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9.1 有机物的常识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9.1 有机物的常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0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
9.1 有机物的常识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有机物的特征
1.(2023陕西咸阳二模)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A.CO2       B.HCl
C.NaHCO3      D.C2H5OH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多数有机物难溶于水
B.多数有机物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C.多数有机物受热易分解,易燃烧
D.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高
知识点2 几种简单的有机物
3.【新独家原创】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B.甲烷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C.点燃时必须验纯
D.把秸秆、杂草、人畜粪便等废弃物放在密闭沼气池中发酵可得到
4.(2021安徽合肥瑶海期末)下表是酒精的相关数据:
物质 爆炸限度/%(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闪点/℃ 着火点/℃
酒精 3~19 12.8(医用 酒精为22) 423
资料:闪点指的是挥发性物质所挥发的气体与火源接触下会闪出火花的最低温度。
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
B.在家里,最好采用擦拭医用酒精的方式对桌面、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
C.酒精挥发时,分子间间隔不变
D.由表中数据可知,引燃酒精时不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
5.(2023湖南株洲天元期末)乙醇(C2H5OH)俗称酒精,酒精消毒是医院等场所的重要的病毒防控措施,酒精使用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事故。请写出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酒精也常用作化学实验室中的液体燃料,如果酒精不慎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正确的灭火方法是          。
6.食醋是家庭常备的一种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它具有酸的通性,因此食醋也可以用来除掉热水壶中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试写出:
(1)醋酸根离子的符号:    。
(2)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7.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产物。
(1)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A的目的是           。
(3)B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到的现象是          。
能力提升全练
8.(2022辽宁盘锦中考,4,★☆☆)下列常见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C6H12O6      B.K2CO3
C.C2H5OH      D.CH3COOH
9.【新素材·科技创新】(2023广东广州南沙一模,7,★★☆)化学链燃烧技术是利用载氧体(金属氧化物)将空气中的氧传输至燃料的新技术,下图是利用化学链燃烧技术捕捉甲烷(CH4)燃烧所产生的CO2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属于可再生能源
B.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u2O+O2 2CuO
C.化学链燃烧技术中只有CuO可循环使用
D.化学链燃烧技术可实现低能耗获得高纯度的CO2
10.(2023湖北黄冈联考,6,★★☆)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不仅可作燃料,还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在隔绝空气和温度为1 000 ℃的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炭黑和氢气;
②在隔绝空气和温度为1 500 ℃的条件下,甲烷分解产生乙炔(C2H2)和氢气;
③在1 400 ℃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④在800 ℃和催化剂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微观的角度看,反应①和②是因为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原子结合方式不同
B.从物质组成的角度看,反应③和④是由于反应物组成元素相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①和②中,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消耗甲烷的质量一定相等
D.反应③中,若氧气过量则会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
11.(2023河南中考,20,★★☆)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 g二氧化碳、0.9 g水和m g一氧化碳,则m的数值为    。
素养探究全练
12.【学科素养·科学探究与实践】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b.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发现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理由是                                              。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沉淀是如何形成的:                        。由此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下表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红 产生  
实验结论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清液中有 碳酸钠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且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D 二氧化碳、碳酸氢钠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它们属于无机化合物;氯化氢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化合物;乙醇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D 多数有机物是非导电体,熔点和沸点较低。
3.B 甲烷由甲烷分子构成,每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构成。
4.C 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使用医用酒精消毒时,应避免火源,A说法合理;在家里,最好采用擦拭医用酒精的方式对桌面、文具等物品进行消毒,B说法合理;酒精挥发时,分子间间隔变大,C说法不合理;由题表数据可知酒精的闪点是12.8 ℃,所以引燃酒精时不需要温度达到其着火点,D说法合理。
5.C2H5OH+3O2 2CO2+3H2O 用湿抹布盖灭(合理即可)
解析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若酒精不慎洒在实验桌上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6.(1)CH3COO- (2)Mg(OH)2+2CH3COOH (CH3COO)2Mg+2H2O (3)CaCO3+2CH3COOH (CH3COO)2Ca+H2O+CO2↑
解析 (1)醋酸根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其符号是CH3COO-;(2)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3)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
7.(1)CH4+2O2 CO2+2H2O (2)验证甲烷燃烧是否有水生成 (3)瓶中长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解析 (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3)B中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瓶内压强减小,生成的CO2气体从漏斗沿着导气管进入瓶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观察到瓶中长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能力提升全练
8.B K2CO3属于无机物。
9.D 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空气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2Cu2O+O2 4CuO,B错误;由题图可知,化学链燃烧技术中CuO、Cu2O可循环使用,C错误;化学链燃烧技术可以分离出二氧化碳气体,可实现低能耗获得高纯度的CO2,D正确。
10.C 从微观的角度看,反应①和②中反应物相同,但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导致原子的结合方式不同,故生成物种类不同,A正确;反应③和④的反应物元素组成相同,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生成物相同,B正确;反应①中甲烷中的氢元素完全转化到了氢气中,反应②中甲烷中的氢元素只有一部分转化到氢气中,故反应①和②中,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反应②消耗甲烷的质量大,C错误;反应③中在1 400 ℃条件下,适当比例的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若氧气过量,一氧化碳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氢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水,D正确。
11.C2H5OH+3O2 2CO2+3H2O 0.7
解析 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0.9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9 g×=0.1 g,乙炔的质量为0.1 g÷=1.3 g,碳元素的质量为1.3 g×=1.2 g;3.3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3.3 g×=0.9 g,则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2 g-0.9 g=0.3 g,即m g×=0.3 g,m=0.7。
素养探究全练
12.【实验探究】(1)烧杯内壁出现白膜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知,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2)Na2CO3+CaCl2 CaCO3↓+2NaCl (3)白色沉淀 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除尽碳酸钠,以免对氢氧化钠的检验造成干扰
解析 【实验探究】(1)烧杯内壁有一层白膜,这是因为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和水,即固体酒精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来自酒精,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这是因为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