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基础过关全练
知识点1 从繁荣到危机
1.【周年热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95周年】192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 039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60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近一半的财富。“美国损失了近一半的财富”这一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干预经济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沉重打击
C.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D.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
2.【历史解释】(2023广东龙岗一模)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农产品堆积如山,难以找到市场。“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对上述现象理解正确的是,当时美国( )
A.政府关注民生,干预经济发展
B.对外交通发达,产品货源充足
C.农业生产发达,产品供过于求
D.经济严重萧条,购买能力低下
知识点2 罗斯福新政
3.(2023北京昌平二模)下表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33年颁布的一系列法令。这反映出( )
3月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提供给银行35亿美元贷款。 5月通过《农业调整法》,调节农业生产销售。 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 ……
A.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
C.罗斯福新政的结果
D.罗斯福新政的深远影响
4.【历史解释】(2023山西临汾模拟)1936年,美国国民收入增幅高达50%。罗斯福娓娓动听地描述道:“此时此刻,工厂机器齐奏乐曲,市场一片繁荣,银行信用坚挺,车船满载客货往来奔驰。”这说明罗斯福新政( )
A.彻底解决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B.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C.放松了对美国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管理
D.使美国建立了社会福利制度
能力提升全练
5.(2023广东宝安二模,20,★☆☆)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农业调整署,以控制小麦、棉花、玉米、水稻、烟草、猪等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可见,新政( )
A.扩大生产规模以改善民众生活 B.通过福利制度以缓和社会矛盾
C.加强国家干预以调节经济发展 D.兴建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
6.(2023湖南怀化中考,19,★★☆)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讲道:“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据此可知罗斯福政府推出的新政措施是( )
A.整顿金融体系 B.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7.(2020安徽中考,13,★★☆)漫画家常用犀利的画笔针砭时弊。下面漫画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导致图中西方富人交通工具变化的时代背景是( )
A.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 B.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C.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 D.经济大危机的冲击
8.【以史为鉴】(2023山东临沂中考,25,★★★)到1939年,罗斯福新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新政几乎涉及美国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由此,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面对经济危机时要采取政治军事措施
B.国家的干预手段不利于应对经济危机
C.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进行远景规划
D.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
史料拓展全练
主题 罗斯福新政
9.【新独家原创】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 如图是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漫画《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WPA公共事业振兴署;PWA公共工程管理局;AAA农业调整署)。
史料二
(1)你认为史料一漫画中“农民围着罗斯福跳舞”的原因是什么
(2)史料二是一幅罗斯福新政时的漫画,罗斯福被描绘成了新政医生,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美国),国会变成了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分析此漫画,其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素养探究全练
10.【新独家原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解释 新政背景】
材料一 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 200万到1 400万人失业。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
——摘编自张建华主编
《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历史解释 新政措施】
材料二 面对庞大的失业大军和贫穷者,罗斯福政府先后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局、国民工程管理局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为数以万计的失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
——摘编自齐涛《世界通史教程》
(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政府采取的措施。
【唯物史观 改革认识】
(3)【思维开放·小论文】下面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对罗斯福的评价,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体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答案全解全析
基础过关全练
1.C 结合所学可知,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使“美国损失了近一半的财富”,这次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故选C。
2.D 据题干材料“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的农产品堆积如山”“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及所学可知,这一现象体现了20世纪20年代末,经济大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当时美国经济严重萧条,人民的购买能力低下。故选D。
3.B 据所学可知,罗斯福通过1933年颁布的一系列法令,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摆脱经济危机。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过程。故选B。
4.B 据题干信息“增幅高达50%”“市场一片繁荣”可知,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故选B。
能力提升全练
5.C 题干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手段控制农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生产,体现了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干预以调节经济发展。故选C。
6.C 据材料“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及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通过兴建公共工程吸引大量失业者,增加了就业机会。故选C。
7.D 题干漫画反映了1928—1932年,西方富人交通工具越来越简单普通。链接所学可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影响到了西方富人的生活,故D项符合题意;绿色环保意识的增强与漫画信息不符;罗斯福新政的实施时间是1933年;工业生产技术的革新与漫画信息不符。
8.D 题干材料中的“罗斯福新政……多数措施是针对美国摆脱危机、最大限度减轻危机后果的具体考虑,还有一些措施则是从资本主义长远发展目标出发的远景规划”给我们的启示是解决问题时要做到谋近和谋远相结合。故选D。
史料拓展全练
9.(1)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2)实质: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解析 (1)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结合所学回答即可。(2)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结合所学回答即可。
素养探究全练
10.(1)背景:经济大危机造成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剧增;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
(2)措施: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3)示例:
改革有进步性与局限性。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为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新政期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等一系列法律,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因此,改革要基于国情,具有创新意识;改革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但改革有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解析 (1)据材料一“美国1932年的国民收入下降到不足1929年的国民收入的一半,有1 200万到1 400万人失业”可知,经济大危机造成国民收入下降,失业人数剧增;据材料一“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可知,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没有减轻人民群众的生活困境,抑制危机蔓延。(2)据材料二“成立了公共工程管理局、国民工程管理局等机构,兴办了许多公共工程”“1935年,国会又通过了《社会保障法》,该法包括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三部分”概括即可。(3)据材料“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体来说,是相当美好的”和所学可提炼观点:改革有进步性与局限性。论述部分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和局限性加以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