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28 11:2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
振兴
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理解课题
周恩来(1898---1976 ,字翔宇,浙江绍兴人)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
主要成就:
1.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
2.人民军队的创建人和领导;
3.探索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4.对党的统一战线做出巨大贡献;
5.中国特色外交的奠基人。
(严肃 肃静 肃立)
刘老师对待工作一向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清晰 透晰 明晰)
他的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振奋 振作 振动)
听到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同学们越发有干劲。
(胸怀 胸膛 胸脯)
我们为人处事应有大度包容的胸怀。
(忘怀 怀念 怀疑)
童年的幸福生活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赞叹 赞扬 称赞)
小伟年纪轻轻,却有这样伟大的抱负,真让人赞叹。
(效仿 效果 有效)
弟弟在效仿哥哥说话。
(热闹非凡 凡尘 凡人)
大街上,人们来来往往,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 照顾 顾虑)
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左顾右盼。
(训练 集训 教训)
运动员们正在加紧训练。
(训斥 斥责 排斥)
母亲正在训斥调皮捣蛋的孩子。
初读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一说课文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初读课文
第一部分( ):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1-10自然段
第二部分( ):十二岁那年,在奉天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
第三部分( ):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第11-14自然段
第15-17自然段
概括文章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少年周恩来之所以从小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是因为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租界里受外国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现象,体会到了中华不振。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概括包含多件事的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在修身课上,周恩来表明了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第二件事讲十二岁那年,在奉天听伯父说“中华不振”,他疑惑不解;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里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外国人的欺侮,而无处说理,体会“中华不振”。
下课啦!