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教学设计
1.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资产阶级革命家》中的第4课,本节课上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人物,下启亚洲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其中,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共同推动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亚洲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从本课的内容编排上来看,教材以孙中山的生平为线索,梳理了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教材内容篇幅较长,因此需要对内容进行整合,服务于历史人物评价这一教学主题。
2. 学习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文科班的学生,经过三本必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对辛亥革命、新旧三民主义的内容、国民大革命等基本史实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为评价孙中山的历史作用奠定了知识基础。经过选修教材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历史人物评价的一般方法。
通过初步调查发现,学生掌握的必备知识较为零散,时空观念薄弱,学科思维固化,具体来说,由于时空观念薄弱,不能基于特定时空评价历史人物,存在人物评价与背景两张皮的情况;由于学科思维固化,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辛亥革命的局限性认识不足,不能多角度分析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3. 学习目标确定
时空观念:在概述孙中山革命活动等基本史实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大事年表概括孙中山三次思想转变的表现,并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一特定时空背景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及对其转变20世纪中国革命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家国情怀:能够运用相关史料,从国际国内背景和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自身努力来分析孙中山思想转变的原因,体悟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能够用相关史实论述“孙中山是民主革命先行者”这一观点。引导学生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中汲取精神力量,涵育家国情怀。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能够运用历史人物评价的一般方法和所掌握知识来评价孙中山的历史贡献,分析孙中山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和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孙中山三次思想转变的原因
难点:全面、客观的评价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的作用。
5、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问题情境探究。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环节一:导入
教师活动1
展示孙中山“革命足迹图”,引导学生读图并设计开放性问题,从孙中山的革命足迹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教师总结,从图中可以看出孙中山不仅是“中国革命者”也是“世界革命者”,引入本节课内容。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
读图,从孙中山“革命足迹图”中提取信息。
环节二:追寻孙中山的革命足迹
教师活动2
展示孙中山大事年表,引导学生完善大事年表,挖掘大事年表中的历史信息。
学生活动2
(1)完善大事年表中的相关信息
(2)思考孙中山政治生涯的起点是什么?
(3)找出孙中山的几次思想转变。
环节三:追问孙中山的思想转变
教师活动3
展示转变1:弃医从政——从“医人到医国”
教师设问:
(1)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谈谈孙中山为什么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2)你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职业选择?
展示转变2:投身革命——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若救国救人,非除去恶劣政府不可。革命为惟一法门。” ——孙中山兴中会讲话(1894.11)
教师设问、方法点拨:
结合材料谈谈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可从时代原因、自身原因等角度分析)
教师展示文物史料“中国革命政府”壹百元钞票”,引到学生思考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发动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引出孙中山缔造共和、捍卫共和等史实。
教师活动3
展示转变1:弃医从政——从“医人到医国”
教师设问:
(1)结合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谈谈孙中山为什么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2)你如何看待孙中山的职业选择?
展示转变2:投身革命——从改良到革命
材料一: “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
材料二 :“若救国救人,非除去恶劣政府不可。革命为惟一法门。” ——孙中山兴中会讲话(1894.11)
教师设问、方法点拨:
结合材料谈谈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可从时代原因、自身原因等角度分析)
教师展示文物史料“中国革命政府”壹百元钞票”,引到学生思考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发动革命做了哪些准备?引出孙中山缔造共和、捍卫共和等史实。
展示转变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材料一: “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 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则当努力赞助国内各种平民阶级之组织,以发扬国民之力…… 故国民革命之运动,必将全国农夫工人参加,然后可以决胜,盖无可疑者。 ——《国民党一大宣言》1924年
教师设问:
(1)结合材料思考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哪些变化?
(2)结合20世纪初国际国内形势及孙中山自身原因思考转变的原因?
学生活动3
(1)分析孙中山弃医从政的原因
(2)理解孙中山将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相联系。
多角度分析孙中山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体悟孙中山的爱国精神。
结合大事年表与教材内容列举、归纳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革命准备。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新三民主义新在哪里?多角度分析新三民主义提出的原因,感悟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环节四:追评孙中山的历史作用
教师活动4
教师设问: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以孙中山的几次思想转变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教师进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引领,明确学习任务:
(1)教材观点认为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请你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述与观点契合、条理清晰)
(2)模仿“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这一句式,谈谈你对孙中山的评价,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无歧义,论述与观点契合、条理清晰)
思维拓展:
中华民国成立后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位,潜心实业救国,认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辛亥革命后,民族、民权真的实现了吗?新三民主义能够挽救中国吗?
学生活动4
(1)知识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多角度评价孙中山的贡献,自主提出观点,结合必修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局限性。
(3)通过对孙中山及其革命活动局限性的分析,认识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领导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五:追思孙中山的革命精神
教师活动5
教师设问: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坚定的支持者和忠实的继承者,在纪念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上习近平做了重要讲话,作为青年学生,从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中,可以汲取哪些精神力量?
学生活动5
结合大事年表与本节课所学知识多角度感悟孙中山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