴先生高尚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隐约地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D.人们常用“五谷丰登”来形容庄稼丰收,“五谷”指的是稻、麦、粟、菽、稷。
7.对下面语段的主要观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太阳变“懒”,就是日照的时间减少。日照时间减少,对我们人类后患无穷,除了冬夏昼夜长短变化的感觉不复存在,日照时间的减少,势必会缩短人体皮肤的有效日晒时间,造成人体皮肤的免疫力下降,佝偻病和骨质软化症的诱发因素增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A.太阳变“懒”指的是日照时间减少。 B.太阳变“懒”对人类的影响。
C.日照时间减少,对我们人类后患无穷。 D.太阳变“懒”了。
三、根据课文知识填空。(8分)
1.江南古镇依山傍水,每到草长莺飞时节,河道两旁酒旗招摇,让人不禁想起杜牧《江南春》中的诗句: , 。你读过的古诗中还写到“莺啼”的诗句有: , 。(4分)
2.古代许多诗人都善于观察和发现,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富有画面感。如李白赞叹庐山瀑布的壮丽,写下了“ , ”。还有许多诗人喜欢化用典故,如刘禹锡看到黄河壮景时写下了“ , ”。(4分)
四、语文与生活。(6分)
1.这个站台的名称是 ,经过这一站的公交车共有 路。(2分)
2.李梅要在早上6:20从西云村到达能仁里,应当坐(1分)( )
A.86路 B.111路 C.127路 D.111路或127路
3.李梅住在王燕街附近,她周末想和朋友到菊花台公园游玩,还想去西云村看望外婆,请你帮忙规划一下坐车路线。(3分)
五、阅读理解。(3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9分)
材料一:班级计划于“五一”假期里开展“倡导低碳生活”活动,下面是供同学报名的活动策划安排表。
小组 活动内容 任务 召集人
资料组 上网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低碳”的文字资料,不少于5篇;2.搜集近两年我国“碳排放”的数据;3.搜集我市“低碳生活”行动方案。 艾扬
考察组 实地走访考察 1.考察家乡的一条河流,拍摄河水、河岸边等环境面貌;2.走访一户邻居,形成自己家和邻居家每月用电量、用燃料量、(1) 、 (2) 等的对比数据,并计算出家庭人均量;3.考察你所在的村组或者片区的绿化情况,统计人均每年植树的棵数。 佳怡
宣传组 开展社区宣传 1.制作5块宣传低碳生活的展板;2.撰写并印制10条宣传低碳生活的标语。 小语
材料二:一些常用的“碳足迹”计算公式:
日常生活用电碳排放量(KG)=耗电量(度数)×0.785
日常生活用气碳排放量(KG)=用气量(立方数)×0.19
日常生活用水碳排放量(KG)=用水量(吨数)×0.91
长途飞机旅行(1000千米以上)的碳排放量=千米数×0.139
当然,“碳足迹”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式就能定义,它还要考虑更多方面的因素。但我们可以从现有的数据中进行总结反思,主动减少碳排放。我们可以少用电,少烧油,多用节能环保设备,提倡低碳绿色生活;也可以植树造林进行补偿,通常按照30年冷杉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来计算需要种植几棵树补偿。例如:如果你乘飞机旅行2000公里,那么你就排放了278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植3棵树来补偿。
1.为了使考察结果更全面科学,请你将材料一表格中(1)(2)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1) (2) .
2.“活动策划安排表”发到同学们手中了,请你以活动策划者的身份,告知他们如何参加活动。注意讲清楚有关小组选择、报名截止时间、活动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及相关注意事项。(3分)
3.宣传组在制作该活动的宣传展板时,设计了如下所示的一段宣传语,请你计算出横线处与“碳足迹”相关的两份数据,并在结尾写一句宣传标语,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4分)
假如你每月用电100度,那么
将排放约 千克二氧化碳
需植树约 棵抵消
但是,如果你每天节约1度电,可以减少排放0.997千克二氧化碳
让25瓦的灯泡亮长达40个小时
。
(二)帮助地球退烧(13分)
①“温室效应”正促使地球气候逐年变暖,两极冰盖慢慢(熔 融)化,海平面日渐升高。如果不设法控制这种发展,未来数百年,繁华的纽约、上海、香港等大都市就将被海水淹没。地球需要“退烧”!
