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27 23:14: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等主要史事,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重点
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行。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
这堂课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简单了解一个美丽的园林。这个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园林,指的是圆明园。但同学们今天去参观的时候,只能看到它的断壁残垣。圆明园经历了什么?它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什么关系?这场战争又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今天这一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授课过程
一、战之起——寻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请同学们先阅读教材第8页,思考: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爆发吗?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同学们都说:不会
让我们一起追本溯源,寻找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我们一起回顾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打开中国的市场。《南京条约》的签订五口通商的实现。英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喜悦、高兴、欣喜若狂
他认为自己的商品会供不应求。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怎样呢?我们看一下这段材料。同学们从这段材料里边能读出什么?
(注意表格题的做题方法。)
英国棉纺织品在中国销售困难。也可以说,英国并未真正打开中国市场。
那同学们认为,他为什么没有打开中国市场呢?
非常好,是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自然经济的典型特点是自给自足。但是英国是如何认为的呢?
他认为是开放的通商,口岸太少了。
由此,他借着《黄埔条约》和《望厦条约》中间有12年修约的规定,联合美国和法国准备修约。
我们通过这句话知道,一场战争又将爆发了。我们结合着第一段标出战争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发动国家和帮凶。
二、战之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结果
1856年,这场战争打响。请同学们参看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结合课本内容,我们找同学到前面来描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第一个阶段。

之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有哪些?同学们来概括一下。
第一点: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是天子脚下,中枢机构所在地,主要决策都是由这里发出。公使进驻北京,便于对朝廷对清政府进行直接的控制。
第二点,通商,把通商口岸扩展为了10个。同学们结合着地图找找汉口的位置。可以看到这时候的通商口岸已经扩展到了整个沿海,同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但细心的同学同时发现,怎么军舰也进来了?这是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侵犯,侵犯了我国的内河航运权。随后,英国又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鸦片贸易合法化。那鸦片是毒品呀,同学们看到这一条约心里作何感想?对,看到了政府的腐败。当时的皇帝是谁?咸丰。那同学们知道咸丰皇帝是怎么死的?是的,抽食鸦片去世的。皇帝都抽食鸦片,当时朝廷的腐败也可想而知了。
1958年,列强再次发动战争。由南往北,这次同学们看到他打到了哪儿?对他进入了北京城,犯下累累罪行。其中之一就是火烧圆明园。我们来看当时的场景,联军总司令下令,可以自由抢劫3天3夜,之后又下了一道野蛮的命令。消灭一个美丽的文明,只需要一把大火。他们抢劫过程中看到金子把银子丢了,看到宝石又把金子丢了,巨大的珐琅器、珍贵的文物,带不走的就被摔碎了。全球能统计在册的中国丢失文物约有167万件,而流落在民间的数字是这个的十倍之多。甚至于法国大作家雨果对自己国家在历史上曾经犯下的这样罪行,也深感耻辱。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何感悟?
落后就要挨打。是的,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的懦弱腐败,也看到了侵略者的野蛮、嚣张。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是国家强大起来。才不至于受此欺负。
1860年,英法联军控制控制北京城。咸丰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留下奕 来处理国家大事。英军扬言要控制皇宫,奕 感到害怕,与英军签订了《北京条约》。其内容有:一、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二、增开天津为商埠。这样子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开放的口岸达到了11个。同时,同学们在记忆的时候,会发现《天津条约》里边有北京: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北京条约》里有天津:增开天津文商埠。三、割九龙司地方疫区给英国。九龙司在哪儿?是在香港。同时扩大赔款数额。
俄国作为帮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俄国非常讨厌,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一边鼓动着英法打仗,扩大侵略。一边忽悠着清政府,帮助进行调停,从中获得好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共割占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同学们看一下,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签订的条约有哪些?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瑷珲条约》割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北京条约》还占有西北的地区,再加上签订的《堪分西北界约记》共有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总共加起来达到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俄国不出动一兵一卒,却获得了如此大的好处。
三、战之祸——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学到这里,同学们对比鸦片战争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了什么危害?
拓展探究:
课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这场战争被命名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反思:本课突出特点是尽力用教材解决教学重难点,以教材第9页问题思考,补充鸦片战争后贸易情况,探究得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借口,透过现象看本质;以圆明园复原视频、英法烧毁圆明园过程材料,学生对比谈感受,思考今天是够需要修复圆明园?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提醒我们勿忘国耻,升华家国情怀;以俄国通过不耻手段,侵占北方大片领土,结合教材11页,培养学生读图能力,落实时空素养和家国情怀;概括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平等条约内容,对比得出影响,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史论结合,透过史实得结论的能力。课外探究:为何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希望同学们思考课上尚未解决的问题,认识事件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