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课时练--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29 17:1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下学期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3分)
1.【跨学科·语文】(2023四川眉山中考)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
2.【课标新增内容·安全防护措施】在化学实验操作中,要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戴护目镜进行实验操作
B.直接用手拿化学药品
C.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D.实验后剩余药品随意丢弃
3.(2023湖南师大附中三模)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B.植树造林有利于保护空气
C.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D.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4.以“水与万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的第18届世界水资源大会于2023年9月11—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大会上同期举办展会,展示国内外先进治水理念和成效、先进技术和产品。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地下水是一种重要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是纯净物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5.(2023福建厦门思明三模)福建茶文化历史悠久。下列有关“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茶:施用的化肥NH4HCO3属于复合肥
B.制茶:发酵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C.泡茶:该过程类似于实验操作中的“溶解”
D.饮茶:茶水可为人体补充水、维生素等营养素
6.【学科素养·化学观念】(2023湖南株洲中考)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单质:水银、青铜
B.氧化物:CO2、MnO2
C.酸:HNO3、CH3COOH
D.混合物:波尔多液、福尔马林
7.(2023内蒙古包头中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和处理“三废”排放
B.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C.实行塑料制品回收再生、循环利用
D.大力开采矿物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8.(2023广东广州中考)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
B.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
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
9.(2022江西中考)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示例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观念:酸溶液中都含有H+,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科学思维: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一定是碱
C.科学探究与实践: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的火焰中约1 s后取出,探究火焰哪层温度最高
D.科学态度与责任: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10.(2023广东深圳中考)“—”表示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可以转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B.②可表示碳的不完全燃烧
C.③可用于工业炼铁
D.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
11.【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陕西西安铁一中三模)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直至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沉淀质量与加入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生成的沉淀物只有BaSO4
B.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3种
C.d点时溶液pH一定小于7
D.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直在增大
二、填空题(共47分)
12.(2023辽宁营口中考)(5分)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后加热到约800 ℃时,ZnCO3可分解为一种金属氧化物和空气中含有的一种气态氧化物,最终得到一种外观似黄金的锌铜合金。请用化学用语回答:
(1)两个碳酸根离子    。
(2)标出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
(3)两个铜原子    。
(4)ZnCO3分解生成    和    。
13.[含评分说明]【数字化实验】(2023湖南益阳中考)(4分)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能准确地测定实验过程的相关数据。下图是某同学将少量锌粒放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填化学式)。
14.(2023湖南邵阳中考)(6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
15.(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12分)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a的仪器名称:    。
(2)从A、B、C中选择一个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序号),此装置的优点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D为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实验完毕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点即可)。
16.[含评分说明](2022广东广州中考)(10分)镓(Ga)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常用于半导体、合金材料等工业。已知:镓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
(1)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2)氢氧化镓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①上述信息中能用于推测氢氧化镓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A.“氢氧化镓”
B.“难溶于水”
C.“白色固体”
②取少量氢氧化镓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溶液X的溶质可能是   或   (填化学式)。
(3)设计金属镓转化为氢氧化镓的一种方案:                                                   (依次写出化学方程式)。
17.[含评分说明](2023广西中考)(10分)柠檬酸亚铁(FeC6H6O7)是一种易被吸收的补血剂。利用硫酸厂的废渣(主要含Fe2O3、Fe3O4,还有少量SiO2)制备柠檬酸亚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Fe3O4+4H2SO4 Fe2(SO4)3+FeSO4+4H2O,Fe+Fe2(SO4)3 3FeSO4。
资料2: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以    (填阳离子符号)的形式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
(2)固体C的成分是      。
(3)步骤①②③④中涉及置换反应的是   (填数字序号)。
(4)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一系列操作”中,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        。