②当前,宇航环保专家已推出种种帮助地球“退烧”的“太空气候工程”方案。
③研究表明,要解决目前气候变暖的问题,只需要把照射到地球的太阳光遮挡3%即可。“退烧”方案之一就是在空中撑起一把“太阳伞”。据粗略计算,伞面积(须 需)达2000平方千米左右,伞面材料可采用薄如蝉翼的金属薄膜或塑料薄膜。庞大的伞可由数万个单元拼接而成,每个单元均含有一个由计算机、制动器组成的自动控制机构,用来调节其位置和方向。“太阳伞”依靠太阳光压与星球引力,定位于从地球至太阳距离的1%的固定位置上。在这个位置上,任何物体相对于太阳、地球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从而保证了“太阳伞”具有恒定的遮蔽效果。被遮蔽的空间仅相当于蒙上一层隐约的薄(bó báo)雾,对人类生活、植物生长不会产生明显影响。
④“造云”方案就是在空中制造“尘埃云”。在与“太阳伞”方案相同的位置上,设法制造一片“尘埃云”,用它来遮挡太阳。“造云”用的尘埃可以取材于月球。尘埃每年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可以定时、定量补充。即使尘埃散落到地球,也不会超过常规的宇宙尘粒的流入量,不必担心会给地球造成危害。
⑤为减少太空垃圾,专家们提出了“织网”方案,即向太空发射多颗人造地球卫星,从卫星上发射激光,纺织成一道“激光网”。当太空中的红外线通过时,会被与红外线能量相当的激光网阻挡,发生折射并照到海面上。海面温度受到影响后产生湿润的气流,兴(xing xìng)云播雨,以此调节地球气候,调节气候变暖。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或读音,打“√”。(2分)
2.文中“太阳伞”一词的引号作用是(2分)( )
A.表示引用 B.表示强调
C.表示特殊含义 D.表示特定的称谓
3.为了帮助地球“退烧”,宇航环保专家提出了 、 、 等方案。(3分)
4.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加点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每个单元均含有一个由计算机、制动器组成的自动控制机构,用来调节其位置和方向。
5.如果要帮助地球“退烧”,你会有哪些奇思妙想呢?请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简要地描述你设想的方案。(3分)
(三)金色的树(13分)
①南方晚春时节,层峦叠嶂的闽西长汀乡野,山花渐次落去,阳光日益炽烈。充沛的汀江水倒映着两岸,浅翠浓绿杂染于江中,让人分不清是山绿还是水绿。
②我随老黄去看他侍弄了20多年的山林。路边,油菜花已是灿烂的金黄色,林中的鸟雀欢悦地鸣叫着,人一走近就扑棱棱群飞而起。远远望去,无数松木杉树杨梅油茶树,从山顶天际层叠涌来,像是长成了山的衣衫。
③这些林子是老黄20多年前开始种的。早些时候,这一带的山光秃秃的。因为裸露的山体红彤彤的,所以这山又被叫作“火焰山”。为此,县上和镇里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动员农民承包荒山种树,甚至挨家挨户做工作。在这水土治理的大军中,老黄从来都是打头的那个。
④老黄还把全家老小带上一起种树。每年暑假他都把儿女“逼”上山去,同他一起干活。有一回,他带两个儿子挑粪上山给果树下肥,老黄挑了两大箩筐,两个儿子一人挑两畚箕。脚下小路坑洼,路上的砾石一不小心踩不稳,脚底打滑,带着人直往前翅超。忙了一天回到家里,孩子们衣服一脱,才发现肩头已经磨得红肿,妻子心疼得直数落老黄。老黄不吭声,埋头把在山上挖卷了刃的锄头从木柄上敲打下来,打算改天送到铁匠铺去。
⑤经年累月地植树种果,山上的土地越发平整了,老黄脸上的褶子却越来越多。让人惊诧的事发生了:人们发现山上小沟里有了流水,从前没见过的各种鸟儿飞来了。在过去的“火焰山”下形成了一个湿地公园,县里还在那里建起了一座杨梅博物馆。“天道酬勤,放哪儿都是这个理。”老黄说。他的眼神里透着一股纯净。
⑥10年前,老黄看中并开始种植景观树。“这两种树没那么快变现。”我道。“怎么着也得长一两百年,留给后人吧。老辈人辛苦干,都是为了后人更好。”老黄说着,俯身随手抓起一把土,用力握一握,再松开看一看、闻一闻,“你看,有点腐殖质了,经过二三十年治理的山土变肥起来了。”
⑦从山上下来,老黄带我去他家坐坐。闲谈间得知,山上那片景观树,就是老黄带着返乡的儿子种起来的,父子俩一起上山挖大坑、下基肥。从镇上规模养殖场的沼气池铺了管道上山,抽取沼液做肥料。沼液还田是有机肥,树长得又快又壮。“他还建了个规模养殖场,在镇上办了一家超市,又开了网店销售景观树,顺带帮乡亲们卖土特产。留在老家的心也就定了。这就像那些大树,根扎得深了,揶都不好揶喽!”听老黄这么说,我笑了,老黄也笑了,脸上的皱纹随之展开,好像都开了花儿。
