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7.1 溶解与乳化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7.1 溶解与乳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七章 溶 液
7.1 溶解与乳化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溶液
1.(2023陕西渭南二模)许多化学反应都需在溶液中进行。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
A.菜籽油    B.泥土    C.蔗糖    D.大理石
2.【新独家原创】下列溶液中,溶剂与其他溶液不同的是(  )
A.稀盐酸      B.葡萄糖溶液
C.澄清石灰水      D.碘酒
3.(2022辽宁沈阳皇姑一模)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的特征,推断蔗糖溶液应该是(  )
A.无色溶液
B.水分、温度不变时,蔗糖与水不分离
C.混合物
D.上层溶液与下层溶液一样甜
知识点2 影响溶质溶解快慢的因素
4.【教材变式·P194实验】小明想要尽快得到一杯蔗糖水,下列方法可以采取的是(  )
①冷水中溶解蔗糖      
②热水中溶解蔗糖
③将蔗糖研碎      
④搅拌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3 乳化
5.(2023河南西峡期末)衣服、餐具上的油污都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干净,是因为洗涤剂(  )
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能溶解油污
知识点4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6.【教材变式·P197实验】如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U形管内左边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
A.浓硫酸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
7.用下图所示密闭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让装置内气球膨胀,需     (选填“增大”或“减小”)装置内的压强,若胶头滴管中的液体为水,则广口瓶内的固体为    。
(2)若让装置内气球缩小,广口瓶中的固体为金属锌,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
能力提升全练
8.(2023云南中考,12,★☆☆)下列溶液中,溶质不是固体的是(C9207001)(  )
A.食盐溶液      B.硝酸钾溶液
C.酒精溶液      D.蔗糖溶液
9.(2023广西中考,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
A.白糖    B.白酒    C.白醋    D.花生油
10.(2023江苏苏州中考,19,★☆☆)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静置,实验现象如图所示。由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B.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
C.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
D.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
11.【新素材·航空航天】(2022重庆中考A卷,12,★☆☆)王亚平在太空做了油和水“难分难舍”的神奇实验:她用力摇晃装有油和水的瓶子,让油水充分混合、静置,发现油水不分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空中水不能作溶剂
B.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
C.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
D.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12.(2020上海中考,7,★☆☆)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13.【跨学科·物理】(2023安徽合肥校级模拟,10,★★☆)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液体X滴入烧瓶中,小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恢复原状(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可能是(  )
A.水、硝酸铵
B.水、氢氧化钠
C.水、氯化钠
D.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素养探究全练
14.【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1】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操作及现象
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    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
实验结论或解释
由D中现象可知:碘微溶于水。
(2)E中液体分层。上层液体呈紫红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  (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3)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用酒精代替汽油,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     (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碘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15.【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药品器材】
水、NH4Cl、CaCl2、NaCl;烧杯、药匙、玻璃棒、量筒、温度计等。
【实验探究】
三种物质各取1药匙于烧杯中,分别溶于水,另外还有一个烧杯中只加水,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 水的体积 所加物质 测量液体温度/℃
实验1 50 mL NH4Cl 15
实验2 50 mL CaCl2 28
实验3 50 mL NaCl 21
实验4 50 mL 无 22
【数据分析】
(1)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获得的结论是          。
(2)如果要生产一种“冰袋”用于冷敷,上述三种物质中最合适的是     。
【反思评价】
(3)经讨论认为本实验操作中存在缺陷,它是    (填字母)。
A.实验操作过程中没有采取较为严格的保温措施
B.加入物质的质量可能不相等
C.加入物质的种类不一样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菜籽油不溶于水,加入水中后形成的是乳浊液;泥土不溶于水,加入水中后形成的是悬浊液;蔗糖加入水中后形成的是溶液;大理石难溶于水,加入水中后不能形成溶液。
2.D 稀盐酸、葡萄糖溶液、澄清石灰水的溶剂均为水,碘酒中溶剂是酒精。
3.D 由溶液具有均一性可推断出蔗糖溶液的上层与下层一样甜。
4.D 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率的方法有搅拌、加热、将固体研碎等。
5.B 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掉,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6.B 实验中,U形管内左边液面上升,说明该物质溶于水吸收热量。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符合题意。
7.(1)减小 硝酸铵(合理即可) (2)Zn+2HCl ZnCl2+H2↑(或Zn+H2SO4 ZnSO4+H2↑等)
解析 (1)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装置内温度降低,压强减小,气球会鼓起来;(2)锌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使装置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
能力提升全练
8.C 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质,酒精是液体。
9.D 花生油难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
10.B 向5 mL碘的水溶液(黄色)中加入2 mL汽油(无色),振荡前,无色的汽油在上方,黄色的碘的水溶液在下方;振荡静置后,上层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下层是无色的水,说明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A正确。由该实验不能得出汽油易挥发、沸点比水低的结论,B错误。振荡静置后,上层是紫红色溶液,下层呈无色,上层得到的是碘的汽油溶液,由实验现象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C正确。碘的水溶液呈黄色,碘的汽油溶液呈紫红色,说明碘在不同溶剂中形成的溶液颜色可能不同,D正确。
11.A 在太空中水能作溶剂;油是不溶于水的,因此在地面油水混合物会产生分层现象;由题干信息可知,在不同环境中同一实验可能现象不同;洗涤剂对油有乳化作用,在地面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洗涤剂会产生乳化现象。
12.C 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法。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保证其他条件相同,则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13.B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装置内压强减小,小气球不会鼓起,A不符合题意;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装置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温度恢复室温,小气球恢复原状,B符合题意;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装置内压强基本不变,小气球不会鼓起,C不符合题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氧气,装置内压强增大,小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小气球不会恢复原状,D不符合题意。
素养探究全练
14.(1)紫红 (2)强 (3)①不分层 ②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解析 (1)高锰酸钾易溶于水,所得溶液呈紫红色。(2)根据D、E中的现象可知,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3)②选择的挥发性液体必须与水不互溶,且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5.(1)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 (2)NH4Cl (3)AB
解析 (1)比较实验2与实验4可知,氯化钙溶解过程中放热。(2)“冰袋”用于冷敷,说明这种物质溶于水时吸热,从题表数据中可看出氯化铵溶于水时吸热。(3)实验操作过程中若未采取严格的保温措施,会影响实验效果;加入物质的质量必须相等,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该实验探究的是NH4Cl、CaCl2、NaCl三种物质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因此需加入不同的物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