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第1课时
第2课时
4 曹冲称象
第1课时
猜谜语(动物)
大象
四条大腿粗又圆,
两把长刀硬又尖。
全身披挂银盔甲,
后面甩根细皮鞭。
曹操(155-220)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助读资讯
曹冲(196-208) 字仓舒,东汉末年人,曹操之子,从小聪明仁爱,深受曹操喜爱。
曹冲 称象 官员 议 论
重 量 砍树 画线 停止
到底 做法 岁月 站立
船只 然后 四根 柱子 一杆大秤
曹冲 称象 官员 议 论 重 量 砍树 画线 停止
到底 做法 岁月 站立
船只 然后 四根 柱子 一杆大秤
读一读
cáo
chēnɡ
yuán
ɡēn
zhù
yì
lùn
dǐ
ɡǎn
chènɡ
zuò
suì
zhàn
chuán
rán
字词识记
zhònɡ
kǎn
xiàn
zhǐ
liànɡ
数石头
曹
称
员
根
柱
议
论
重
杆
秤
砍
线
止
量
做
岁
站
秤
称
底
杆
船
然
写一写
你有哪些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柱
部首:
结构:
书写指导:
广
“氐”不宜太小,横收笔在横中线上,斜钩舒展,与“广”的撇平衡。
底
半包围
dǐ
部首:
结构:
书写指导:
立
“立”的末横变提,写得短;“占”中的“口”要写得稍大。
站
左右
zhàn
部首:
结构:
书写指导:
舟
“舟”的横变提,要写得短,右端不出头;“几”的第二笔不带钩。
船
左右
chuán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曹操得到一头象,
想知道象的重量,曹冲以石代象,称出象重。
起因
经过
结果
课文中有哪些人物?
曹冲、曹操、官员们。
整体感知
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课文品读
第2课时
齐读第2自然段,思考:
◎大象长什么样子?
◎官员们在议论什么?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用“像……像……”
说说大象的耳朵、鼻子像什么。
长鞭
蒲扇
一堵墙
比喻生动形象
?
?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
“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用“一边……一边……”造句。
我一边哼歌,一边搭积木。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黄山有多高?
黄山到底有多高?
比一比
“到底”表示深究,说明官员们对大象的体重很好奇。
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了大秤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
(疑问)
(肯定)
(反对)
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官员们提出了什么样的称象办法?
方法: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他们的方法好吗?为什么?
曹操的态度:直摇头→不赞同
?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他今年上二年级。
他今年才上二年级。
自由读第4自然段,比一比:
陈述
惊讶、夸赞
突出年龄小、聪明
第三步:赶象上岸,装石头,船身下沉
至画线处
第一步:
赶象上船
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第二步:在船舷上画线
第四步:称出石头的重量
石头为什么要装到船下沉至画线的地方为止?
等量代换
想一想
石头的重量
大象的重量
曹操微笑着点了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齐读第5自然段:
曹操的态度:微笑着点了点头→赞同
曹冲的办法和官员们的方法相比,好在哪里?
科学、易实行、不伤害大象
曹冲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聪明
善于观察
能大胆表达想法
爱动脑筋
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或给曹冲提出一点改进意见吗?
改进意见: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走的动物,或换成人,效率更高、更省力。
其他办法:用跷跷板称象
议一议
砍大树、提不起
造大秤
以船代秤
多观察、勤动脑
官员们
曹冲
以石代象
曹操直摇头
曹操微笑、点头
对比
两个办法
曹冲称象
板书设计
课文讲述了曹操的儿子曹冲小时候想出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的故事,表现了曹冲善于观察、爱思考、能大胆表达想法的品质。
课文主题
拓展发散
拓展一
盲人摸象 包罗万象 万象更新
险象环生 气象万千 象牙之塔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大象不怕老鼠,
却怕蜜蜂。
拓展二
在困难时期,大象会彼此安慰。它们非常富有同情心,会用鼻子安抚对方。
大象往自己的背上和头上扔沙子是为了防止被晒伤。
( )
一、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禾+
木+
平 =___
尔 =___
秤
称
( )
( )
主 =___
柱
柱子
干 =___
杆
( )
一杆秤
称心
笔杆子
课堂练习
一( )大树 一( )柱子 一( )大秤
一( )墙 一( )大船 一( )线
杆
根
堵
二、用课文中的量词填空。
棵
艘
条
步 骤
方法
三
一
赶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线
二
赶象下船,装石头,直到船身下沉到画线处
称石头的重量
三、填写曹冲称象的步骤。
朗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说说为什么曹冲的办法好。
朗读指导:曹冲的话——自信、胸有成竹;官员们的话——读好反问句;读好关键词——直、才、果然,分别读出不满意、夸赞、佩服的语气;断好长句。
课后习题
官员们的办法是:“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曹冲的办法是:“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大象就有多重。”
官员们的办法无法实施,而曹冲的办法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曹冲把“大船”当作大秤,用来称象,解决了没有大秤的问题;二是曹冲想到用石头和大象进行等量代换,让大象丝毫无损。曹冲真是才智过人。
赶象上船
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在船舷上做记号
称石头的重量
读第4自然段,给下面的内容排序,再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
1
3
2
4
曹冲称象的过程:先赶大象上船,等船身下沉,沿水位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赶大象下船,往空船上装石头,装到船身下沉至画线处为止。最后称船上所有石头的重量。石头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意思的不同,再用加点的词语各说一句话。
“才”字突出表现了曹冲的年龄小。
示例:我花了一个小时才把这幅画画完。
曹冲七岁。
曹冲才七岁。
·
“到底”加强了疑问语气,表示要知道大象的重量难度很大。
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
·
示例:月亮上到底有没有嫦娥呢?
利用身边的物体做实验,验证曹冲称象的办法。
课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