⑧暖风拂面,夕阳正红,老黄送我出门。阳光映照下,门口那排树、门上贴的“福”字和老黄头顶的白发,都泛出一层金色的光。
1.老黄做了哪些事情才使得“火焰山”拥有了“山的衣衫” 请简要概括。(2分)
2.第④自然段画线句是对老黄的 描写,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老黄
的心情。(2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文章以环境描写开头,长汀乡野一片绿色,为下文写老黄植树造林做铺垫。
B.第③自然段介绍“火焰山”的由来,与开头层峦叠嶂的山林形成鲜明对比。
C.第④自然段写到植树造林的艰辛,老黄妻子心疼孩子,不支持老黄植树种果。
D.文章以“我”的视角讲述老黄改造荒山的经历,使得内容更显客观真实。
4.阅读第②自然段,按要求赏词析句。(4分)
(1)赏析加点词语: 。
(2)赏析画线句子: 。
5.标题“金色的树”有哪些含义?(3分)
六、习作。(30分)
《三字经》中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是告诉我们:想要有收获,便要靠自己的勤劳。没有春夏的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勤奋是通向成功的必然捷径。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不少于450字的记叙文,要求表达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1.慷慨 矿产 贡献 节制 滥用 子孙
不加节制地滥用地球提供的资源会影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A
二、1.C 2.C 3.A 4.B 5.D 6. D 7.C
三、1.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示例: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2.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1.西云村 3 2.C 3.先坐111路公交车到菊花台公园和朋友游玩,然后在菊花台公园站乘坐111路公交车到西云村看望外婆,最后,在西云村站乘坐111路公交车回到王燕街。
五、(一)1.示例:(1)私家车用油量 (2)用水量
2.示例:同学们,我先告诉大家如何参加活动,然后再分头行动。第一,明确自己的分工,知道自己是资料组、考察组还是宣传组的,对照自己的组别,明确各自的任务。第二,记住报名截止时间是5月1日。第三,活动要求每个人亲临现场,实地搜集第一手资料。第四,注意带好纸币、雨具,途中注意交通安全和人身安全。还有不清楚的吗?
3.78.5 1 宣传语示例:浪费好比河缺口,节约犹如燕衔泥;节能低碳我肯行,地球脉搏跳起来;节约眼前一度电,点亮后代万盏灯;地球资源有穷时,低碳生活无尽处;低碳生活让地球不再低叹。
(二)1.融 需 bó xīng 2.C 3.造“太阳伞”制造“尘埃云”纺织“激光网” 4.不能去掉。“均”表示每个单元都有,不是一个或几个。“其”指代每个单元,去掉后指代就不明确了。这两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5.示例:大力发展太阳能工业,将热能量转化为别的形式,如电能等。
(三)1.老黄带头承包荒山种树;带着全家老小一起种树;孩子种树受伤后老黄仍埋头苦干;老黄带着返乡的儿子种树。 2.动作 坚决要带着孩子一起种树,要种好树3.C 4.(1)“侍弄”本义是经营照管(庄稼、家禽、家畜等),这里指精心照顾,表现出老黄种树时一丝不苟和恭敬的态度,突出这片山林在老黄心中的神圣地位以及老黄内心的自豪。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绿树比作衣衫,形象生动地写出山林在老黄的治理下从光秃秃到从山顶天际层叠涌来的茂密程度,体现了老黄的辛勤付出以及“我”对老黄的敬佩。 5.指老黄门口那排在阳光映照下泛出一层金光的树;指老黄种下的树像金子一样珍贵;表达了对老黄无私奉献的金子般的精神的赞美。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