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探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探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专项素养综合全练(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与探究
类型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新独家原创】下列金属不能和稀盐酸反应,但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置换出银的是(  )
A.Al    B.Cu    C.Mg    D.Pt
2.【学科素养·科学思维】已知金属的活动性:Mg>Mn>Cu。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Mg加入CuSO4溶液中,溶液蓝色逐渐变浅
B.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无法判断Mn是否能和稀H2SO4发生反应
C.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固体质量减小
D.将Mn加入AgNO3溶液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
3.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
A.FeCl2      B.CuCl2、MgCl2
C.MgCl2      D.MgCl2、FeCl2
4.(2023海南陵水模拟)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镁
B.滤液中一定有氯化锌
C.滤渣中一定有铜
D.滤渣中一定有锌
类型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5.(2023重庆中考B卷)铁和铜在自然环境中都能被腐蚀,下列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的事实是(  )
A.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
B.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
C.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6.【教材变式·P189T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丁不反应。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
C.丁<甲<乙<丙      D.丙<乙<甲<丁
7.(2023湖北黄石模拟)下列实验组合中,能得出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A.甲和乙      B.甲和丁
C.丙和丁      D.甲、乙、丙
8.(2023湖南永州中考)三种金属X、Y、Z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如下:
①Y+H2SO4 YSO4+H2↑,Z和H2SO4不反应
②Z+2XNO3 Z(NO3)2+2X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C9206003)(  )
A.X>Y>Z    B.X>Z>Y    C.Y>X>Z    D.Y>Z>X
9.(2023山东聊城中考)为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Cu分别放入FeCl2、AgNO3溶液中
C.将Cu、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
D.将Fe放入稀盐酸、Cu放入AgNO3溶液中
1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一些不良商家经常在金饰品中掺入其他金属进行买卖。针对金饰品掺假事件,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金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
(1)怎样鉴别真假黄金
(2)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
【查阅资料】
(1)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
(2)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制作饰品。
【实验药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
【实验探究】
(1)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说明此样品为     (填“真”或“假”)黄金。
(2)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将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钯的活动性比铂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11.(2023陕西蒲城二模)实验室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含硝酸银的废液中,用于回收其中的银。
(1)回收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完全后,为判断银是否全部被锌置换,同学们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渣,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由此说明银    (填“全部”或“部分”)被置换。
(3)还可用铁代替锌回收废液中的银。为验证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锌的活动性比铁强
B.实验③中溶液的质量减小
C.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
12.(2023陕西宝鸡金台模拟)小柯为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1)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甲”或“乙”)。
(2)图甲中镁片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乙实验反应后两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白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金属离子的组成可能有    种情况。
答案全解全析
1.B 不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后;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该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银前,分析各选项,B符合题意。
2.C Mg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溶液蓝色逐渐变浅,A正确;由于不知道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与氢的位置关系,故无法判断Mn是否能和稀H2SO4发生反应,B正确;Cu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每64份质量的铜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固体质量增大,C错误;Mn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锰和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D正确。
3.D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与CuCl2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与MgCl2不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MgCl2、FeCl2。
4.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向氯化亚铁、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锌不与氯化镁反应,锌先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待氯化铜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与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插入洁净的铁丝,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铁丝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说明滤液中仍含有氯化铜,即锌粉被消耗完,只发生了锌和氯化铜的反应。氯化镁不与锌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A正确。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则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锌,B正确。锌与氯化铜反应生成铜,则滤渣中一定含有铜,C正确。锌粉被消耗完,滤渣中一定不含有锌,D错误。
5.C 历史上铜比铁使用更早,说明铁比铜活泼,铁比铜难冶炼;铁的文物比铜的稀有,是因为铁比铜活泼,铁更易锈蚀;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而铜单质不能,比较的是金属氧化物、金属单质是否与酸反应,不能说明铁比铜活泼;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比铜活泼。
6.A 四种金属中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说明丙的金属活动性最弱;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乙的金属活动性比甲强;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甲溶解并产生氢气,丁不反应,说明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丁强,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丙<丁<甲<乙。
7.C 甲实验中铁丝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位于氢前;乙实验中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位于氢后;丙实验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丁实验中铜丝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根据分析,甲和乙实验无法比较银与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A错误;甲和丁实验无法比较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错误;丙和丁实验可得出铁、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C正确;甲、乙、丙实验无法比较银与铜的活动性强弱,D错误。
8.D ①Y+H2SO4 YSO4+H2↑,Z和H2SO4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Y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Z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金属活动性:Y>Z;②Z+2XNO3 Z(NO3)2+2X,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X强。根据分析可知,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Y>Z>X。
9.B 将Fe、Cu、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Cu、Ag与稀盐酸均不反应,无法确定Ag和Cu的活动性强弱,A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将Cu分别放入FeCl2、AgNO3溶液中,铜与FeCl2溶液不反应;铜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B能达到实验目的。将Cu、Ag分别放入FeSO4溶液中,均不反应,说明金属活动性:铁>铜,铁>银,无法确定银和铜的活动性强弱,C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将Fe放入稀盐酸中,能反应生成氢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铁的位置排在氢的前面;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金属活动性:铜>银;无法确定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D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0.(1)氢气 假 (2)无明显现象 强 银、钯、铂
解析 (1)由资料知,假黄金通常为Cu-Zn合金,黄金样品滴加稀盐酸后有气泡产生,是其中的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是假黄金。(2)由实验结论“钯的活动性比银弱”知,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根据将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时无明显现象知,钯的活动性比铂强。根据分析可知,金属活动性:银>钯>铂。
11.(1)Zn+2AgNO3 Zn(NO3)2+2Ag
(2)全部 (3)A
解析 (1)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含硝酸银的废液中,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 Zn(NO3)2+2Ag。(2)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取少量滤渣,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则滤渣中含有锌,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由此判断银全部被置换。(3)实验①②说明活动性:锌>银;实验③说明活动性:铁>银,通过实验①②③无法验证锌与铁的活动性强弱,A错误;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B正确;X可能为锌,Y可能为硫酸亚铁,锌能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实验③④可验证锌、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正确。
12.(1)乙 (2)Mg+H2SO4 MgSO4+H2↑ (3)2
解析 (1)镁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镁比铜、银的活动性强,甲实验不能验证银与铜的活动性强弱。乙实验中,铜不能与硫酸镁反应,说明镁的活动性强于铜;铜能与硝酸银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则乙实验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镁>铜>银。(2)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Mg+H2SO4 MgSO4+H2↑。(3)将乙实验反应后两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白色固体明显增多,是因为铜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了银,说明混合前硝酸银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若硝酸银有剩余,则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有银离子、铜离子、镁离子;若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滤液中的金属离子有铜离子、镁离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