三、实验探究题(共12分)
18.[含评分说明](2023陕西中考A卷)(12分)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并展开了拓展学习与探究。(C9208002)
【学习交流】
(1)上述实验A中无明显现象,B中溶液颜色呈    色。
(2)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反应后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CaCl2
猜想二:CaCl2、HCl
猜想三:CaCl2、Ca(OH)2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讨论交流】在讨论方案时,某些同学认为可以直接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根据实验现象来验证猜想,其中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观点如下表。
同学 预测实验现象 结论
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猜想一成立
乙 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 猜想二成立
丙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 猜想三成立
你认为上述    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观察到有无色气泡和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为红色,与甲、乙、丙三位同学预测的实验现象有所不同。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    (填化学式),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    成立。
【反思拓展】大家认为还可以选择其他方案来验证猜想。你认为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测A中溶液的pH
②向A中溶液中通入CO2气体
③向A中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
四、计算题(共8分)
19.[含评分说明](2023山东烟台中考)(8分)某品牌炉具清洁剂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做了如下探究。取10.0 g炉具清洁剂样品于烧杯中,加水稀释,再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0.73%的稀盐酸(密度是1.0 g/mL),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图1所示)。同时利用pH传感器测定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稀盐酸的体积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该清洁剂中其他成分不与水、稀盐酸发生反应)
 
请完成下列问题:
(1)10.0 g样品中的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反应时,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全解全析
1.A “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都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
2.A 戴护目镜进行实验操作,可以有效保护眼睛;实验室里不能直接用手拿药品;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防止引起火灾;实验后剩余药品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
3.B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4.D 地下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自制简易净水器净化后的山泉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与软水。
5.A NH4HCO3属于氮肥,A错误;发酵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B正确;茶叶中的一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C正确;茶水可为人体补充水、维生素等营养素,D正确。
6.A 青铜是一种铜合金,属于混合物,A错误;CO2、MnO2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B正确;HNO3、CH3COOH都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均属于酸,C正确;波尔多液和福尔马林中均含有多种物质,均属于混合物,D正确。
7.D 大力开采矿物资源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会造成环境污染。
8.D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他物质反应,A错误;参加反应的N2和H2按个数比1∶3进行该反应,B错误;的化学式是NH3,其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1×3)=14∶3,C错误;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个氮分子和3个氢分子反应生成2个氨气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D正确。
9.B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不一定是碱,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但碳酸钠属于盐。
10.A ①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没有气泡产生,A错误;②是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B正确;③是一氧化碳转化为铁,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C正确;④是铁转化为氧化铁,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会生成氧化铁,隔绝氧气或者水可以防止④的发生,D正确。
11.C 向一定质量的Na2CO3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Na2CO3和Na2SO4均能与B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直至沉淀不再生成时,改为滴加稀盐酸,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硫酸钡不与稀盐酸反应。a点时,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a点生成的沉淀物有碳酸钡和硫酸钡,A错误。b→c过程中加入了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c点溶液有氯化钠和氯化钡两种溶质,B错误。d点时,稀盐酸过量,所以溶液pH一定小于7,C正确。滴加氯化钡溶液,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 BaCO3↓+2NaCl,每加入208份质量的氯化钡产生197份质量的碳酸钡沉淀,该过程溶质质量增大;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 BaSO4↓+2NaCl,每加入208份质量的氯化钡产生233份质量的硫酸钡沉淀,该过程溶质质量减小;滴加稀盐酸,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 BaCl2+H2O+CO2↑,73份质量的HCl转化为208份质量的氯化钡,该过程溶质的质量增大;由于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时,溶质质量减小,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是一直在增加,D错误。
12.(1)2C (2)O (3)2Cu
(4)ZnO CO2
解析 (1)表示多个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碳酸根离子表示为2C。(2)氧化亚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计算出铜元素为+1价,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O。(3)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两个铜原子表示为2Cu。(4)ZnCO3可分解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化学式分别为ZnO、CO2。
13.(1)Zn+H2SO4 ZnSO4+H2↑
(2)ZnSO4、H2SO4
【评分说明】(1)化学方程式未标注“↑”扣1分;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2)化学式漏写扣1分,错写不得分。
解析 (1)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 ZnSO4+H2↑;(2)C点表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反应生成的ZnSO4、过量的H2SO4。
14.(1)20 (2)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降温结晶
解析 (1)由题图可知,t1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0 g。(2)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3)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5.(1)铁架台 (2)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与上一空对应,合理即可) CaCO3+2HCl CaCl2+H2O+CO2↑ (3)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红磷不足(合理即可)
解析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在常温下进行,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B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速率;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 CaCl2+H2O+CO2↑。(3)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实验完毕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明显小于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红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等。
16.(1)Ga2O3 (2)①A ②HCl H2SO4
(3)2Ga+6HCl 2GaCl3+3H2↑、3NaOH+GaCl3 Ga(OH)3↓+3NaCl(合理即可)
【评分说明】(1)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3)化学方程式未标注“↑”或“↓”扣1分;方案设计合理均可得分。
解析 (1)Ga在化合物中常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2)①溶解性、状态、颜色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由氢氧化镓的名称可知,该物质是一种碱,显碱性,碱性属于化学性质。②取少量氢氧化镓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无色溶液X,充分振荡后固体完全溶解。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溶液X可能是稀盐酸或稀硫酸。(3)由金属活动性顺序:Zn>Ga>Fe,可知镓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镓和氢气;氯化镓与氢氧化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镓沉淀和氯化钠。
(1)Fe2+ (2)SiO2和Fe (3)② (4)FeSO4+Na2CO3 FeCO3↓+Na2SO4 
(5)过滤
【评分说明】(2)少填、错填不得分。(4)化学方程式未标注“↓”扣1分;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解析 (1)柠檬酸亚铁进入人体肠道后解离为亚铁离子和柠檬酸根离子,其中Fe2+被吸收,达到补血效果。(2)步骤①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步骤②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固体C的成分是SiO2和剩余的Fe。(3)步骤①中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复分解反应),四氧化三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硫酸亚铁和水(复分解反应);步骤②中铁与硫酸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化合反应),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置换反应);步骤③中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亚铁(复分解反应);步骤④中碳酸亚铁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亚铁、水和二氧化碳(复分解反应)。(4)步骤③中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亚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FeSO4+Na2CO3 FeCO3↓+Na2SO4。(5)过滤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故将柠檬酸亚铁晶体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18.【学习交流】(1)红
(2)Ca(OH)2+2HCl CaCl2+2H2O
【讨论交流】丙
【实验验证】CaCO3 二
【反思拓展】①
【评分说明】(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扣1分;物质化学式书写错误不得分。
解析 【学习交流】(1)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B中溶液颜色呈红色。(2)A中是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 CaCl2+2H2O。【讨论交流】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若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则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氯化钙,则甲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将B中滴了无色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倒入A中,HCl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若观察到产生无色气泡,溶液为无色,则A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是CaCl2、HCl,则乙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合理的;根据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红色,不能得出溶液中含有Ca(OH)2,因为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丙同学依据预测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实验验证】丁同学将B中溶液倒入A中进行实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则实验中产生的白色沉淀是CaCO3;观察到有无色气泡生成,说明A中稀盐酸过量,故丁同学的实验现象能证明猜想二成立。【反思拓展】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盐酸呈酸性;猜想一中溶液呈中性,pH=7;猜想二中溶液呈酸性,pH<7;猜想三中溶液呈碱性,pH>7,所以测A中溶液的pH可验证猜想,①方案可行。CO2能与Ca(OH)2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CaCl2、HCl均不反应,只能验证猜想三,②方案不可行。向A中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CaCl2、HCl与AgNO3反应均产生白色沉淀,无法验证,方案③不可行。
19.(1)50 (2分)
(2)解:设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x。 (1分)
NaOH + HCl NaCl+H2O (2分)
40 36.5
x×10.0 g 50 g×0.73%
= (2分)
x=4% (1分)
答:该炉具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评分说明】(2)解、设、答共1分;因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导致结果错误,但对应关系、比例关系均正确的,扣1分,其他解法合理均可得分。
解析 (1)根据题图2可知,10.0 g样品中的氢氧化钠恰好被完全反应时,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是50 g;(2)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参加反应的HCl的质量进行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